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矩限制器、制造扭矩限制器的方法和摩擦衬片半成品与流程

未命名 08-03 阅读:10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的尤其设计成滑摩离合器形式的扭矩限制器,借助扭矩限制器能成本有利地限制可传递到机动车变速器上的最大扭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能用于制造这种扭矩限制器的方法以及能应用于这种方法和这种扭矩限制器的摩擦衬片半成品。


背景技术:

2.由de 10 2021 105 714 a1已知一种在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的双质量飞轮的输出法兰上的设计成滑摩离合器形式的扭矩限制器,其中在输出法兰的两个轴向侧上固定有摩擦衬片,摩擦衬片直至限定的极限扭矩都摩擦接合地固定保持在沿轴向固定不动的第一支撑盘和借助盘簧沿轴向压紧的第二支撑盘之间。为了使摩擦衬片与输出法兰固定,在径向上在中间设有穿过摩擦衬片的铆钉。
3.始终需要的是降低扭矩限制器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实现成本有利的扭矩限制器的方案。
5.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扭矩限制器、具有权利要求5的特征的摩擦衬片半成品和具有权利要求9的特征的方法实现。本发明的优选设计方案能够在能分别单个地或组合地呈现本发明的一种方案的从属权利要求和后续描述中给出。
6.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用于对在机动车的驱动系中需要传递到机动车变速器的扭矩限制的扭矩限制器,该扭矩限制器具有用于导入扭矩的输入法兰、尤其沿轴向固定不动的用于导出扭矩的第一支撑盘、优选借助弹簧元件、例如盘簧在轴向上压紧到第一支撑盘上的用于导出扭矩的第二支撑盘、在轴向上设置在第一支撑盘和输入法兰之间的用于摩擦接合地传递扭矩的第一摩擦衬片以及在轴向上设置在第二支撑盘和输入法兰之间的用于摩擦接合地传递扭矩的第二摩擦衬片,其中,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设置在不同的半径区域中。
7.因为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定位在不同的半径区域上,一个摩擦衬片作为外摩擦衬片能完全地设置在用作内摩擦衬片的另一摩擦衬片的径向外侧。沿轴向观察,避免了第一摩擦衬片与第二摩擦衬片的重叠。替代于此,沿轴向观察,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能彼此同轴地嵌套地布置,但是其中第一摩擦衬片与第二摩擦衬片至少经由输入法兰沿轴向彼此间隔开地布置。通过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的不同半径区域能够由单个的公共的摩擦衬片半成品制造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代替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彼此单独地制造,能够由单一的摩擦衬片半成品制造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使得在制造过程之后被分开,以在分开摩擦衬片半成品之后获得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摩擦衬片半成品的分开例如能够通过冲压和/或切割、尤其水切割、激光切割和/或磨削来成本有利地进行。因为径向内部的内摩擦衬片和径向外部的外摩擦衬片具有设计
用于传递限定的最大扭矩的、在摩擦衬片半成品中沿径向依次设置的摩擦面,摩擦衬片半成品具有相对大的径向总延伸部,相对大的径向总延伸部使得在制造中对摩擦衬片半成品的操作简单并且使得成本更有利。例如能通过卷绕和/或层叠以期望的材料厚度构建摩擦衬片的材料,使得共同的构建过程对于组合在摩擦衬片半成品中的两个摩擦衬片是足够的。因为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设置在不同的半径区域中,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能由共同的摩擦衬片半成品成本有利地制造,由此实现成本有利的扭矩限制器。
8.在突然的扭矩冲击(英文“impact”)的情况下可能在驱动系中产生未预设的负荷,该负荷会引起驱动系中的传递扭矩的部件的损坏。冲击例如在机动车起动时发动机停止、发生换档、进行快速接合、降挡同时加速、紧急制动、发生粗暴启动(“快速启动”)、进行机动车发动机的发动机启动时出现。通过扭矩限制器,通过在扭矩过高时在扭矩限制器中使输入法兰滑转能够避免传递过高的扭矩,由此能够至少在高于由极限扭矩限定的水平时中断扭矩传递。能够由扭矩限制器传递的最大极限扭矩与摩擦性能、尤其输入法兰和支撑盘之间的摩擦系数和压紧力相关,合适地选择摩擦系数和压紧力以设定期望的最大极限扭矩。优选地扭矩限制器设计成干式滑摩离合器的形式。通过扭矩限制器的干式的、即未经润滑的摩擦接触点限制了在运行中有效摩擦系数的分散,从而能够以更高的精度和更低的安全裕度设定指定的极限扭矩。
9.输入法兰尤其能够由在驱动系的扭矩方向上位于上游的机动车部件、尤其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双质量飞轮的输出法兰形成。经由输入法兰尤其能够导入在热力发动机、尤其内燃机中产生的扭矩。尤其由板材制成的支撑盘能与一起的输出法兰传递扭矩地耦联。输出法兰尤其能形成支撑部位,尤其设计成盘簧的弹簧元件能够支撑在该支撑部位上,从而在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压紧在输入法兰上的情况下以限定的压紧力将第二支撑盘压到第一支撑盘上。经由输出法兰能够在驱动系中继续传导经由输入法兰导入且完全或部分地经过摩擦衬片的扭矩。经过扭矩限制器的扭矩能够尤其经由分离离合器被输送给机动车变速器。优选地,扭矩限制器是混合动力模块的在内燃机中和在电机中产生的扭矩能够选择性地与机动车变速器耦联的部分。替代地,扭矩限制器在驱动系的扭矩方向上能够联接在混合动力模块之前。
10.尤其设置成,第一支撑盘或输入法兰具有接合到第一摩擦衬片的第一凹口中的、用于不可相对转动地耦联第一摩擦衬片的第一携动元件,和/或第二支撑盘或输入法兰具有接合到第二摩擦衬片的第二凹口中的、用于不可相对转动地耦联第二摩擦衬片的第二携动元件。由此能够将相应的摩擦衬片基本不可相对转动地预安装在所属的支撑盘上。尤其相应的摩擦衬片沿轴向固紧、尤其粘接在所属的支撑盘上。因为预安装到支撑盘的摩擦衬片能够与支撑盘一起安装,简化了安装并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11.优选地,第一携动元件和第二携动元件基本设置在共同的半径区域中。这使得在摩擦衬片半成品中在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之间的径向间隙最小化。还能够借助相同的工具、尤其通过塑性变形以产生携动元件的变形冲头使第一支撑盘、第二支撑盘和/或输入法兰塑性变形,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12.特别优选地,第一携动元件由在第一支撑盘中压制的第一凸耳形成,和/或第二携动元件由在第二支撑盘中压制的第二凸耳形成。沿轴向设置在支撑盘之间的输入法兰由此无需变形来产生至少一个携动元件,从而形成用于扭矩减振器的输入法兰的机动车部件无
需匹配扭矩减振器并且能够是用于多个不同尺寸的机动车的成本有利的跨车型的标准构件。
13.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用于减少和/或消除导入机动车的驱动系中的扭矩的旋转不均匀性的扭转振动减振器,扭转振动减振器具有能与机动车发动机的驱动轴连接的双质量飞轮和能将双质量飞轮与机动车变速器耦联的扭矩限制器,其中双质量飞轮具有用于导出已减少振动的扭矩的输出法兰,扭矩限制器能如前面所述地构造和改进,其中双质量飞轮的输出法兰形成扭矩限制器的输入法兰。扭转振动减振器能如前面根据扭矩限制器所述地构造和改进。因为扭矩限制器的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设置在不同的半径区域中,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能够由共同的摩擦衬片半成品成本有利地制成,从而实现成本有利的扭转振动减振器。
14.通过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双质量飞轮已经能够实现导入扭矩限制器中的扭矩和转速的显著均匀化,从而已经过滤掉不必要的扭矩峰值。由此降低了输入法兰在扭矩限制器中滑转的频率,从而消除摩擦衬片在使用寿命中的磨损。而这能够为摩擦衬片设置较小的材料厚度,由此降低结构空间需求和制造成本。优选地,扭转振动减振器具有用于在传递的扭矩中减少扭转不均匀性的离心摆,离心摆尤其设置在双质量飞轮的输出侧和扭转振动减振器的输入侧。优选地,双质量飞轮的输出法兰和/或扭矩限制器的输入法兰形成用于离心摆的支撑法兰,至少一个摆质量件在支撑法兰上引导,以导入与扭转不均匀性反向的复位力。
15.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用于扭矩限制器的摩擦衬片半成品,摩擦衬片半成品尤其能如前所述地构造和改进,摩擦衬片半成品具有径向外部的环形的外摩擦衬片、经由尤其圆形的由材料收窄部形成的分离部位与外摩擦衬片连接的径向内部的环形的内摩擦衬片,其中外摩擦衬片和内摩擦衬片设置在不同的径向区域中。摩擦衬片半成品能够如前面根据扭矩限制器和/或扭转振动减振器所述地构造和改进。因为扭矩限制器的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设置在不同的半径区域中,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能由共同的摩擦衬片半成品成本有利地制成,从而实现成本有利的扭矩限制器。
16.分离部位能够限定理论断裂部位,理论断裂部位尤其通过有意设置的材料收窄部形成。材料收窄部尤其能在轴向上例如通过减小轴向厚度形成。额外地或替代地,材料收窄部能够沿周向、尤其通过沿轴向的材料缩窄部、例如通过穿孔形成。由此能够使外摩擦衬片轻松地与内摩擦衬片分离,例如通过由于在不同的轴向方向上作用在外摩擦衬片上或在内摩擦衬片上的轴向力引起的轴向相对运动使其分离。优选地,分离部位是材料充分弱化部,使得用手能够分离外摩擦衬片与内摩擦衬片。
17.优选地,外摩擦衬片具有朝内摩擦衬片敞开的外凹口,并且内摩擦衬片具有朝外摩擦衬片敞开的内凹口,其中外凹口和内凹口彼此相对地构造在共同的圆周角区域中。这使得外摩擦衬片的外凹口和内摩擦衬片的内凹口借助例如由共同的冲压工具产生的共同的开口形成。由此能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18.尤其外摩擦衬片和内摩擦衬片分别经由形成分离部位的连接板连接,其中连接板沿周向方向经由尤其部分环形状的缝隙和/或外凹口和内凹口彼此分开,其中尤其连接板连接在外凹口和内凹口上。连接板建立外摩擦衬片和内摩擦衬片之间的尤其一体式的连接,该连接足够稳固以在制造摩擦衬片半成品时将外摩擦衬片和内摩擦衬片作为单一的工
件处理。通过设置在连接板中分离部位能够使外摩擦衬片和内摩擦衬片轻易地彼此分开。在此,能够将连接板沿周向关于两个沿周向相继的外凹口和内凹口之间的间距实施得明显更窄,其方式是使缝隙在连接板之间伸延。由此简化了外摩擦衬片与内摩擦衬片的分离。经由缝隙彼此间隔开的连接板在此能形成外凹口和/或内凹口的在径向上伸延的边缘和/或与外凹口和/或内凹口沿周向间隔开地设置。
19.优选地,分离部位由仅设置在一轴向侧上或两个轴向侧上的分离凹槽形成,其中分离凹槽至少在轴向部分区域中、尤其在凹槽底部上呈矩形地和/或经倒圆地和/或成角度地成型。分离槽能形成材料收窄部,材料收窄部是用于分离外摩擦衬片与内摩擦衬片的理论断裂部。根据用于分离外摩擦衬片与内摩擦衬片的方法能设置分离凹槽的不同横截面形状。在此,分离凹槽能够仅设置在一轴向侧上。也能够使分离槽在两个轴向侧上尤其彼此镜像地设置。
20.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用于制造扭矩限制器的方法,该扭矩限制器尤其能如前所述地构造和改进,其中沿着分离部位分离尤其如前所述地构造和改进的摩擦衬片半成品,并且将外摩擦衬片和内摩擦衬片用作尤其能如前所述地构造和改进的扭矩限制器中的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该方法能如前面根据扭矩限制器和/或扭转振动减振器和/或摩擦衬片半成品所述地构造和改进。因为扭矩限制器的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设置在不同的半径区域中,第一摩擦衬片和第二摩擦衬片能够由共同的摩擦衬片半成品在一个成本有利的方法中制成,由此实现成本有利的扭矩限制器。
21.特别优选地,在至少一个轴向侧上去除材料地、尤其通过磨削地加工摩擦衬片半成品并且通过去除材料的加工分开分离部位。尤其仅在一个轴向侧上设置分离凹槽以形成分离部位时,在另一轴向侧上能够保留材料厚度,该材料厚度在该轴向侧总归设置的材料去除中、尤其磨削处理中自动地一起被去除。由此,外摩擦衬片和内摩擦衬片在远离分离凹槽的轴向侧上的材料去除之后自动地分开。由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22.下面参考附图根据优选的实施例示例性地解释本发明,其中下面示出的特征能分别单独地以及组合地呈现本发明的一种方案。其中示出:
23.图1示出了扭转振动减振器的示意性剖视图,
24.图2示出了图1中的扭转振动减振器的扭矩限制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25.图3示出了在分离步骤期间摩擦衬片半成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
26.图4示出了用于图2中的扭矩限制器的摩擦衬片半成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俯视图,
27.图5示出了用于图2中的扭矩限制器的摩擦衬片半成品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性俯视图,
28.图6示出了在分离步骤之后图5中的摩擦衬片半成品的经剖切的示意性细节视图,
29.图7示出了图4中的摩擦衬片半成品的第一替代方案的经剖切的示意性细节视图,
30.图8示出了图4中的摩擦衬片半成品的第二替代方案的经剖切的示意性细节视图,
31.图9示出了图4中的摩擦衬片半成品的第三替代方案的经剖切的示意性细节视图,
32.图10示出了图4中的摩擦衬片半成品的第四替代方案的经剖切的示意性细节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图1中示出的扭转振动减振器10能用于在机动车的驱动系中、尤其在机动车发动机的驱动轴和机动车变速器之间减少扭转振动。扭转振动减振器10具有双质量飞轮12,双质量飞轮能经由初级质量14间接地或直接地与尤其设计成内燃机的机动车发动机的驱动轴连接。经由尤其具有弧形弹簧的蓄能器元件16使得次级质量18相对于初级质量14能有限转动地与初级质量14耦联。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次级质量18设计成能切向地碰撞在蓄能器元件16上的输出法兰,输出法兰同时形成用于设计成滑摩离合器形式的扭矩限制器22的输入法兰20。扭矩限制器22在输出侧例如与套筒24连接,套筒能够尤其经由混合动力模块和/或分离离合器与机动车变速器耦联。
34.如在图2中所示,扭矩限制器22具有第一支撑盘24和第二支撑盘26,在第一支撑盘和第二支撑盘之间布置有输入法兰20。在第一支撑盘24和输入法兰20之间设有第一摩擦衬片28,而在第二支撑盘26和输入法兰20之间设有第二摩擦衬片30。第一支撑盘24和/或第二支撑盘30能通过弹性的预紧力在轴向上相互压紧,由此输入法兰20直至限定的极限扭矩能够保持摩擦接合,直至输入法兰20类似低通滤波器的形式在高于极限扭矩时迅速滑转。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盘24具有至少一个例如由压制的凸耳形成的第一携动元件32,第一摩擦衬片28经由第一携动元件不可相对转动地与第一支撑盘24耦联。相应地,第二支撑盘26具有至少一个例如由压制的凸耳形成的第二携动元件34,第二摩擦衬片30经由第二携动元件不可相对转动地与第一支撑盘24耦联,例如通过粘接固定,和/或第二摩擦衬片30与第二支撑盘26例如通过粘接固定。第一摩擦衬片28和第二摩擦衬片30设置在不同的半径区域中,使得第一摩擦衬片28和第二摩擦衬片30在轴向上看不能重叠。例如第一摩擦衬片28构造成内摩擦衬片36,内摩擦衬片完全地布置在构造成外摩擦衬片38的第二摩擦衬片30的径向内部。但是也能够使第一摩擦衬片28形成外摩擦衬片36并且第二摩擦衬片30形成内摩擦衬片36。额外地或替代地,输入法兰20能形成第一携动元件32和/或第二携动元件34,以使对应的摩擦衬片28、30不可相对转动地与输入法兰20耦联。
35.如在图3中所示,内摩擦衬片36和外摩擦衬片38在轴向上能彼此套接并且布置在共同的轴向区域中,由此能够由共同的、尤其一件式的摩擦衬片半成品38制造内摩擦衬片36和外摩擦衬片38。内摩擦衬片36与外摩擦衬片38的连接能够通过轴向的相对运动分开,尤其断开,以由摩擦衬片半成品40中获得内摩擦衬片36和外摩擦衬片38。
36.如在图4中所示,摩擦衬片半成品40能具有开口42,开口延伸到内摩擦衬片36中以及外摩擦衬片38中,由此在内摩擦衬片36与外摩擦衬片38分离之后内摩擦衬片36具有朝外摩擦衬片38敞开的内凹口44并且外摩擦衬片38具有朝内摩擦衬片36敞开的外凹口46。内凹口44和外凹口46能分别围绕对应的携动元件32、34,以形成不可相对转动的连接。在图4示出的实施例中,开口42能经由沿周向伸延的弧形的材料收窄部彼此连接,其中相应的材料收窄部形成分离部位48,分离部位用作内摩擦衬片36与外摩擦衬片38分离时的理论断裂部位。
37.与图4中示出的摩擦衬片半成品40的实施方式相比,在图5示出的摩擦衬片半成品40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缝隙状的凹口50替代分离部位48的延长部的一部分,使得分离部位48
通过连接内摩擦衬片36与外摩擦衬片38的连接板形成,连接板尤其也具有材料收窄部。实施成连接板的分离部位48能简单地被分开,如在图6中所示。
38.如在图7中所示,分离部位48的在轴向上设置的材料收窄部能由仅从一轴向侧引入的凹槽形成。这使得能够通过磨削相应的轴向侧去除分离部位中的留下的剩余材料并且由此使内摩擦衬片36与外摩擦衬片38分离。
39.在图8示出的摩擦衬片半成品40的实施方式中,分离部位48由从两个轴向侧开始的两个凹槽形成,凹槽的相应的凹槽底部彼此相对地定位。在图8示出的摩擦衬片半成品40的实施方式中,分离部位48中的相应的凹槽底部实施成经倒圆的。但是也能够将凹槽横截面实施成矩形的,如图9所示,和/或实施成包括三角形横截面的有角度的,如图10所示。还能够在共同的摩擦衬片半成品40中将相应的分离部位48的不同形状设计混合。还能够在开口42的边缘上和/或与开口42间隔开地设置相应的分离部位48的不同形状设计。
40.附图标记列表
41.10扭转振动减振器
42.12双质量飞轮
43.14初级质量
44.16蓄能器元件
45.18次级质量
46.20输入法兰
47.22扭矩限制器
48.24第一支撑盘
49.26第二支撑盘
50.28第一摩擦衬片
51.30第二摩擦衬片
52.32第一携动元件
53.34第二携动元件
54.36内摩擦衬片
55.38外摩擦衬片
56.40摩擦衬片半成品
57.42开口
58.44内凹口
59.46外凹口
60.48分离部位
61.50凹口

技术特征:
1.扭矩限制器(22),用于限制在机动车的驱动系中需要传递到机动车变速器的扭矩,所述扭矩限制器具有用于导入扭矩的输入法兰(20),用于导出扭矩的第一支撑盘(24),在轴向上压紧到所述第一支撑盘(24)上的用于导出扭矩的第二支撑盘(26),在轴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盘(24)和所述输入法兰(20)之间的用于摩擦接合地传递扭矩的第一摩擦衬片(28),以及在轴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盘(26)和所述输入法兰(20)之间的用于摩擦接合地传递扭矩的第二摩擦衬片(30),其中,所述第一摩擦衬片(28)和所述第二摩擦衬片(30)设置在不同的半径区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限制器(22),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盘(24)或所述输入法兰(20)具有接合到所述第一摩擦衬片(28)的第一凹口中以不可相对转动地耦联所述第一摩擦衬片(28)的第一携动元件(32),和/或所述第二支撑盘(24)或所述输入法兰具有接合到所述第二摩擦衬片(26)的第二凹口中以不可相对转动地耦联所述第二摩擦衬片(30)的第二携动元件(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矩限制器(22),其中,所述第一携动元件(32)和所述第二携动元件(34)设置在基本共同的半径区域中。4.扭转振动减振器(10),用于减少和/或消除导入到机动车的驱动系中的扭矩的旋转不均匀性,所述扭转振动减振器具有能与机动车发动机的驱动轴连接的双质量飞轮(12),其中,所述双质量飞轮(12)具有用于导出已减少振动的扭矩的输出法兰,和能将所述双质量飞轮(12)与机动车变速器耦联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限制器(22),其中,所述双质量飞轮(12)的输出法兰形成所述扭矩限制器(22)的输入法兰(20)。5.摩擦衬片半成品(40),尤其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限制器(22),所述摩擦衬片半成品具有径向外部的环形的外摩擦衬片(38),经由尤其圆形的由材料收窄部形成的分离部位(48)与所述外摩擦衬片(38)连接的径向内部的环形的内摩擦衬片(36),其中,所述外摩擦衬片(38)和所述内摩擦衬片(36)设置在不同的半径区域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擦衬片半成品(40),其中,所述外摩擦衬片(38)具有朝所述内摩擦衬片(36)敞开的外凹口(46),并且所述内摩擦衬片(36)具有朝所述外摩擦衬片(38)敞开的内凹口(44),其中,所述外凹口(46)和所述内凹口(44)彼此相对地构造在共同的圆周角区域中。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摩擦衬片半成品(40),其中,所述外摩擦衬片(38)和所述内摩擦衬片(36)分别经由形成分离部位(48)的连接板连接,其中,所述连接板沿周向经由尤其弧状的缝隙和/或外凹口(46)和内凹口(44)彼此分开,其中尤其所述连接板临接所述外凹口(46)和所述内凹口(44)。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擦衬片半成品(40),其中,所述分离部位由仅
设置在一轴向侧上或两个轴向侧上的分离凹槽形成,其中,所述分离凹槽至少在轴向部分区域中、尤其在凹槽底部上呈矩形地和/或经倒圆地和/或成角度地成型。9.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限制器(22)的方法,其中,沿着所述分离部位(48)分离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擦衬片半成品(40),并且将所述外摩擦衬片(38)和所述内摩擦衬片(36)用作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限制器(22)中的第一摩擦衬片(28)和第二摩擦衬片(30)。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至少一个轴向侧上去除材料地、尤其通过磨削地加工所述摩擦衬片半成品(40)并且通过去除材料的加工方式分离所述分离部位(48)。

技术总结
提出一种扭矩限制器(22),该扭矩限制器具有输入法兰(20)、第一支撑盘(24)、在轴向上压紧到第一支撑盘(24)上的第二支撑盘(26)、在轴向上设置在第一支撑盘(24)和输入法兰(20)之间的用于摩擦接合地传递扭矩的第一摩擦衬片(28)和在轴向上设置在第二支撑盘(26)和输入法兰(20)之间的用于摩擦接合地传递扭矩的第二摩擦衬片(30),其中,第一摩擦衬片(28)和第二摩擦衬片(30)设置在不同的半径区域中。因为第一摩擦衬片(28)和第二摩擦衬片(30)设置在不同的半径区域上,第一摩擦衬片(28)和第二摩擦衬片(30)能够由共同的摩擦衬片半成品(40)成本有利地制成,从而实现成本有利的扭矩限制器(22)。器(22)。器(22)。


技术研发人员:罗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3/8/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