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03
阅读:93
评论:0

1.本技术属于建筑物隔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箭的使用标志着科技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而火箭通常放置在火箭发射台上,然后将火箭点火发射。在火箭发射的过程中,火箭尾部喷射出的火焰,导致火箭发射台承受高温高压的气流冲刷,使得火箭发射台易烧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及制作方法,能够解决火箭发射台易烧损难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所述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包括:工作台、支撑层以及第一隔热保温层;所述工作台具有安装面,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设置于所述安装面,所述支撑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背离所述安装面的表面,所述支撑层用于支撑火箭;其中,所述支撑层包括陶瓷层以及钢板层,所述钢板层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接触,所述陶瓷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面,所述陶瓷层与火箭接触。
5.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中设置有第一支撑件,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面接触,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面接触,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支撑层。
6.可选地,所述隔热保温层由氧化铝陶瓷、耐火保温砖、玄武岩棉中至少一种材料制成。
7.可选地,所述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还包括热防护管;所述热防护管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热防护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以及所述内管均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外管套于所述内管,且所述外管的内壁与所述内管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间隙中设置有第二隔热保温层,所述第二隔热保温层分别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以及所述内管的外壁接触;所述外管的外壁以及所述外管的内壁上均设置有隔温层,所述内管的外壁以及所述内管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所述隔温层。
8.可选地,所述第二隔热保温层中设置有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以及所述内管的外壁接触。
9.可选地,所述热防护管套设在目标管的外侧,所述目标管包括油管、气管、水管、电缆管中至少一种。
1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
所述的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所述制作方法包括:提供碳粉末、钛粉末以及铁粉末,且将所述碳粉末、所述钛粉末以及所述铁粉末按照预设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粉末;将所述混合粉末与水玻璃混合,形成混合物,且将所述混合物制成颗粒,并晾干,过筛后得到混合颗粒;提供钢板层,且将所述混合颗粒粘涂在所述钢板层的一个表面,并对所述混合颗粒与所述钢板层通过镍丝引弧进行堆焊熔覆连接,得到支撑层;提供工作台,且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个表面设置第一隔热保温层;将所述钢板层的另一个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上,得到所述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
11.可选地,所述碳粉末与所述钛粉末的原子比为1:1,所述铁粉末的质量占碳粉末和钛粉末总重量的8wt%-10wt%。
12.可选地,所述工作台还连接有热防护管,所述热防护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将所述钢板层的另一个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上之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提供第一加工管、第二加工管以及第一目标管,所述第一加工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目标管的管径,所述第二加工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目标管的管径;将所述第一目标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加工管外侧,将所述第二加工管套设于所述第一目标管外侧,且所述第一目标管与所述第一加工管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加工管与所述第一目标管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在所述第一间隙以及所述第二间隙中均放置铝热剂粉末,且加热所述第二加工管,以使所述铝热剂粉末分别与所述第一目标管的外壁以及内壁反应,形成隔温层,得到第一管,所述第一管形成所述内管;提供第二目标管,所述第一加工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管的管径,所述第二加工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目标管的管径,所述第二目标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目标管的管径;将所述第二目标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加工管,将所述第二加工管套设于所述第二目标管,且所述第二目标管与所述第一加工管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二加工管与所述第二目标管之间具有第四间隙;在所述第三间隙以及所述第四间隙中均放置铝热剂粉末,且加热所述第二加工管,以使所述铝热剂粉末分别与所述第二目标管的外壁以及内壁反应,形成隔温层,得到第二管,所述第二管形成所述外管;将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侧,且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具有填充间隙;在所述填充间隙中设置第二隔热保温层,且所述第二隔热保温层分别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以及所述内管的外壁接触,得到所述热防护管;将所述热防护管连接于所述工作台。
13.可选地,在将所述第一目标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加工管之前,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清理所述第一目标管的内壁以及外壁,以使所述第一目标管的内壁以及外壁的清洁度达到预设清洁度。
1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隔热保温层设置于工作台的安装面,支撑层设置于
第一隔热保温层背离安装面的表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得火箭被支撑在支撑层上,且通过支撑层将火箭的压力传递至工作台,从而由工作台支撑火箭。由于支撑层包括陶瓷层以及钢板层,钢板层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与第一隔热保温层接触,陶瓷层设置在第二面,因此,在火箭发射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至陶瓷层之后,陶瓷层可以对热量进行第一次阻隔,在热量继续传递时,热量穿过陶瓷层传递至第一隔热保温层,第一隔热保温层可以对热量进行第二次阻隔,避免热量将工作台损坏,并且,钢板层可以确保火箭被较好支撑,避免陶瓷层在受力之后易损坏的问题出现。也即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第一隔热保温层,在第一隔热保温层上设置支撑层,且支撑层包括陶瓷层和钢板层,使得支撑层不仅具有一定的强度,且支撑层中由于陶瓷层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隔热和耐高压气流冲刷作用,另外第一隔热保温层可以进一步确保热量传递至工作台,从而降低工作台受热损坏的概率,有利于延长火箭发射台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防护管的示意图;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作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的示意图之一;图5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作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的示意图之二;图6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作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的示意图之三。
16.附图标记:10:工作台;20:支撑层;21:陶瓷层;22:钢板层;30:第一隔热保温层;40:第一支撑件;50:热防护管;51:内管;52:外管;501:隔温层;60:第二隔热保温层;70:第二支撑件;001:固定架;002:耐火砖;0021:限流孔;003:添加装置;004:石棉;005:压实装置;006:电压调节器;007:点火电阻丝;100:第一加工管;200:第二加工管;300:第一目标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8.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19.参照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火箭发射台的示意图;参照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防护管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火箭发射台包括:工作台10、支撑层20以及第一隔热保温层30。
20.工作台10具有安装面,第一隔热保温层30设置于安装面,支撑层20设置于第一隔热保温层30背离安装面的表面,支撑层20用于支撑火箭。其中,支撑层20包括陶瓷层21以及
钢板层22,钢板层22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与第一隔热保温层30接触,陶瓷层21设置在第二面,陶瓷层22与火箭接触。
2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隔热保温层30设置于工作台10的安装面,支撑层20设置于第一隔热保温层30背离安装面的表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得火箭被支撑在支撑层20上,且通过支撑层20将火箭的压力传递至工作台10,从而由工作台10支撑火箭。由于支撑层20包括陶瓷层21以及钢板层22,钢板层22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与第一隔热保温层30接触,陶瓷层21设置在第二面,因此,在火箭发射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至陶瓷层21之后,陶瓷层21可以对热量进行第一次阻隔,在热量继续传递时,热量穿过陶瓷层21传递至第一隔热保温层30,第一隔热保温层30可以对热量进行第二次阻隔,避免热量将工作台10损坏,并且,钢板层22可以确保火箭被较好支撑,避免陶瓷层21在受力之后易损坏的问题出现。也即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工作台10上设置第一隔热保温层30,在第一隔热保温层30上设置支撑层20,且支撑层20包括陶瓷层21和钢板层22,使得支撑层20不仅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支撑层20中由于陶瓷层21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另外,第一隔热保温层30可以进一步避免热量传递至工作台10,从而降低工作台10被热量损坏的概率,有利于延长火箭发射台的使用寿命。
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陶瓷层21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陶瓷层21的厚度为5毫米,再例如,陶瓷层21的厚度为1厘米。对于陶瓷层21的厚度的具体数值,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23.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陶瓷层21的成分可以为ticnife,可以使得陶瓷层21的熔点高,耐高温烧蚀性能好,从而使得支撑层20可以耐烧蚀、耐热冲击,且还具有防腐、耐磨等特性。
24.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钢板层22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钢板层22的厚度为2厘米,再例如,钢板层22的厚度为3厘米。对于钢板层22的厚度的具体数值,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25.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隔热保温层可以由氧化铝陶瓷、耐火保温砖、玄武岩棉中至少一种形成。其中,隔热保温层可以仅由氧化铝陶瓷形成,也可以仅由耐火保温砖形成,也可以仅由玄武岩棉形成,当然,隔热保温层还可以在隔热保温层的厚度方向上,隔热保温层由氧化铝陶瓷和耐火保温砖层叠形成,也可以由耐火保温砖与玄武岩棉层叠形成,还可以由氧化铝陶瓷与玄武岩棉层叠形成。当然,隔热保温层还可以由氧化铝陶瓷、耐火保温砖以及玄武岩棉依次层叠形成。对此,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26.需要说明的是,当隔热保温层由氧化铝陶瓷、耐火保温砖、玄武岩棉中至少一种形成时,此时,由于氧化铝陶瓷、耐火保温砖以及玄武岩棉均具有较好的耐火隔热性,从而使得隔热保温层具有较好的隔热性,使得热量在传递至隔热保温层之后,确保热量被阻隔,热量不会继续传递至工作台10,对工作台10的保护效果较好。
27.当然,隔热保温层的材质还可以为其他具有耐热的材质形成,对此,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28.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热保温层30中可以设置有第一支撑件40,且第一支撑件40的一端与第一面接触,第一支撑件40的另一端与安装面接触,第一支撑件40用于支撑支撑层20。
29.当第一隔热保温层30中设置有第一支撑件40,且第一支撑件40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层20以及工作台10的安装面接触时,此时,第一支撑件40可以支撑支撑层20,避免支撑层20受到压力之后支撑层20过度挤压第一隔热保温层30,导致第一隔热保温层30被损坏的问题出现。也即是,通过在第一隔热保温层30中设置第一支撑件40,可以避免第一隔热保温层30被挤压损坏的问题出现。
30.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支撑件40可以为型钢,使得第一支撑件40具有较高的强度。当然,第一支撑件40还可以由其他金属材质形成,例如,第一金属件由合金钢形成。对于第一支撑件40的具体材质,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另外,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件40的形状可以为h型,当然,第一支撑件40的形状还可以其他形状,例如,第一支撑件40的形状为条形。对此,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31.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支撑层20包括钢板层22和陶瓷层21时,此时,第一支撑件40与钢板层22接触。
32.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4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第一支撑件40的数量为50个,且第一支撑件40均布,再例如,第一支撑件40的数量为100个,且第一支撑件40均布。对于第一支撑件40的具体数量,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33.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火箭发射台还可以包括热防护管50。热防护管50连接于工作台10,热防护管50包括内管51和外管52,外管52以及内管51均连接于工作台10,外管52套设于与内管51,且外管52的内壁与内管51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中设置有第二隔热保温层60,第二隔热保温层60分别与外管52的内壁以及内管51的外壁接触。外管52的外壁以及外管52的内壁上均设置有隔温层501,内管51的外壁以及内管51的内壁上均设置有隔温层501。
34.因此,在通过热防护管50的内管51传输物品,或者将物品放置在内管51中之后,即使在火箭发射的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热量传递至外管52的外壁,外管52的外壁上隔温层501对热量进行第一次阻挡,外管52的内壁上的隔温层501对热量进行第二次阻挡,且热量继续传递时,热量被第二隔热保温层60阻挡,之后热量会继续被内管51的外壁上的隔温层201以及内管51的内壁上的隔温层501阻挡,避免热量传递至内管51中物品中,对该物品造成损伤的问题出现。也即是,在外管52与内管51之间的间隙中设置第二隔热保温层60,在外管52的内壁以及外壁上均设置隔温层501,在内管51的外壁以及内壁上均设置隔温层501,可以使得内管51中的物品被更好的保护,避免被高温的热量损坏的问题出现。
35.需要说明的是,隔温层501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隔温层501的厚度为2毫米,再例如,隔温层501的厚度为4毫米,对此,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36.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隔温层501的材质可以为氧化铝陶瓷,由于氧化铝陶瓷具有较高的隔热性,可以避免外管52和内管51被高温的热量的损坏的问题出现。当然,隔温层501的材质还可以为其他耐热的材质,对此,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37.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热防护管50可以用于套设在目标管的外侧,目标管包括油管、气管、水管、电缆管中至少一种。当目标管为电缆管时,此时,可以将电缆放置在目标管中,将电缆管放置在热防护管中,热防护管便会对电缆管进行保护。当目标管为油管时,可以将油管放置热防护管50中,使得热防护管50对油管进行保护。同理,当目标管为水管时,可以将水管放置热防护管50中,使得热防护管50对水管进行保护;当目标管为气管时,
可以将气管放置热防护管50中,使得热防护管50对气管进行保护。
38.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内管51和外管52均可以为钢管,可以使得内管51与外管52具有较高的强度,避免内管51和外管52受压损坏的问题出现,且可以降低内管51和外管52的成本。当然,内管51和外管52还可以为其他金属管,例如,内管51和外管52为合金管,对此,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39.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隔热保温层60中可以设置有第二支撑件70。第二支撑件70分别与外管52的内壁以及内管51的外壁接触。
40.当第二隔热保温层60中设置第一支撑件40,且第二支撑件70分别与外管52的内壁以及内管51的外壁接触时,此时,第二支撑件70可以支撑外管52,避免外管52受到压力之后外管52过度挤压第二隔热保温层60,导致第二隔热保温层60被损坏的问题出现。也即是,通过在第二隔热保温层60中设置第二支撑件70,可以避免第二隔热保温层60受挤压损坏的问题出现。
41.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撑件70可以形成环状结构,套设在内管51上,当然,第二支撑件70还可以为杆状结构,第二支撑件70的两端分别与内管51和外管52接触。对于第二支撑件70的具体形状,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4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隔热保温层30设置于工作台10的安装面,支撑层20设置于第一隔热保温层30背离安装面的表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得火箭被支撑在支撑层20上,且通过支撑层20将火箭的压力传递至工作台10,从而由工作台10支撑火箭。由于支撑层20包括陶瓷层21以及钢板层22,钢板层22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与第一隔热保温层30接触,陶瓷层21设置在第二面,因此,在火箭发射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至陶瓷层21之后,陶瓷层21可以对热量进行第一次阻隔,在热量继续传递时,热量穿过陶瓷层21传递至第一隔热保温层30,第一隔热保温层30可以对热量进行第二次阻隔,避免热量将工作台10损坏,并且,钢板层22可以确保火箭被较好支撑,避免陶瓷层21在受力之后易损坏的问题出现。也即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工作台10上设置第一隔热保温层30,在第一隔热保温层30上设置支撑层20,且支撑层20包括陶瓷层21和钢板层22,使得支撑层20不仅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支撑层20中由于陶瓷层21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另外,第一隔热保温层30可以进一步避免热量传递至工作台10,从而降低工作台10被热量损坏的概率,有利于延长火箭发射台的使用寿命。
43.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作方法的流程图。该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的火箭发射台,如图3所示,该制作方法包括:步骤301:提供碳粉末、钛粉末以及铁粉末,且将碳粉末、钛粉末以及铁粉末按照预设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粉末。
44.其中,碳粉末、钛粉末以及铁粉末的颗粒大小均小于预设值,确保碳粉末、钛粉末以及铁粉末中没有较大的颗粒。
45.另外,可以将碳粉末、钛粉末以及铁粉末放置在容器中进行搅拌,使得碳粉末、钛粉末以及铁粉末混合均匀。并且,在混合碳粉末、钛粉末以及铁粉末时,可以使得碳粉末、钛粉末以及铁粉末按照预设比例混合,以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粉末。
46.其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混合碳粉末、钛粉末以及铁粉末时,可以先混合碳粉末以及钛粉末,且混合的比例为碳粉末与钛粉末的原子比为1:1。然后将碳粉末与钛粉末混
合的粉末进行称重,得到初始重量值,按照初始重量值的8%-10%取得铁粉末,即铁粉末质量占碳粉末和钛粉末总重量的8wt%-10wt%,将取得的铁粉末混合在碳粉末与钛粉末中,得到混合粉末。其中,在将取得的铁粉末混合在碳粉末与钛粉末之后,可以进行过筛处理,得到混合粉末,即将粉末放置在筛子上进行过筛处理,以得到混合粉末。
47.步骤302:将混合粉末与水玻璃混合,形成混合物,且将混合物形成颗粒,并晾干,过筛后得到混合颗粒。
48.其中,可以将水玻璃倒入混合粉末中,之后进行搅拌,使得水玻璃与混合粉末进行混合,过筛子将其制成颗粒,颗粒晾干,得到混合颗粒。筛子的筛网为60目-80目。
4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水玻璃的质量为混合粉末的总重量的15wt%-20wt%。
50.步骤303:提供钢板层,且将混合颗粒放置于钢板层的一个表面,并对混合颗粒与钢板层通过镍丝引弧进行焊接,得到支撑层。
51.其中,可以通过平板自动堆焊机将混合颗粒放置在钢板层22的一个表面,且通过镍丝引弧,将混合颗粒与钢板层22进行焊接,得到支撑层20。
52.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ti+c=tic自蔓延反应方程为预置粉末的基本配方,以ni丝为引弧实芯焊丝,从而在钢板层22的一个表面制备tic基ni和fe增韧的ticnife复合材料堆焊层,即制备陶瓷层21,陶瓷层21与钢板层22结合形成支撑层。
53.其中,tic作为典型的过渡金属碳化物,具有很高的熔点,且具有较好的高温强度、热稳定性和耐烧蚀等性能,同时,碳化钛还具有高的弹性模量、硬度以及较好的耐磨性等优点,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与盐酸、硫酸几乎不起化学反应,极耐腐蚀。另外,tic原子间以很强的共价键结合,内聚强度高,形成陶瓷层21之后,陶瓷层具有很强的抗冲刷能力和一定的隔热功能,进而使得形成由陶瓷层的板状结构具有很强抗冲刷能力和一定的隔热功能。另外,tic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可当作焊接材料与金属焊接或在金属表面堆焊成涂层。
54.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选择ni丝作为引弧的原因是,ni丝为实芯焊丝,且ni参与ti与c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反应产物为ni增韧tic基复合材料。
55.步骤304:提供工作台,且在工作台的一个表面设置第一隔热保温层。
56.其中,可以在工作台10的一个表面设置第一隔热保温层30,且第一隔热保温层30与工作台10的表面接触。
57.步骤305:将钢板层的另一个表面设置在第一隔热保温层上,得到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
58.可以将钢板层22的另一个表面设置在第一隔热保温层30上,从而第一隔热保温层30与支撑层20层叠,便得到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
59.另外,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将钢板层的另一个表面设置在第一隔热保温层上之前,该制作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第一隔热保温层中设置第一支撑件,且使得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与工作台接触,之后将钢板层的另一个表面设置第一隔热保温层上,且使得钢板层的另一个表面与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接触。其中,第一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隔热保温层相对的两个面平齐。
60.另外,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工作台10还连接有热防护管50,热防护管50包括内管51和外管52。
61.在将钢板层22的另一个表面设置在第一隔热保温层30上之后,制作方法还包括:提供第一加工管100、第二加工管200以及第一目标管300,第一加工管100的管径小于第一目标管300的管径,第二加工管200的管径大于第一目标管300的管径;将第一目标管300套设于第一加工管100,将第二加工管200套设于第一目标管300,且第一目标管300与第一加工管100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二加工管200与第一目标管300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在第一间隙以及第二间隙中均放置铝热剂粉末,且加热第二加工管200,以使铝热剂粉末发生自蔓延反应,分别在第一目标管300的外壁以及内壁形成隔温层501,得到第一管,第一管形成内管51;提供第二目标管,第一加工管100的管径小于第二目标管的管径,第二加工管200的管径大于第二目标管的管径,第二目标管的管径大于第一目标管300的管径;将第二目标管套设于第一加工管100,将第二加工管200套设于第二目标管,且第二目标管与第一加工管100之间具有第三间隙,第二加工管200与第二目标管之间具有第四间隙;在第三间隙以及第四间隙中均放置铝热剂粉末,且加热第二加工管200,以使铝热剂粉末发生自蔓延反应分别在第二目标管的外壁以及内壁形成隔温层501,得到第二管,第二管形成外管52;将外管52套设于内管51,且外管52与内管51之间具有填充间隙;在填充间隙中设置第二隔热保温层60,且第二隔热保温层60分别与外管52的内壁以及内管51的外壁接触,得到热防护管50;将热防护管50连接于工作台10。
62.其中,如图4所示,可以将第二加工管200通过固定架001固定之后,将第一目标管300穿设于第二加工管200,然后将第一加工管100穿设于第一目标管300,从而第一目标管300与第一加工管100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二加工管200与第一目标管300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63.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将第一目标管300套设在第一加工管100之前,还可以在第一目标管300的外壁上焊接钢板网,且钢板网的厚度为2毫米,之后将焊接了钢板网的第一目标管300套设在第一加工管100上。后续在第一目标管300与第二加工管200之间的间隙中放置铝热剂粉末,使得铝热剂粉末反应在第一目标管300的外壁形成氧化铝陶瓷时,氧化铝陶瓷不易从第一目标管300的外壁脱落。
64.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将第二加工管200通过固定架001固定,且第一目标管300位于第二加工管200中,第一加工管100位于第一目标管300中之后,将第二加工管200、第一目标管300以及第二加工管200的同一端通过石棉004固定并封堵,且将该端放置在耐火砖002上,耐火砖002上设置限流孔0021,限流孔0021为锥形孔,且限流孔0021靠近第一目标管300的一端的孔径大于远离第一目标管300的一端的孔径,从而第一目标管300与第一加工管100之间的第二间隙、第一加工管100与第一目标管300之间的第一间隙中的铝热剂粉末在反应形成液体之后,部分液体可以从限流孔0021流出。
65.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在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中放置铝热剂粉末时,可以通过添加装置003添加,且添加一定量的铝热剂粉末之后,还可以使用压实装置005对铝热剂粉末进行压实,使得铝热剂粉末较多的位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中。
66.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第一间隙以及第二间隙中均放置铝热剂粉末,且加热第二加工管200,以使铝热剂粉末分别与第一目标管300的外壁以及内壁反应时,可以使用氧乙炔喷枪将第二加工管200加热到200℃,然后可以使用电压调节器006连接点火电阻丝007,点火电阻丝007位于第一目标管300的一端,可以通过电压调节器006调节点火电阻丝
007的电压,使得点火电阻丝007对第一目标管300与第二加工管200之间的氧化铝粉末点火,使得氧化铝粉末燃烧,且对第一目标管300与第一加工管100之间的氧化铝粉末点火,使得氧化铝粉末燃烧。从而氧化铝粉末进行自蔓延反应,最终生成氧化铝陶瓷并挂在管壁,形成隔温层501。
67.其中,在上方点燃管中的铝热剂粉末,使之发生自上而下的自蔓延反应,反应生成铁水和熔融态的氧化铝。因铁水重而下沉,氧化铝浮在上面,随着反应的进行,燃烧波向下推进,铁水和氧化铝也缓慢下落,在下落过程中,氧化铝均匀地挂在与之接触的所有钢管表面,形成氧化铝陶瓷隔温层,即形成了隔温层501,即隔温层本质为氧化铝陶瓷隔温层。
68.例如,提供一根ф28.5mm
×
3mm
×
1000mm的碳钢管,在该碳钢管的外表面焊一层厚度为2mm的钢板网。该钢管便为第一目标管300。再提供一根ф5mm
×
1mm
×
1000mm的钢管以及一根ф48mm
×
3mm
×
1000mm的粗钢管,其中,ф5mm的钢管便为第一加工管100,ф48mm的钢管便为第二加工管200。将第二加工管200套设在第一目标管300外侧,将第一加工管100穿设在第一目标管300内,然后在第一目标管300与第二加工管200之间的间隙中添加铝热剂粉末,在第一加工管100与第一目标管300之间的间隙中添加铝热剂粉末,每次添加一定量的铝热剂粉末之后使用压实装置005进行压实,直至铝热剂粉末填满第一加工管100与第一目标管300之间的间隙,且完全填充第一目标管300与第二加工管200之间的间隙,然后采用乙炔喷枪将第二加工管200加热到200℃,然采用点火电阻丝007点燃铝热剂粉末,使得铝热剂粉末发生自蔓延反应,反应结束后在第一目标管300的内壁和外壁上形成氧化铝陶瓷层21,即形成隔温层501。
69.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第二目标管的外壁上以及内壁上形成隔温层501的方式,可以参考针对第一目标管300的外壁上以及内壁上形成隔温层501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70.另外,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将第一目标管300套设于第一加工管100之前,该制作方法还包括:清理第一目标管的内壁以及外壁,以使第一目标管的内壁以及外壁的清洁度达到预设清洁度。
71.其中,可以清理第一目标管300的内壁和外壁上的杂质,例如,清理第一目标管300的内壁和外壁上的油污、铁锈等,使得第一目标管300的内壁以及外壁的清洁度达到预设清洁度,便于第一目标管300的内壁以及外壁与铝热剂粉末反应。
72.另外,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将第二目标管套设于第一加工管之前,该制作方法还包括:清理第二目标管的内壁以及外壁,以使第二目标管的内壁以及外壁的清洁度达到预设清洁度。
73.其中,可以清理第二目标管的内壁和外壁上的杂质,例如,清理第二目标管的内壁和外壁上的油污、铁锈等,使得第二目标管的内壁以及外壁的清洁度达到预设清洁度,便于第二目标管的内壁以及外壁与铝热剂粉末反应。
7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提供碳粉末、钛粉末以及铁粉末,且将碳粉末、钛粉末以及铁粉末按照预设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与水玻璃混合,形成混合物,且将混合物制成颗粒,并晾干,得到混合颗粒;提供钢板层,且将混合颗粒放置于钢板层的一个表面,并对混合颗粒与钢板层通过镍丝引弧进行焊接,得到支撑层;提供工作台,且在工作台的一个表面设置第一隔热保温层;将钢板层的另一个表面设置在第一隔热保温层上,得到火箭发射台。也即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第一隔热保温层,在第一
隔热保温层上设置支撑层,且支撑层包括陶瓷层和钢板层,使得支撑层不仅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支撑层中由于陶瓷层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另外,第一隔热保温层可以进一步避免热量传递至工作台,从而降低工作台被热量损坏的概率,有利于延长火箭发射台的使用寿命。
75.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76.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可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77.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78.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原理及实现方式,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包括:工作台、支撑层以及第一隔热保温层;所述工作台具有安装面,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设置于所述安装面,所述支撑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背离所述安装面的表面,所述支撑层用于支撑火箭;其中,所述支撑层包括陶瓷层以及钢板层,所述钢板层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接触,所述陶瓷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面,所述陶瓷层与火箭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中设置有第一支撑件,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面接触,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面接触,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支撑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层由氧化铝陶瓷、耐火保温砖、玄武岩棉中至少一种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还包括热防护管;所述热防护管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热防护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以及所述内管均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且所述外管的内壁与所述内管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间隙中设置有第二隔热保温层,所述第二隔热保温层分别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以及所述内管的外壁接触;所述外管的外壁以及所述外管的内壁上均设置有隔温层,所述内管的外壁以及所述内管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所述隔温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热保温层中设置有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以及所述内管的外壁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防护管用于套设在目标管的外侧,所述目标管包括油管、气管、水管、电缆管中至少一种。7.一种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所述制作方法包括:提供碳粉末、钛粉末以及铁粉末,且将所述碳粉末、所述钛粉末以及所述铁粉末按照预设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粉末;将所述混合粉末与水玻璃混合,形成混合物,且将所述混合物制成颗粒,并晾干,过筛后得到混合颗粒;提供钢板层,且将所述混合颗粒粘涂在所述钢板层的一个表面,并对所述混合颗粒与所述钢板层通过镍丝引弧进行堆焊熔覆连接,得到支撑层;提供工作台,且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个表面设置第一隔热保温层;将所述钢板层的另一个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上,得到所述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粉末与所述钛粉末的原子比为1:1,所述铁粉末的质量占碳粉末和钛粉末总重量的8wt%-10wt%。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还连接有热防护管,所述
热防护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在将所述钢板层的另一个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上之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提供第一加工管、第二加工管以及第一目标管,所述第一加工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目标管的管径,所述第二加工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目标管的管径;将所述第一目标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加工管外侧,将所述第二加工管套设于所述第一目标管外侧,且所述第一目标管与所述第一加工管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加工管与所述第一目标管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在所述第一间隙以及所述第二间隙中均放置铝热剂粉末,且加热所述第二加工管,以使所述铝热剂粉末分别与所述第一目标管的外壁以及内壁反应,形成隔温层,得到第一管,所述第一管形成所述内管;提供第二目标管,所述第一加工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二目标管的管径,所述第二加工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目标管的管径,所述第二目标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目标管的管径;将所述第二目标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加工管,将所述第二加工管套设于所述第二目标管,且所述第二目标管与所述第一加工管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二加工管与所述第二目标管之间具有第四间隙;在所述第三间隙以及所述第四间隙中均放置铝热剂粉末,且加热所述第二加工管,以使所述铝热剂粉末分别与所述第二目标管的外壁以及内壁反应,形成隔温层,得到第二管,所述第二管形成所述外管;将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侧,且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具有填充间隙;在所述填充间隙中设置第二隔热保温层,且所述第二隔热保温层分别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以及所述内管的外壁接触,得到所述热防护管;将所述热防护管连接于所述工作台。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将所述第一目标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加工管之前,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清理所述第一目标管的内壁以及外壁,以使所述第一目标管的内壁以及外壁的清洁度达到预设清洁度。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火箭发射台热防护结构及制作方法,属于建筑物隔绝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支撑层以及第一隔热保温层;工作台具有安装面,第一隔热保温层设置于安装面,支撑层设置于第一隔热保温层背离安装面的表面,支撑层用于支撑火箭;其中,支撑层包括陶瓷层以及钢板层,钢板层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与第一隔热保温层接触,陶瓷层设置在第二面。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第一隔热保温层,在第一隔热保温层上设置支撑层,支撑层不仅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支撑层中由于陶瓷层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另外,第一隔热保温层还可避免热量传递至工作台,从而降低工作台被热量损坏的概率,有利于延长火箭发射台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研发人员:严翰新 宋金山 王克伟 郭莉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坤飞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3/8/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