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状物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03 阅读:116 评论:0


1.本发明主要涉及丝状物收集领域,具体为一种丝状物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市场上的现有技术内,针对丝状物的收集还是处于半自动化作业状态,即:
3.在收集丝状物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机械附近;
4.而目前针对丝状物收集工作,大多数还是采用滚轮收集,当丝状物布满滚轮后,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停机,若停机不及时,丝状物超出滚轮收集的范围,就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另外,针对丝状物收集工作而言,大多数机械在收集丝状物时,均为固定头数收集,而固定头数收集效率相对于可变头数收集要低一些。而针对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我想到了一种丝状物收集装置,可有效的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丝状物收集装置,可有效的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7.一种丝状物收集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座、连接轴、收集辊、圆挡块、拨动弹簧、圆拨块、连接柱、转动连接块、六边滑块、滚轮轴、连接六边嵌槽、支撑圆柱、压动滑杆、连接滑杆、压动滚轮、连接推杆、推动弧形杆、推动滑杆、推动圆销、l型拨杆、安装块、滑槽连接座、连接底杆、引导杆、引导架、引导轮、引导装置支撑座;其中: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或以上支撑座,其中两个支撑座对立设置在底座上,两个支撑中一个设置滚轮轴,另一个设置连接轴;所述滚轮轴上设置两个及以上收集辊,滚轮轴上还设有连接六边嵌槽;所述连接轴上上设有六边滑块、圆挡块;所述六边滑块上设有圆拨块,圆拨块上设置连接柱,连接柱连接转动连接块;所述圆拨块与圆挡块之间设置一个拨动弹簧;所述滚轮轴下端设有两个及以上压动滚轮,每个压动滚轮设置于相应收集辊的下方;每个压动滚轮下端均设有一个压动滑杆,每个压动滑杆上连接一个连接滑杆;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及以上支撑圆柱,每个支撑圆柱设置于相应压动滑杆的下方,所述压动滑杆可沿支撑圆柱轴线移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连接底杆,连接底杆上方连接滑槽连接座;所述滑槽连接座一侧设置推动滑杆,推动滑杆上设有两个及以上推动圆销;所述推动圆销均设置在滑槽连接座中;所述推动滑杆上还设有两个及以上推动弧形杆,每个推动弧形杆设置于相应连接滑杆的下方;所述每个推动滑杆与每个连接滑杆之间设置一个连接推杆;所述推动滑杆上还设有l型拨杆,l型拨杆上端设有两个或以上安装块,每个安装块上均设有一个拨销;所述拨销可推动圆拨块;所述圆拨块可沿滚轮轴轴线移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引导装置支撑座;所述引导装置支撑座设置在支撑座前方;所述引导装置支撑座上设有引导杆;所述引导杆可在引导装置支撑座中移动;所述引导杆上设有引导架;引导架上设有两个及以上引导滚轮。
8.进一步地,包括第一圆块、连接头、第二圆块、连接孔;其中:所述滚轮轴一端设有第一圆块,第一圆块上设有两个及以上连接头;所述滚轮轴另一端设有第二圆块,第二圆块
可与滚轮轴分离,第二圆块上设有两个及以上连接孔;所述第一圆块与第二圆块之间设有两个及以上收集辊。
9.进一步地,包括动力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蜗杆支撑座、蜗杆;其中:动力电机设置在底座上,动力电机上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连接轴上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蜗杆支撑座,蜗杆支撑座上设有蜗杆,蜗杆上设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设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三皮带轮之间设有第二皮带。
10.进一步地,包括蜗轮支撑座、蜗轮支撑杆、蜗轮、传动圆盘、导杆、传力滑块、中间连接杆;其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蜗轮支撑座;所述蜗轮支撑座上设有蜗轮支撑杆,蜗轮支撑杆上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上端设有传力圆盘,传力圆盘上设有导杆;所述导杆上设置传力滑块;所述传力滑块可在导杆上滑动;所述蜗轮与传力滑块之间设有一个传力杆;所述传力杆一端连接在蜗轮上,传力杆另一端连接在传力滑块上;所述传力杆可在蜗轮的连接点处转动,传力杆可在传力滑块的连接点处转动;所述传力杆可在蜗轮与传力滑块之间伸缩;所述传力滑块上还连接中间传力杆一端;所述中间传力杆另一端连接在传力杆上;所述中间传力杆可在传力滑块连接点处转动;所述中间传力杆可在传力杆连接点处转动。
11.进一步地,包括传力连接块、双头螺杆;其中:传力杆包括两个传力连接块;所述两个传力连接块之间设置一个双头螺杆;所述两个传力连接块可分别沿双头螺杆轴线背向移动。
12.进一步地,包括引导螺杆支撑架、引导螺杆、转动手柄;其中:引导杆上设有两个及以上引导螺杆支撑架,其中两个引导螺杆支撑架分别设置在引导螺杆两端;所述引导螺杆一端上设有转动手柄;所述引导螺杆可在引导螺杆支撑架上转动。
13.进一步地,包括矩形滑槽、牵引装置、引导轮底座、螺纹引块;其中:牵引装置包括引导轮底座、螺纹引块;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矩形滑槽中设有两个及以上牵引装置;所述两个及以上牵引装置可在矩形滑槽中滑动;所述每个牵引装置最下端设有一个螺纹引块;所述每个螺纹引块上方固定连接一个引导轮底座;所述每个引导轮底座上设有两个或以上引导轮;所述每个螺纹引块设置在引导螺杆上;所述每个螺纹引块可在引导螺杆上移动。
14.进一步地,包括滚轴卡座、滚轴卡盖、环形卡盘;其中:所述每个支撑座上端设有一个滚轴卡座;所述每个滚轴卡座上方设有一个滚轴开盖;所述滚轮轴与连接轴各设有一个环形卡盘;所述滚轮轴通过环形卡盘设置在滚轴卡座与滚轴卡盖之间;所述连接轴通过环形卡盘设置在滚轴卡座与滚轴卡盖之间。
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势:
16.(1)本装置可以对多根丝状物收集,同时对丝状物收集的根数还具有可变性。
17.(2)本装置收集满丝状物后,可自动停车。
18.(3)本装置在对丝状物收集时,可以安装不同宽度或不同数量的滚轮辊。
19.(4)本装置在对丝状物收集时,可使丝状物均匀的缠绕在收集辊上。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b内侧设有环形槽。
37.参照图3,收集系统200还包括连接轴202,连接轴202包括第一皮带轮202-a、圆形卡盘、拨动弹簧202-d、圆拨块202-e、连接柱202-e-01、转动连接块202-e-02、六边滑块202-f;所述连接轴202通过圆形卡盘转动设置在一支撑座201中的滚轴卡座201-a内;在设有圆形卡盘一侧的连接轴202上设置第一皮带轮202-a,在设有圆形卡盘另一侧的连接轴202上依次设置圆挡块202-c、拨动弹簧202-d、六边滑块202-f、圆拨块202-e,所述圆挡块202-c固定设置在连接轴202上,六边滑块202-f固定设置在连接轴202上,圆拨块202-e滑动设置在六边滑块202-f上,拨动弹簧202-d设置在圆挡块202-c与圆拨块202-e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圆拨块202-e上还设置连接柱202-e-01,连接柱202-e-01上设置转动连接块202-e-02,转动连接块202-e-02嵌入下文所述滚轮轴203包括的连接六边嵌槽203-a内。
38.参照图4、5,收集系统200还包括滚轮轴203,滚轮轴203包括连接六边嵌槽203-a、第一圆块203-b、连接头306-a-01、第二圆块203-c、连接孔203-c-01、螺纹连接槽203-c-02、连接螺纹203-d、收集辊204,所述滚轮轴203一端通过圆形卡盘转动设置在另一支撑座201中的滚轮轴203卡座内,所述滚轮轴203一端固定设置第一圆块203-b,第一圆块203-b上设置若干个连接头306-a-01,所述滚轮轴203的另一端设有连接螺纹203-d,第二圆块203-c内设有连接螺纹203-d槽,第二圆块203-c通过连接螺纹203-d槽与滚轮轴203上连接螺纹203-d配合将其安装在滚轮轴203上。进一步地,在靠近第二挡块的滚轮轴203一端设置连接六边嵌槽203-a,连接六边嵌槽203-a内可嵌上文所述的转动连接块202-e-02。进一步地,在第一圆块203-b与第二圆块203-c之间可设置若干个收集辊204,收集辊204一端设置连接头306-a-01,另一端设置连接孔203-c-01;所述收集辊204的安装:若需要依次安装四个收集辊204时,将第一个收集辊204带有连接孔203-c-01的一端套接在第一圆块203-b上,将第二个收集辊204带有连接孔203-c-01的一端套接在第一个收集辊204带有连接头306-a-01的一端,再将第三个收集辊204带有连接孔203-c-01的一端套接在第二个收集棍带有连接头306-a-01的一端,再将第四个收集辊204带有连接孔203-c-01的一端套接在第三个收集辊204带有连接头306-a-01一端,最后将第四个收集辊204带有连接头306-a-01的一端套接在第二圆块203-c上。
39.参照图6、7,所述收集系统200还包括停车装置205,所述停车装置205包括停车底座205-a、支撑圆柱205-b、方形滑槽205-b-01、压动弹簧205-c、压动滑杆205-d、连接滑杆205-d-01、压动滚轮205-e、连接推杆205-f、推动滚轮205-f-01、推动滑块205-g、滑槽连接座、连接底杆205-h-01、滑槽205-h-02,其中推动滑块205-g包括推动弧形杆205-g-01、推动弧形槽205-g-02、推动滑杆205-g-03、推动圆销205-g-04、l型拨杆205-g-05、安装块205-g-06、拨销205-g-07;所述停车装置205设置在滚轮轴203的下方,具体地,所述停车底座205-a设置在底座100上,每一个收集辊204的正下方均设有一个支撑圆柱205-b,支撑圆柱205-b设置在停车底座205-a上,支撑圆柱205-b内为空腔结构,空腔内设有压动弹簧205-c,支撑圆柱205-b上端设置方形滑槽205-b-01,方形滑槽205-b-01内滑动设置压动滑杆205-d,压动滑杆205-d下端固定设置在压动弹簧205-c上,压动滑杆205-d上端设置压动滚轮205-e,所述压动滚轮205-e设置在收集辊204的正下方,且压动滚轮205-e与收集辊204之间无距离,所述压动滑杆205-d侧边固定设置连接滑杆205-d-01,连接推杆205-f一端转动设置在连接滑杆205-d-01上,连接推杆205-f另一端设置推动滚轮205-f-01,推动滚轮205-f-01滑
动设置在推动滑块205-g中推动弧形杆205-g-01上的推动弧形槽205-g-02内,推动滑块205-g中还包括推动滑杆205-g-03,所述推动滑杆205-g-03上设置若干个推动圆销205-g-04,所述推动圆销205-g-04滑动设置在滑槽连接座中的滑槽205-h-02内,所述滑槽连接座通过连接底杆205-h-01固定设置在底座100上,所述推动滑杆205-g-03还固定设置l型拨杆205-g-05,l型拨杆205-g-05上端固定设置两个安装块205-g-06,两个安装块205-g-06上各固定设置一个拨销205-g-07,所述两个拨销205-g-07分别设置在上文所述拨动弹簧202-d上端处和下端处。
40.优选地,所述收集系统200具有可改变线头收集数量的功能,具体地,若目前滚轮轴203上设有四个收集辊204,因此可对四根线头进行收集,若需要改变线条收集数量时,只需增加或减少设置在滚轮轴203上的收集辊204即可。
41.参照图7、8、9,优选地,所述收集系统200还具有停车功能,具体地,当第一皮带轮202-a转动时,滚轮轴203得到转动动力,滚轮轴203转动时收集辊204会随着滚轮轴203的转动而转动,当收集辊204转动时,线条在收集辊204上缠绕,随着收集辊204转动的时间越长,收集辊204上收集的线条层数越多,当收集辊204上收集的层数达到一定数量时,收集辊204与线条结合的厚度会压动停车装置205中的压动滚轮205-e向下运动,当压动滚轮205-e向下运动时,压动滑杆205-d会在方形滑槽205-b-01中移动,连接滑杆205-d-01固定设置在压动滑杆205-d上,压动滑杆205-d向下移动,连接滑杆205-d-01将会拖动连接推杆205-f运动,连接推杆205-f一端转动设置在连接滑杆205-d-01上,另一端设有推动滚轮205-f-01,推动滚轮205-f-01滑动设置在推动弧形槽205-g-02中,而当压动滑杆205-d向下移动时,连接推杆205-f一端随着压动滑杆205-d移动并在压动滑杆205-d上转动,连接推杆205-f另一端设有的推动滚轮205-f-01会在推动弧形槽205-g-02中滑动,推动滑块205-g会因推动滚轮205-f-01的推动而在滑槽205-h-02支撑中移动;进一步地,推动滑块205-g动时,推动滑块205-g上设置的推动圆销205-g-04会在滑槽205-h-02中滑动;而当压动滑杆205-d下压会时推动滑块205-g会向第二皮带轮401-a靠近,综上所述,推动滑块205-g向第二皮带轮401-a靠近会导致推动滑块205-g中的拨销205-g-07拨动圆拨块202-e在六边滑块202-f上移动,并施压拨动弹簧202-d,圆拨块202-e施压拨动弹簧202-d时,转动连接块202-e-02会随着圆拨块202-e的移动从连接六边嵌槽203-a中拔出,当转动连接块202-e-02从连接六边嵌槽203-a中拔出后,滚轮轴203失去转动的动力,从而实现停车功能。
42.参照图10,所述引导系统300包括蜗杆支撑座301,蜗杆支撑座301包括蜗杆301-a、第三皮带轮301-a-01,所述蜗杆支撑座301设置在底座100上,所述蜗杆301-a转动设置在蜗杆支撑座301上,所述第三皮带轮301-a-01固定设置在蜗杆301-a上。
43.参照图10,所述引导系统300还包括蜗轮支撑座302,蜗轮支撑座302包括蜗轮支撑杆302-a、蜗轮302-a-01、第一传力底座302-a-011、传力圆盘302-b、导杆302-b-01,所述蜗轮支撑座302固定设置在底座100上,所述蜗轮支撑杆302-a转动设置在蜗轮支撑座302上,所述蜗轮302-a-01固定设置在蜗轮支撑杆302-a上,所述蜗轮302-a-01上固定设置第一传力底座302-a-011,所述传力圆盘302-b固定设置在蜗轮支撑杆302-a上端,传力圆盘302-b侧边固定设置两个导杆302-b-01,导杆302-b-01滑动设置在下文所述的传力滑块304中的圆形滑槽304-b中。
44.参照图10,所述引导系统300还包括传力滑块304,所述第二连接块包括圆形滑槽
304-b、第二连接底座100,所述传力滑块304内部设有圆形滑槽304-b,所述圆形滑槽304-b内设置导杆302-b-01,所述传力滑块304下端设置第二连接底座100。
45.参照图10,所述引导系统300还还包括传力杆303,传力杆303包括传力连接块303-a、螺纹槽、双头螺杆303-b,在本技术方案中传力连接块303-a的使用数量为两个,所述每一个传力连接块303-a中均开有一个螺纹槽,所述两个传力滑块304通过双头螺杆303-b连接,其中一个传力连接块303-a转动设置在第一传力底座302-a-011上,另一个传力连接块303-a转动设置在第二传力底座304-a上。
46.参照图10、11,所述引导系统300还包括中间传力杆305,所述中间传力杆305一端转动设置在传力滑块304上,另一端转动设置在下文所述引导装置306中的引导杆306-a上。
47.参照图12,所述引导系统300还包括引导装置306,所述引导装置306包括引导杆306-a、引导架306-b、引导装置支撑座306-e,其中引导杆306-a包括连接头306-a-01、引导螺杆支撑架306-a-04、安装孔306-a-02、螺纹孔306-a-03;引导架306-b包括矩形滑槽306-b-01、安装螺杆306-b-02,所述引导杆306-a上固定设置连接头306-a-01,所述连接头306-a-01转动连接在引导杆306-a一端,所述引导杆306-a滑动设置在引导装置支撑座306-e上,所述引导装置支撑座306-e固定设置在底座100上,所述引导杆306-a上端设置两个安装孔306-a-02和有一个螺纹孔306-a-03,所述螺纹孔306-a-03和安装孔306-a-02用于安装引导架306-b,所述引导架306-b上设有一条矩形滑槽306-b-01,引导架306-b上设有一个安装螺杆306-b-02,所述安装螺杆306-b-02两侧各设置一个安装杆306-b-03,所述安装杆306-b-03滑动设置在安装孔306-a-02中,所述安装螺杆306-b-02安装在螺纹孔306-a-03中;所述引导杆306-a侧面设置引导螺杆支撑架306-a-04,在本实施例中引导螺杆支撑架306-a-04的使用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引导杆306-a两端。
48.参照图12、13,所述引导装置306还包括牵引装置306-c,所述牵引装置306-c安装在引导架306-b上,所述牵引装置306-c包括引导轮306-c-03、引导轮底座306-c-01、螺纹引块306-c-02、引导螺杆306-d、转动手柄306-d-01,所述引导轮306-c-03转动设置在引导轮底座306-c-01上,在本实施中一个引导轮底座306-c-01上设置两个引导轮306-c-03,引导轮底座306-c-01下端固定设置一个螺纹引块306-c-02,螺纹引块306-c-02移动设置在引导螺杆306-d上,所述引导螺杆306-d一端设置转动手柄306-d-01,所述引导螺杆306-d转动设置在引导螺杆支撑架306-a-04上。
49.参照图1,所述动力装置400包括动力电机401、第二皮带轮401-a、第一皮带402、第二皮带403,所述动力电机401设置在底座100上,动力电机401上设有第二皮带轮401-a,所述第二皮带轮401-a上设置第一皮带402、第二皮带403,所述第一皮带402另一端安装在收集装置中的第一皮带轮202-a上,所述第二皮带403另一端安装在引导装置306中的第三皮带轮301-a-01上。
50.优选的,当收集辊204转动收集丝状物时,引导装置306可使丝状物均匀的缠绕在收集辊204上;具体地,当第三皮带轮301-a-01得到动力时,蜗杆301-a发生转动,蜗杆301-a会驱动蜗轮302-a-01转动,蜗轮302-a-01固定设置在蜗轮支撑杆302-a上,蜗轮支撑杆302-a转动时,传力圆盘302-b跟随蜗轮支撑杆302-a转动,所述传力滑块304设置在传力圆盘302-b的导杆302-b-01上,传力圆盘302-b转动将会通过传力滑块304驱动中间传力杆305运动,中间传力杆305运动时会驱动引导杆306-a在引导装置支撑座306-e中往复滑动,所述引
导杆306-a上安装有引导架306-b,引导架306-b上安装有牵引装置306-c,在收集过程中,丝状物是拉在两个引导轮306-c-03之间然后再连接在收集辊204上;当动力电机401工作时,第二皮带轮401-a会通过第一皮带402将动力传递给第一皮带轮202-a以及第二皮带轮401-a会通过第二皮带403将动力传递给第三皮带轮301-a-01,第一皮带轮202-a得到后,会驱使收集辊204转动,收集辊204转动会拉动丝状物缠绕在收集辊204上,第三皮带轮301-a-01得到动力后,会驱使引导装置306移动,引导装置306的移动会拉动引导线来回摆动,使丝状物均匀的缠绕在收集辊204上。
51.优选的,引导系统300可根据收集辊204的长度以及收集辊204的数量做调整,具体地,若安装在滚轮轴203上的收集辊204的长度较长需要作以下调整:
52.此时引导杆306-a往返移动的距离就要和收集辊204的长度一致;引导杆306-a双向移动的距离大小取决于传力杆303的长度,拧动双头螺杆303-b就会让传力杆303变长或变短,当传力杆303变长时,传动滑块会在导杆302-b-01上往远离传力圆盘302-b的方向滑动,所述传力圆盘302-b作圆周运动,引导杆306-a作往复均速直线移动,当推动滑块205-g往远离传力圆盘302-b的方向滑动时,引导杆306-a往复移动的距离会变长;当传力杆303变短时,传动滑块会在导杆302-b-01上往靠近传力圆盘302-b的方向滑动,引导杆306-a往复移动的距离会变短。
53.引导架306-b上的牵引装置306-c应根据需求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且每一个收集辊204都相对应一个牵引装置306-c;具体地,将牵引装置306-c沿着矩形滑槽306-b-01相对安装在收集辊204中间位置。优选地,所述安装在引导螺杆306-d上的牵引装置306-c可以进行整体移动,具体地,所述螺纹引块306-c-02安装在引导螺杆306-d上,当旋转转动手柄306-d-01时,引导螺杆306-d转动,而螺纹引块306-c-02会沿着引导螺杆306-d轴线移动。
54.本发明工作原理:当动力电机401工作时,第二皮带轮401-a转动,第二皮带轮401-a会通过第一皮带402将动力传递给第一皮带轮202-a,当第一皮带轮202-a转动时,会驱动连接轴202转动,连接轴202驱动滚轮轴203传动,滚轮轴203转动,收集辊204开始收集丝状物;当动力电机401工作时,第二皮带轮401-a通过第二皮带403驱动第三皮带轮301-a-01转动,第三皮带轮301-a-01驱动蜗杆301-a转动,蜗杆301-a通过与蜗轮302-a-01啮合从而使蜗轮支撑杆302-a转动,蜗轮支撑杆302-a转动驱动传力圆盘302-b转动,传力圆盘302-b上设有导杆302-b-01,导杆302-b-01上设有传力滑块304,传力滑块304是通过传力杆303将其固定在导杆302-b-01上:传力杆303一端转动设置在蜗轮302-a-01上的第一传力底座302-a-011上,传力杆303另一端转动设置在传力滑块304上的第二传力底座304-a上,当传力杆303的长度固定,传力滑块304就会固定在导杆302-b-01的相对位置上。当传力圆盘302-b作圆周转动时,传动滑块通过中间传力杆305拖动引导杆306-a作往复直线运动,引导杆306-a上装有引导架306-b,引导架306-b上装有牵引装置306-c;在实际工作中,当动力电机401工作时,收集系统200与引导系统300同时工作,丝状物在安装时首先拉在两个引导轮306-c-03之间,然后连接在收集辊204上;收集辊204在转动时,引导架306-b会往复移动,丝状物会被两个引导轮306-c-03依次推动,即:当引导架306-b向左运动时,丝状物会被右边的引导轮306-c-03推动,此时,丝状物会被收集辊204从右向左缠绕收集,而当引导架306-b向右运动时,丝状物会被左边的引导轮306-c-03推动,此时,丝状物会被收集辊204从左向右缠绕收集。
55.当收集辊204在收集丝状物时,随着丝状物不断被收集,丝状物与收集辊204结合的厚度不断增加,这样也在不断压下压动滑杆205-d,压动滑杆205-d会通过连接滑杆205-d-01与连接推杆205-f的连接从而拖动推动滑块205-g移动,推动滑块205-g移动时,会通过拨销205-g-07拨动圆拨块202-e在六边滑块202-f上移动,圆拨块202-e的渐渐移动会将转动连接块202-e-02渐渐从滚轮轴203中拖出,当转动连接块202-e-02从滚轮轴203上完全被拖出时,滚轮轴203失去转动动力,而此时收集辊204已经完成收集丝状物的工作。此时,从支撑座201上取下固定滚轮轴203的滚动卡盖,拿下滚轮轴203取下收集辊204,然后再将新的收集辊204安装在滚轮轴203上,再将滚轮轴203安装在支撑上进行下一轮收集工作;当取下滚轮轴203时,压动滑杆205-d会因压动弹簧205-c的作用上升到原来位置。
56.若更换了不一样宽度或不一样数量的收集辊204时,就需要改变牵引装置306-c的使用数量以及牵引装置306-c在引导螺杆306-d上的位置,即:当增加了收集辊204的数量时,就需要相应在引导螺杆306-d上增加牵引装置306-c的使用数量,且每一个牵引装置306-c都相对安装在每一个收集辊204中间的位置,若增加了收集辊204的长度但没有增加收集辊204的数量时,只需要旋转引导螺杆306-d上的转动手柄306-d-01将牵引装置306-c整体移动到每一个牵引装置306-c都相对安装在每一个收集辊204中间的位置处即可;综上为本发明工作原理。

技术特征:
1.一种丝状物收集装置,包括底座(100)、支撑座(201)、连接轴(202)、收集辊(204)、圆挡块(202-c)、拨动弹簧(202-d)、圆拨块(202-e)、连接柱(202-e-01)、转动连接块(202-e-02)、六边滑块(202-f)、滚轮轴(203)、连接六边嵌槽(203-a)、支撑圆柱(205-b)、压动滑杆(205-d)、连接滑杆(205-d-01)、压动滚轮(205-e)、连接推杆(205-f)、推动弧形杆(205-g-01)、推动滑杆(205-g-03)、推动圆销(205-g-04)、l型拨杆(205-g-05)、安装块(205-g-06)、滑槽连接座(205-h)、连接底杆(205-h-01)、引导杆(302-b-01)(306-a)、引导架(306-b)、引导轮(306-c-03)、引导装置支撑座(306-e);其中:所述底座(100)上设有两个或以上支撑座(201),其中两个支撑座(201)对立设置在底座(100)上,两个支撑中一个设置滚轮轴(203),另一个设置连接轴(202);所述滚轮轴(203)上设置两个及以上收集辊(204),滚轮轴(203)上还设有连接六边嵌槽(203-a);所述连接轴(202)上上设有六边滑块(202-f)、圆挡块(202-c);所述六边滑块(202-f)上设有圆拨块(202-e),圆拨块(202-e)上设置连接柱(202-e-01),连接柱(202-e-01)连接转动连接块(202-e-02);所述圆拨块(202-e)与圆挡块(202-c)之间设置一个拨动弹簧(202-d);所述滚轮轴(203)下端设有两个及以上压动滚轮(205-e),每个压动滚轮(205-e)设置于相应收集辊(204)的下方;每个压动滚轮(205-e)下端均设有一个压动滑杆(205-d),每个压动滑杆(205-d)上连接一个连接滑杆(205-d-01);所述底座(100)上设有两个及以上支撑圆柱(205-b),每个支撑圆柱(205-b)设置于相应压动滑杆(205-d)的下方,所述压动滑杆(205-d)可沿支撑圆柱(205-b)轴线移动;所述底座(100)上还设有连接底杆(205-h-01),连接底杆(205-h-01)上方连接滑槽连接座(205-h);所述滑槽连接座(205-h)一侧设置推动滑杆(205-g-03),推动滑杆(205-g-03)上设有两个及以上推动圆销(205-g-04);所述推动圆销(205-g-04)均设置在滑槽连接座(205-h)中;所述推动滑杆(205-g-03)上还设有两个及以上推动弧形杆(205-g-01),每个推动弧形杆(205-g-01)设置于相应连接滑杆(205-d-01)的下方;所述每个推动滑杆(205-g-03)与每个连接滑杆(205-d-01)之间设置一个连接推杆(205-f);所述推动滑杆(205-g-03)上还设有l型拨杆(205-g-05),l型拨杆(205-g-05)上端设有两个或以上安装块(205-g-06),每个安装块(205-g-06)上均设有一个拨销;所述拨销可推动圆拨块(202-e);所述圆拨块(202-e)可沿滚轮轴(203)轴线移动;所述底座(100)上还设有引导装置支撑座(306-e);所述引导装置支撑座(306-e)设置在支撑座(201)前方;所述引导装置支撑座(306-e)上设有引导杆(302-b-01)(306-a);所述引导杆(302-b-01)(306-a)可在引导装置支撑座(306-e)中移动;所述引导杆(302-b-01)(306-a)上设有引导架(306-b);
引导架(306-b)上设有两个及以上引导滚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圆块(203-b)、连接头(203-b-01)、第二圆块(203-c)、连接孔(203-c-01);其中:所述滚轮轴(203)一端设有第一圆块(203-b),第一圆块(203-b)上设有两个及以上连接头(203-b-01);所述滚轮轴(203)另一端设有第二圆块(203-c),第二圆块(203-c)可与滚轮轴(203)分离,第二圆块(203-c)上设有两个及以上连接孔(203-c-01);所述第一圆块(203-b)与第二圆块(203-c)之间设有两个及以上收集辊(2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电机(401)、第一皮带(402)轮(202-a)、第二皮带轮(401-a)、第三皮带轮(301-a-01)、第一皮带(402)、第二皮带(403)、蜗杆(301-a)支撑座(301)、蜗杆(301-a);其中:动力电机(401)设置在底座(100)上,动力电机(401)上设有第二皮带(403)轮(401-a);所述连接轴(202)上设有第一皮带(402)轮(202-a);所述底座(100)上还设有蜗杆(301-a)支撑座(301),蜗杆(301-a)支撑座(301)上设有蜗杆(301-a),蜗杆(301-a)上设有第三皮带轮(301-a-01);所述第一皮带(402)轮(202-a)与第二皮带(403)轮(401-a)之间设有第一皮带(402);所述第二皮带(403)轮(401-a)与第三皮带轮(301-a-01)之间设有第二皮带(403)。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蜗轮(302-a-01)支撑座(302)、蜗轮(302-a-01)支撑杆(302-a)、蜗轮(302-a-01)、传动圆盘(302-b)、导杆(302-b-01)、传力滑块(304)、中间连接杆(305);其中:所述底座(100)上还设有蜗轮(302-a-01)支撑座(302);所述蜗轮(302-a-01)支撑座(302)上设有蜗轮(302-a-01)支撑杆(302-a),蜗轮(302-a-01)支撑杆(302-a)上设有蜗轮(302-a-01);所述蜗轮(302-a-01)上端设有传力圆盘,传力圆盘上设有导杆(302-b-01);所述导杆(302-b-01)上设置传力滑块(304);所述传力滑块(304)可在导杆(302-b-01)上滑动;所述蜗轮(302-a-01)与传力滑块(304)之间设有一个传力杆;所述传力杆一端连接在蜗轮(302-a-01)上,传力杆另一端连接在传力滑块(304)上;所述传力杆可在蜗轮(302-a-01)的连接点处转动,传力杆可在传力滑块(304)的连接点处转动;所述传力杆可在蜗轮(302-a-01)与传力滑块(304)之间伸缩;所述传力滑块(304)上还连接中间传力杆一端;所述中间传力杆另一端连接在传力杆上;所述中间传力杆可在传力滑块(304)连接点处转动;所述中间传力杆可在传力杆连接点处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力连接块(303-a)、双头螺杆(303-b);其中:传力杆包括两个传力连接块(303-a);所述两个传力连接块(303-a)之间设置一个双头螺杆(303-b);
所述两个传力连接块(303-a)可分别沿双头螺杆(303-b)轴线背向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螺杆(306-d)支撑架(306-a-04)、引导螺杆(306-d)、转动手柄(306-d-01);其中:引导杆(302-b-01)(306-a)上设有两个及以上引导螺杆(306-d)支撑架(306-a-04),其中两个引导螺杆(306-d)支撑架(306-a-04)分别设置在引导螺杆(306-d)两端;所述引导螺杆(306-d)一端上设有转动手柄(306-d-01);所述引导螺杆(306-d)可在引导螺杆(306-d)支撑架(306-a-04)上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滑槽(306-b-01)、牵引装置(306-c)、引导轮底座(306-c-01)、螺纹引块(306-c-02);其中:牵引装置(306-c)包括引导轮底座(306-c-01)、螺纹引块(306-c-02);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矩形滑槽(306-b-01);所述矩形滑槽(306-b-01)中设有两个及以上牵引装置(306-c);所述两个及以上牵引装置(306-c)可在矩形滑槽(306-b-01)中滑动;所述每个牵引装置(306-c)最下端设有一个螺纹引块(306-c-02);所述每个螺纹引块(306-c-02)上方固定连接一个引导轮底座(306-c-01);所述每个引导轮底座(306-c-01)上设有两个或以上引导轮(306-c-03);所述每个螺纹引块(306-c-02)设置在引导螺杆(306-d)上;所述每个螺纹引块(306-c-02)可在引导螺杆(306-d)上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轴卡座(201-a)、滚轴卡盖(201-b)、环形卡盘(202-b);其中:所述每个支撑座(201)上端设有一个滚轴卡座(201-a);所述每个滚轴卡座(201-a)上方设有一个滚轴开盖;所述滚轮轴(203)与连接轴(202)各设有一个环形卡盘(202-b);所述滚轮轴(203)通过环形卡盘(202-b)设置在滚轴卡座(201-a)与滚轴卡盖(201-b)之间;所述连接轴(202)通过环形卡盘(202-b)设置在滚轴卡座(201-a)与滚轴卡盖(201-b)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丝状物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系统、引导系统;引导系统设置在收集系统前端;本装置可以对多根丝状物收集,同时对丝状物收集的根数还具有可变性。本装置收集满丝状物后,可自动停车。本装置在对丝状物收集时,可以安装不同宽度或不同数量的滚轮辊。本装置在对丝状物收集时,可使丝状物均匀的缠绕在收集辊上。辊上。辊上。


技术研发人员:温嘉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沛县万豪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3/8/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