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廊工作井的集成设计方案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13 阅读:107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管廊工作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综合管廊工作井的集成设计方案。


背景技术:

2.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了城市,与之相伴的是城市粗放的发展模式对城市内核的优化和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制约,也对城市配套市政基础设施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快速扩张时期留下的杂乱无章的地下管网已经成为城市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综合管廊的施工方式主要以明挖开槽施工为主,管廊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或桩基支护等方式进行施工。由于技术难度低,施工方式成熟,明挖施工被广泛用于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在各城市的管廊建设区,采用明挖工法建设的综合管廊,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的问题还包括:(1)综合管廊在穿越河道水系较为密集的地区往往需要建设大量的明挖倒虹以避让河道,经济效益差,且往往需要断航甚至断流;(2)综合管廊与铁路、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地下空间等有重大地下工程交叉时,无法采用明挖施工方案,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综合管廊工作井的集成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工作井的集成设计方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综合管廊工作井的集成设计方案,包括地面,所述地面下方固定安装有工作井本体,所述工作井本体内部最上方开设有设备层,所述工作井本体内部且位于所述设备层下方开设有高压管线层,所述工作井本体内部且位于所述高压管线层下方开设有综合管线层,所述高压管线层和所述综合管线层内部贯穿安装有管道,所述工作井本体外壁上端后侧左右对称固定安装有风亭兼风机吊装孔,两个所述风亭兼风机吊装孔贯穿所述地面上端,所述工作井本体外壁上端且位于所述风亭兼风机吊装孔前方右侧固定安装有地上式物料吊装口,所述工作井本体外壁上端且位于所述地上式物料吊装口后侧固定安装有隐蔽式物料吊装口,所述隐蔽式物料吊装口外壁上端铺设有人行通道,所述工作井本体外壁上端且位于所述地上式物料吊装口左侧固定安装有楼梯出入口。
7.优选的,所述风亭兼风机吊装孔内壁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外壁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动板,每个所述滑动板外壁上端均固定安装有铰链一,所述铰链一外壁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两个相邻的所述转动板外壁上端同时转动连接有铰链二,所述风亭兼风机吊装孔外壁后侧固定安装有壳体一,所述壳体一内壁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轮一,所述传动轮一外壁滑动连接有传动绳,所述风亭兼风机吊装孔外壁前侧固定安装有壳体二,所述壳体二内壁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
支架外壁下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轮二,所述传动绳贯穿所述壳体一、所述滑动板和所述壳体二与所述传动轮二滑动连接,最后侧的所述滑动板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左端的所述传动绳固定连接。
8.优选的,最前侧的所述滑动板与所述风亭兼风机吊装孔内壁前侧固定连接。
9.优选的,最前侧和最后侧的两个所述铰链一外壁上端均只转动连接有一个所述转动板,其余的所述铰链一外壁上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所述转动板。
10.优选的,所述地上式物料吊装口用于安装刚性管线,所述隐蔽式物料吊装口用于安装电缆管线。
11.优选的,所述设备层、所述高压管线层和所述综合管线层均布置防火隔断设施。
12.一种综合管廊工作井的集成设计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3.s1、首先确定所述工作井本体的层数,包括所述设备层和管线层,一般为一层所述设备层加两层所述管线层,当所述设备层平面紧凑且高度裕量较大时,可进一步拆分两层或更多结构层,本次拟定所述工作井本体共地下三层,地下一层为所述设备层,地下二层为所述高压管线层,地下三层为所述综合管线层;
14.s2、其次考虑地下一层所述设备层、二层所述高压管线层、三层所述综合管线层的顶板具备暗挖机械吊入安装、出土、预制结构构件吊装运输、始发顶进工作面、辅助施工设施空间、施工人员及材料进出口等;
15.s3、其次为了保证盾构施工空间考虑地下一层所述设备层、二层所述高压管线层、三层所述综合管线层整层顶板在盾构施工完成后浇筑;
16.s4、在所述设备层上集成安装所述风亭兼风机吊装孔、所述地上式物料吊装口、所述隐蔽式物料吊装口和所述楼梯出入口;
17.s5、在所述设备层、所述高压管线层和所述综合管线层均布置防火隔断设施;
18.s6、最后考虑顶板露出地面口部结合人员逃生、设备吊装、管线引出、进风排风等优化集成设计,部分物料吊装口尽可能采取地下式,地上物料吊装口尽可能合并功能以减少占地征地及绿化破坏。
19.(三)有益效果
2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工作井的集成设计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工作井本体的设备层、高压管线层和综合管线层为施工期间的暗挖设备(顶管机、盾构机等)安装调试、结构拼装及暗挖施工的提供地下作业空间,在使用期间作为实现综合管廊的通风、消防排水、吊装、管线分支、逃生、附属设备设置等功能的综合构筑物。
22.(2)、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电机一启动时,能够带动传动轮一转动,从而带动传动绳和传动轮二转动,当传动绳转动时,能够通过带动固定套从而带动最后端的滑动板在滑杆外壁上滑动,从而通过铰链一和铰链二带动所有的转动板展开或者合拢,从而控制风亭兼风机吊装孔的空气交换口的大小,能够在下雨天时将风亭兼风机吊装孔的空气交换口关闭从而减少雨水渗入到工作井本体中。
23.(3)、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地上式物料吊装口用于安装刚性管线,隐蔽式物料吊装口用于安装电缆管线,针对管线、电缆吊装的特性分别设置地上式物料吊装口和隐蔽式物料吊装口,既解决了管线安装又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影响。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风亭兼风机吊装孔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风亭兼风机吊装孔内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壳体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发明壳体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00、地面;110、工作井本体;200、设备层;300、高压管线层;400、综合管线层;500、管道;600、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10、滑杆;620、滑动板;630、铰链一;640、转动板;650、铰链二;660、壳体一;661、电机一;662、传动轮一;663、传动绳;670、壳体二;671、支架;672、传动轮二;680、固定套;700、地上式物料吊装口;710、隐蔽式物料吊装口;720、人行通道;800、楼梯出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综合管廊工作井的集成设计方案,包括地面100,地面100下方固定安装有工作井本体110,工作井本体110内部最上方开设有设备层200,设备层200用于安装各类设备,工作井本体110内部且位于设备层200下方开设有高压管线层300,高压管线层300用于安装高压管线,工作井本体110内部且位于高压管线层300下方开设有综合管线层400,综合管线层400用于安装综合管线及电缆,高压管线层300和综合管线层400内部贯穿安装有管道500,工作井本体110外壁上端后侧左右对称固定安装有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用于安装风机及装置的通风,两个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贯穿地面100上端,工作井本体110外壁上端且位于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前方右侧固定安装有地上式物料吊装口700,工作井本体110外壁上端且位于地上式物料吊装口700后侧固定安装有隐蔽式物料吊装口710,隐蔽式物料吊装口710,隐蔽式物料吊装口710外壁上端铺设有人行通道720,针对管线、电缆吊装的特性分别设置地上式物料吊装口700和隐蔽式物料吊装口710,通过地上式物料吊装口700和隐蔽式物料吊装口710结合设置,工作井本体110外壁上端且位于地上式物料吊装口700左侧固定安装有楼梯出入口800,既解决了管线安装又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影响。
32.进一步的,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内壁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滑杆610,两个滑杆610外壁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动板620,每个滑动板620外壁上端均固定安装有铰链一630,铰链一630外壁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640,两个相邻的转动板640外壁上端同时转动连接有铰链二650,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外壁后侧固定安装有壳体一660,壳体一660内壁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一661,电机一661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轮一662,传动轮一662外壁滑动连接有传动绳663,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外壁前侧固定安装有壳体二670,壳体二670内壁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671,支架671外壁下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轮二672,传动绳663贯穿壳体一660、滑动板620和壳体二670与传动轮二672滑动连接,最后侧的滑动板620左侧固定安装
有固定套680,固定套680与左端的传动绳663固定连接,当电机一661启动时,能够带动传动轮一662转动,从而带动传动绳663和传动轮二672转动,当传动绳663转动时,能够通过带动固定套680从而带动最后端的滑动板620在滑杆610外壁上滑动,从而通过铰链一630和铰链二650带动所有的转动板640展开或者合拢,从而控制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的空气交换口的大小,能够在下雨天时将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的空气交换口关闭从而减少雨水渗入到工作井本体110中。
33.进一步的,最前侧的滑动板620与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内壁前侧固定连接。
34.进一步的,最前侧和最后侧的两个铰链一630外壁上端均只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板640,其余的铰链一630外壁上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板640。
35.进一步的,地上式物料吊装口700用于安装刚性管线,隐蔽式物料吊装口710用于安装电缆管线,针对管线、电缆吊装的特性分别设置地上式物料吊装口700和隐蔽式物料吊装口710,既解决了管线安装又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影响。
36.进一步的,设备层200、高压管线层300和综合管线层400均布置防火隔断设施,用于增加装置的防火性能。
37.一种综合管廊工作井的集成设计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38.s1、首先确定工作井本体110的层数,包括设备层200和管线层,一般为一层设备层200加两层管线层,当设备层200平面紧凑且高度裕量较大时,可进一步拆分两层或更多结构层,本次拟定工作井本体110共地下三层,地下一层为设备层200,地下二层为高压管线层300,地下三层为综合管线层400;
39.s2、其次考虑地下一层设备层200、二层高压管线层300、三层综合管线层400的顶板具备暗挖机械吊入安装、出土、预制结构构件吊装运输、始发顶进工作面、辅助施工设施空间、施工人员及材料进出口等;
40.s3、其次为了保证盾构施工空间考虑地下一层设备层200、二层高压管线层300、三层综合管线层400整层顶板在盾构施工完成后浇筑;
41.s4、在设备层200上集成安装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地上式物料吊装口700、隐蔽式物料吊装口710和楼梯出入口800;
42.s5、在设备层200、高压管线层300和综合管线层400均布置防火隔断设施;
43.s6、最后考虑顶板露出地面口部结合人员逃生、设备吊装、管线引出、进风排风等优化集成设计,部分物料吊装口尽可能采取地下式,地上物料吊装口尽可能合并功能以减少占地征地及绿化破坏。
44.综上可得,本发明的工作流程:首先确定工作井本体110的层数,包括设备层200和管线层,一般为一层设备层200加两层管线层,当设备层200平面紧凑且高度裕量较大时,可进一步拆分两层或更多结构层,本次拟定工作井本体110共地下三层,地下一层为设备层200,地下二层为高压管线层300,地下三层为综合管线层400,其次考虑地下一层设备层200、二层高压管线层300、三层综合管线层400的顶板具备暗挖机械吊入安装、出土、预制结构构件吊装运输、始发顶进工作面、辅助施工设施空间、施工人员及材料进出口等,其次为了保证盾构施工空间考虑地下一层设备层200、二层高压管线层300、三层综合管线层400整层顶板在盾构施工完成后浇筑,在设备层200上集成安装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地上式物料吊装口700、隐蔽式物料吊装口710和楼梯出入口800,当电机一661启动时,能够带动传动
轮一662转动,从而带动传动绳663和传动轮二672转动,当传动绳663转动时,能够通过带动固定套680从而带动最后端的滑动板620在滑杆610外壁上滑动,从而通过铰链一630和铰链二650带动所有的转动板640展开或者合拢,从而控制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的空气交换口的大小,能够在下雨天时将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的空气交换口关闭从而减少雨水渗入到工作井本体110中,在设备层200、高压管线层300和综合管线层400均布置防火隔断设施,用于增加装置的防火性能,最后考虑顶板露出地面口部结合人员逃生、设备吊装、管线引出、进风排风等优化集成设计,部分物料吊装口尽可能采取地下式,地上物料吊装口尽可能合并功能以减少占地征地及绿化破坏,针对管线、电缆吊装的特性分别设置地上式物料吊装口700和隐蔽式物料吊装口710,既解决了管线安装又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影响。
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综合管廊工作井的集成设计方案,包括地面(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00)下方固定安装有工作井本体(110),所述工作井本体(110)内部最上方开设有设备层(200),所述工作井本体(110)内部且位于所述设备层(200)下方开设有高压管线层(300),所述工作井本体(110)内部且位于所述高压管线层(300)下方开设有综合管线层(400),所述高压管线层(300)和所述综合管线层(400)内部贯穿安装有管道(500),所述工作井本体(110)外壁上端后侧左右对称固定安装有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两个所述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贯穿所述地面(100)上端,所述工作井本体(110)外壁上端且位于所述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前方右侧固定安装有地上式物料吊装口(700),所述工作井本体(110)外壁上端且位于所述地上式物料吊装口(700)后侧固定安装有隐蔽式物料吊装口(710),所述隐蔽式物料吊装口(710)外壁上端铺设有人行通道(720),所述工作井本体(110)外壁上端且位于所述地上式物料吊装口(700)左侧固定安装有楼梯出入口(8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工作井的集成设计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内壁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滑杆(610),两个所述滑杆(610)外壁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动板(620),每个所述滑动板(620)外壁上端均固定安装有铰链一(630),所述铰链一(630)外壁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640),两个相邻的所述转动板(640)外壁上端同时转动连接有铰链二(650),所述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外壁后侧固定安装有壳体一(660),所述壳体一(660)内壁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一(661),所述电机一(661)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轮一(662),所述传动轮一(662)外壁滑动连接有传动绳(663),所述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外壁前侧固定安装有壳体二(670),所述壳体二(670)内壁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671),所述支架(671)外壁下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轮二(672),所述传动绳(663)贯穿所述壳体一(660)、所述滑动板(620)和所述壳体二(670)与所述传动轮二(672)滑动连接,最后侧的所述滑动板(620)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套(680),所述固定套(680)与左端的所述传动绳(66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工作井的集成设计方案,其特征在于:最前侧的所述滑动板(620)与所述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内壁前侧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工作井的集成设计方案,其特征在于:最前侧和最后侧的两个所述铰链一(630)外壁上端均只转动连接有一个所述转动板(640),其余的所述铰链一(630)外壁上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所述转动板(64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工作井的集成设计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上式物料吊装口(700)用于安装刚性管线,所述隐蔽式物料吊装口(710)用于安装电缆管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工作井的集成设计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层(200)、所述高压管线层(300)和所述综合管线层(400)均布置防火隔断设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工作井的集成设计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确定所述工作井本体(110)的层数,包括所述设备层(200)和管线层,一般为一层所述设备层(200)加两层所述管线层,当所述设备层(200)平面紧凑且高度裕量较大时,可进一步拆分两层或更多结构层,本次拟定所述工作井本体(110)共地下三层,地下一层为所述设备层(200),地下二层为所述高压管线层(300),地下三层为所述综合管线层(400);s2、其次考虑地下一层所述设备层(200)、二层所述高压管线层(300)、三层所述综合管
线层(400)的顶板具备暗挖机械吊入安装、出土、预制结构构件吊装运输、始发顶进工作面、辅助施工设施空间、施工人员及材料进出口等;s3、其次为了保证盾构施工空间考虑地下一层所述设备层(200)、二层所述高压管线层(300)、三层所述综合管线层(400)整层顶板在盾构施工完成后浇筑;s4、在所述设备层(200)上集成安装所述风亭兼风机吊装孔(600)、所述地上式物料吊装口(700)、所述隐蔽式物料吊装口(710)和所述楼梯出入口(800);s5、在所述设备层(200)、所述高压管线层(300)和所述综合管线层(400)均布置防火隔断设施;s6、最后考虑顶板露出地面口部结合人员逃生、设备吊装、管线引出、进风排风等优化集成设计,部分物料吊装口尽可能采取地下式,地上物料吊装口尽可能合并功能以减少占地征地及绿化破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管廊工作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工作井的集成设计方案,包括地面,所述地面下方固定安装有工作井本体,所述工作井本体内部最上方开设有设备层,所述工作井本体内部且位于所述设备层下方开设有高压管线层,所述工作井本体内部且位于所述高压管线层下方开设有综合管线层,所述高压管线层和所述综合管线层内部贯穿安装有管道,首先通过工作井本体的设备层、高压管线层和综合管线层为施工期间的暗挖设备(顶管机、盾构机等)安装调试、结构拼装及暗挖施工的提供地下作业空间,在使用期间作为实现综合管廊的通风、消防排水、吊装、管线分支、逃生、附属设备设置等功能的综合构筑物。能的综合构筑物。能的综合构筑物。


技术研发人员:石雷 郑铭钧 方立宇 赵勇博 朱溢敏 曹德宇 马文辉 殷四平 俞海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城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宁波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3/8/9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