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轨道车辆中并联送风扇抢风现象的风道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02 阅读:132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的风机送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轨道车辆中并联送风扇抢风现象的风道。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轨道车辆多采用空调送风方式,通过控制空调从车体外取风和车厢内往空调内回风的比例来实现空调送风的新旧风量要求。国内目前尚未有采用风扇送风的轨道车辆,同时风扇送风时无法通过调整风机来实现新旧风量的比例要求,并且轨道车辆的送风装置多采用并联控制,而采用风扇送风会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抢风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轨道车辆中并联送风扇抢风现象的风道,能够消除风机并联送风时的抢风现象,而且可以通过调整两种导流板和侧部端部通风口的结构尺寸及安装位置,来满足风扇送风的新旧风量比例要求,可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除轨道车辆中并联送风扇抢风现象的风道,包括风道主体,所述风道主体内顶部设有线卡,所述风道主体侧面设有突出支架,所述风道主体上设有风机口,且风机口对应的侧面设有通风口,所述风道主体之间通过风道法兰连接,中间所述风机口外侧设有向内侧弯曲的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和外侧的风机口之间设有菱形导流板,所述风道主体内底面和侧面粘贴有吸音棉,中部所述风机口两侧连接支风管, 所述弧形导流板延伸至支风管内部。
5.进一步的,所述菱形导流板的长短轴比例为4:1-2:1之间。
6.进一步的,所述风道主体整体截面为t形结构或者矩形结构。
7.进一步的,连接支风管的风机口内容积大于边缘风机口至端部的容积。
8.进一步的,所述风道主体为酚醛发泡复合板,且酚醛发泡复合板内固定铝合金板,且铝合金板通过铆钉进行固定。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调整弧形导流板对侧部支风管通风面积分割比例及引流距离以满足不同位置风机不同的新风量要求;以消除靠近侧部支风管处风机新风量大的而其他位置风机新风量小的抢风现象。
10.2、通过调整菱形导流板长短轴比例及相对于风机和弧形导流板的位置,来实现两风机之间通风阻力的调整,进一步消除抢风现象。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发明a-b截面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发明端部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风道主体、2支风管、3弧形导流板、4菱形导流板、5吸音棉、6线卡、7支架、8风道法兰、9通风口、10风机口、11突出支架。
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18.参见附图1-4所示,一种消除轨道车辆中并联送风扇抢风现象的风道,包括风道主体1,所述风道主体1内顶部设有线卡6,可满足风道内风机、传感器等的电缆的固定要求,所述风道主体1侧面设有突出支架11,所述风道主体1上设有风机口10,且风机口10对应的侧面设有通风口9,所述风道主体1之间通过风道法兰8连接,中间所述风机口10外侧设有向内侧弯曲的弧形导流板3,所述弧形导流板3和外侧的风机口10之间设有菱形导流板4,所述风道主体1内底面和侧面粘贴有吸音棉5,可以有效吸收风流动时产生的噪声,中部所述风机口10两侧连接支风管2, 所述弧形导流板3延伸至支风管2内部,风道主体1的风机安装口位置装有支撑,分别铆接顶板和底板,用于增加风道强度。
19.进一步的,所述菱形导流板4的长短轴比例为4:1-2:1之间。
20.进一步的,所述风道主体1整体截面为t形结构或者矩形结构,风道主体1的截面为t型截面,且风道主体1两端部为避免干涉,下半部分做成了倾斜状。
21.进一步的,连接支风管2的风机口10内容积大于边缘风机口10至端部的容积。
22.进一步的,所述风道主体1为酚醛发泡复合板,且酚醛发泡复合板内固定铝合金板,且铝合金板通过铆钉进行固定。
23.工作原理:侧部支风管2连接于风道主体1两侧的上半部分,两个弧形导流板3从支风管2进风口开始,将进风分为三部分,左右两侧的分别被左右风机取走,中间的被中间风机取走,两个弧形导流板可调整支风管通风面积分割比例及引流距离以满足不同位置风机不同的新风量要求;以消除靠近侧部支风管处风机新风量大的而其他位置风机新风量小的抢风现象;风道的侧部和端部开有通风口,风机可从通风口获取车厢内旧风,通过调整通风口面积,可以满足风扇送风的新旧风量比例要求。
24.两个弧形导流板可调整支风管通风面积分割比例及引流距离以满足不同位置风机不同的新风量要求;以消除靠近侧部支风管处风机新风量大的而其他位置风机新风量小
的抢风现象;当引流距离为600,长轴长度为800,长短轴比例为4:1时:序号支风管进风口分割量新风量1不分割1512:3500:15302330:660:3302140:2020:23293440:440:4402530:1550:2590当支风管进风口分割量为330:660:330,长轴长度为800,长短轴比例为4:1时:菱形导流板通过调整长短轴比例及相对于风机和弧形导流板的位置,来实现两风机之间通风阻力的调整,进一步消除抢风现象:当支风管进风口分割量为330:660:330,引流距离为600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消除轨道车辆中并联送风扇抢风现象的风道,包括风道主体,所述风道主体内顶部设有线卡,所述风道主体侧面设有突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上设有风机口,且风机口对应的侧面设有通风口,所述风道主体之间通过风道法兰连接,中间所述风机口外侧设有向内侧弯曲的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和外侧的风机口之间设有菱形导流板,所述风道主体内底面和侧面粘贴有吸音棉,中部所述风机口两侧连接支风管, 所述弧形导流板延伸至支风管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消除轨道车辆中并联送风扇抢风现象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导流板的长短轴比例为4:1-2: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消除轨道车辆中并联送风扇抢风现象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整体截面为t形结构或者矩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消除轨道车辆中并联送风扇抢风现象的风道,其特征在于:连接支风管的风机口内容积大于边缘风机口至端部的容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消除轨道车辆中并联送风扇抢风现象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为酚醛发泡复合板,且酚醛发泡复合板内固定铝合金板,且铝合金板通过铆钉进行固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轨道车辆中并联送风扇抢风现象的风道,包括风道主体,所述风道主体内顶部设有线卡,所述风道主体侧面设有突出支架,所述风道主体上设有风机口,且风机口对应的侧面设有通风口,所述风道主体之间通过风道法兰连接,中间所述风机口外侧设有向内侧弯曲的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和外侧的风机口之间设有菱形导流板,所述风道主体内底面和侧面粘贴有吸音棉,中部所述风机口两侧连接支风管,所述弧形导流板延伸至支风管内部,本发明可以通过调整两种导流板和侧部端部通风口的结构尺寸及安装位置,用以消除风道中的抢凤现象。凤现象。凤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奇 郭峰 翟翔 张姣姣 李振泽 牛壮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中车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3/6/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