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造架飞机已冲上云霄 谁说是痴人说梦?
42岁的农民徐斌,从1994年至今,他靠自学造了近30架旋翼飞机,在天上飞了上千次。所谓“后院里的航空学”,听起来有些痴人说梦,却真真实实地带他飞上了蓝天。
喜欢飞鸟,他就学着去飞
徐斌出身普通农家,父亲是木匠,母亲务农。从小生长在乡间田野的他,喜欢抬头看着鸟儿自由飞翔,看着看着就开始做梦,“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它们一样,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那该有多好。”初中的时候,徐斌只是养了八哥鸟玩,等上了高中,他就开始琢磨着想自己造飞机了。他每月都会从生活费里挤出钱,购买各种航空杂志。凡是和“飞”相关的东西,也都会搜集起来。后来,家里办起机械加工厂,徐斌就退学去厂里当学徒学手艺,想着学了机械就可以造飞机了。
不管旁人怎么看,徐斌从未觉得自己的想法是荒谬的。每天下班,他就留在车间,一边参看航空杂志,一边琢磨着搭建一些简单支架。徐斌还偷偷用机床做飞机零件,到了晚上,就用塑料布包好,藏到角落里。工友们看他神神秘秘的样子,就问他“在干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造飞机呢!”几根钢管,两个叶片,叮哐叮哐,徐斌每敲一次,就感觉自己离梦想又近了那么一点。
那年,徐斌20岁,这个敢想敢闯的年轻人抱着“无非就几个管子嘛,支撑一下,搞个发动机就能飞起来了,应该很简单”的想法,从找图片,到设计,再到动手,用一个多月的时间,造出了一架直径5米、高约2米的“超轻型直升机”。
这架“飞机”的总花费没有超过一千元。因为零件都是徐斌七拼八凑的,机身用废铁加工,发动机是摩托车的,螺旋桨是木头的,而椅子,是药箱改的。徐斌在村里的晒谷场上试飞的时候,几乎全村男女老少都来了,有个老师还拿了相机,为他记录下了“见证奇迹诞生”的时刻。也有人笑着指指点点,“唉唉,看那个螺旋桨,是用麻绳固定的……”
很可惜,由于升力不足和机身太重,“飞机”始终没能离开地面飞上天。徐斌的真实想法是,你不去尝试就永远不会成功,所以尽量先做出一架“飞机”来,再慢慢修改。
紧接着,他又对直升机机身进行改造以减轻重量,还升级发动机。两个月后,他带着新改装的“飞机”再次试飞,但这次依旧是没能飞起来。结果被父亲发现后大骂:“做飞机?你做梦吧!正事不会做,这些乱七八糟的倒不用教!”
后来的几年,他只能暂时把造飞机的梦想收进心底,专心帮父亲打理机械加工厂。只是每次看到飞机飞过村子上头,他总会驻足凝望,内心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第一架能飞的飞机他造了12年
回归生活的徐斌结了婚,有了女儿。但女儿被查出患有脑瘫,医生说,她有可能会终身残疾……那段时间,夫妻俩四处带着女儿寻医,心力交瘁。看着女儿为了康复,再痛苦也要坚持理疗,徐斌突然觉得,自己的理想更不能放弃,对他来说这同样也是需要去坚持的。虽然,不计其数的失败也会让徐斌感到失落和无助,也曾想过放弃,但他一想到莱特兄弟发明的第一架飞机是在工艺技术都非常落后的年代,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依然成功了,踩在巨人肩膀上的自己没理由做不到。
那两年,徐斌说自己像着了魔一样,翻阅各种杂志资料,四处请教。2004年,他学会了上网,这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从搜集航空杂志,到搜索各种国内外最新的航空信息,徐斌收获了不少新知识。比如,他搜到过一组照片,有个外国人用两片木板就能起飞。他又在一本杂志里偶然翻到旋翼式飞机设计图,结合旋翼式飞机的原理,他突然明白,以前机床做的是铁件,粗糙笨重。而飞机结构应该简单精巧,每个零件都要轻。“这种飞机制造简单,安全性高,国外有很多个人制造成功的先例。”
于是,行动派的徐斌立马动手制造第三架飞机——旋翼机。为此,他买来特技飞机模型进行研究,还自费去了一趟江西的直升机研究所,请教有关专家。研究所教授看他这么痴迷,挺感动的,给徐斌介绍了很多轻型飞机制造方面的知识。
回来后,徐斌重新画了设计稿,不再是笨重的方框,而是把机架设计成了一个长十字架型。材料也进行了升级,除旋翼采用木质外,整机都使用重量更轻的铝。但这次的尝试依然波折不断,在首次试飞中,飞机栽倒在路上,木质旋叶被砸得粉碎,徐斌自己也撞了出去。经过这件事,徐斌深刻认识到旋翼制造技术的重要性。
等伤养好了后,徐斌又继续改装飞机,经过反复摸索,徐斌还把旋翼的材料由普通的杉木换成挤压铝合金,大大减轻了机身重量……这一次,徐斌没有贸然试飞,而是将这架自重50公斤,没有发动机,没有机轮的旋翼机,放在货车车斗里,用绳子牵住。在每小时50公里的车速拉动下,这架旋翼机果真离地1米“飞起来”了,并能控制在平稳状态。
徐斌介绍,据查阅到的经验,旋翼机如果能在牵引状态下保持平稳飞行,那么飞上几十米、几百米都没问题。2006年7月,还是在12年前第一次试飞的那个晒谷场,徐斌花了12年时间打造的飞机在轿车的牵引下,由慢变快在地面上滑行了150米后,终于成功飞上了天。徐斌亲自驾驶着飞机在天空翱翔了25分钟,完成了俯冲、急转弯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直到油快用完了他才舍得下来,成功降落地面。
造一座博物馆分享飞天的幸福
飞机成功起飞那一刻,徐斌不仅觉得自己长高了,甚至还觉得这辈子没白活。他坦言,自己的个性其实是有点懦弱的,但飞行改变了他:“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很弱小,是飞行强大了我自己,在飞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自信。”每每从天空俯瞰大地的时候,徐斌都会觉得心情舒畅,很多生活中的压力都得到了释放和缓解。只要天气晴朗,徐斌都会去飞一下,千百次练习,让他飞得越来越流畅。
如今,早已过去十年,徐斌又陆陆续续造了20多架飞机,包括一架空重80千克的单发发动机飞机,一架空重115千克的单发发动机飞机,一架空重115千克的双发发动机飞机。在功能上,还有培训用的双人机和能帮村民们洒农药的飞机,“我制造的自转旋翼机,可用于喷洒农药等作业,每次可装载120公斤重的农药,每分钟作业面积约40亩,一次可飞行10分钟。”徐斌也开始承接一些相关业务:广告片航拍、地产楼盘与风景区鸟瞰素材、体育赛事实时航拍、数字化地理环境测绘、空中游览服务、农林喷洒业务,并为全国各地的飞友提供远程技术支持。现在驾轻就熟的他,造一架飞机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徐斌又将面临新的挑战,他正在申报一项吉尼斯纪录,世界上最轻的自转旋翼机,空重仅为65公斤。
通过越来越多的日常飞行,徐斌深刻地体会到“飞得越高,看得越远”。他看到了大片农田,看到了村子的全貌,看到了全国各地和他一样痴迷于制造飞机的伙伴。这些年,上千名飞机爱好者找到了徐斌,向他“取经”。他也四处拜访飞行爱好者,收藏他们制造的飞机。徐斌开始设想建一个飞机博物馆,摆放各种各样的自制飞机,于是他就在高速出口租了一片500多平方米的空房。很多朋友知道后,都希望可以把他们造的飞机放到这里。目前,这个博物馆里已经收藏了20多架自制飞机,每一架的技术参数、身世来历徐斌都清晰标注,像模像样。
除了可以作为展示空间,徐斌更希望把这个博物馆打造成互动的空间,他认为,飞行是一件相当具有“体验感”的事情,爱好者们可以在这里观摩一架飞机的构建和组装,从图纸到实物,还可以在这里交流心得,甚至参与制造一架飞机。
徐斌还希望通过这个博物馆进行飞行知识的科普并化解一些误区。“飞行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在发达国家,低空飞行已经是非常普及的娱乐项目和商业行为。”徐斌介绍,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有许多知名的旋翼机品牌,家庭自制的旋翼机更是不计其数,在美国就有近50个旋翼机协会,会员上百万。国内在这方面还是一片空白,但消费升级已显雏形,低空飞行需求非常大,“只要你试过就知道,飞是会上瘾的。”
什么是旋翼机?
旋翼机和直升机看起来很像,头顶都有一副大直径的旋翼,在飞行中依靠旋翼的旋转产生升力。但是除去这些表面上的一致性,旋翼机和直升机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飞行器。旋翼机实际上是一种介于直升机和飞机之间的飞行器,它除去旋翼外,还带有一副垂直放置的螺旋桨以提供前进的动力,一般也装有较小的机翼在飞行中提供部分升力。
旋翼机号称是稳定性最强的。旋翼机的旋翼旋转的动力是由飞机前进而获得,万一发动机在空中停车螺旋桨不转了,此时旋翼机依靠惯性会继续维持前飞,并逐渐减低速度和高度,就在这高度下降的同时,也就有了自下而上的相对气流,旋翼就能自转提供部分升力。这样,旋冀机便可凭飞行员的操纵安全地滑翔降路。即使是在飞行员不操纵、旋翼机失去控制的特殊情况下,也会像降落伞一样降落,虽然也是粗暴着陆,但不会出现类似秤陀落地的情况。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