铠装热电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15 阅读:264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热电偶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铠装热电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2.铠装热电偶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温度测量传感器,通常与温度变送器、调节器及显示仪表等配套使用,组成一套温度测量以及控制系统。其具有测量精度高、热响应时间快和坚固耐用等优点。
3.铠装热电偶的组成结构一般包括最外层的金属套管、填充在金属套管内的绝缘材料(一般为氧化镁粉)以及在绝缘材料中的热电偶丝。铠装热电偶的的一端为热端,用于直接接触待测环境,另一端为冷端,与后续的连接器连接,最终将信号传输到终端内。
4.目前主流的加工工艺可以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0530729c的中国发明专利,概括方案为先将热电偶丝穿入预制好的绝缘材料孔中,在绝缘材料外面套上金属套管,经过拉拔减径以及热处理,达到符合产品要求的外直经。
5.在后续加工中,还需要对热电偶丝的热端进行焊接形成回路等操作,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标准的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铠装热电偶加工工艺,其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精度易把控的优点。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铠装热电偶的加工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校直以及切断;步骤2、热端处理2.1、热端打磨,使热端表面平整,2.2、喷砂处理,将部分金属套管热端的氧化镁粉清除,留出深度l1,2.3、热电偶丝焊接处理,2.4、热端的闭合,将氧化镁粉末填入深度l1的空间内,安装封片到热端,其中,氧化镁粉需预先放置在加热板上烘干,加热板设定250℃,2.5、封片与金属套管焊接;步骤3、冷端处理3.1、冷端的切割与折断分离,3.2、喷砂处理,用喷砂机将内外壁及导线上残留物清理干净,同时除去部分氧化镁,在冷端内留出部分深度l3的空间,3.3、封胶前准备,在烤箱中烘烤去除水分,3.4、封胶,将金属套管从烤箱中取出,每次取出1~3根,放置在烤盘上开始点胶,3.5、晾干,垂直放在烤盘上,静置时间为0.5h以上,
3.6、烘胶,烘胶时间和温度的要求,先100℃烘烤1h,再120℃烘烤2h;步骤4、绝缘性检测,保证绝缘;步骤5、抛光后处理,将尾端热电偶丝整理平整,当金属套管加上裸露在外的热电偶丝长度大于100mm时,从热端开始抛光50mm,当金属套管加上裸露在外的热电偶丝长度小于100mm时,无需抛光。
8.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形成一整套比较规范的生产加工工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加工效率有着比较充分的提升,在工艺中多处进行了规范的湿气处理,保证了氧化镁粉的绝缘性,从而保证产品最终的质量,提高良品率。
9.作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步骤1至步骤4中,如果金属套管任一端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需要超过3min,都需在金属套管的端部套设橡胶套,位于同一根金属管上的两根橡胶套有区分结构用于区分热端和冷端。
10.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有效减少外界湿气进入到氧化镁粉中,从而保证氧化镁粉的绝缘性,提高产品成型质量,并且在操作人员拿取带有橡胶套的时候便于区分热端和冷端,提高加工效率。
11.作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可选实施例,l1按照以下标准参数:φ6的金属套管-l1的深度4mm,φ4.5-l1的深度3mm,φ3-l1的深度2mm,φ2-l1的深度1.5mm,l3与l1计算规则相同。
12.作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可选实施例,步骤2.2之后需要利用检测治具对深度l1进行检测,检测治具包括可插接配合金属套管配置的检测轴,所述检测轴内开有用于热电偶丝穿过的避让孔,所述检测轴外侧壁设有刻度。
13.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氧化镁粉的高度和表面平整性对氧化镁粉的绝缘性有着较大影响,从而会影响操作产品质量,利用特制的治具,结合操作人人工观察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检测参数。
14.作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步骤1之后需将金属套管拿到激光雕刻机进行激光刻字。
15.作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步骤2.3之后,需拍照记录焊点,照片焊点需清晰,便于产品追溯。
16.作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步骤2.4与步骤2.5之间,需将封装好的金属套管送入烤箱,温度300℃-400℃,时间≥8h。
17.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尽可能使得在进行热端处理过程中可能进入到氧化镁粉中的湿气含量维持在标准以下,减少湿气的不利影响。
18.作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可选实施例,封片焊接前,将热端20至30mm长的区域加热烧红,利用氩弧焊将封片焊接。
19.作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可选实施例,烘烤结束后,需检查热端直径尺寸,看是否可正常通过通规检具,若尾端尺寸有膨胀,需用砂带机将其磨小,使其能顺利通过检具。
20.作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可选实施例,在进行步骤3.4之前,需对氧化镁粉进行绝缘性检测以判定湿气,包括以下判定步骤:步骤a、将烤箱的温度从400℃降到160℃,并维持该温度稳定1h,每次1~3pcs从烤箱中取出;
步骤b、利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绝缘性测试,以使得绝缘≥2000mω/500v,如果绝缘不符合要求,则需把金属套管继续放在烤箱中烘烤。
21.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氧化镁粉内的湿气维持在需求范围内,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22.作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步骤3.4中胶的配制包括以下步骤:step1、摇匀固化剂至少3分钟;step2、搅拌环氧树脂胶至少3分钟;step3、分别搅拌均匀后,以固化剂与环氧树脂胶的比例为3:20进行混合,混合后搅拌至少3分钟;其中,新胶开瓶后,首次使用,需使用搅拌工具把瓶子底部沉淀物完全搅拌均匀。
23.step4、使用计量容器盛装环氧树脂胶和固化剂的混合物。
24.作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步骤3.6后需进行冷端的二次封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m、烘好胶后将烤箱温度降到30℃-50℃,方便二次封胶时胶流淌均匀;步骤n、将环氧胶注入注射器中,使用细铁丝从注射器针头端将注射中空气排出;步骤o、每次从烤箱中取出若干金属套管,利用注射器点胶均匀从而覆盖住之前的封胶位置,保证不可有气泡;步骤p、将金属套管放在烤盘并放入烘箱,120度烘烤2小时。
25.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封胶位置的密封性,从而彻底避免外界湿气进入到氧化镁粉中,从而保证产品成型质量。
26.作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步骤4中的绝缘性检测过程包括:在100℃的开水放置10~15分钟后利用进行绝缘性测试,保证绝缘10000mω/500v。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中的方案提供了一种对于铠装热电偶深度加工的标准化流程,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在工艺中对于湿气的处理较为规范和合理,能够有效保证产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是铠装热电偶加工工艺的整体流程图;图2是在热处理过程中伴随铠装热电偶结构变化的示意图;图3是在冷处理过程中伴随铠装热电偶结构变化的示意图;图4是湿气处理判定的流程图。
30.附图标记:参照图1、图2和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铠装热电偶的加工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原材料处理,初始购买的原材料是成卷材料,需要用蜡将成卷的缆线开口端密封,
并保证在生产的过程中生产车间的湿度保持在30%以下。在其它可选实施例中也可以存放在烘箱里,温度设置为160℃。
31.加工工艺也包括:步骤1、校直以及切断,根据需求灵活切断不同长度并保证金属套管1笔直,利用车床以及钢管或者通管进行校直,也可以选用市面上常用的校直机进行校正,然后利用切刀切断,切断后需利用橡胶帽将金属套管1两端套设,以避免湿气进入,为了方便辨别,金属套管1两端的橡胶帽长度不同,在其它可选实施例也可做成颜色不同;数量够需求后,重新盘好原料,并用胶棒密封原料尾端或者将原料放在烤箱内;切断后,将金属套管1拿到激光雕刻机进行激光刻字,刻字包括生产地+工单号+产品序列号+供应商号,中间用斜杠隔开;步骤2、热端处理2.1、热端打磨,使得热端表面平整,具体为取下热端橡胶帽,利用砂带机进行磨平;2.2、喷砂处理,利用喷砂机将部分金属套管1热端的氧化镁粉清除,留出深度l1,参照标准为φ6的金属套管1-l1的深度4mm,φ4.5-l1的深度3mm,φ3-l1的深度2mm,φ2-l1的深度1.5mm;然后立刻需要利用检测治具对深度l1进行检测,检测治具包括可插接配合金属套管1配置的检测轴4,检测轴4内开有用于热电偶丝3穿过的避让孔41,检测轴4外侧壁设有刻度,检测时将检测轴4插接进金属套管1内,观察刻度,氧化镁粉的表面平整性可以用肉眼观察,也可以利用检测轴4做压平,有必要时在喷砂处理中要多次拿出检测;2.3、热电偶丝3焊接处理,利用钨针或者尖嘴钳将导线相互居中靠近,利用离子焊机将两根导线焊接在一起,需拍照记录焊点,照片焊点需清晰,便于产品追溯,其中,在转移过程中热端或者冷端需要暴露在空气中超过30秒都需要盖上橡胶帽;2.4、热端的封装闭合,利用夹具将金属套管1夹持,利用氧化镁粉勺将氧化镁粉末填入深度l1的空间内,并使得填充后的氧化镁粉距金属套管1端部剩余约1/2封片的厚度,然后将封片安装到热端,并利用锤子将封片锤紧直至封片表面与金属套管1端部平齐;氧化镁粉需预先放置在加热板上烘干,加热板设定250℃,以保证湿气符合要求;其中在封片封装之后需要进行湿气处理后再焊接,湿气处理为需将封装好的金属套管1送入烤箱,温度300℃,时间≥8h;2.5、热端封片焊接,将热端20至30mm长的区域加热烧红,利用氩弧焊将封片焊接最后将封片与金属套管1焊接;焊接结束后需检查热端直径尺寸,看是否可正常通过通规检具,若尾端尺寸有膨胀,需用砂带机将其磨小,使其能顺利通过检具。
32.步骤3、冷端处理3.1、冷端的切割与折断分离,车床上用不锈钢管刀冷端要求的长度位置刻一条凹槽并将冷端稍稍折断,进行超声波震动分离,留出长度为l2的热电偶丝3;3.2、喷砂处理,用喷砂机将内外壁及导线上残留物清理干净,同时除去部分氧化镁,在冷端内留出部分深度l3的空间,l3与l1计算规则相同,此时也需要用检测治具进行检测过程;
3.3、封胶前准备,烘烤去除水分;参照图4,需对氧化镁粉进行绝缘性检测以判定湿气,包括以下判定步骤:步骤a、将烤箱的温度从400℃降到160℃,并维持该温度稳定1h,每次1~3pcs从烤箱中取出;步骤b、利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绝缘性测试,以使得绝缘≥2000mω/500v,如果绝缘不符合要求,则需把金属套管1继续放在烤箱中按照步骤a进行烘烤;3.4、封胶,胶水的配制包括以下步骤:step1、摇匀固化剂至少3分钟;step2、搅拌环氧树脂胶至少3分钟;step3、分别搅拌均匀后,以固化剂与环氧树脂胶的比例为3:20进行混合,混合后搅拌至少3分钟;step4、使用容器计量和盛装环氧树脂胶和固化剂。
33.其中,新胶开瓶后,首次使用,需使用搅拌工具把瓶子底部沉淀物完全搅拌均匀;胶水一般是预先配制完成备用;将胶注入注射器中,使用金属线将注射器和胶中的空气排出,将金属套管1从烤箱中取出,每次取出1~3件,放置在烤盘上,开始点胶;3.5、晾干,将点胶后的金属套管1垂直放在烤盘上,静置时间为0.5h;3.6、烘胶,点胶后的金属套管1烘胶时间和温度的要求:100℃烘烤1h,再120℃烘烤2h,冷端的二次封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m、将步骤3.6中胶烘好后的烤箱温度降到30
°
至50
°
左右,方便后续二次封胶流淌均匀;步骤n、将环氧胶注入注射器中,使用细铁丝从注射器针头端将注射中空气排出;步骤o、每次从烤箱中取出若干金属套管1,利用注射器点胶均匀从而覆盖住之前的封胶位置,保证不可有气泡;步骤p、将放mic烤盘放入烘箱,120度烘烤2小时。
34.步骤4、绝缘性检测;包括:在100℃的开水放置10~15分钟后利用进行绝缘性测试,保证绝缘10000mω/500v;在其它可选实施例中绝缘性测试也可以在500℃环境下,使得绝缘检测>10mω/500v即可。
35.步骤5、抛光后处理,将尾端热电偶丝3整理平整,当金属套管1加上裸露在外的热电偶丝3长度大于100mm时,从热端开始抛光50mm,当金属套管1加上裸露在外的热电偶丝3长度小于100mm时,无需抛光。
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参照图1、图2和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铠装热电偶的加工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原材料处理,初始购买的原材料是成卷材料,需要用蜡将成卷的缆线开口端密封,并保证在生产的过程中生产车间的湿度保持在30%以下。在其它可选实施例中也可以存放在烘箱里,温度设置为160℃。
38.加工工艺也包括:步骤1、校直以及切断,根据需求灵活切断不同长度并保证金属套管笔直,利用车床以及钢管或者通管进行校直,也可以选用市面上常用的校直机进行校正,然后利用切刀切断,切断后需利用橡胶帽将金属套管两端套设,以避免湿气进入,为了方便辨别,金属套管两端的橡胶帽长度不同,在其它可选实施例也可做成颜色不同;数量够需求后,重新盘好原料,并用胶棒密封原料尾端或者将原料放在烤箱内;切断后,将金属套管拿到激光雕刻机进行激光刻字,刻字包括生产地+工单号+产品序列号+供应商号,中间用斜杠隔开;步骤2、热端处理2.1、热端打磨,使得热端表面平整,具体为取下热端橡胶帽,利用砂带机进行磨平;2.2、喷砂处理,利用喷砂机将部分金属套管热端的氧化镁粉清除,留出深度l1,参照标准为φ6的金属套管-l1的深度4mm,φ4.5-l1的深度3mm,φ3-l1的深度2mm,φ2-l1的深度1.5mm;然后立刻需要利用检测治具对深度l1进行检测,检测治具包括可插接配合金属套管配置的检测轴,检测轴内开有用于热电偶丝穿过的避让孔,检测轴外侧壁设有刻度,检测时将检测轴插接进金属套管内,观察刻度,氧化镁粉的表面平整性可以用肉眼观察,也可以利用检测轴做压平,有必要时在喷砂处理中要多次拿出检测;2.3、热电偶丝焊接处理,利用钨针或者尖嘴钳将导线相互居中靠近,利用离子焊机将两根导线焊接在一起,需拍照记录焊点,照片焊点需清晰,便于产品追溯,其中,在转移过程中热端或者冷端需要暴露在空气中超过30秒都需要盖上橡胶帽;2.4、热端的封装闭合,利用夹具将金属套管夹持,利用氧化镁粉勺将氧化镁粉末填入深度l1的空间内,并使得填充后的氧化镁粉距金属套管端部剩余约1/2封片的厚度,然后将封片安装到热端,并利用锤子将封片锤紧直至封片表面与金属套管端部平齐;氧化镁粉需预先放置在加热板上烘干,加热板设定250℃,以保证湿气符合要求;其中在封片封装之后需要进行湿气处理后再焊接,湿气处理为需将封装好的金属套管送入烤箱,温度300℃,时间≥8h;2.5、热端封片焊接,将热端20至30mm长的区域加热烧红,利用氩弧焊将封片焊接最后将封片与金属套管焊接;焊接结束后需检查热端直径尺寸,看是否可正常通过通规检具,若尾端尺寸有膨胀,需用砂带机将其磨小,使其能顺利通过检具。
39.步骤3、冷端处理3.1、冷端的切割与折断分离,车床上用不锈钢管刀冷端要求的长度位置刻一条凹槽并将冷端稍稍折断,进行超声波震动分离,留出长度为l2的热电偶丝;3.2、喷砂处理,用喷砂机将内外壁及导线上残留物清理干净,同时除去部分氧化镁,在冷端内留出部分深度l3的空间,l3与l1计算规则相同,此时也需要用检测治具进行检
测过程;3.3、封胶前准备,烘烤去除水分;参照图4,需对氧化镁粉进行绝缘性检测以判定湿气,包括以下判定步骤:步骤a、将烤箱的温度从400℃降到160℃,并维持该温度稳定1h,每次1~3pcs从烤箱中取出;步骤b、利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绝缘性测试,以使得绝缘≥2000mω/500v,如果绝缘不符合要求,则需把金属套管继续放在烤箱中按照步骤a进行烘烤;3.4、封胶,胶水的配制包括以下步骤:step1、摇匀固化剂至少3分钟;step2、搅拌环氧树脂胶至少3分钟;step3、分别搅拌均匀后,以固化剂与环氧树脂胶的比例为3:20进行混合,混合后搅拌至少3分钟;step4、使用容器计量和盛装环氧树脂胶和固化剂。
40.其中,新胶开瓶后,首次使用,需使用搅拌工具把瓶子底部沉淀物完全搅拌均匀;胶水一般是预先配制完成备用;将胶注入注射器中,使用金属线将注射器和胶中的空气排出,将金属套管从烤箱中取出,每次取出1~3件,放置在烤盘上,开始点胶;3.5、晾干,将点胶后的金属套管垂直放在烤盘上,静置时间为0.5h;3.6、烘胶,点胶后的金属套管烘胶时间和温度的要求:100℃烘烤1h,再120℃烘烤2h,冷端的二次封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m、将步骤3.6中胶烘好后的烤箱温度降到30
°
至50
°
左右,方便后续二次封胶流淌均匀;步骤n、将环氧胶注入注射器中,使用细铁丝从注射器针头端将注射中空气排出;步骤o、每次从烤箱中取出若干金属套管,利用注射器点胶均匀从而覆盖住之前的封胶位置,保证不可有气泡;步骤p、将放mic烤盘放入烘箱,120度烘烤2小时。
41.步骤4、绝缘性检测;包括:在100℃的开水放置10~15分钟后利用进行绝缘性测试,保证绝缘10000mω/500v;在其它可选实施例中绝缘性测试也可以在500℃环境下,使得绝缘检测>10mω/500v即可。
42.步骤5、抛光后处理,将尾端热电偶丝整理平整,当金属套管加上裸露在外的热电偶丝长度大于100mm时,从热端开始抛光50mm,当金属套管加上裸露在外的热电偶丝长度小于100mm时,无需抛光。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铠装热电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校直以及切断;步骤2、热端处理2.1、热端打磨,使热端表面平整,2.2、喷砂处理,将部分金属套管(1)热端的氧化镁粉清除,留出深度l1,2.3、热电偶丝(3)焊接处理,2.4、热端的闭合,将氧化镁粉末填入深度l1的空间内,安装封片到热端,其中,氧化镁粉需预先放置在加热板上烘干,加热板设定250℃,2.5、封片与金属套管(1)焊接;步骤3、冷端处理3.1、冷端的切割与折断分离,3.2、喷砂处理,用喷砂机将内外壁及导线上残留物清理干净,同时除去部分氧化镁,在冷端内留出部分深度l3的空间,3.3、封胶前准备,在烤箱中烘烤去除水分,3.4、封胶,将金属套管(1)从烤箱中取出,每次取出1~3根,放置在烤盘上开始点胶,3.5、晾干,垂直放在烤盘上,静置时间为0.5h以上,3.6、烘胶,烘胶时间和温度的要求,先100℃烘烤1h,再120℃烘烤2h;步骤4、绝缘性检测,保证绝缘;步骤5、抛光后处理,将尾端热电偶丝(3)整理平整,当金属套管(1)加上裸露在外的热电偶丝(3)长度大于100mm时,从热端开始抛光50mm,当金属套管(1)加上裸露在外的热电偶丝(3)长度小于100mm时,无需抛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铠装热电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至步骤4中,如果金属套管(1)任一端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需要超过3min,都需在金属套管(1)的端部套设橡胶套,位于同一根金属管上的两根橡胶套有区分结构用于区分热端和冷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铠装热电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l1按照以下标准参数:φ6的金属套管(1)-l1的深度4mm,φ4.5-l1的深度3mm,φ3-l1的深度2mm,φ2-l1的深度1.5mm,l3与l1计算规则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铠装热电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2之后需要利用检测治具对深度l1进行检测,检测治具包括可插接配合金属套管(1)配置的检测轴(4),所述检测轴(4)内开有用于热电偶丝(3)穿过的避让孔(41),所述检测轴(4)外侧壁设有刻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铠装热电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之后需将金属套管(1)拿到激光雕刻机进行激光刻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铠装热电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3之后,需拍照记录焊点,照片焊点需清晰,便于产品追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铠装热电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4与步骤2.5之间,需将封装好的金属套管(1)送入烤箱,温度300℃-400℃,时间≥8h。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铠装热电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封片焊接前,将热端20至30mm长的区域加热烧红,利用氩弧焊将封片焊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铠装热电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烘烤结束后,需检查热端
直径尺寸,看是否可正常通过通规检具,若尾端尺寸有膨胀,需用砂带机将其磨小,使其能顺利通过检具。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铠装热电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3.4之前,需对氧化镁粉进行绝缘性检测以判定湿气,包括以下判定步骤:步骤a、将烤箱的温度从400℃降到160℃,并维持该温度稳定1h,每次1~3pcs从烤箱中取出;步骤b、利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绝缘性测试,以使得绝缘≥2000mω/500v,如果绝缘不符合要求,则需把金属套管(1)继续放在烤箱中烘烤。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铠装热电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4中胶的配制包括以下步骤:step1、摇匀固化剂至少3分钟;step2、搅拌环氧树脂胶至少3分钟;step3、分别搅拌均匀后,以固化剂与环氧树脂胶的比例为3:20进行混合,混合后搅拌至少3分钟;其中,新胶开瓶后,首次使用,需使用搅拌工具把瓶子底部沉淀物完全搅拌均匀;step4、使用计量容器盛装环氧树脂胶和固化剂的混合物。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铠装热电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6后需进行冷端的二次封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m、烘好胶后将烤箱温度降到30℃-50℃,方便二次封胶时胶流淌均匀;步骤n、将环氧胶注入注射器中,使用细铁丝从注射器针头端将注射中空气排出;步骤o、每次从烤箱中取出若干金属套管(1),利用注射器点胶均匀从而覆盖住之前的封胶位置,保证不可有气泡;步骤p、将金属套管(1)放在烤盘并放入烘箱,120度烘烤2小时。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铠装热电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的绝缘性检测过程包括:在100℃的开水放置10~15分钟后利用进行绝缘性测试,保证绝缘10000mω/500v。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铠装热电偶加工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校直以及切断;步骤2、热端处理,2.1、热端打磨,2.2、喷砂处理,2.3、热电偶丝焊接处理,2.4、热端的焊接闭合;步骤3、冷端处理,3.1、冷端的切割与折断分离,3.2、喷砂处理,3.3、封胶前准备,在烤箱中烘烤去除水分,3.4、封胶,将金属套管从烤箱中取出,每次取出1~3根,放置在烤盘上开始点胶,3.5、晾干,3.6、烘胶,步骤4、绝缘性检测,保证绝缘;步骤5、抛光后处理。本申请中的方案提供了一种对于铠装热电偶深度加工的标准化流程,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在工艺中对于湿气的处理较为规范和合理,能够有效保证产品的良品率。能够有效保证产品的良品率。能够有效保证产品的良品率。


技术研发人员:江华新 余站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思迈尔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3/8/1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