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六代战机长啥样?杨伟院士认为是变形金刚

军事 05-13 阅读:578 评论:0

第六代战机的概念至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笼统的定义。目前真正有实力研发五代机的国家只有中国和美国-欧洲联合体,如果让美国独立研发五代机的话,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美国自苏联解体后就完全“放飞自我”,先后进行了去工业化和低端制造业,使得自己的产品供应链短缺,直接造成技术断层。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期,美国尚且能够完成F-22战机的研发和生产。但是到了2010年以后,F-.35战机的研发和生产则一定要有欧洲的加入,甚至连中国生产的零部件及材料,也出现在F-35战机身上。至于F-22战机,随着技术封存和工业断链,美国已经没有能力恢复生产了。

20230513163056387.jpg

为此,六代机的概念设定主要是围绕着中国和欧洲-美国联合体而展开的。在六代机的设计上,谁都没有参照的对象,但只有这两家才具有这方面的研发实力。美国-欧洲联合体的概念是采用无垂尾加鸭翼的设计,然后采用变循环发动机之类的新技术来满足作战需求。如果以变循环发动机为基础,结合最新的隐身设计理念,融入新的雷达航电系统,的确可以对现阶段的五代机实施压制,但压制效果不会非常明显,一旦对方五代机得到预警机,电子战飞机之类的平台支持,这样的六代机还是难以与之抗衡的。为此,中国六代机该如何选择,就需要从其它方面着手了。


此前,歼20总师杨伟院士在提到六代机这一概念时就曾说过,下一代战机会像个“变形金刚”,性能会强于这一代战机。其实在歼20战机身上,就已经出现了诸多“变形金刚”的特征。据悉,歼20战机在“差动化”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无论是垂尾还是鸭翼,都可以根据战场态势的发展进行差动,以便达到最优值。所以,一些媒体在拍摄歼20战机的照片,偶尔能够捕捉到歼20“变形”的瞬间。而六代机的发展上,差动设计必然会更为全面,针对不同速度,敌方雷达系统的不同波段,通过人工智能快速计算最优值,应该就是中国下一代战机的核心。


除了气动布局的差动设计和变形外,歼20战机的目标发动机也不见得会比美国的差。目前,中国航空发动机已经完成了“太行”的普及及“峨眉”的批次生产。其中太行发动机是对标美军F-100和F-110的第三代大推力发动机,峨眉则是对标美军F-119发动机的第四代大推力发动机。随着太行发动机的成熟和峨眉发动机的扩列,中国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军用大推力发动机方面的诀窍,困扰中国空军的“心脏病”已经根治。按照一些技术文献的数据显示,中国下一代发动机的推重比将达到15,和美军属于平级发展关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