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节段匹配运输液压台车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02
阅读:113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节段匹配运输液压台车。
背景技术:
2.随着桥梁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发展,目前铁路、公路等预应力箱梁制造、驮运、架设等技术也比较成熟,配套形成了提梁机、架桥机、驮运台车等一系列的施工设备。
3.相关技术中,装配式桥梁的桥墩架设完成后,需要起吊、驮运、架设相对应的钢箱梁等;其中钢箱梁大都是通过小节段的钢梁进行匹配组装焊接固定,在焊接之前,小节段钢梁需要通过驮运台车完成转运拼接存放工作,运输小阶段钢梁的作业方式是将待驮运物起吊放置在驮运台车上,通过驱使驮运台车行走于桥墩的墩帽预先铺设的轨道上,从而通过驮运台车将不同尺寸、重量的墩顶钢梁驮运到对应的架设位置以进行下一步的匹配组装焊接工作;且拱桥式的桥梁还可通过驮运台车驮运拱梁、衔梁等。
4.但施工人员在利用驮运台车驮运多种类型的小节段钢梁箱梁时仍存在一个问题:因桥梁需在山川、平原、河流等不同地形进行建设,一条线路上的桥墩的外形尺寸并不相同,甚至相差甚大;且不同节段的钢箱梁的尺寸、长度不尽相同,而单一的驮运台车能够适用驮运的待驮运物的长度范围较小,因而存在有驮运台车的适用性较小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驮运台车的驮运长度范围,提高驮运台车的适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小节段匹配运输液压台车。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节段匹配运输液压台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小节段匹配运输液压台车,包括多台驮运台车和牵引绳,多台所述驮运台车沿墩帽上的轨道间隔设置,相邻的两台所述驮运台车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牵引绳,所述驮运台车包括驮运车架和用于驱使所述驮运车架行进的行进驱动组件,所述驮运车架的顶部设置有顶升支撑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桥梁的桥墩墩帽顶部设置有用于供驮运台车行进的轨道,多台驮运台车沿墩帽顶部的轨道间隔铺设,且相邻的台车之间设置有牵引绳,牵引绳可拆卸设置以便于根据待驮运的钢梁的长度进行调整,牵引绳将位于行进方向前方的驮运台车的动能平稳地传递至后方的驮运台车,有利于驮运台车在轨道上行进时保持平稳;提高驮运台车的驮运效果;施工人员利用驮运台车驮运待驮运物如小节段的钢梁时,先将待驮运物放置在顶升支撑件的顶部,调整顶升支撑件,使得顶升支撑件将待驮运物平稳地放置在驮运台车的顶部,接着驱使驮运台车行进移动以将待驮运物驮运至合适位置;本技术技术方案设置有多台驮运台车,且牵引绳可拆卸连接以根据实际情况连接不同长度的牵引绳,从而提高了驮运台车的驮运长度范围,且提高了驮运台车的适用性。
9.优选的,所述驮运台车设置有两台,所述顶升支撑件包括:三维液压千斤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台驮运台车分别位于待驮运物的相对两端的底部将待
驮运物驮运至指定位置,且可通过更换不同长度和尺寸的牵引绳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钢箱梁等;三维液压千斤顶用于支撑待驮运物,承重能力较强;且三维液压千斤顶可沿x轴、y轴和z轴方向进行位移调整,便于工作人员调整顶升支撑件的承重着力点,且液压三维千斤顶的顶升和回程速度较快,顶升过程较平稳;施工人员利用驮运台车将待驮运物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再通过三维液压千斤顶顶升待驮运物,以便于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吊装和架设待驮运物。
11.优选的,所述牵引绳为弹性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相对两端设置有挂钩;所述驮运车架的侧边均设置有挂环,所述挂钩挂设在所述挂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牵引绳有利于减少多台驮运台车之间的弹性冲击负荷,减少了驮运台车在牵引邻车移动和被邻车牵引移动行进的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提高驮运台车的移动效果。
13.优选的,所述行进驱动组件包括:车轮和用于驱动所述车轮正转和反转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驮运车架;所述驱动电机耦接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正反转的红外遥控电路,所述红外遥控电路包括按钮单元、红外感应单元、信号比较单元、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14.所述按钮单元用于检测按钮被按压时输出触控信号至红外感应单元;
15.所述红外感应单元耦接于按钮单元以在接收到所述触控信号时输出红外信号;
16.所述信号比较单元耦接于所述红外感应单元并而设置有阈值信号vref,所述信号比较单元将所述红外信号与阈值信号vref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信号,所述比较信号包括第一比较信号和第二比较信号;
17.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耦接于所述信号比较单元以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比较信号时输出正转信号至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在接收到所述正转信号时正向转动;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耦接于所述信号比较单元以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比较信号时输出反转信号至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在接收到所述反转信号时反向转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正反向转动以实现在墩帽上的轨道上来回往复移动,从而便于多次驮运待驮运物,且便于驮运台车移动和调整停留的指定位置,提高了驮运台车的适用性;驱动电机正向转动以从初始的承载待驮运物位置移动至下一步工序的指定位置(即卸载待驮运物的位置),驱动电机反向转动以驱使驮运台车返回初始位置;具体地,当需要驱使驮运台车驮运钢箱梁等施工件时,按压按钮单元,按钮单元输出触控信号至红外感应单元,红外感应单元接收到触控信号时输出红外信号,信号比较单元接收到红外信号时红外信号小于阈值信号vref,信号比较单元输出第一比较信号至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第一开关单元接收到第一比较信号时输出正转信号至驱动电机,实现驱动电机的正转,第二开关单元接收到第一比较信号时输出反转信号至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反转;当没有按压按钮单元时,按钮单元丢失触控信号,红外感应单元不输出红外信号,信号比较单元输出第二比较信号,第一开关单元不输出正转信号,第二开关单元不输出反转信号,驮运台车停止移动或停留在云位置;从而便于实现驱使驱动电机在桥梁墩帽的轨道上往复移动的效果。
19.优选的,所述按钮单元包括正转按钮sw1和反转按钮sw2,所述正转按钮sw1与电源电压串联后耦接于红外感应单元以输出正转触控信号,所述反转按钮sw2与电源电压串联
后耦接于红外感应单元以输出反转触控信号。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正转按钮sw1,实现驱动电机接收进行正转的触控信号;按压反转按钮sw2,实现驱动电机接收进行反转的触控信号。
21.优选的,所述红外感应单元包括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led2、第一光电开关管q1和第二光电开关管q2,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管q1耦合于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以接收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发出的红外信号,所述第二光电开关管q2耦合于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led2以接收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led2发出的红外信号,所述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与正转按钮sw1串联,所述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led2与反转按钮sw2串联,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电压串联后耦接于信号比较单元,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光电开关管q2与电源电压串联后耦接于信号比较单元,所述第二光电开关管q2的发射极接地。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正转按钮sw1时,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得电发出红外信号,第一光电开关管q1接收到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发出的红外信号时,第一光电开关管q1导通,第一光电开关管q1的集电极输出红外信号至信号比较单元。
23.优选的,所述信号比较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器n1和第二比较器n2,所述第一比较器n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耦接于第一光电开关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一比较器n1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接入阈值信号vref,所述第一比较器n1的信号输出端耦接于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比较器n2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耦接于第二光电开关管q2的集电极,所述第二比较器n2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接入阈值信号vref,所述第二比较器n2的信号输出端耦接于第二开关单元。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比较器n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为正相电压输入端,第一比较器n1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为反相电压输入端;第一比较器n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与第二信号输入端设置的阈值信号vref进行比较,并在第一比较器n1的信号输出端输出红外信号与阈值信号vref的比较结果,从而第一比较器n1实现红外信号的大小比较的功能。
25.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q3和第一断电延时继电器kt1,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耦接于所述第一比较器n1的信号输出端,第一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一断电延时继电器kt1的线圈串联后耦接于电源电压,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一断电延时继电器kt1包括延时常开触点kt1-1,所述延时常开触点kt1-1耦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正转回路。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比较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第二比较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一三极管q3为pnp型三极管;第一断电延时继电器kt1设置有断电预设时间,即可通过第一断电延时继电器kt1设置驱动电机正转驱使驮运台车移动的时长;如持续移动25分钟或30分钟等,便于控制驮运台车的驮运移动距离;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信号(即第一比较信号)后导通,驱动电机的正转回路导通,驱动电机正转启动运作以驱使驮运台车移动行进;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即第二比较信号)后截止,驱动电机的正转供电回路截止,驱动电机关停以使得驮运台车停留在轨道上的指定位置。
27.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三极管q4和第二断电延时继电器kt2,所述第二三极管q4的基极耦接于所述第二比较器n2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第二断电延时继电器kt2的线圈串联后耦接于电源电压,所述第二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
所述第二断电延时继电器kt2包括延时常开触点开关kt2-1,所述延时常开触点开关kt2-1耦接于驱动电机的反转回路。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三极管q4为pnp型三极管,第二断电延时继电器kt2设置有断电预设时间,即可通过第二断电延时继电器kt2设置驱动电机反转驱使驮运台车移动的时长;如持续移动25分钟或30分钟等,便于控制驮运台车的返回移动距离;第二三极管q4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信号(即第一比较信号)后导通,驱动电机的反转回路导通,驱动电机往反方向启动运作以驱使驮运台车移动返回至初始装载待驮运物的位置;第二三极管q4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即第二比较信号)后截止,驱动电机的反转供电回路截止,驱动电机关停以使得驮运台车停留在装载待驮运物的指定位置。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施工人员利用驮运台车驮运待驮运物如钢梁时,先将待驮运物放置在顶升支撑件的顶部,调整顶升支撑件,使得顶升支撑件将待驮运物平稳地放置在驮运台车的顶部,接着驱使驮运台车行进移动以将待驮运物驮运至合适位置;本技术技术方案设置有多台驮运台车,且牵引绳可拆卸连接以根据实际情况连接不同长度的牵引绳,从而提高了驮运台车的驮运长度范围,且提高了驮运台车的适用性;
31.2.两台驮运台车分别位于待驮运物的相对两端的底部将待驮运物驮运至指定位置,且可通过更换不同长度和尺寸的牵引绳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小节段钢箱梁等;三维液压千斤顶用于支撑待驮运物,承重能力较强;且三维液压千斤顶可沿x轴、y轴和z轴方向进行位移调整,便于工作人员调整顶升支撑件的承重着力点,且液压三维千斤顶的顶升和回程速度较快,顶升过程较平稳;施工人员利用驮运台车将待驮运物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再通过三维液压千斤顶顶升待驮运物,以便于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吊装和架设待驮运物;
32.3.驱动电机正反向转动以实现在墩帽上的轨道上来回往复移动,从而便于多次驮运待驮运物,且便于驮运台车移动和调整停留的指定位置,提高了驮运台车的适用性;驱动电机正向转动以从初始的承载待驮运物位置移动至下一步工序的指定位置(即卸载待驮运物的位置),驱动电机反向转动以驱使驮运台车返回初始位置;具体地,当需要驱使驮运台车驮运小节段的钢箱梁等施工件时,按压按钮单元,按钮单元输出触控信号至红外感应单元,红外感应单元接收到触控信号时输出红外信号,信号比较单元接收到红外信号时红外信号小于阈值信号vref,信号比较单元输出第一比较信号至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第一开关单元接收到第一比较信号时输出正转信号至驱动电机,实现驱动电机的正转,第二开关单元接收到第一比较信号时输出反转信号至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反转。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驮运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红外遥控电路的电路图。
3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电机的正反转电路的电路图。
38.附图标记说明:
39.1、驮运台车;11、驮运车架;111、挂环;12、行进驱动组件;121、车轮;122、驱动电
机;2、牵引绳;21、挂钩;3、顶升支撑件;31、三维液压千斤顶;4、按钮单元;5、红外感应单元;6、信号比较单元;7、第一开关单元;8、第二开关单元;81、急停控制按钮;90、桥墩;91、轨道;92、待驮运物。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小节段匹配运输液压台车。参照图1和图2,桥梁的桥墩90墩帽上延伸铺设有两条轨道91,小节段匹配运输液压台车包括多台驮运台车1和牵引绳2,多台驮运台车1沿墩帽上的轨道91间隔设置,牵引绳2可拆卸连接于相邻的两台驮运台车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驮运台车1设置有两台;驮运台车1包括驮运车架11和用于驱使驮运车架11行进的行进驱动组件12,驮运车架11的顶部设置有顶升支撑件3;牵引绳2为弹性牵引绳2,牵引绳2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挂钩21;驮运车架11的侧边均设置有挂环111,挂钩21挂设在挂环111;本技术设置有多台驮运台车1,且牵引绳2可拆卸连接以根据实际情况连接不同长度的牵引绳2,从而提高了驮运台车的驮运长度范围,且提高了驮运台车1的适用性。
42.参照图2和图3,顶升支撑件3可为电动千斤顶或三维液压千斤顶31,在本实施例中,顶升支撑件3为三维液压千斤顶31;三维液压千斤顶31用于支撑待驮运物92,承重能力较强;且三维液压千斤顶31可沿轨道91的x轴、y轴和z轴方向进行位移调整,便于工作人员调整顶升支撑件3的承重着力点。
43.参照图2-4,行进驱动组件12包括车轮121和用于驱动车轮121正转和反转的驱动电机122,车轮121设置有四个且分别转动式安装于驮运车架11的四个拐角处;车轮121滚动式连接于桥墩90的墩帽上的轨道91;驱动电机122安装于驮运车架11,车轮121套设于驱动电机122的输出轴,驱动电机122耦接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22正反转的红外遥控电路,红外遥控电路包括按钮单元4、红外感应单元5、信号比较单元6、第一开关单元7和第二开关单元8。
44.参照图4和图5,按钮单元4用于检测按钮被按压时输出触控信号至红外感应单元5;按钮单元4设置在遥控器上(图中未示出),按压遥控器按钮时输出触控信号;从而实现红外遥控驱使驱动电机122正反转的效果;按钮单元4包括正转按钮sw1和反转按钮sw2,正转按钮sw1与电源电压串联后耦接于红外感应单元5以输出正转触控信号,反转按钮sw2与电源电压串联后耦接于红外感应单元5以输出反转触控信号。
45.参照图4和图5,红外感应单元5耦接于按钮单元4以在接收到触控信号时输出红外信号;红外感应单元5包括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led2、第一光电开关管q1和第二光电开关管q2,第一光电开关管q1耦合于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以接收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发出的红外信号,第二光电开关管q2耦合于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led2以接收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led2发出的红外信号,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与正转按钮sw1串联,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led2与反转按钮sw2串联,第一光电开关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电压串联后耦接于信号比较单元6,第一光电开关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二光电开关管q2与电源电压串联后耦接于信号比较单元6,第二光电开关管q2的发射极接地。
46.参照图4和图5,信号比较单元6耦接于红外感应单元5并而设置有阈值信号vref,信号比较单元6将红外信号与阈值信号vref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信号,比较信号包括第一
比较信号和第二比较信号;第一比较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第二比较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信号比较单元6包括第一比较器n1和第二比较器n2,第一比较器n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为正相电压输入端,第一比较器n1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为反相电压输入端;第二比较器n2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为正相电压输入端,第二比较器n2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为反相电压输入端;第一比较器n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耦接于第一光电开关管q1的集电极,第一比较器n1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接入阈值信号vref,第一比较器n1的信号输出端耦接于第一开关单元7;第二比较器n2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耦接于第二光电开关管q2的集电极,第二比较器n2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接入阈值信号vref,第二比较器n2的信号输出端耦接于第二开关单元8。
47.参照图4和图5,第一开关单元7耦接于信号比较单元6以在接收到第一比较信号时输出正转信号至驱动电机122,驱动电机122在接收到正转信号时正向转动;第一开关单元7包括第一三极管q3和第一断电延时继电器kt1,第一三极管q3为pnp型三极管;第一断电延时继电器kt1设置有断电预设时间,即可通过第一断电延时继电器kt1设置驱动电机122正转驱使驮运台车移动的时长;如持续移动25分钟或30分钟等,便于控制驮运台车的驮运距离;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耦接于第一比较器n1的信号输出端,第一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一断电延时继电器kt1的线圈串联后耦接于电源电压,第一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第一断电延时继电器kt1包括延时常开触点kt1-1,延时常开触点kt1-1耦接于驱动电机122的正转回路。
48.参照图4和图5,第二开关单元8耦接于信号比较单元6以在接收到第一比较信号时输出反转信号至驱动电机122,驱动电机122在接收到反转信号时反向转动;第二开关单元8包括第二三极管q4和第二断电延时继电器kt2,第二三极管q4为pnp型三极管;第二断电延时继电器kt2设置有断电预设时间,即可通过第二断电延时继电器kt2设置驱动电机122反转驱使驮运台车移动的时长;如持续移动25分钟或30分钟等,便于控制驮运台车的返回移动距离;第二三极管q4的基极耦接于第二比较器n2的信号输出端,第二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第二断电延时继电器kt2的线圈串联后耦接于电源电压,第二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第二断电延时继电器kt2包括延时常开触点开关kt2-1,延时常开触点开关kt2-1耦接于驱动电机122的反转回路。
49.参照图4和图5,驱动电机122的供电回路中还串联有急停控制按钮81,急停控制按钮81用于在紧急情况下控制驱动电机122的供电回路断开,提高桥梁用驮运台车的安全性能。
5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小节段匹配运输液压台车的实施原理为:施工人员利用驮运台车驮运待驮运物92如钢梁时,先将待驮运物92放置在三维液压千斤顶31的顶部,接着按压正转按钮sw1,驱动电机122开启正向转动以驱使驮运台车1装载待驮运物92并行进移动至下一步的施工位置;下一步将驮运台车上的待驮运物92卸载下来后,按压反转按钮sw2,驱动电机122开启反向转动以驱使驮运台车1移动至初始位置,本技术技术方案设置有多台驮运台车1,且牵引绳2可拆卸连接以根据实际情况连接不同长度的牵引绳2,从而提高了驮运台车的驮运长度范围,且提高了驮运台车1的适用性。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小节段匹配运输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台驮运台车(1)和牵引绳(2),多台所述驮运台车(1)沿墩帽上的轨道(91)间隔设置,所述牵引绳(2)可拆卸连接于相邻的两台所述驮运台车(1)之间,所述驮运台车(1)包括:驮运车架(11)和用于驱使所述驮运车架(11)行进的行进驱动组件(12),所述驮运车架(11)的顶部设置有顶升支撑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节段匹配运输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驮运台车(1)设置有两台,所述顶升支撑件(3)包括:三维液压千斤顶(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节段匹配运输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2)为弹性牵引绳(2),所述牵引绳(2)的相对两端设置有挂钩(21);所述驮运车架(11)的侧边均设置有挂环(111),所述挂钩(21)挂设在所述挂环(1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节段匹配运输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驱动组件(12)包括:车轮(121)和用于驱动所述车轮(121)正转和反转的驱动电机(122),所述驱动电机(122)安装于所述驮运车架(11);所述驱动电机(122)耦接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22)正反转的红外遥控电路,所述红外遥控电路包括按钮单元(4)、红外感应单元(5)、信号比较单元(6)、第一开关单元(7)和第二开关单元(8);所述按钮单元(4)用于检测按钮被按压时输出触控信号至红外感应单元(5);所述红外感应单元(5)耦接于按钮单元(4)以在接收到所述触控信号时输出红外信号;所述信号比较单元(6)耦接于所述红外感应单元(5)并而设置有阈值信号vref,所述信号比较单元(6)将所述红外信号与阈值信号vref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信号,所述比较信号包括第一比较信号和第二比较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单元(7)耦接于所述信号比较单元(6)以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比较信号时输出正转信号至驱动电机(122),所述驱动电机(122)在接收到所述正转信号时正向转动;所述第二开关单元(8)耦接于所述信号比较单元(6)以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比较信号时输出反转信号至驱动电机(122),所述驱动电机(122)在接收到所述反转信号时反向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节段匹配运输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单元(4)包括正转按钮sw1和反转按钮sw2,所述正转按钮sw1与电源电压串联后耦接于红外感应单元(5)以输出正转触控信号,所述反转按钮sw2与电源电压串联后耦接于红外感应单元(5)以输出反转触控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节段匹配运输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单元(5)包括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led2、第一光电开关管q1和第二光电开关管q2,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管q1耦合于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以接收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发出的红外信号,所述第二光电开关管q2耦合于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led2以接收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led2发出的红外信号,所述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与正转按钮sw1串联,所述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led2与反转按钮sw2串联,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电压串联后耦接于信号比较单元(6),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光电开关管q2与电源电压串联后耦接于信号比较单元(6),所述第二光电开关管q2的发射极接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节段匹配运输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比较单元(6)包括第一比较器n1和第二比较器n2,所述第一比较器n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耦接于第一光电开关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一比较器n1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接入阈值信号vref,所述
第一比较器n1的信号输出端耦接于第一开关单元(7);所述第二比较器n2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耦接于第二光电开关管q2的集电极,所述第二比较器n2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接入阈值信号vref,所述第二比较器n2的信号输出端耦接于第二开关单元(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节段匹配运输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7)包括第一三极管q3和第一断电延时继电器kt1,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耦接于所述第一比较器n1的信号输出端,第一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一断电延时继电器kt1的线圈串联后耦接于电源电压,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一断电延时继电器kt1包括延时常开触点kt1-1,所述延时常开触点kt1-1耦接于所述驱动电机(122)的正转回路。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节段匹配运输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8)包括第二三极管q4和第二断电延时继电器kt2,所述第二三极管q4的基极耦接于所述第二比较器n2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第二断电延时继电器kt2的线圈串联后耦接于电源电压,所述第二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二断电延时继电器kt2包括延时常开触点开关kt2-1,所述延时常开触点开关kt2-1耦接于驱动电机(122)的反转回路。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小节段匹配运输液压台车,其包括多台驮运台车和牵引绳,多台驮运台车沿墩帽上的轨道间隔设置,牵引绳可拆卸连接于相邻的两台驮运台车之间,驮运台车包括驮运车架和用于驱使驮运车架行进的行进驱动组件,驮运车架的顶部设置有顶升支撑件。本申请设置有多台驮运台车,且牵引绳可拆卸连接以根据实际情况连接不同长度的牵引绳,具有提高了驮运台车的驮运长度范围,且提高了驮运台车的适用性的效果。性的效果。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状 李子敬 欧阳勇 刘锋 张钤 蔡鑫 曹科 陈永光 石延亮 李援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3/6/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铁路工程车辆用车轴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站台空隙观察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