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02 阅读:161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空中轨道列车检修车间多采用天车吊装转向架、车厢以进行拆装维护,而天车对厂房建设要求高且占用面积大,建设成本高,不利于在场地狭窄,特别是旅游区、山地、人口密集区设置,检修时备品备件主要依靠人工提升转运,效率低下且安全隐患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以解决检修车间建设于场地狭窄区域时不便于使用天车,影响备品备件转运效率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5.一种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包括起重组件、开合轨道组件和清洗组件;起重组件包括立柱和吊臂,立柱竖直设置;吊臂水平设置并与立柱连接,用于吊装车厢或转向架;开合轨道组件包括左轨道和右轨道,左轨道和右轨道可打开以使转向架可从左轨道和右轨道之间穿过;清洗组件包括上喷嘴和下喷嘴,两个上喷嘴分别安装于左轨道和右轨道,用于向转向架吹压缩空气,下喷嘴安装于地面,用于向车厢喷水。
6.进一步的,起重组件包括两个立柱,吊臂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的顶部连接。
7.进一步的,起重组件还包括行走轨道,行走轨道平行于左轨道;两个立柱分别安装于两条行走轨道并可沿行走轨道移动。
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吊臂一端与立柱的顶部连接,并可在水平面内绕立柱转动。
9.进一步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还包括观察平台和开放轨道;观察平台平行设置于开放轨道一侧;开放轨道与开合轨道组件连接,用于观察转向架的运行。
10.进一步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还包括升降自行小车,升降自行小车包括升降平台,升降平台可在竖直方向升降移动;升降自行小车使用蓄电池供电。
11.进一步的,上喷嘴设置于开合轨道组件列车进入的一端,下喷嘴可沿竖直方向、平行于左轨道的长度方向和水平面内垂直于左轨道长度方向的运动。
12.进一步的,清洗组件还包括清扫机器人和过渡斜坡,清扫机器人可沿过渡斜坡进入车厢内进行清扫。
13.进一步的,开合轨道组件还包括伸缩支杆和轨道支柱,轨道支柱竖直设置;左轨道背离右轨道的一侧与轨道支柱转动连接,伸缩支杆一端铰接于轨道支柱,另一端铰接于左轨道的下方;右轨道背离左轨道的一侧与轨道支柱转动连接,伸缩支杆一端铰接于轨道支柱,另一端铰接于右轨道的下方。
14.进一步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还包括转向架检修平台,两个转向架检修平
台分别设置于开合轨道组件两侧,用于供检修人员站立以检修转向架。
15.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在于: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包括起重组件、开合轨道组件和清洗组件;起重组件包括立柱和吊臂,立柱竖直设置;吊臂水平设置并与立柱连接,用于吊装车厢或转向架;开合轨道组件包括左轨道和右轨道,左轨道和右轨道可打开以使转向架可从左轨道和右轨道之间穿过;清洗组件包括上喷嘴和下喷嘴,两个上喷嘴分别安装于左轨道和右轨道,用于向转向架吹压缩空气,下喷嘴安装于地面,用于向车厢喷水。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通过起重组件、开合轨道组件的配合降低了对检修车间空间的要求,相比于使用天车的检修车间,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占用空间小,由于起重组件结构简单,仅需立柱和吊臂,其自重轻,便于将相关组成部件运输至山区,对厂房的承重要求低,也有利于在狭窄地区设置检修车间,使备品备件的提升转运不依赖人力,提升了转运效率和安全性。同时设置清洗组件,极大地提升了检修的准备工作,可提前进行清洗,提升了维护速度。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开合轨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开合轨道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3.图标:100-起重组件;200-开合轨道组件;300-观察平台;400-转向架检修平台;110-立柱;120-吊臂;130-行走轨道;210-左轨道;220-右轨道;230-轨道支柱;240-伸缩支杆;250-导向轮;260-导向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7.现有空中轨道列车检修车间多采用天车吊装转向架、车厢以进行拆装维护,而天
车对厂房建设要求高且占用面积大,建设成本高,不利于在场地狭窄,特别是旅游区、山地、人口密集区设置,检修时备品备件主要依靠人工提升转运,效率低下且安全隐患大。
28.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包括起重组件100、开合轨道组件200和清洗组件;起重组件100包括立柱110和吊臂120,立柱110竖直设置;吊臂120水平设置并与立柱110连接,用于吊装车厢或转向架;开合轨道组件200包括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可打开以使转向架可从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之间穿过;清洗组件包括上喷嘴和下喷嘴,两个上喷嘴分别安装于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用于向转向架吹压缩空气,下喷嘴安装于地面,用于向车厢喷水。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通过起重组件100、开合轨道组件200的配合降低了对检修车间空间的要求,相比于使用天车的检修车间,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占用空间小,由于起重组件100结构简单,仅需立柱110和吊臂120,其自重轻,便于将相关组成部件运输至山区,对厂房的承重要求低,也有利于在狭窄地区设置检修车间,使备品备件的提升转运不依赖人力,提升了检修效率和安全性。同时设置清洗组件,极大地提升了检修的准备工作,可提前进行清洗,提升了维护速度。
30.以下结合图1-图4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的结构和形状进行详细说明:
31.本实施例提供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包括起重组件100、开合轨道组件200、清洗组件、限位组件、观察平台300、转向架检修平台400、开放轨道和自行升降小车。
32.如图1所示,起重组件100包括立柱110、吊臂120和行走轨道130,吊臂120水平设置并且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110的顶部连接,两个立柱设置于开合轨道组件200的两侧;两个立柱110的下端分别与两条行走轨道130滑动连接,行走轨道130沿列车的行进方向设置,即形成沿轨道行进的龙门吊结构。吊臂120上设置有吊具,吊具可沿吊臂120的长度方向移动。
33.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2所示,当空间较大时,起重组件100包括立柱110和吊臂120,立柱110安装于地面,吊臂120的一端与立柱110的顶部连接并可在水平面内绕立柱110转动,即形成固定的悬臂吊结构。同样的,吊臂120上设置有吊具,吊具可沿吊臂120的长度方向移动。
34.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开合轨道组件200包括左轨道210、右轨道220、轨道支柱230和伸缩支杆240。其中,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水平设置,用于支撑转向架的行走轮,并且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可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以实现开合,即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相互靠近的一边可向下摆动。具体的,如图3所示,左轨道210背离右轨道220的一侧与轨道支柱230转动连接,伸缩支杆240一端铰接于轨道支柱230,另一端铰接于左轨道210的下方;右轨道220背离左轨道210的一侧与轨道支柱230转动连接,伸缩支杆240一端铰接于轨道支柱230,另一端铰接于右轨道220的下方。当轨道闭合时,伸缩支杆240伸出以使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保持水平,此时转向架可在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上行走;当轨道打开时,伸缩支杆240收缩,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向下摆动,两者距离增大,使转向架可以随车厢下落或将下方的转向架向上吊起。通过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的摆动,可以减少开合轨道组件200占用的高度空间和宽度,降低占地需求和建设成本,立柱110和厂房的高度均可降低。
35.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在水平面内可发生垂直于自身长度方向的相向或相背运动,通过左右旋丝杠或链传动带动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相互远离
或靠近。由于设置丝杠或链传动且需避让转向架和车厢,增加了对高度和宽度空间的占用。此时需设置导向轨道260,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上设置有相应的导向轮250与导向轨道260配合,以保证轨道开合是平稳顺畅,如图4所示。
36.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清洗组件包括上喷嘴、下喷嘴、清扫机器人和过渡斜坡。其中,两个上喷嘴分别安装于左轨道210和所述右轨道220,并设置于开合轨道组件200列车进入的一端,当列车经过时,上喷嘴向转向架吹压缩空气以清理转向架。显而易见的,可根据需要在列车两侧设置多个上喷嘴以保证清洁效果。下喷嘴安装于地面,用于向车厢喷水,并可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移动,即可沿竖直方向、平行于左轨道210的长度方向和水平面内垂直左轨道210长度方向进行运动,从而可对列车车厢外部进行全面清洁,其中关于下喷嘴的运动机构为常规方式,可用直线导轨进行导向,结合同步带传动进行驱动,在此不再赘述。当车厢下降至地面时,清扫机器人通过过渡斜坡进入车厢内部对车厢进行清洁,为减小清扫机器人的爬升难度,过渡斜坡可设置为螺旋坡道。
37.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为加快车厢清洁后的干燥速度,还可在车厢两侧的位置设置旋转滚刷,旋转滚刷绕自身轴线转动以清理车厢表面的水分,防止水分长时间残留在车厢上引起损害。进一步的,旋转滚刷的中心轴可设置为中空轴,并在中芯轴的侧壁开设通孔,向中心轴通入热风,热风从通孔排出以使旋转滚刷干燥,避免旋转滚刷因连续使用导致吸水能力下降,影响除水效果。
38.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挡板、缓冲器和撞块,缓冲器和撞块安装于限位挡板,用于阻挡转向架;限位挡板安装于开合轨道组件200并可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当列车进入开合轨道组件200并抵达停止位置时,转向架首先撞击缓冲器以减小冲击,最后碰撞撞块以实现限位,辅助刹车并减小冲击,同时保证列车停止位置准确,使车厢门与过渡斜坡对准,从而减少斜坡的长度。
39.本实施例中,两个转向架检修平台400分别设置于开合轨道组件200两侧,用于供检修人员站立以检修转向架,便于在常规检修时进行操作,无需使用起重组件100对列车进行升降拆装。显而易见的,转向架检修平台400应设置在适当高度以便于检修人员观察位于开合轨道组件200上的转向架。在空间足够的情况下,还可在转向架检修平台400下方设置车厢检修平台,用于用于供检修人员站立以对车厢进行常规的检修。
40.本实施例中,开放轨道连接于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的一端,即与开合轨道组件200连接,用于观察转向架的运行。观察平台300平行设置于开放轨道一侧用以供检修人员站立以近距离且直观的观察转向架运行状态。开放轨道和观察平台300可设置于列车进入开合轨道组件200的一端或离开开合轨道组件200的一端,列车经过开放轨道时低速通过以便于检修人员观察转向架运行情况。常规工作轨道为封闭式轨道,无法观察转向架,开放轨道则只保留常规工作轨道的走行板并设置低矮的侧板,在保证列车可平稳通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转向架的遮蔽。显而易见的,观察平台300还设置有斜梯以供人员上下。
41.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升降自行小车采用蓄电池供电并设置升降平台,升降平台可在竖直方向移动以承载车厢,同时升降自行小车使用轮胎行走,不受限于轨道,升降平台可采用电动伸缩缸驱动的剪叉式结构进行升降。
42.原有的轨道式升降平台运送线路单一,运送效率不高,由于使用频繁或对轨道维护不够出现轨道沉降等现象时,在运送、升降车厢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空中列车倾翻事故;
同时由于采用轨道供电,绝缘处理不好或破损、遇水时,则隐患较大。本实施例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采用升降自行小车不受轨道限制,使用更为灵活,不占用开合轨道组件200下方的空间,同时由于采用蓄电池供电,不需在地面铺设电缆,在下喷嘴清洗车厢时,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43.本实施例提供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44.列车运行至检修车间后从工作轨道进入开合轨道组件200,此时上喷嘴开始对转向架吹气以进行清洁,吹除沙尘杂质等,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减小磨损。此时限位组件摆动至水平状态以阻挡列车,并先由缓冲器吸收冲击,最后由撞块进行限位。
45.列车停稳后,下方的升降自行小车上的升降平台上升以托住车厢,随后继续上升使转向架上的走行轮脱离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随后伸缩支杆240收缩,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向下摆动,然后升降平台下降时车厢和转向架降至地面。此时可由下喷嘴和清扫机器人对车厢内外进行清洁,清洁完成后可进行相应的检修维护工作。
46.检修完成后升降平台上升,随后伸缩支杆240伸出使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向上摆动至水平并托住转向架的走行轮。列车继续行进,低速通过开放轨道后进入工作轨道,此时工作人员可在观察平台300观察转向架的运行状态以保证正常运行。
47.当需要更换转向架时,升降平台托起车厢,起重组件100将转向架吊起并转移至开合轨道组件200侧面,随后吊起新的转向架放置到车厢上方进行组装。此过程可通过吊臂120的摆动,或吊具沿吊臂120的移动实现。
48.当车间面积狭窄时,车厢与转向架分离后,升降自行小车将车厢运离开合轨道组件200下方,另一升降自行小车移动至开合轨道组件200下方,起重组件100将旧的转向架放至此升降自行小车上,随后吊起新的转向架,最后升降自行小车将车厢运回并进行组装。此时需要多个升降自行小车相互配合或保证升降自行小车具有足够的长度用于装载各个零部件。
4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通过起重组件100的安装方式、开合轨道组件200的开合方式设置降低了对空间的占用,可适用于旅游区、山地、人口密集区设立检修车间,同时降低了对厂房的承重要求并减轻了相关零部件的重量,便于运输建设物料到山区,降低了建设难度和建设成本,减少了对土地的占用。
50.同时结合清洗组件和升降自行小车,提高了清洗效率和安全性,避免了漏电等安全隐患,减少了对轨道式升降车所用轨道的维护。设立的观察平台300和开放轨道则可保证列车离开检修车间时运行正常,进一步消除运行隐患。
51.简而言之,本实施例提供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在提高检修自动化的同时,降低了建设难度和对空间的占用,提高了安全性和检修效率,为空列的良好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5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起重组件(100)、开合轨道组件(200)和清洗组件;所述起重组件(100)包括立柱(110)和吊臂(120),所述立柱(110)竖直设置;所述吊臂(120)水平设置并与所述立柱(110)连接,用于吊装车厢或转向架;所述开合轨道组件(200)包括左轨道(210)和右轨道(220),所述左轨道(210)和所述右轨道(220)可打开以使转向架可从所述左轨道(210)和所述右轨道(220)之间穿过;所述清洗组件包括上喷嘴和下喷嘴,两个所述上喷嘴分别安装于所述左轨道(210)和所述右轨道(220),用于向转向架吹压缩空气;所述下喷嘴安装于地面,用于向车厢喷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组件(100)包括两个所述立柱(110),所述吊臂(1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柱(110)的顶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组件(100)还包括行走轨道(130),所述行走轨道(130)平行于所述左轨道(210);两个所述立柱(110)分别安装于两条所述行走轨道(130)并可沿所述行走轨道(130)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120)一端与所述立柱(110)的顶部连接,并可在水平面内绕所述立柱(110)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观察平台(300)和开放轨道;所述观察平台(300)平行设置于所述开放轨道一侧;所述开放轨道与所述开合轨道组件(200)连接,用于观察转向架的运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自行小车,所述升降自行小车包括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可在竖直方向升降移动;所述升降自行小车使用蓄电池供电。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嘴设置于所述开合轨道组件(200)列车进入的一端,所述下喷嘴可沿竖直方向、平行于所述左轨道(210)的长度方向和水平面内垂直于所述左轨道(210)长度方向的运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组件还包括清扫机器人和过渡斜坡,所述清扫机器人可沿所述过渡斜坡进入车厢内进行清扫。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轨道组件(200)还包括伸缩支杆(240)和轨道支柱(230),所述轨道支柱(230)竖直设置;所述左轨道(210)背离所述右轨道(220)的一侧与所述轨道支柱(230)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支杆(240)一端铰接于轨道支柱(230),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左轨道(210)的下方;所述右轨道(220)背离所述左轨道(210)的一侧与所述轨道支柱(230)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支杆(240)一端铰接于所述轨道支柱(230),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右轨道(220)的下方。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架检修平台(400),两个所述转向架检修平台(400)分别设置于所述开合轨道组件(200)两侧,用于供检修人员站立以检修转向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列一体化检修维护系统,旨在解决检修车间建设于场地狭窄区域时不便于使用天车,影响备品备件转运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起重组件、开合轨道组件和清洗组件;起重组件包括立柱和吊臂,立柱竖直设置;吊臂水平设置并与立柱连接,用于吊装车厢或转向架;开合轨道组件包括左轨道和右轨道,左轨道和右轨道可打开以使转向架可穿过。通过起重组件、开合轨道组件的配合降低了对检修车间空间的要求,相比于使用天车的检修车间具有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自重轻等优点,便于在狭窄地区设置检修车间,使备品备件的提升转运不依赖人力,提升了转运效率。提升了转运效率。提升了转运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 陈文斌 贾楸烽 郭世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京楚空列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3/6/2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