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02 阅读:248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轨道方向可变的工业车辆供电供气的轨道车辆系统。


背景技术:

2.炼钢车间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场地因素或工艺布置需要,可能会出现轨道式车辆运输方向需要变化的情况,比如根据工艺需求三钢水罐车的rh精炼炉中间钢水罐车行走到rh精炼炉下,需旋转+90
°
或-90
°
后再行走至左边或右边的处理位进行处理,处理结束后再原路返回。而钢水罐车需供电和供氩气,固定的供电点和供气点一般位于轨道边的圈筒平台上,另一端连接车辆,但车辆转向后,车辆与固定点之间连接的电缆或气体软管与行走方向不平行,发生改向,行走距离越大,不平行角度越大,周边的设施将会阻挡电缆或供气软管,从而将其扯断,造成事故和断电。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为轨道方向可变的工业车辆供电供气的轨道车辆系统。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系统,所述的系统至少包括:
5.轨道和行走在轨道的上的工业车辆;
6.在所述的轨道中设置至少一个旋转地台;
7.在所述的车辆底部设置气缆卷筒和电缆卷筒;
8.在所述的旋转地台正中间设置有气电一体旋转接头;
9.旋转接头接入电缆和旋转接头接入气缆通过埋地的方式接入气电一体旋转接头;
10.旋转接头接出电缆和旋转接头接出气缆分别与车辆底部的电缆卷筒和气缆卷筒相连。
11.本实用新型利用旋转地台对轨道式钢水罐车进行旋转改向,以满足工艺要求,其次,在旋转地台的回转支撑中心设置1个供电、供气一体的滑环,滑环上可放置的部分接出电缆和软管与车辆上的两个卷筒连接,滑环上固定不旋转的部分与地面引入的电缆、软管连接。当钢水罐车行走到旋转地台上,旋转地台旋转+90
°
或-90
°
,通过放置滑环改变电缆、软管方向,保证电缆、软管始终与行走方向平行,这样就不会扯断电缆和软管,保证钢水罐车转向后能继续供电和供气。此种方法可以为需要转向的车辆进行供电供气,并有效的避免电缆和气缆在旋转台旋转过程中缠绕扯断的问题,有效解决工业车辆改向运行的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1、旋转地台;2、车辆;3、气缆卷筒;4、电缆卷筒;5、气电一体旋转接头;51、旋转接头接入电缆;52、旋转接头接入气缆;53、旋转接头接出电缆;54、旋转接头接出气缆。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1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8.实施例1
19.本实用新型为轨道方向可变的工业车辆供电供气的轨道车辆系统的一实施例,至少包括:
20.轨道和行走在轨道的上的工业车辆2;
21.在所述的轨道中设置至少一个旋转地台1;
22.在所述的车辆底部的车架上设置气缆卷筒3和电缆卷筒4;气缆卷筒3和电缆卷筒4与现有车辆上使用的相同。
23.在所述的旋转地台正中间设置有气电一体旋转接头5;
24.旋转接头接入电缆51和旋转接头接入气缆52通过埋地的方式接入气电一体旋转接头5;
25.旋转接头接出电缆53和旋转接头接出气缆54分别与车辆底部的电缆卷筒和气缆卷筒相连。
26.采用上述结构,旋转地台对轨道式钢水罐车进行旋转改向,以满足工艺要求,其次,在旋转地台的回转支撑中心设置1个供电、供气一体的滑环,滑环上可放置的部分接出电缆和软管与车辆上的两个卷筒连接,滑环上固定不旋转的部分与地面引入的电缆、软管连接。当钢水罐车行走到旋转地台上,旋转地台旋转+90
°
或-90
°
,通过放置滑环改变电缆、软管方向,保证电缆、软管始终与行走方向平行,这样就不会扯断电缆和软管,保证钢水罐车转向后能继续供电和供气。此种方法可以为需要转向的车辆进行供电供气,并有效的避免电缆和气缆在旋转台旋转过程中缠绕扯断的问题,有效解决工业车辆改向运行的工艺要求。
27.实施例2
28.本实用新型一种为轨道方向可变的工业车辆供电供气的方法的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为:
29.在所述的工业车辆底部设置气缆卷筒和电缆卷筒;
30.在轨道的预定位置设置至少一个旋转地台;
31.在所述的旋转地台正中间设置有气电一体旋转接头;
32.旋转接头接入电缆和旋转接头接入气缆通过埋地的方式接入气电一体旋转接头;
33.旋转接头接出电缆和旋转接头接出气缆分别与工业车辆底部的电缆卷筒和气缆卷筒相连。
3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车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至少包括:轨道和行走在轨道的上的工业轨道车辆;在所述的轨道中设置至少一个旋转地台;在所述的工业轨道车辆底部的车架上设置气缆卷筒和电缆卷筒;在所述的旋转地台正中间设置有气电一体旋转接头;旋转接头接入电缆和旋转接头接入气缆通过埋地的方式接入气电一体旋转接头;旋转接头接出电缆和旋转接头接出气缆分别与车辆底部的电缆卷筒和气缆卷筒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轨道车辆系统。所述的系统至少包括:轨道和行走在轨道的上的工业车辆;在所述的轨道中设置至少一个旋转地台;在所述的工业车辆底部设置气缆卷筒和电缆卷筒;在所述的旋转地台正中间设置有气电一体旋转接头;旋转接头接入电缆和旋转接头接入气缆通过埋地的方式接入气电一体旋转接头;旋转接头接出电缆和旋转接头接出气缆分别与车辆底部的电缆卷筒和气缆卷筒相连。此种方法可以为需要转向的车辆进行供电供气,并有效的避免电缆和气缆在旋转台旋转过程中缠绕扯断的问题,有效解决工业车辆改向运行的工艺要求。效解决工业车辆改向运行的工艺要求。效解决工业车辆改向运行的工艺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周良 吴博威 林则全 崔荣峰 陈磊 陈佳佳 蒲春雷 赵贵州 洪宇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0
技术公布日:2023/6/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