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件及线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03 阅读:88 评论:0


1.本公开涉及夹持件及线束。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线束,该线束具备并列的多条电线和一并保持多条电线的夹持件。电线具有芯线和将芯线的外周包覆的绝缘包覆部。芯线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呈厚度方向的尺寸比宽度方向的尺寸小的扁平形状。
3.这样的线束例如具有在车辆的地板下面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从上述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向车宽方向弯折的部分、以及从上述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向上下方向弯折的部分。在线束弯折的部分,以芯线塑性变形的方式弯折。由此,线束的姿势以沿着其布设路径的状态被维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2155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5.然而,截面形状呈扁平形状的芯线容易向厚度方向弯折,但是难以向宽度方向弯折。为了使芯线容易弯折,优选在线束向上下方向弯折的部分的正前面使上下方向和芯线各自的厚度方向一致,并且在线束向左右方向弯折的部分的正前面使左右方向和芯线各自的厚度方向一致。
6.但是,在这样的线束中,存在电线的姿势相互不同的多个部分。因此,需要准备具有与电线的姿势相互不同的多个部分分别对应的形状的多种夹持件。
7.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提高通用性的夹持件及线束。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8.本公开的夹持件适用于均具备具有扁平的截面形状的芯线并且并列的两条电线,构成为能固定于固定对象并且保持所述两条电线,所述夹持件具备:固定构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对象;和两个保持构件,能装卸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构件,分别保持所述两条电线。
9.本公开的线束具备:两条电线,具备芯线并且并列;和夹持件,构成为能固定于固定对象并且保持所述两条电线,所述芯线各自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是厚度方向的尺寸小于宽度方向的尺寸的扁平形状,各所述夹持件具备:固定构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对象;和两个保持构件,能装卸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构件,分别保持所述两条电线,所述夹持件包括第1夹持件和第2夹持件,所述第1夹持件中的所述保持构件各自保持所述两条电线中的、所述两条电线的所述芯线在相互的所述宽度方向上并列的部分,所述第2夹持件中的所述保持构件各自保持所述两条电线中的、所述两条电线的所述芯线在相互的所述厚度方向上并列的部分。
发明效果
10.根据本公开,能提高通用性。
附图说明
11.图1是示出布设有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车辆的示意图。图2是线束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1的3-3线的剖视图。图4是将固定构件和保持构件分离示出的夹持件的俯视图。图5是沿图2的5-5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1的6-6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1]本公开的夹持件适用于均具备具有扁平的截面形状的芯线并且并列的两条电线,构成为能固定于固定对象并且保持所述两条电线,所述夹持件具备:固定构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对象;和两个保持构件,能装卸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构件,分别保持所述两条电线。
[0013]
根据该结构,能相对于固定构件装卸两个保持构件。因此,通过适当选择具有与两条电线的姿势对应的形状的两个保持构件,能实现固定构件的共用化。因此,能提高夹持件的通用性。
[0014]
[2]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构件具有在所述两条电线并列的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的两个插入孔,所述保持构件各自具有保持所述电线的保持部、插入到所述插入孔的轴部、以及将所述保持部和所述轴部连结的连结部
[0015]
根据该结构,通过适当设定连结部的结构、例如变更连结部相对于轴部形成的角度等,从而能容易将具有与两条电线的姿势对应的形状的两个保持构件具体化。
[0016]
[3]优选的是,所述插入孔各自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与所述轴部卡合而限制所述轴部的旋转。根据该结构,插入孔具有限制轴部的旋转的限制部,因此保持构件各自相对于固定构件被定位。因此,能以期望的姿势稳定地保持两条电线。
[0017]
[4]优选的是,所述保持部构成为通过与所述电线一起被缠绕带而保持所述电线。根据该结构,通过电线和保持部一起被缠绕带,从而电线被保持构件保持。因此,夹持件能保持外形尺寸不同的多种电线。因此,能进一步提高夹持件的通用性。
[0018]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保持构件相对于固定构件能装卸,所以能在保持构件没有装配于固定构件的状态下将保持部和电线缠绕带后,将保持构件装配于固定构件。因此,能提高将夹持件组装于电线时的作业性。
[0019]
[5]本公开的线束具备:两条电线,具备芯线并且并列;多个夹持件(30),构成为能固定于固定对象,各所述夹持件(30)构成为保持所述两条电线,所述芯线各自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是厚度方向的尺寸比宽度方向的尺寸小的扁平形状,各所述夹持件具备:固定构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对象;和两个保持构件,能装卸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构件,分别
保持所述两条电线,所述多个夹持件包括第1夹持件和第2夹持件,所述第1夹持件保持所述两条电线中的、所述两条电线的所述芯线在相互的所述宽度方向上并列的部分,所述第2夹持件保持所述两条电线中的、所述两条电线的所述芯线在相互的所述厚度方向上并列的部分。
[0020]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线束的布设路径中的、例如向上下方向弯折的部位的正前面适用第1夹持件,从而能以使上下方向和芯线各自的厚度方向一致的状态保持两条电线。另外,通过在线束的布设路径中的、例如向车宽方向弯折的部位的正前面适用第2夹持件,从而能以使车宽方向和芯线各自的厚度方向一致的状态保持两条电线。
[0021]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能相对于固定构件装卸两个保持构件。因此,能在第1夹持件和第2夹持件中实现固定构件的共用化。由此,能提高夹持件的通用性、进而线束的通用性。
[0022]
[6]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夹持件进一步包括第3夹持件,所述第3夹持件保持所述两条电线中的由所述第1夹持件保持的部分与由所述第2夹持件保持的部分之间的部分、且所述两条电线的所述芯线以随着离开所述固定构件而使相互的距离变化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倾斜的部分。
[0023]
根据上述结构,在两条电线中的由第1夹持件保持的部分与由第2夹持件保持的部分之间的部分,两条电线的芯线以随着离开固定构件而使相互的距离变化的方式相对于固定构件倾斜。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在两条电线中的由第1夹持件保持的部分与由第2夹持件保持的部分之间的部分稳定地保持两条电线。
[0024]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夹持件及线束的具体例。在各附图中,说明便利起见,有时将结构的一部分放大或者简化示出。另外,关于各部分的尺寸比率,有时在各附图中不同。此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本说明书中的“平行”、“垂直”不仅包括严格平行、正交的情况,也包括在起到本实施方式中的作用效果的范围内大致平行、正交的情况。
[0025]
(线束10的整体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线束10将两个或者三个以上电气设备电连接。线束10例如将在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车辆v的前部设置的逆变器1和在比该逆变器1靠车辆v的后方设置的高压电池2电连接。线束10例如以在车辆v的地板下面通过的方式布设。例如,线束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以在作为车厢外的车辆v的地板下面通过的方式布设。
[0026]
逆变器1与成为车辆行驶的动力源的驱动车轮用的未图示的电动机连接。逆变器1由高压电池2的直流电生成交流电,并将该交流电向电动机供给。高压电池2例如是能供给数百伏特电压的电池。
[0027]
线束10具备并列的两条电线20和保持两条电线20的多个夹持件30。在两条电线20的两端分别装配有连接器c1、c2。电线20各自的一端借助共用的连接器c1与逆变器1连接,电线20各自的另一端借助共用的连接器c2与高压电池2连接。此外,电线20各自也可以不与同一电气设备连接。
[0028]
在此,图1中的左右方向是车辆的前后方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是车辆的宽度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是车辆的上下方向。在以下说明中,便利起见,将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向称为x轴方向,将在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向称为y轴方向,将在车辆的上下方向
延伸的方向称为z轴方向。
[0029]
(电线20的结构)电线20在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上三维弯折地延伸。电线20例如是能与高电压及大电流对应的高压电线。电线20既可以是自身不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非电磁电线,也可以是自身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屏蔽电线。
[0030]
两条电线20的外周例如被未图示的筒状的外装构件覆盖。外装构件例如以将电线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的外周覆盖的方式设置。作为外装构件,例如可列举具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将环形凸部和环形凹部交替地相连设置的蛇腹结构的波纹管。
[0031]
如图3所示,电线20各自具有由导体构成的芯线21、和将芯线21的外周包覆的绝缘性的绝缘包覆部22。(芯线21的结构)作为芯线21,例如能使用将多根金属线材绞合而构成的绞线、由内部构成实心结构的柱状的一根金属棒构成的柱状导体(单芯线、母线等)、内部构成中空结构的筒状导体(管导体)等。芯线21例如也可以通过绞线构成。作为芯线21的材料,例如能使用铜系、铝系等金属材料。芯线21例如通过挤压成形来成形。
[0032]
芯线21的横截面形状、也就是芯线21的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是厚度方向的尺寸比宽度方向的尺寸小的扁平形状。芯线21例如通过用模具等压缩横截面形状呈圆形的绞线而使其形成为横截面形状变为扁平形状。在本说明书中,“扁平形状”包括长方形、长圆形、椭圆形等。本说明书中的“长方形”具有是长边和短边的长方形,正方形除外。另外,本说明书中的“长方形”也包括将棱部倒角的形状、将棱部倒圆的形状。
[0033]
芯线21的横截面形状例如是具有长边及短边的长方形。芯线21的横截面形状例如遍及芯线21的长度方向整体相同。(绝缘包覆部22的结构)绝缘包覆部22例如将芯线21的外周面遍及全周以紧贴状态包覆。绝缘包覆部22的外周面例如形成为沿着芯线21的外周面的形状。绝缘包覆部22的横截面形状例如是外周缘及内周缘呈长方形的环形。绝缘包覆部22例如通过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绝缘包覆部22例如能通过针对芯线21的挤压成形来形成。
[0034]
(夹持件30)夹持件30构成为能固定于将车辆v的下部覆盖的面板p。面板p是固定对象的一例。
[0035]
夹持件30具备固定于面板p的固定构件40、和分别保持两条电线20的两个保持构件50。保持构件50各自能装卸地设置于固定构件40。
[0036]
(固定构件40的结构)固定构件40具有底座部41、从底座部41突出的突出部44、从突出部44延伸的支承轴45、以及设置于支承轴45的顶端的卡合部46。底座部41、突出部44、支承轴45以及卡合部46例如通过树脂材料形成为一体。
[0037]
如图4所示,底座部41在俯视时例如形成在两条电线20并列的方向(以下称为并列方向)长的长方形板状。此外,并列方向与图4中的左右方向一致。本说明书中的“俯视”是指从面板p的法线方向观看对象物。
[0038]
底座部41具有在并列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的两个插入孔42。插入孔42将底座部41
在厚度方向贯穿。插入孔42在俯视时呈五边形。该五边形是将正方形中的一个角利用与和该一个角相邻的两个角的对角线平行的线段切掉得到的形状。两个插入孔42以上述对角线彼此平行的方式设置。
[0039]
插入孔42具有限制部42a,限制部42a与后述的保持构件50的轴部53卡合而限制轴部53的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插入孔42的内表面与轴部53的外表面卡合,从而轴部53的以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被限制。即,插入孔42的内表面作为限制部42a执行功能。
[0040]
底座部41具有在并列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的两个狭缝43。狭缝43将底座部41在厚度方向贯穿并且在并列方向延伸。狭缝43的一端在底座部41的并列方向上的端面开口。狭缝43的另一端与插入孔42相连。狭缝43的宽度随着从狭缝43的一端朝向另一端而逐渐变窄。狭缝43的另一端的宽度比俯视时的插入孔42的最大宽度、即上述对角线的长度小。
[0041]
如图3所示,突出部44从底座部41的并列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面板p突出。突出部44例如呈圆板状。突出部44与面板p接触。
[0042]
支承轴45例如呈圆柱状。支承轴45的直径小于突出部44的直径。支承轴45插入到贯穿面板p而设置的装配孔pa。装配孔pa例如在俯视时呈圆形。
[0043]
卡合部46从支承轴45的顶端朝向支承轴45的外周侧突出。卡合部46例如呈圆锥状。卡合部46的底面46a的外径大于装配孔pa的外径。卡合部46构成为通过自身弹性变形而能插入到装配孔pa。卡合部46构成为能与面板p中的与装配孔pa相连的部分卡合。
[0044]
当将卡合部46插入到装配孔pa时,卡合部46以卡合部46的底面46a的直径变小的方式弹性变形。并且,当卡合部46穿过装配孔pa时,则卡合部46以返回原来形状的方式弹性恢复。由此,卡合部46的底面46a与面板p中的与装配孔pa相连的部分卡合。这样,通过夹持件30固定于面板p,从而被夹持件30保持的电线20固定于面板p。
[0045]
(保持构件50的结构)保持构件50具有保持电线20的保持部51、插入到插入孔42的轴部53、以及将保持部51和轴部53连结的连结部52。
[0046]
如图4所示,保持部51呈在电线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方形板状。保持部51的宽度小于电线20的宽度、更详细为芯线21的宽度。保持部51通过与电线20一起被缠绕带而保持电线20。保持部51例如以沿着电线20的厚度方向上的一方的外表面的状态与电线20一起被缠绕带。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5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和电线20利用带60固定。
[0047]
轴部53例如呈棱柱状。轴部53的截面形状呈正方形。该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与插入孔42的上述对角线的长度相同。如图3所示,在轴部53的顶端设置有卡合部54。卡合部54从轴部53的顶端朝向轴部53的外周侧突出。卡合部54例如呈圆锥状。卡合部54的底面54a的外径大于俯视时的插入孔42的尺寸。
[0048]
轴部53构成为能通过狭缝43插入到插入孔42。在轴部53通过狭缝43时,通过以底座部41被轴部53撑开的方式弹性变形,从而狭缝43的宽度变大。并且,当轴部53插入到插入孔42时,狭缝43以返回原来形状的方式弹性恢复。由此,卡合部54的底面54a与底座部41中的与插入孔42相连的部分卡合。此时,如上所述,插入孔42的内表面与轴部53的外表面卡合。这样,保持构件50固定于固定构件40。
[0049]
连结部52将保持部5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和轴部53连结。连结部52例如呈棱柱
状。连结部52从上述一端中的保持部5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延伸。换言之,保持部51从连结部52向电线2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延伸。
[0050]
(线束10的结构)如图1所示,线束10具有从布设于车辆v的地板下面的部分朝向车厢内向z轴方向弯折的第1弯折部10a。第1弯折部10a的两条电线20的姿势是两条电线20的芯线21在相互的宽度方向上并列的姿势。在第1弯折部10a,两条电线20向厚度方向弯折。线束10中的第1弯折部10a的正前面及正后面的两条电线20的姿势与第1弯折部10a的两条电线20的姿势同样。
[0051]
如图2所示,线束10具有从在x轴方向延伸的部分向y轴方向弯折的第2弯折部10b。第2弯折部10b例如设置于线束10中的布设于车辆v的地板下面的部分。第2弯折部10b的两条电线20的姿势是两条电线20的芯线21在相互的厚度方向上并列的姿势。在第2弯折部10b,两条电线20向厚度方向弯折。线束10中的第2弯折部10b的正前面及正后面的两条电线20的姿势与第2弯折部10b的两条电线20的姿势同样。
[0052]
在线束10中的布设于车辆v的地板下面的部分、且第1弯折部10a与第2弯折部10b之间的部分,两条电线20相对于面板p倾斜。更详细地,两条电线20的芯线21以在z轴方向上随着离开面板p而使相互的距离变大的方式相对于面板p倾斜。
[0053]
本实施方式的夹持件30包括第1夹持件31、第2夹持件32以及第3夹持件33。在各夹持件31~33中,上述的保持构件50的连结部52相对于轴部53形成的角度相互不同。
[0054]
在此,本说明书中的“连结部52相对于轴部53形成的角度”是轴部53的轴线和连结部52中的位于与电线20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形成的角度。(第1夹持件31的结构)如图1所示,第1夹持件31设置于两条电线20中的第1弯折部10a的正前面及正后面。如图3所示,第1夹持件31保持两条电线20中的、两条电线20的芯线21在相互的宽度方向上并列的部分。第1夹持件31中的连结部52相对于轴部53形成的角度θ1例如是90
°
。此时,芯线21各自的在厚度方向延伸的轴线l彼此形成平行。
[0055]
在此,本说明书中的“轴线l彼此形成平行”包括两条轴线l相互分离的情况、和两条轴线l一致的情况。(第2夹持件32的结构)如图2所示,第2夹持件32设置于两条电线20中的第2弯折部10b的正前面及正后面。如图5所示,第2夹持件32保持两条电线20中的、两条电线20的芯线21在相互的厚度方向上并列的部分。第2夹持件32中的连结部52相对于轴部53形成的角度θ2例如是180
°
。此时,芯线21各自的轴线l彼此形成平行。
[0056]
(第3夹持件33的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第3夹持件33在两条电线20中的被第1夹持件31保持的部分与被第2夹持件32保持的部分之间设置有多个。如图6所示,第3夹持件33保持两条电线20的芯线21以在底座部41的厚度方向、即z轴方向上随着离开固定构件40而使相互的距离变大的方式相对于固定构件40倾斜的部分。第3夹持件33中的连结部52相对于轴部53形成的角度θ3例如是135
°
。此时,芯线21各自的轴线l彼此形成的角度是直角。
[0057]
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夹持件30中,能将两个保持构件50装卸于固定构件40。因此,通过适当选择具有与两条电线20的姿势对应的形状的两个保持构件50,从而能实现固定构件40的共用化。
[0058]
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1)夹持件30具备:固定构件40,固定于面板p;和两个保持构件50,能装卸地设置于固定构件40,分别保持两条电线20。
[0059]
根据这样的结构,因为起到上述的作用,所以能提高夹持件30的通用性。(2)固定构件40的底座部41具有在两条电线20并列的并列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的两个插入孔42。保持构件50各自具有保持电线20的保持部51、插入到底座部41的插入孔42的轴部53、以及将保持部51和轴部53连结的连结部52。
[0060]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适当设定连结部52的结构、例如变更连结部52相对于轴部53形成的角度等,从而能容易使具有与两条电线20的姿势对应的形状的两个保持构件50具体化。
[0061]
(3)插入孔42各自具有限制部42a,限制部42a与轴部53卡合而限制轴部53的旋转。根据这样的结构,插入孔42具有限制轴部53的旋转的限制部42a,因此保持构件50各自相对于固定构件40被定位。因此,能以期望的姿势稳定地保持两条电线20。
[0062]
(4)保持部51通过与电线20一起被缠绕带而保持电线20。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电线20和保持部51一起被缠绕带,从而电线20被保持构件50保持。因此,夹持件30能保持外形尺寸不同的多种电线20。因此,能进一步提高夹持件30的通用性。
[0063]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保持构件50相对于固定构件40能装卸,所以能在将保持构件50没有装配于固定构件40的状态的保持部51和电线20缠绕带后,将保持构件50装配于固定构件40。因此,能提高将夹持件30组装于电线20时的作业性。
[0064]
(5)线束10具备并列的两条电线20、第1夹持件31以及第2夹持件32。第1夹持件31设置于两条电线20中的第1弯折部10a的正前面。第2夹持件32设置于两条电线20中的第2弯折部10b的正前面。
[0065]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两条电线20中的第1弯折部10a的正前面设置有第1夹持件31。因此,能以使z轴方向和芯线21各自的厚度方向一致的状态保持两条电线20。另外,在两条电线20中的第2弯折部10b的正前面设置有第2夹持件32。因此,能以使y轴方向和芯线21各自的厚度方向一致的状态保持两条电线20。
[0066]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能将两个保持构件50相对于固定构件40装卸。因此,能在第1夹持件31和第2夹持件32中实现固定构件40的共用化。由此,能提高夹持件30的通用性、进而线束10的通用性。
[0067]
(6)线束10具备第3夹持件33。第3夹持件33保持两条电线20中的被第1夹持件31保持的部分与被第2夹持件32保持的部分之间的部分、且两条电线20的芯线21以在z轴方向上随着离开固定构件40而使相互的距离变大的方式相对于固定构件40倾斜的部分。
[0068]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两条电线20中的被第1夹持件31保持的部分与被第2夹持件32保持的部分之间的部分,两条电线20的芯线21以在z轴方向上随着离开固定构件40而使相互的距离变大的方式相对于固定构件40倾斜。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在两条电线20中的被第1夹持件31保持的部分与被第2夹持件32保持的部分之间的部分能稳定地保持两条电线20。
[0069]
《变形例》本实施方式能按以下变形而实施。本实施方式及以下变形例能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而实施。
[0070]
·
各夹持件31~33的数量能适当变更。
·
能从线束10省略第3夹持件33。即,线束10也可以是作为夹持件30仅具备第1夹持件31及第2夹持件32的线束。
[0071]
·
第3夹持件33也可以保持两条电线20的芯线21以随着离开固定构件40而使相互的距离变小的方式相对于固定构件40倾斜的部分。在该情况下,作为第3夹持件33的结构,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两个保持构件50彼此置换,而且连结部52相对于轴部53形成的角度θ3可以小于90
°

[0072]
·
保持部51也可以从连结部52仅向电线20的长度方向的一方延伸。
·
保持部51也可以通过在宽度方向或者厚度方向夹着电线20而保持电线20。在该情况下,也能省略带60。
[0073]
·
插入孔42的俯视时的形状和轴部53的截面形状例如也可以是三角形等与五边形不同的多边形。
·
也能通过使设置于插入孔42的内表面的凸部和设置于轴部53的外表面的凹部相互卡合而限制轴部53的旋转。在该情况下,插入孔42的凸部作为限制部42a执行功能。同样,也能通过使设置于插入孔42的内表面的凹部和设置于轴部53的外表面的凸部相互卡合而限制轴部53的旋转。在该情况下,插入孔42的凹部作为限制部42a执行功能。
[0074]
·
能从插入孔42省略限制部42a。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插入孔42的俯视时的形状及轴部53的截面形状的至少一方设为圆形。
[0075]
·
也能从底座部41省略狭缝43。在该情况下,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插入孔42在俯视时呈正方形。
·
保持构件50中的连结部52相对于轴部53形成的角度能根据两条电线20的姿势适当变更。
[0076]
·
夹持件30的固定对象不限于面板p。此外,例如也可以是车辆v的车架。另外,固定对象也可以是装配于上述车架或者面板p的支架。
[0077]
·
线束10将逆变器和高压电池电连接,但是不限于此。线束10能适用于在搭载于车辆v的种种电气设备间电连接的线束。
[0078]
本公开包括以下方式。并不用于限定,作为理解的辅助,标记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几个构成要素的参照附图标记。也可以省略在以下方式中记述的事项中的一部分,还可以选择或者提取在方式中记述的事项中的几个将其组合。
[0079]
[附记1]本公开的方式的夹持件(30)是用于保持并列的两条电线(20)的夹持件(30),所述各电线(20)包括具有扁平的截面形状的芯线(21),所述夹持件(30)具备:固定构件(40),能装卸地安装于固定对象;和两个保持构件(50),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40)能装卸,构成为分别保持所述两条电线(20)。
[0080]
[附记2]在几个安装例中也可以为,所述固定构件(40)具有能弹性变形的卡合部(46),
所述固定对象具有所述卡合部(46)能穿过的装配孔(pa)。
[0081]
[附记3]在几个安装例中也可以为,所述固定构件(40)具有板状的底座部(41),所述两个保持构件(50)能装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部(41)。
[0082]
[附记4]在几个安装例中也可以为,所述固定构件(40)具有长边方向的两端缘、从所述两端缘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延伸的两个狭缝(43)、以及与所述两个狭缝(43)分别相连的两个插入孔(42)。
[0083]
[附记5]在几个安装例中也可以为,所述各保持构件(50)构成为通过所述狭缝(43)安装于对应的所述插入孔(42)。[附记6]在几个安装例中也可以为,所述各保持构件(50)具有保持所述电线(20)的保持部(51)、安装于所述固定构件(40)的轴部(53)、以及将所述保持部(51)和所述轴部(53)连结的连结部(52),所述夹持件(30)是第1夹持件(31)、第2夹持件(32)以及第3夹持件(33)的任一个,所述第1夹持件(31)、所述第2夹持件(32)以及所述第3夹持件(33)具有相同形状的所述轴部(53),且所述轴部(53)延伸的方向相对于所述连结部(52)的轴线相互不同。
[0084]
[附记7]在几个安装例中也可以为,所述第1夹持件(31)具有与所述轴部(53)正交的所述连结部(52)。[附记8]在几个安装例中也可以为,所述第2夹持件(32)具有在与所述轴部(53)相同的方向延伸的所述连结部(52)。
[0085]
[附记9]在几个安装例中也可以为,所述第3夹持件(33)具有与所述轴部(53)倾斜交叉的所述连结部(52)。[附记10]本公开的方式的夹持件(30)也可以为,是用于保持并列的两条电线(20)的夹持件(30),所述各电线(20)包括具有扁平的截面形状的芯线(21),所述夹持件(30)具备:固定构件(40),能装卸地安装于固定对象;和两个保持构件(50),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40)能装卸,构成为分别保持所述两条电线(20),所述各保持构件(50)具有保持所述电线(20)的保持部(51)、安装于所述固定构件(40)的轴部(53)、以及将所述保持部(51)和所述轴部(53)连结的连结部(52),在所述固定构件(40)能更换地安装有多种所述夹持件(30),多种所述夹持件(30)的所述连结部(52)延伸的方向相对于所述轴部(53)的轴线不同。
[0086]
[附记11]本公开的方式的线束(10)也可以为,具备:并列的两条电线(20),所述各电线(20)包括具有扁平的截面形状的芯线(21);和夹持件(30),保持所述两条电线(20),所述夹持件(30)具有:能装卸地安装于固定对象的固定构件(40);和两个保持构件(50),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40)能装卸,构成为分别保持所述两条电线(20),所述各保持构件(50)具有保持所述电线(20)的保持部(51)、安装于所述固定构件(40)的轴部(53)、以及将所述保持部(51)和所述轴部(53)连结的连结部(52),在所述固定构件(40)能更换地安装有多种所述夹持件(30),多种所述夹持件(30)
的所述连结部(52)延伸的方向相对于所述轴部(53)的轴线不同。附图标记说明
[0087]
l 轴线θ1 角度θ2 角度θ3 角度c1 连接器c2 连接器p 面板pa 装配孔v 车辆1 逆变器2 高压电池10 线束10a 第1弯折部10b 第2弯折部20 电线21 芯线22 绝缘包覆部30 夹持件31 第1夹持件32 第2夹持件33 第3夹持件40 固定构件41 底座部42 插入孔42a 限制部43 狭缝44 突出部45 支承轴46 卡合部46a 底面50 保持构件51 保持部52 连结部53 轴部54 卡合部54a 底面60 带

技术特征:
1.一种夹持件,适用于均具备芯线并且并列的两条电线,构成为能固定于固定对象并且保持所述两条电线,所述芯线具有扁平的截面形状,所述夹持件具备:固定构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对象;和两个保持构件,能装卸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构件,分别保持所述两条电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件,其中,所述固定构件具有在所述两条电线并列的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的两个插入孔,所述保持构件各自具有保持所述电线的保持部、插入到所述插入孔的轴部、以及将所述保持部和所述轴部连结的连结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件,其中,所述插入孔各自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与所述轴部卡合而限制所述轴部的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件,其中,所述保持部构成为通过与所述电线一起被缠绕带而保持所述电线。5.一种线束,具备:两条电线,具备芯线并且并列;和多个夹持件,构成为能固定于固定对象,各所述夹持件构成为保持所述两条电线,所述芯线各自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是厚度方向的尺寸比宽度方向的尺寸小的扁平形状,各所述夹持件具备:固定构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对象;和两个保持构件,能装卸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构件,分别保持所述两条电线,所述多个夹持件具有第1夹持件和第2夹持件,所述第1夹持件保持所述两条电线中的、所述两条电线的所述芯线在相互的所述宽度方向上并列的部分,所述第2夹持件保持所述两条电线中的、所述两条电线的所述芯线在相互的所述厚度方向上并列的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多个夹持件进一步包括第3夹持件,所述第3夹持件保持所述两条电线中的、由所述第1夹持件保持的部分与由所述第2夹持件保持的部分之间的部分、且所述两条电线的所述芯线以随着离开所述固定构件而使相互的距离变化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倾斜的部分。

技术总结
本公开的一方式提供能提高通用性的夹持件及线束。夹持件(30)适用于均具备具有扁平的截面形状的芯线(21)并且并列的两条电线(20),构成为能固定于面板(P)并且保持两条电线(20)。夹持件(30)具备:固定构件(40),固定于面板(P);和两个保持构件(50),能装卸地设置于固定构件(40),分别保持两条电线(20)。分别保持两条电线(20)。分别保持两条电线(20)。


技术研发人员:堺达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1.07.29
技术公布日:2023/8/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