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飞行安全忙碌在幕后的那些可敬的人

体验地点: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体验职业:机务检修工程师
2014年,阿尔及利亚航空AH5017坠毁,116人遇难;台湾复兴航空重摔起火,48死11伤;伊朗140型机坠毁,48人遇难……一系列空难的发生,使得飞行器运行安全空前引人瞩目。
在航班背后,有些身影一直在保障飞机安全。他们24小时守护在停机坪,给每一架飞机做“体检”,他们就是机务检修工程师,被亲切的称为飞机的“全科医生”。
他们是如何保障飞机安全的?又如何为飞机“诊断”、“开方”?近日,记者来到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跟随机务检修师体验一天他们的工作。
杨威给记者看飞机短停维护单上面列出的需机务师检查项目有一百多项
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8月7日上午,天空晴朗,记者乘坐机场大巴来到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经过重重安检,终于踏上机场停机坪,见到了正在带着对讲机忙碌地老机务师杨威。杨威身形颀长,理着小平头,两眼炯炯有神,说起话来有条不紊。
杨威亲切地向记者打了招呼,然后介绍机务基本情况。萧山机场机务队共有100人,其中45人属于机务检修,主要负责所有进出港飞机检查、维修、放行,这些要相关专业本科或研究生学历才能胜任,剩下55人主要负责飞机进出港指引等一些日常工作。杨威就属于机务检修队伍中一员。
杨威告诉记者,萧山机场属于华东重要干线机场,每天起降飞机达六七百架次,每架都要经过他们仔细检查才能签字放行。45个人的机务队伍分两班倒,干一天休一天。在停机坪上,记者看到数十架飞机,有的在跑道上滑行,有的已经对接好廊道,正负责旅客上下机。每架飞机旁边,都围着一些穿着蓝色工作服、反光背心的人。杨威指着其中一些端着本子不时执笔记录的人说,那些人就是机务检修师。
正在杨威带领我熟悉停机坪时候,对讲机里刚好接到指令,一趟代号为3555从大连飞来的航班马上就到降落萧山机场了,要求机务人员马上到位,杨威就带着我赶了过去。这架飞机要开进3号机位,杨威和我赶到后,要先检查机位方圆两公里内有无异物、还要把轮挡放置的指定位置,检查灭火装置是否完好,做好飞机保障工作。
杨威给记者讲述轮挡的摆放位置
沿着地上标识的飞机滑行线路,杨威和我走了一圈,边走边看周围是否有钉子、纸屑、石子等异物。据杨威介绍,只要有异物出现在飞机必经之路上,飞机经过时很可能就会将异物吸入发动机内,威胁航班安全。检查好后,杨威指示我把轮挡和五个安全反光锥筒从堆放地拿出,放到指定位置。
轮挡是钢铁制作的,一个大约有五公斤重,提起来着实让我费了一番功夫,来回几趟,额头上已渗出秘密汗珠。当天大约有30多度,但停机坪温度上升至约70多度,明晃晃的太阳晒得人抬不起头。飞机起降巨大声音在耳边一直嗡嗡响。刚搬完,我的脑袋已是昏昏沉沉。
检查,练就“火眼金睛”
全部做完准备工作后,就静静等待飞机降临。不一会儿,随着巨大轰鸣声越来越近,一架巨大飞机缓缓出现在我们面前。飞机进入机位后,杨威提起两个轮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固定在飞机前轮位置,防止滑胎。他把随身携带耳机迅速插在飞机前部底盖,通知座舱内机组人员松刹车。
飞机停稳后,杨威拿着短停维护单带着我迅速对飞机进行检查了。据他所述,一般给飞机维护时间不得超过45分钟,短停单上密密麻麻一百多项检查项目都要在保证时间内完成。检查完一项要签上机务师名字,如果出现漏签、错签,用杨威的话说,都是“上纲上线”的事儿。
杨威给记者讲述飞机滑油刻度表的含义
给飞机检查顺序一般是,先进行绕机检查,再检查前部机身、前起落架、轮舱,然后从右至左检查主起落架、轮舱、发动机、机翼等,最后上机检查。杨威先让我绕机一周检查飞机表面有无损伤。接到任务后,我心中有点不太乐意,这活儿太简单了。装模作样绕机一周后,就请杨威复查。不一会儿,他指着前部机身上一个部位,问我怎么没报告。我仔细一看,那个地方是有一道划痕,但及其轻微。这也算损伤?杨威严肃告诉我,飞机在制造使用过程中,对表面铝合金蒙皮质量有严格要求,如果这种划痕达到一定深度,会威胁飞机飞行安全,所以即使小划痕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杨威今年35岁,已经在这行干了13年,算资深机务。谈起当初从业,他表示并不容易。一般一个相关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要先考取民航基础执照和机型执照才能上岗,而开始时,还需要老师傅带,一般五年才能培养出一个成熟机务师。不仅如此,由于民航业发展日新月异,机务师要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每个月总有两三天本属于休息的时间里,是在参加各种培训。屡次培训考试不合格,机务师可能就会被淘汰。
绕机检查完,杨威又带我检查检查完液压表、发动机、起落架、吊架等。站在飞机发动机前,一股高达五六十度的热浪扑面而来,不到几秒钟,我的脸已经被烙的红彤彤,而眼睛也渐渐模糊起来。但杨威全然不顾这样,依然专心致志的检查,足足站立了有一分半钟,待仔细看完了所有部件才离开。
排故,做到“胆大心细”
过了四十分钟,杨威基本检查完了所有项目,签好字后正准备离开,对讲机里传来呼叫声。原来另一家刚降落的飞机出现故障,机组人员反映飞机上空调面板区域红色故障灯亮。杨威仔细查看后,认为飞行员在操作温度控制器时,由于瞬间电磁干扰造成控制器记录分配活门故障,果然,他在按下复位按钮后,故障灯就消失了。
据杨威讲述,这种都属于常见故障,一般对飞机行驶危害性不大,但有些则不然。在今年春运时期,他在检查一趟从杭州飞往西安终到达巴黎的航班时,意外发现飞机反推装置有轻微缝隙,大约也就一两毫米宽。他当即感觉不对劲,然后做了测试把反推装置拿下来一看,里面的网状格栅全部被打烂。
记者试探飞机发动机温度
此时的飞机,刚从杭州准备起飞,整个航程才刚刚开始,如果这个故障没有被检查出来,很可能在飞行过程中被打烂的格栅碎片会被正在运行的发动机吸入,导致严重故障。检查出故障后,他们迅速处理,四十分钟后,所有故障处理完毕,飞机按时起飞。看到飞机远去的背影,杨威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杨威后来回思道,工作时间长了,机务人员会有一种很奇怪的直觉,只要站在飞机下面一眼望过去,就知道哪些地方可能有问题。
机务师如果遇到从未见过的故障怎么办呢?杨威表示,这个太正常了,他自己就经常遇到。这时就需要查找部件手册、结构手册、飞机维修手册、排故手册、最低保障清单等,他伸出指头数了一数,约有上百本。如果手册里没有,就要向航空公司甚至是飞机生产厂家求助,如此以来,需要的时间就会大大延长。他坦言,机务维修在航班延误原因中,可能排在前几位。即使如此,不让一架飞机带病飞行,也是他们必须坚守的职责。
作为飞机的“全科医生”,除了飞机安全需要保障,杨威坦言他们还经常遇到一些其他各种各样的事儿。比如,飞机上的马桶堵了,空姐也会找到机务员,要求维修马桶;飞机上电烤箱不加热,机务员也要负责维修;甚至飞机上的地毯卷边了,机务员也要负责拉平整。只因航程单上有一项要求机务员必须做到:飞机适航。杨威谈到,凡是机组人员认为不适航的事儿,都可以要求机务人员处理。
我和杨威正聊着,停机坪上原来高温闷热的天气忽然下起了漂泊大雨,天空顿时电闪雷鸣,来不及躲避,我和杨威都被淋成了落汤鸡。而雨中,还有一些负责保障的机务师、行李输送人员却还在大雨中为航班服务。杨威坦言,机务师虽然累点辛苦点,但是当看到“健康”飞机冲向蓝天时,那种内心欣慰是不能比拟的。
记者手记:“冷”职业的“热”前景
提起机务师,很多人并不熟悉。每次坐飞机时,总见到地面上很多人在忙忙碌碌,其中有些人穿着反光背心,手里拿着纸笔,对着飞机反复观察,或对着对讲机喊话,但人们并不知道他们就是保障飞机安全的机务工程师、相比飞行员、空姐,他们堪称民航业中的“冷门”。
机务师
由于飞机的便捷、快速,以及中国民航服务日益完善,人们在出行时越来越多会选择飞机出行。随着出行需要增长,民航业对机务师的需求量也愈来愈大。据上海国际航运物流人才服务中心对上海市航运航空企业用工需求的调研,未来3年,各航空公司将至少需要3200名机务维修人员。
在体验中,杨威也谈到,自己大学时学习的是航空动力专业,由于机务岗位缺人,他毕业后没花费多少工夫就聘上了机务师岗位。但是,机务师培养难度大、培养周期长,培养出一位成熟机务师是非常不容易的。
此外,记者在体验中也感受到,机务师的工作环境并不十分理想,由于停机坪属于室外,夏天要战高温,冬天要抗风雪,不仅如此,机务师还要常常面临噪音、尾气等,很多机务师都得了听力障碍、咽炎等毛病。所以,虽然如今航空公司为招聘机务师给出10至12万元的年薪价位。但机务师仍供不应求。
据有关统计,中国民航“十二五”期间机队规模由“十一五”的2600多架上升为4500架以上。而未来,民航业的业务量还会有大幅度增长,机务师堪称“朝阳行业”。如何让朝阳行业发展更好?不仅在于改善机务师工作环境、提高机务师待遇等,也在于让更多人认识机务师、了解机务师,让更多人有志于投身保卫航空安全事业中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