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有个飞行梦 汽修店老板自己造飞机

赵业顶从高旺街道的家里,把飞机开了出来。大家都在翘首遥望,猜测着飞机的模样。
“来了,来了。”人们喊起来。随着马达声,一辆造型奇特的“车”开了过来。“车”上穿着绿T恤、背着黑色双肩包的男子,正是赵业顶。他将“车”停好,很多相机、摄像机已对准了他。赵业顶伸手做出V字,看起来很有信心。
赵业顶和他自制的飞机
这架飞机长2.5米,高2.4米,看起来很轻巧。“140公斤,为了减轻重量,油箱只有5升,能飞半小时左右。”赵业顶说,支架是铝制的,中间是一根“龙骨”,两侧伸出两根支架,三个小轮子就装在前端和两侧。支架的其他部分也都是三角形,非常稳。支架上是驾驶座、油箱、水箱和发动机,一个直径1.5米的碳纤维三叶螺旋桨垂直装在后部,尾部是一个1.5米×0.5米的铝制的舵。最“拉风”的当属顶部螺旋桨,每根旋翼长3.5米,靠一根桅杆固定在底盘“龙骨”上。
路边经过的人都拿出手机拍照,更多的人则跟着去看热闹。
从小就有个飞行梦
赵业顶的自制飞机
“一共花了3万元左右。”赵业顶说,最贵的是雅马哈760发动机,一万多元,本是用在摩托艇上的。后面的动力伞螺旋桨和顶部的旋翼是买的成品,其他都是自己手工制作的。支架和排气管是自己焊接的,轮子和座椅是卡丁车的部件,仪表盘来自摩托车,传动系统也都是自己安装的。
这架飞机其实是“旋翼机”,原理是利用前飞时的相对气流吹动旋翼自转,像被风吹动的风车,从而产生升力。它的前进力则由发动机带动后面螺旋桨提供,因此必须滑跑加速才能起飞。赵业顶演示了一下操作。两个脚踏板控制方向和油门,一根手控的操纵杆控制旋翼的角度。
“从小就有个飞行梦。”赵业顶说,他从职校毕业后,在南湖开了家汽修店。2008年,他在电视上看到有人自制飞机后,就打算自己也造一架。后来听说浙江有人自制的旋翼机成功试飞,就开始收集资料,订购制作零部件。去年11月开始在店里制作,几个月后完成,拖回家组装。
赵业顶的妻子说,丈夫经常失眠,脑子里想的都是造飞机。昨天,她抱着儿子来看试飞,“既期待,又担心”。因为订购的护具还没到,丈夫只能戴头盔,背着一个塞着衣服的背包,以保护背部。
飞机跑了几圈但并没有飞起来
跑了几圈没飞起来
10:40,赵业顶来到一段空旷的公路上,打算在公路上起飞后转往草地上空。“理论上可飞到2000米高,我打算飞一二十米。”
加满汽油后,发动了机器。“抖得太厉害,机油溅出来了。”旁边有人喊。黑色的油星溅在电瓶上,有安全隐患。赵业顶舅舅连忙找来一段电缆,固定好油箱。
“嘭嘭——”飞机开始滑动、加速,但速度不是太快。跑了两圈后,赵业顶发现固定排气管的零件被震裂了,只好取下。此时,他有些紧张了,“发动机的避震不行。”剧烈的抖动,让赵业顶有些担心,再次发动,速度仍没有上来,这次跑了一圈就停下了。
“不冒险,就不能成功。”舅舅帮他打气。但赵业顶看起来信心已没那么足了。飞机滑行后,旋翼快速转动,近百米后,机头已经略微有些抬起,但大家期待的起飞还是没有实现。赵业顶又转了一圈,这次他打算放弃了。
“紧张,不敢飞”
首飞失败源于对飞机操作不熟悉
尽管舅舅、表叔等几位懂机电技术的亲戚一起帮忙、打气,赵业顶还是很紧张。“你胆子不行。”舅舅说。不过,舅舅又说,“安全第一,你连护具都没有。”
“刚才机头已经抬起来了,我感觉再加油门,速度再快一点,就能飞起来了。”赵业顶说,本来想得很好,但发现操作起来是另一回事,操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总结起来,赵业顶觉得是自己心理素质不够好,“不敢飞,有些恐慌,不知道起飞后是什么状态。”如果空中遇到横风,以及在降落时来一阵风把飞机吹偏,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以后得慢慢来,多练习滑跑,熟悉操控。”
民间自制飞行器试飞需要申请吗?
近年来,不少飞行爱好者自制飞行器。国家民航总局航空安全办负责人曾表示,该类飞行器只要“离地”就要申请,否则就是违法。但同时他也表示,对民间飞行勇士们的这种精神表示支持和鼓励,只是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合理进行。事实上,很多民间自制飞机连超轻型飞机都算不上了,这块的适航标准是空白,没法监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