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生产用电解液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03
阅读:230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容生产用电解液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电解液检测方法是指通过特定的检测手段和工具对电解液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方法,电解液是指由离子和溶液组成的液体,通常用于电池、电容器等电子元器件中,电解液的组成和性质对电容的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电解液的检测和分析对于电容的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电解液的浓度是否达标是电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3.例如公开号为cn104634838a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铅酸电瓶电解液的浓度计,包括筒状支撑体,筒状支撑体的下部固定设置有阴极板、阳极板,阴极板、阳极板设置在筒状支撑体内,筒状支撑体下部的筒壁上具有透液孔;筒状支撑体的底端设有温度传感器,筒状支撑体上部的筒壁上设有led显示屏、电池盒,筒状支撑体上部的筒体内设有控制电路,可以直接将硫酸的浓度通过电动势来体现,具有测量速度快,可对电瓶中硫酸的浓度持续进行检测的优点,而且适应温度范围大,检测结果精确度高。
4.上述装置虽然具有对电解液浓度检测进度准确的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电解池中的电解液常会由于储存时间较长,由于电子的沉积而导致电解液池上层,中层和底层的浓度不均,此时若是将浓度检测器放置在电解池中进行检测,这样就会导致对电解液浓度检测不准确,因此提出一种电容生产用电解液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生产用电解液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解决了由于电解池上、中和底层浓度不均而导致浓度检测器对电解池浓度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容生产用电解液检测装置,包括外筒、螺纹杆、浓度检测器本体,所述外筒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内筒,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底部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套环块,所述套环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套杆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套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内筒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吊环,所述固定块顶部的内腔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波纹管,所述内筒内腔的中部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一半弧磁铁,所述螺纹杆的中部环形等角度开设有竖槽,所述波纹管底部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流块,所述固定块的内腔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二半弧磁铁,所述内筒的底部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密封机构,所述套杆位于内筒上方的表面套接有卡接机构。
7.优选地,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有第一弧形斜块,所述第一弧形斜块的顶部与内筒的
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筒内腔的底部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斜块,所述内筒底部的内腔活动卡接有t形圆柱,所述t形圆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花键杆,所述t形圆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发条。
8.优选地,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有圆环块,所述圆环块套接在套杆的外表面,所述圆环块的底部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块,所述内筒顶部的内腔环形等角度活动卡接有第二斜块,所述第二斜块的底部设置有拉簧片,所述外筒内壁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斜槽。
9.优选地,所述外筒和内筒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槽孔,且两者开设的槽孔相配合连通,所述螺纹杆位于内筒的内腔中,且螺纹杆底部的一端与第二斜块固定连接,所述套杆的顶部贯穿内筒的顶部并延伸至内筒的上方且设置有把手环,所述套环块的内腔与螺纹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套杆和内筒固定连接,所述套杆的内腔与外界连通,所述螺纹杆顶部的一端与套杆的内腔之间过盈配合,所述扇叶位于固定块的内腔之中,所述波纹管的中部绕过支撑吊环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吊环底部的一端由金属磁性材料制成且波纹管底部的一端与第二半弧磁铁配合。
11.优选地,所述分流块直径的最大处小于波纹管内腔的直径,所述固定块的外环还开设有圆孔,所述波纹管底部一端远离第二半弧磁铁的一侧与第一半弧磁铁配合,所述固定块外侧的内腔与外筒活动配合,所述浓度检测器本体设置在螺纹杆中部的内腔且通过竖槽与内筒的内腔连通。
12.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斜块底部一侧与第二弧形斜块底部的一侧配合接触,所述第一弧形斜块底部一端与外筒内腔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弧形斜块顶部一端与内筒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13.优选地,所述花键杆的外表面与t形圆柱底部的内腔配合卡接,所述发条远离t形圆柱的一端与内筒固定连接。
14.优选地,所述第一斜块的外表面与内筒顶部的内腔活动卡接,所述第一斜块底部的一端与第二斜块顶部的一侧均设置有斜面且两者的斜面相互配合,所述拉簧片的两端分别与内筒和第二斜块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片远离套杆的一端与环形斜槽的内腔配合卡接。
15.一种电容生产用电解液检测方法,其步骤包括:s1、首先操作人员将装置放入至电解池的内部,此时电解池内部的电解液将会通过外筒和内筒上的槽孔进入至内筒的内部,随后操作人员向下按压套杆,此时由于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将会使得内筒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弧形斜块挤压第二弧形斜块,此时第一弧形斜块将会带动内筒发生旋转的同时并向下移动,此时外筒和内筒上的槽孔相互错位,从而使得内筒内部的电解液与电解池中的电解液隔离,以便于操作人员后续更好的测量电解液的浓度;s2、向下按压套杆的同时还会使得套环块带动扇叶向下移动,此时通过套环块与螺纹杆之间的配合,进而会使得扇叶发生旋转从而将位于扇叶下方的电解液进行搅拌并向上输送,此时被输送的电解液将会通过波纹管顶部的一端向波纹管底部的一端输送,当波纹管向下移动至内筒的中部时,此时第一半弧磁铁将会与波纹管底部的一端发生挤压的同时并吸附,随着扇叶的继续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内筒中下部的液体被输送到中部,从而达到对内筒内部电解液的混合效果,同时固定块在向下移动时,此时还有部分位于扇叶外侧且
位于固定块下方的电极液将会通过固定块上的圆孔被挤压至固定块的上方,从而也起到了对电解液的混合效果;s3、在内筒向下移动的同时还会带动第一斜块和第二斜块向下移动,当外筒和内筒上的槽孔完全错位并密封时,此时由于第二斜块远离套杆的一端恰好与环形斜槽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此时由于拉簧片拉力的作用,将会使得拉簧片向远离套杆的一侧移动并卡入至环形斜槽的内部,以便于操作人员重复的按压套杆进而达到对内筒内部电解液的重复混合;s4、在操作人员多次对内筒内部的电解液进行搅拌混合之后,此时操作人员可通过螺纹杆内部的浓度检测器本体来对内筒内部的电解液的浓度进行测量。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套杆、套环块、扇叶和螺纹杆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对检测部分电解液进行混合均匀以保证检测准确性的作用,通过向下按压套杆使得套环块带动扇叶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扇叶发生旋转从而将位于扇叶下方的电解液进行搅拌并向上输送,此时被输送的电解液将会通过波纹管顶部的一端向波纹管底部的一端输送,当波纹管向下移动至内筒的中部时,此时第一半弧磁铁将会与波纹管底部的一端发生挤压的同时并吸附,随着扇叶的继续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内筒中下部的液体被输送到中部,从而达到对内筒内部电解液的混合效果,同时固定块在向下移动时,此时还有部分位于扇叶外侧且位于固定块下方的电极液将会通过固定块上的圆孔被挤压至固定块的上方,也起到了对电解液的混合效果。
17.本发明通过第一弧形斜块、第二弧形斜块、外筒和内筒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将电解池中部分的上、中和底层的电解液进行收集检测的作用,通过向下按压套杆,此时由于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将会使得内筒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弧形斜块挤压第二弧形斜块,此时第一弧形斜块将会带动内筒发生旋转的同时并向下移动,此时外筒和内筒上的槽孔相互错位,从而使得内筒内部的电解液与电解池中的电解液隔离,以便于操作人员后续更好的测量电解液的浓度。
18.本发明通过内筒、第一斜块、第二斜块和环形斜槽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对内筒良好的固定作用,以便于装置对内筒中的电解液混合更加均匀的作用,通过内筒向下移动的同时还会带动第一斜块和第二斜块向下移动,当外筒和内筒上的槽孔完全错位并密封时,此时由于第二斜块远离套杆的一端恰好与环形斜槽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此时由于拉簧片拉力的作用,将会使得拉簧片向远离套杆的一侧移动并卡入至环形斜槽的内部,以便于操作人员重复的按压套杆进而达到对内筒内部电解液的重复混合,进而提高装置对电解液浓度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2中c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外观图及第一半弧磁铁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发明花键杆处的爆炸图;图8为本发明固定块处的爆炸图及第二半弧磁铁处的放大图;图9为本发明第二斜块处的爆炸图。
20.图中:1、外筒;2、内筒;3、螺纹杆;4、套杆;5、套环块;6、扇叶;7、第一弹簧;8、支撑吊环;9、波纹管;10、固定块;11、第一半弧磁铁;12、竖槽;13、浓度检测器本体;14、分流块;15、第二半弧磁铁;16、密封机构;161、第一弧形斜块;162、第二弧形斜块;163、t形圆柱;164、第二弹簧;165、花键杆;166、发条;17、卡接机构;171、圆环块;172、第一斜块;173、第二斜块;174、拉簧片;175、环形斜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生产用电解液检测装置,包括外筒1、螺纹杆3、浓度检测器本体13,外筒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内筒2,螺纹杆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套杆4,套杆4底部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套环块5,套环块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6,套杆4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套杆4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7,内筒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吊环8,固定块10顶部的内腔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波纹管9,内筒2内腔的中部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一半弧磁铁11,螺纹杆3的中部环形等角度开设有竖槽12,波纹管9底部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流块14,固定块10的内腔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二半弧磁铁15,内筒2的底部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密封机构16,套杆4位于内筒2上方的表面套接有卡接机构17;通过向下按压套杆4使得套环块5带动扇叶6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扇叶6发生旋转从而将位于扇叶6下方的电解液进行搅拌并向上输送,此时被输送的电解液将会通过波纹管9顶部的一端向波纹管9底部的一端输送,当波纹管9向下移动至内筒2的中部时,此时第一半弧磁铁11将会与波纹管9底部的一端发生挤压的同时并吸附,随着扇叶6的继续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内筒2中下部的液体被输送到中部,从而达到对内筒2内部电解液的混合效果,同时固定块10在向下移动时,此时还有部分位于扇叶6外侧且位于固定块10下方的电极液将会通过固定块10上的圆孔被挤压至固定块10的上方,也起到了对电解液的混合效果。
23.如图2、图5、图6、图7所示,密封机构16包括有第一弧形斜块161,第一弧形斜块161的顶部与内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外筒1内腔的底部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斜块162,内筒2底部的内腔活动卡接有t形圆柱163,t形圆柱16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4,第二弹簧16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花键杆165,t形圆柱16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发条166;通过向下按压套杆4,此时由于第一弹簧7弹力的作用,将会使得内筒2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弧形斜块161挤压第二弧形斜块162,此时第一弧形斜块161将会带动内筒2发生旋转的同时并向下移动,此时外筒1和内筒2上的槽孔相互错位,从而使得内筒2内部的电解液与电解池中的电解液隔离,以便于操作人员后续更好的测量电解液的浓度。
24.如图1、图3、图9所示,卡接机构17包括有圆环块171,圆环块171套接在套杆4的外
表面,圆环块171的底部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块172,内筒2顶部的内腔环形等角度活动卡接有第二斜块173,第二斜块173的底部设置有拉簧片174,外筒1内壁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斜槽175;通过内筒2向下移动的同时还会带动第一斜块172和第二斜块173向下移动,当外筒1和内筒2上的槽孔完全错位并密封时,此时由于第二斜块173远离套杆4的一端恰好与环形斜槽175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此时由于拉簧片174拉力的作用,将会使得拉簧片174向远离套杆4的一侧移动并卡入至环形斜槽175的内部,以便于操作人员重复的按压套杆4进而达到对内筒2内部电解液的重复混合,进而提高装置对电解液浓度检测的准确性;值得注意的是,当第二斜块173在拉簧片174拉力作用下使得第二斜块173卡入至环形斜槽175内部的同时,其第二斜块173的顶部还会挤压第一斜块172的顶部并使得第一斜块172带动圆环块171发生向上方向的移动,进而当人们对电解液的浓度进行检测完成之后,此时操作人员只需要向下按压圆环块171使得第一斜块172向下移动挤压第二斜块173,即可使得第二斜块173解除与环形斜槽175的卡接,此时由于第一弹簧7弹力的作用,将会使得内筒2复位。
25.如图1、图2、图3、图4、图6、图8所示,外筒1和内筒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槽孔,且两者开设的槽孔相配合连通,螺纹杆3位于内筒2的内腔中,且螺纹杆3底部的一端与第二斜块173固定连接,套杆4的顶部贯穿内筒2的顶部并延伸至内筒2的上方且设置有把手环,套环块5的内腔与螺纹杆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第一弹簧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套杆4和内筒2固定连接,套杆4的内腔与外界连通,螺纹杆3顶部的一端与套杆4的内腔之间过盈配合,扇叶6位于固定块10的内腔之中,波纹管9的中部绕过支撑吊环8的上表面,支撑吊环8底部的一端由金属磁性材料制成且波纹管9底部的一端与第二半弧磁铁15配合;通过槽孔的开设,从而便于电解池内部的电解液通过外筒1进入至内筒2的内部,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后续对内筒2内部电解液的检测。
26.如图1、图2、图3、图4、图6、图8所示,分流块14直径的最大处小于波纹管9内腔的直径,固定块10的外环还开设有圆孔,波纹管9底部一端远离第二半弧磁铁15的一侧与第一半弧磁铁11配合,固定块10外侧的内腔与外筒1活动配合,浓度检测器本体13设置在螺纹杆3中部的内腔且通过竖槽12与内筒2的内腔连通;通过分流块14的设计,从而当固定块10带动第二半弧磁铁15和波纹管9向下移动时,防止了位于分流块14下方的液体反向进入至波纹管9内腔中情况的出现,同时还对通过波纹管9顶部一端向底部一端的流动的电解液起到了分流的作用,进而便于电解液从波纹管9底部的一端排出;值得说明的是:波纹管9底部的一端在移动至中部并被第一半弧磁铁11吸附后,此时第一半弧磁铁11底部将会对波纹管9底部起到支撑,同时通过第一半弧磁铁11磁力的作用,将波纹管9固定在内筒2的中部,从而达到对内筒2内腔中部和底部的电解液进行交换;值得注意的是,装置在向上复位时,此时扇叶6是反向旋转的,同时固定块10也会将波纹管9底部一端进行顶起复位。
27.如图2、图5、图6、图7所示,第一弧形斜块161底部一侧与第二弧形斜块162底部的一侧配合接触,第一弧形斜块161底部一端与外筒1内腔底部之间留有间隙,第二弧形斜块162顶部一端与内筒2底部之间留有间隙,花键杆165的外表面与t形圆柱163底部的内腔配合卡接,发条166远离t形圆柱163的一端与内筒2固定连接;通过花键杆165和t形圆柱163之间的配合,从而起到了对t形圆柱163下降时的限位作用,同时也起到了对内筒2的和螺纹杆
3的支撑作用,通过第二弹簧164和发条166的设计,从而当内筒2向下移动并发生旋转时,此时将会使得第二弹簧164和发条166被压缩,从而便于人们后续对装置的复位作用。
28.如图1、图3、图9所示,第一斜块172的外表面与内筒2顶部的内腔活动卡接,第一斜块172底部的一端与第二斜块173顶部的一侧均设置有斜面且两者的斜面相互配合,拉簧片174的两端分别与内筒2和第二斜块173固定连接,拉簧片174远离套杆4的一端与环形斜槽175的内腔配合卡接;通过环形斜槽175的设计,从而便于内筒2在带动第二斜块173旋转向下移动时,都能保证第二斜块173卡入至环形斜槽175的内部,以便于人们在松开对套杆4的按压时,由于第一弹簧7弹力的作用,使得套杆4发生复位的同时防止内筒2内部的电解液泄漏情况的发生。
2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操作人员将装置放入至电解池的内部,此时电解池内部的电解液将会通过外筒1和内筒2上的槽孔进入至内筒2的内部,随后操作人员向下按压套杆4,此时由于第一弹簧7弹力的作用,将会使得内筒2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弧形斜块161挤压第二弧形斜块162,此时第一弧形斜块161将会带动内筒2发生旋转的同时并向下移动,此时外筒1和内筒2上的槽孔相互错位,从而使得内筒2内部的电解液与电解池中的电解液隔离,以便于操作人员后续更好的测量电解液的浓度;向下按压套杆4的同时还会使得套环块5带动扇叶6向下移动,此时通过套环块5与螺纹杆3之间的配合,进而会使得扇叶6发生旋转从而将位于扇叶6下方的电解液进行搅拌并向上输送,此时被输送的电解液将会通过波纹管9顶部的一端向波纹管9底部的一端输送,当波纹管9向下移动至内筒2的中部时,此时第一半弧磁铁11将会与波纹管9底部的一端发生挤压的同时并吸附,随着扇叶6的继续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内筒2中下部的液体被输送到中部,从而达到对内筒2内部电解液的混合效果,同时固定块10在向下移动时,此时还有部分位于扇叶6外侧且位于固定块10下方的电极液将会通过固定块10上的圆孔被挤压至固定块10的上方,从而也起到了对电解液的混合效果;在内筒2向下移动的同时还会带动第一斜块172和第二斜块173向下移动,当外筒1和内筒2上的槽孔完全错位并密封时,此时由于第二斜块173远离套杆4的一端恰好与环形斜槽175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此时由于拉簧片174拉力的作用,将会使得拉簧片174向远离套杆4的一侧移动并卡入至环形斜槽175的内部,以便于操作人员重复的按压套杆4进而达到对内筒2内部电解液的重复混合;在操作人员多次对内筒2内部的电解液进行搅拌混合之后,此时操作人员可通过螺纹杆3内部的浓度检测器本体13来对内筒2内部的电解液的浓度进行测量。
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
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容生产用电解液检测装置,包括外筒(1)、螺纹杆(3)、浓度检测器本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内筒(2),所述螺纹杆(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套杆(4),所述套杆(4)底部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套环块(5),所述套环块(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6),所述套杆(4)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套杆(4)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内筒(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吊环(8),所述固定块(10)顶部的内腔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波纹管(9),所述内筒(2)内腔的中部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一半弧磁铁(11),所述螺纹杆(3)的中部环形等角度开设有竖槽(12),所述波纹管(9)底部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流块(14),所述固定块(10)的内腔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二半弧磁铁(15),所述内筒(2)的底部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密封机构(16),所述套杆(4)位于内筒(2)上方的表面套接有卡接机构(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生产用电解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16)包括有第一弧形斜块(161),所述第一弧形斜块(161)的顶部与内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筒(1)内腔的底部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斜块(162),所述内筒(2)底部的内腔活动卡接有t形圆柱(163),所述t形圆柱(16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4),所述第二弹簧(16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花键杆(165),所述t形圆柱(16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发条(16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生产用电解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17)包括有圆环块(171),所述圆环块(171)套接在套杆(4)的外表面,所述圆环块(171)的底部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块(172),所述内筒(2)顶部的内腔环形等角度活动卡接有第二斜块(173),所述第二斜块(173)的底部设置有拉簧片(174),所述外筒(1)内壁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斜槽(17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生产用电解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和内筒(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槽孔,且两者开设的槽孔相配合连通,所述螺纹杆(3)位于内筒(2)的内腔中,且螺纹杆(3)底部的一端与第二斜块(173)固定连接,所述套杆(4)的顶部贯穿内筒(2)的顶部并延伸至内筒(2)的上方且设置有把手环,所述套环块(5)的内腔与螺纹杆(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生产用电解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套杆(4)和内筒(2)固定连接,所述套杆(4)的内腔与外界连通,所述螺纹杆(3)顶部的一端与套杆(4)的内腔之间过盈配合,所述扇叶(6)位于固定块(10)的内腔之中,所述波纹管(9)的中部绕过支撑吊环(8)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吊环(8)底部的一端由金属磁性材料制成且波纹管(9)底部的一端与第二半弧磁铁(15)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生产用电解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块(14)直径的最大处小于波纹管(9)内腔的直径,所述固定块(10)的外环还开设有圆孔,所述波纹管(9)底部一端远离第二半弧磁铁(15)的一侧与第一半弧磁铁(11)配合,所述固定块(10)外侧的内腔与外筒(1)活动配合,所述浓度检测器本体(13)设置在螺纹杆(3)中部的内腔且通过竖槽(12)与内筒(2)的内腔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生产用电解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斜块(161)底部一侧与第二弧形斜块(162)底部的一侧配合接触,所述第一弧形斜块(161)底部一端与外筒(1)内腔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弧形斜块(162)顶部一端与内筒(2)底部
之间留有间隙。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生产用电解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杆(165)的外表面与t形圆柱(163)底部的内腔配合卡接,所述发条(166)远离t形圆柱(163)的一端与内筒(2)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生产用电解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块(172)的外表面与内筒(2)顶部的内腔活动卡接,所述第一斜块(172)底部的一端与第二斜块(173)顶部的一侧均设置有斜面且两者的斜面相互配合,所述拉簧片(174)的两端分别与内筒(2)和第二斜块(173)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片(174)远离套杆(4)的一端与环形斜槽(175)的内腔配合卡接。10.一种电容生产用电解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s1、首先操作人员将装置放入至电解池的内部,此时电解池内部的电解液将会通过外筒(1)和内筒(2)上的槽孔进入至内筒(2)的内部,随后操作人员向下按压套杆(4),此时由于第一弹簧(7)弹力的作用,将会使得内筒(2)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弧形斜块(161)挤压第二弧形斜块(162),此时第一弧形斜块(161)将会带动内筒(2)发生旋转的同时并向下移动,此时外筒(1)和内筒(2)上的槽孔相互错位,从而使得内筒(2)内部的电解液与电解池中的电解液隔离;s2、向下按压套杆(4)的同时还会使得套环块(5)带动扇叶(6)向下移动,此时通过套环块(5)与螺纹杆(3)之间的配合,进而会使得扇叶(6)发生旋转,从而将位于扇叶(6)下方的电解液进行搅拌并向上输送,此时被输送的电解液将会通过波纹管(9)顶部的一端向波纹管(9)底部的一端输送,当波纹管(9)向下移动至内筒(2)的中部时,此时第一半弧磁铁(11)将会与波纹管(9)底部的一端发生挤压的同时并吸附,随着扇叶(6)的继续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内筒(2)中下部的液体被输送到中部,从而达到对内筒(2)内部电解液的混合效果,同时固定块(10)在向下移动时,此时还有部分位于扇叶(6)外侧且位于固定块(10)下方的电极液将会通过固定块(10)上的圆孔被挤压至固定块(10)的上方;s3、在内筒(2)向下移动的同时还会带动第一斜块(172)和第二斜块(173)向下移动,当外筒(1)和内筒(2)上的槽孔完全错位并密封时,此时由于第二斜块(173)远离套杆(4)的一端恰好与环形斜槽(175)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此时由于拉簧片(174)拉力的作用,将会使得拉簧片(174)向远离套杆(4)的一侧移动并卡入至环形斜槽(175)的内部,以便于操作人员重复的按压套杆(4)进而达到对内筒(2)内部电解液的重复混合;s4、在操作人员多次对内筒(2)内部的电解液进行搅拌混合之后,此时操作人员可通过螺纹杆(3)内部的浓度检测器本体(13)来对内筒(2)内部的电解液的浓度进行测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容生产用电解液检测装置,包括外筒、螺纹杆、浓度检测器本体,所述外筒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内筒,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底部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套环块,所述套环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本发明通过套杆、套环块、扇叶和螺纹杆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对检测部分电解液进行混合均匀以保证检测准确性的作用,通过向下按压套杆使得套环块带动扇叶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扇叶发生旋转从而将位于扇叶下方的电解液进行搅拌并向上输送,此时还有部分位于扇叶外侧且位于固定块下方的电极液将会通过固定块上的圆孔被挤压至固定块的上方,也起到了对电解液的混合效果。也起到了对电解液的混合效果。也起到了对电解液的混合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间 余浩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力容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3/8/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