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居家养老智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03 阅读:10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智能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居家养老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0002][0003]
现在的养老机构相对原始,大多为将老人集中到一个特定的场所,派专人统一照顾,但这样不仅成本(人工、管理、土地)高昂,还用许多老年人不愿离家,导致这种养老机构无法大面积普及,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居家养老智能系统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居家养老智能系统,本方案通过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的配合,可以对服务对象的身体和生活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并在有需要时提供帮助指导,而且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可以及时发现,减少服务对象生活中可能出现困难和危险,让老人可以更好的享受老年生活,同时智能系统可以同时服务大量客户,只需配置部分智能设备,方便统一管理,降低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也可以降低客户的养老压力,有利于进一步增加服务人群,而通过信息加密模块将客户端发出的信息部分进行加密,避免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和生活情况被过度暴露,让服务对象拥有安心的隐私环境,生活的更加舒心。
[0006]
2.技术方案
[0007]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居家养老智能系统,包括服务中心、客户端、服务端、信息交互端、总控制模块、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呼叫模块、社交平台、数据库、录入模块、信息加密模块、强制获取模块、分析模块、处理模块,服务中心与客户端、服务端、信息交互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总控制模块具体为移动电脑,移动电脑与固定设备、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内置呼叫模块,分析模块和强制获取模块信息互通,呼叫模块与处理模块无线信号连接。
[0009]
服务中心,用于客户端、服务端、信息交互端三者之间的信息互通,并提供技术支持;
[0010]
客户端,用于和服务对象互动;
[0011]
服务端,用于和服务机构互动;
[0012]
信息交互端,用于服务对象和服务对象之间、服务对象和服务机构之间的互动;
[0013]
总控制模块,用于统一管理控制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并以此沟通信息交互端;
[0014]
固定设备,用于监测记录服务对象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固定设备具体包括摄像头(监测服务对象)、门窗磁传感器(监测门窗开关)、水流传感器(监测水龙头开关)、烟雾报警器(监测火灾)、声音传感器(监测噪音)、燃气传感器(监测燃气泄漏)、空气传感器(监测空
气质量)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配置;
[0015]
移动设备,用于监测记录服务对象的身体和活动情况,移动设备具体包括智能穿戴设备等,穿戴设备具有脉搏、呼吸、血压、睡眠等监测功能,还具备定位、电话功能;
[0016]
通过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的配合,可以对服务对象的身体和生活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并在有需要时提供帮助指导,而且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可以及时发现,减少服务对象生活中可能出现困难和危险,让老人可以更好的享受老年生活,同时智能系统可以同时服务大量客户,只需配置部分智能设备,方便统一管理,降低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也可以降低客户的养老压力,有利于进一步增加服务人群。
[0017]
呼叫模块,用于在服务对象需要帮助时发出求助信号,让服务对象可以及时获得帮助;
[0018]
社交平台,用于给服务对象提供交流互助的场所,其具体内容包括社区互联、动态发表、互评互赞、好友沟通等,服务对象们可以再次互帮互助,互相沟通,分享生活,建立适合老年人的社交文化圈,让服务对象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0019]
数据库,用于存储流经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所有信息数据;
[0020]
录入模块,用于将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总控制模块提供的信息存入数据库;
[0021]
信息加密模块,用于将客户端发出的信息进行加密,加密的信息包括姓名、具体到小区的地址、体貌、家庭内部监控等无关大数据分析和服务的内容;
[0022]
强制获取模块,用于还原加密模块加密的信息,强制获取模块的启动需要分析模块给出授权;
[0023]
通过信息加密模块将客户端发出的信息部分进行加密,避免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和生活情况被过度暴露,让服务对象拥有安心的隐私环境,生活的更加舒心,而强制获取模块则在必要(分析模块判断必要给出授权,判断必要的要素包括对生命健康有影响的事件)时,还原部分信息,避免隐藏的信息影响服务。
[0024]
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客户端发出的信息,筛选有用数据,做出准确判断;
[0025]
处理模块,用于对分析模块做出的判断制定应对措施。
[0026]
进一步的,数据库分为个人档案库和信息集成库,个人档案库以服务的个人为单位管理数据,方便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快速了解对应人员信息,信息集成库以信息的种类(患病数量和类型、家庭条件、生活习惯、年龄、性别等)为单位管理数据,方便进行大数据分析,制定服务、管理方案。
[0027]
进一步的,呼叫模块分为主动呼叫和系统呼叫,移动设备配备主动呼叫,固定设备配备系统呼叫,多种呼叫方式可以保障服务质量。
[0028]
进一步的,信息加密模块进行加密的信息包括文本和图像;
[0029]
文本加密:隐藏部分关键文字、数字;
[0030]
图像加密:将人体图像简化为没有五官、体态的人偶模型,将器物简化的仅有外形轮廓的模型;
[0031]
通过对文本和图像的加密,进一步的保障了服务对象的隐私,但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监测效果,避免加密影响服务。
[0032]
进一步的,分析模块分为人工分析和系统分析,系统分析可以直接读取信息加密模块加密前的信息,人工分析仅能读取信息加密模块加密的信息,保障了个人隐私。
[0033]
进一步的,穿戴设备包括监测器,监测器的下方设置有监测口,监测器的两侧固定均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一端装配有携带结构,安装架的下方设置有辅助机构,通过携带结构使监测器有更多的佩戴方式可选择,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以为有不同生活习惯的人提供服务,同时辅助机构让监测器的监测结果更准确。
[0034]
优选的,携带结构包括卡接在安装架外侧的连接件,连接件的外侧插接有贯穿安装架的固定栓,连接件的另一端绑定有腕环带,辅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监测器底部的软垫,软垫呈环形分布在监测口外侧,通过腕环带可以将监测器固定在手腕上,方便随从查看,同时软垫可以让监测器和手腕贴合,避免光线进入监测口,从而提高监测精度。
[0035]
优选的,两侧安装架之间串接有一条颈带,辅助机构包括安装在监测器底部的贴合机构,通过颈带可以将监测器悬挂在脖子上,方便为有肢体障碍(残缺、中风、瘫痪)和不习惯手腕佩戴饰物的人群服务,扩展拉开业务范围,同时通过贴合机构可以将监测器固定在前胸,避免监测器随意摆动,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0036]
进一步的,贴合机构包括卡接在监测器底部的拼接板,拼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呈矩阵分布的软环垫,软环垫的中心处开设有换气孔,拼接板的侧面开设有贯穿槽,贯穿槽的槽底壁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内壁开设有压力槽,贯穿槽的内部插接有前后贯穿的调节杆,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与调节杆转动连接,连接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到压力槽内的压力杆,换气孔与压力槽连通,连接块与活动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通过在监测器的底部设置软环垫,在佩戴时,先按压调节杆推送连接块,连接块通过压力杆将压力槽内的空气从换气孔推出,再将监测器附有软环垫的一侧贴在前胸,松开调节杆,弹簧推送连接块复位,压力杆通过换气孔将软环垫和人体皮肤间的空气抽入压力槽内,使软环垫牢牢吸附在前胸皮肤上,监测器也被固定在一处,不会随意摆动,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当固定处皮肤出现刺痛或瘙痒时,这种简单的固定方法也方便更换监测器的位置,避免对固定处皮肤造成损伤,同时将软环垫设置的小且密,可以增大软环垫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固定监测器所需的力被分散,也可以减小软环垫对老人皮肤的损伤。
[0037]
进一步的,压力槽的数量不少于三个,软环垫被平均分配给不同的压力槽,且相邻的换气孔不与同一个压力槽连通,软环垫被分组管理,在因人体活动导致局部软环垫漏气时(部分老人皮肤干燥,体型瘦弱,软环垫的吸附效果不佳),只对对应分组的软环垫产生影响,而其它分组的软环垫仍可以起到吸附效果,使监测器的固定状态更加稳定。
[0038]
进一步的,贯穿槽的内壁分为柱形面和锥形面,调节杆延伸到贯穿槽外侧的一端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件,调节槽的开口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与调节件螺纹连接,调节杆的外侧开设有贯穿到调节槽内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调节件的另一端设置成与限位杆对应的圆锥形,通过在贯穿槽内设置锥形面,使用时,根据老人的皮肤情况(有的皮肤易吸附,有的皮肤不易吸附),调节限位杆伸出调节杆的长度,限位杆伸出的越长,调节杆被连接块推动复位时的位于距离越小,软环垫产生的吸附力越弱,限位杆伸出的越短,调节杆被连接块推动复位时的位于距离越大,软环垫产生的吸附力越强,保证监测器固定牢固的同时,也避免对老人皮肤造成较大损伤。
[0039]
3.有益效果
[0040]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41]
1、本方案通过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的配合,可以对服务对象的身体和生活进行全
方位的监测,并在有需要时提供帮助指导,而且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可以及时发现,减少服务对象生活中可能出现困难和危险,让老人可以更好的享受老年生活,同时智能系统可以同时服务大量客户,只需配置部分智能设备,方便统一管理,降低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也可以降低客户的养老压力,有利于进一步增加服务人群。
[0042]
2、通过信息加密模块将客户端发出的信息部分进行加密,避免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和生活情况被过度暴露,让服务对象拥有安心的隐私环境,生活的更加舒心,而强制获取模块则在必要(分析模块判断必要给出授权,判断必要的要素包括对生命健康有影响的事件)时,还原部分信息,避免隐藏的信息影响服务。
[0043]
3、社交平台用于给服务对象提供交流互助的场所,其具体内容包括社区互联、动态发表、互评互赞、好友沟通等,服务对象们可以再次互帮互助,互相沟通,分享生活,建立适合老年人的社交文化圈,让服务对象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0044]
4、通过携带结构使监测器有更多的佩戴方式可选择,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以为有不同生活习惯的人提供服务,同时辅助机构让监测器的监测结果更准确。
[0045]
5、通过在监测器的底部设置软环垫,在佩戴时,先按压调节杆推送连接块,连接块通过压力杆将压力槽内的空气从换气孔推出,再将监测器附有软环垫的一侧贴在前胸,松开调节杆,弹簧推送连接块复位,压力杆通过换气孔将软环垫和人体皮肤间的空气抽入压力槽内,使软环垫牢牢吸附在前胸皮肤上,监测器也被固定在一处,不会随意摆动,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当固定处皮肤出现刺痛或瘙痒时,这种简单的固定方法也方便更换监测器的位置,避免对固定处皮肤造成损伤,同时将软环垫设置的小且密,可以增大软环垫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固定监测器所需的力被分散,也可以减小软环垫对老人皮肤的损伤。
[0046]
6、压力槽的数量不少于三个,软环垫被平均分配给不同的压力槽,且相邻的换气孔不与同一个压力槽连通,软环垫被分组管理,在因人体活动导致局部软环垫漏气时(部分老人皮肤干燥,体型瘦弱,软环垫的吸附效果不佳),只对对应分组的软环垫产生影响,而其它分组的软环垫仍可以起到吸附效果,使监测器的固定状态更加稳定。
[0047]
7、通过在贯穿槽内设置锥形面,使用时,根据老人的皮肤情况(有的皮肤易吸附,有的皮肤不易吸附),调节限位杆伸出调节杆的长度,限位杆伸出的越长,调节杆被连接块推动复位时的位于距离越小,软环垫产生的吸附力越弱,限位杆伸出的越短,调节杆被连接块推动复位时的位于距离越大,软环垫产生的吸附力越强,保证监测器固定牢固的同时,也避免对老人皮肤造成较大损伤。
附图说明
[0048]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模块图;
[0049]
图2为本发明的监测器腕带式上方展示图;
[0050]
图3为本发明的监测器腕带式下方展示图;
[0051]
图4为本发明的监测器腕带式拆解图;
[0052]
图5为本发明的监测器颈带式上方展示图;
[0053]
图6为本发明的监测器颈带式下方展示图;
[0054]
图7为本发明的贴合机构吸附状态图;
[0055]
图8为本发明的贴合机构放松状态图;
[0056]
图9为本发明的调节杆大位移状态图;
[0057]
图10为本发明的调节杆小位移状态图。
[0058]
图中标号说明:
[0059]
1、监测器;11、监测口;2、安装架;3、连接件;4、固定栓;5、腕环带;6、软垫;7、颈带;8、贴合机构;81、拼接板;82、软环垫;83、换气孔;84、贯穿槽;85、活动槽;86、压力槽;87、调节杆;88、连接块;89、压力杆;810、弹簧;811、调节槽;812、调节件;813、转动杆;814、安装孔;815、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60]
本实施例将结合公开的附图,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61]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内”、“外”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62]
实施例1:
[0063]
请参阅图1,一种居家养老智能系统,包括服务中心、客户端、服务端、信息交互端、总控制模块、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呼叫模块、社交平台、数据库、录入模块、信息加密模块、强制获取模块、分析模块、处理模块,服务中心与客户端、服务端、信息交互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总控制模块具体为移动电脑,移动电脑与固定设备、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内置呼叫模块,分析模块和强制获取模块信息互通,呼叫模块与处理模块无线信号连接。
[0064]
服务中心,用于客户端、服务端、信息交互端三者之间的信息互通,并提供技术支持;
[0065]
客户端,用于和服务对象互动;
[0066]
服务端,用于和服务机构互动;
[0067]
信息交互端,用于服务对象和服务对象之间、服务对象和服务机构之间的互动;
[0068]
总控制模块,用于统一管理控制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并以此沟通信息交互端;
[0069]
固定设备,用于监测记录服务对象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固定设备具体包括摄像头(监测服务对象)、门窗磁传感器(监测门窗开关)、水流传感器(监测水龙头开关)、烟雾报警器(监测火灾)、声音传感器(监测噪音)、燃气传感器(监测燃气泄漏)、空气传感器(监测空气质量)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配置;
[0070]
移动设备,用于监测记录服务对象的身体和活动情况,移动设备具体包括智能穿戴设备等,穿戴设备具有脉搏、呼吸、血压、睡眠等监测功能,还具备定位、电话功能;
[0071]
呼叫模块,用于在服务对象需要帮助时发出求助信号,让服务对象可以及时获得
帮助,呼叫模块分为主动呼叫和系统呼叫,移动设备配备主动呼叫,固定设备配备系统呼叫,多种呼叫方式可以保障服务质量;
[0072]
社交平台,用于给服务对象提供交流互助的场所,其具体内容包括社区互联、动态发表、互评互赞、好友沟通等,服务对象们可以再次互帮互助,互相沟通,分享生活,建立适合老年人的社交文化圈,让服务对象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0073]
数据库,用于存储流经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所有信息数据,数据库分为个人档案库和信息集成库,个人档案库以服务的个人为单位管理数据,方便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快速了解对应人员信息,信息集成库以信息的种类(患病数量和类型、家庭条件、生活习惯、年龄、性别等)为单位管理数据,方便进行大数据分析,制定服务、管理方案。
[0074]
录入模块,用于将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总控制模块提供的信息存入数据库;
[0075]
信息加密模块,用于将客户端发出的信息进行加密,加密的信息包括姓名、具体到小区的地址、体貌、家庭内部监控等无关大数据分析和服务的内容;
[0076]
强制获取模块,用于还原加密模块加密的信息,强制获取模块的启动需要分析模块给出授权;
[0077]
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客户端发出的信息,筛选有用数据,做出准确判断,分析模块分为人工分析和系统分析,系统分析可以直接读取信息加密模块加密前的信息,人工分析仅能读取信息加密模块加密的信息,保障了个人隐私;
[0078]
处理模块,用于对分析模块做出的判断制定应对措施。
[0079]
一种居家养老智能系统运行步骤:
[0080]
s1、将固定设备安装在服务对象家中,将移动设备佩戴在服务对象身上,将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与总控制模块连接;
[0081]
s2、开通注册客户端,并通过总控制模块导入服务对象的信息(身份信息和病例),这些信息被录入模块存入数据库,根据系统调试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
[0082]
s3、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将服务对象的身体和生活信息不断输出,经过信息加密模块加密后被录入模块送入数据库;
[0083]
s4、分析模块读取数据库内的信息,利用ai进行分析,在有必要时,强制获取模块将加密信息破解,分析模块再对完整的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处理模块对分析模块做出的判断制定应对措施,相关工作人员根据方案实施。
[0084]
信息加密模块进行加密的信息包括文本和图像,文本加密,隐藏部分关键文字、数字,图像加密将人体图像简化为没有五官、体态的人偶模型,将器物简化的仅有外形轮廓的模型,通过对文本和图像的加密,进一步的保障了服务对象的隐私,但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监测效果,避免加密影响服务。
[0085]
实施例2:
[0086]
请参阅图2-10,穿戴设备包括监测器1,监测器1的下方设置有监测口11,监测器1的两侧固定均连接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一端装配有携带结构,安装架2的下方设置有辅助机构,通过携带结构使监测器1有更多的佩戴方式可选择,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以为有不同生活习惯的人提供服务,同时辅助机构让监测器1的监测结果更准确。
[0087]
携带结构包括卡接在安装架2外侧的连接件3,连接件3的外侧插接有贯穿安装架2的固定栓4,连接件3的另一端绑定有腕环带5,辅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监测器1底部的软
垫6,软垫6呈环形分布在监测口11外侧,通过腕环带5可以将监测器1固定在手腕上,方便随从查看,同时软垫6可以让监测器1和手腕贴合,避免光线进入监测口11,从而提高监测精度。
[0088]
两侧安装架2之间串接有一条颈带7,辅助机构包括安装在监测器1底部的贴合机构8,通过颈带7可以将监测器1悬挂在脖子上,方便为有肢体障碍(残缺、中风、瘫痪)和不习惯手腕佩戴饰物的人群服务,扩展拉开业务范围,同时通过贴合机构8可以将监测器1固定在前胸,避免监测器1随意摆动,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0089]
贴合机构8包括卡接在监测器1底部的拼接板81,拼接板8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呈矩阵分布的软环垫82,软环垫82的中心处开设有换气孔83,拼接板81的侧面开设有贯穿槽84,贯穿槽84的槽底壁开设有活动槽85,活动槽85的内壁开设有压力槽86,贯穿槽84的内部插接有前后贯穿的调节杆87,活动槽8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块88,连接块88与调节杆87转动连接,连接块8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到压力槽86内的压力杆89,换气孔83与压力槽86连通,连接块88与活动槽85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810,在佩戴时,先按压调节杆87推送连接块88,如图8所示,连接块88通过压力杆89将压力槽86内的空气从换气孔83推出,再将监测器1附有软环垫82的一侧贴在前胸,松开调节杆87,失去压力弹簧810推送连接块88复位,如图7所示,连接块88带动调节杆87和压力杆89复位,压力杆89通过换气孔83将软环垫82和人体皮肤间的空气抽入压力槽86内,软环垫82内生产负压,使软环垫82牢牢吸附在前胸皮肤上,监测器1也被固定在一处,不会随意摆动,当固定处皮肤出现刺痛或瘙痒时,按上述方法更换监测器1的位置,避免对固定处皮肤造成损伤。
[0090]
压力槽86的数量不少于三个,软环垫82被平均分配给不同的压力槽86,且相邻的换气孔83不与同一个压力槽86连通,软环垫82被分组管理,在因人体活动导致局部软环垫82漏气时(部分老人皮肤干燥,体型瘦弱,软环垫82的吸附效果不佳),只对对应分组的软环垫82产生影响,而其它分组的软环垫82仍可以起到吸附效果,使监测器1的固定状态更加稳定。
[0091]
贯穿槽84的内壁分为柱形面和锥形面,调节杆87延伸到贯穿槽84外侧的一端开设有调节槽811,调节槽8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件812,调节槽811的开口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杆813,转动杆813与调节件812螺纹连接,调节杆87的外侧开设有贯穿到调节槽811内的安装孔814,安装孔8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815,调节件812的另一端设置成与限位杆815对应的圆锥形,软环垫82吸附前正转转动杆813,转动杆813提供螺纹将调节件812向外拉动,调节件812与限位杆815接触的部分变窄,调节槽811失去限制,软环垫82吸附上连接块88复位时,调节杆87可以向外发生最大位移动,软环垫82的吸附力也最强,然后反转转动杆813通过螺纹将调节件812向内推送,调节件812将安装孔814推送出调节槽811,限位杆815顶压在贯穿槽84的锥形面上,并随着限位杆815的伸出将调节杆87向贯穿槽84内侧推送,减弱软环垫82的吸附力,无不适感后停止。
[009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居家养老智能系统,包括服务中心、客户端、服务端、信息交互端、总控制模块、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呼叫模块、社交平台、数据库、录入模块、信息加密模块、强制获取模块、分析模块、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中心与客户端、服务端、信息交互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所述总控制模块具体为移动电脑,所述移动电脑与固定设备、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所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内置呼叫模块,所述分析模块和强制获取模块信息互通,所述呼叫模块与处理模块无线信号连接;所述移动设备包括智能穿戴设备,且穿戴设备具体为监测器(1),所述监测器(1)的下方设置有监测口(11),所述监测器(1)的两侧固定均连接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一端装配有携带结构,所述安装架(2)的下方设置有辅助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家养老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分为个人档案库和信息集成库,所述个人档案库以服务的个人为单位管理数据,所述信息集成库以信息的种类为单位管理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家养老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模块分为主动呼叫和系统呼叫,所述移动设备配备主动呼叫,所述固定设备配备系统呼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家养老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加密模块进行加密的信息包括文本和图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家养老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分为人工分析和系统分析,所述系统分析可以直接读取信息加密模块加密前的信息,人工分析仅能读取信息加密模块加密的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家养老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结构包括卡接在安装架(2)外侧的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的外侧插接有贯穿安装架(2)的固定栓(4),所述连接件(3)的另一端绑定有腕环带(5),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监测器(1)底部的软垫(6),所述软垫(6)呈环形分布在监测口(11)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家养老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安装架(2)之间串接有一条颈带(7),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安装在监测器(1)底部的贴合机构(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居家养老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构(8)包括卡接在监测器(1)底部的拼接板(81),所述拼接板(8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呈矩阵分布的软环垫(82),所述软环垫(82)的中心处开设有换气孔(83),所述拼接板(81)的侧面开设有贯穿槽(84),所述贯穿槽(84)的槽底壁开设有活动槽(85),所述活动槽(85)的内壁开设有压力槽(86),所述贯穿槽(84)的内部插接有前后贯穿的调节杆(87),所述活动槽(8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块(88),所述连接块(88)与调节杆(87)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8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到压力槽(86)内的压力杆(89),所述换气孔(83)与压力槽(86)连通,所述连接块(88)与活动槽(85)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81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居家养老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槽(86)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软环垫(82)被平均分配给不同的压力槽(86),且相邻的换气孔(83)不与同一个压力槽(86)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居家养老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槽(84)的内壁分为柱形面和锥形面,所述调节杆(87)延伸到贯穿槽(84)外侧的一端开设有调节槽(811),所述调节槽(8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件(812),所述调节槽(811)的开口处转动
连接有转动杆(813),所述转动杆(813)与调节件(812)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87)的外侧开设有贯穿到调节槽(811)内的安装孔(814),所述安装孔(8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815),所述调节件(812)的另一端设置成与限位杆(815)对应的圆锥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智能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居家养老智能系统,本方案通过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的配合,可以对服务对象的身体和生活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并在有需要时提供帮助指导,而且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可以及时发现,减少服务对象生活中可能出现困难和危险,让老人可以更好的享受老年生活,同时智能系统可以同时服务大量客户,只需配置部分智能设备,方便统一管理,降低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也可以降低客户的养老压力,有利于进一步增加服务人群,而通过信息加密模块将客户端发出的信息部分进行加密,避免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和生活情况被过度暴露,让服务对象拥有安心的隐私环境,生活的更加舒心。心。心。


技术研发人员:杨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英可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3/8/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