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薄矿体采矿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02 阅读:125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厚薄矿体采矿方法。


背景技术:

2.贵重金属矿深部开采常采用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因矿体复杂多变(如稳定性、矿体形态等),使得相邻矿体应用两种或多种采矿方法开采。部分矿山存在一连续矿体,沿矿体走向方向可划分为厚大和薄小矿体,其中厚大矿体较破碎,应用下向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以下称下向式)自上而下在假底保护下分层开采,薄小矿体稳定性较好,应用上向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以下称上向式)自下而上分层开采。然而,在厚薄矿体交界处,因上向式回采速度相对较快,且除首采分层外,其余分层不设置假底,使得交界处厚大矿体在上向式矿房充填体附近开采。受限于矿房回采难以精准控制掌子面位置,开采薄小矿体时易超出厚薄矿体边界,形成超界矿房,致使下向式回采该超界矿房下部矿体时,在无假底保护前提下强行开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进而造成矿石损失。
3.为此,提出一种厚薄矿体阶梯式采区分界线的布置方法,通过阶梯式采区分界线调整薄小矿体开采区域,协调上向式和下向式的开采进程,从本质上避免矿石损失及因超界矿房引发的顶板安全性问题。该方法可同时保障矿山开采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对同类型矿体开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厚薄矿体采矿方法。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厚薄矿体采矿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7.s1,采挖厚薄矿时,在厚薄交界处的矿采区预设原采区分界线,薄小矿体靠近原采区分界线的一侧设采用上向式采矿法且采挖时阶梯式变宽留存矿体;
8.s2,厚大矿体使用下向式采矿法采挖。
9.进一步的,所述的s1步骤中阶梯变宽留存矿体的宽度为:上向式采矿区域内上向式矿房内爆破时平均每炮进尺距离的1.5倍。
10.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向式开采范围临近阶梯式采区分界线时,应结合测量合理调整确定最后一茬炮的进尺,避免形成超界矿房。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2.避免了开采薄小矿体形成的超界矿房对厚大矿体的影响,保障了下向式分层进路充填法开采的安全性,消除了安全隐患,避免了厚大矿体的损失,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为同类型矿山的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的采矿方法示意图;
14.图中,1、厚大矿体;2、薄小矿体;3、下向式采矿;4、上向式采矿;5、上向式矿房;6、原采区分界线;7、超界矿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16.实施例,一种厚薄矿体采矿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7.s1,采挖厚薄矿时,在厚薄交界处的矿采区预设原采区分界线6,薄小矿体2靠近原采区分界线的一侧设采用上向式采矿4法且采挖时阶梯式变宽留存矿体;
18.s2,厚大矿体1使用下向式采矿3法采挖。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s1步骤中阶梯变宽留存矿体的宽度为:上向式采矿4区域内上向式矿房5内爆破时平均每炮进尺距离的1.5倍,以此为爆破的不确定炮效提供冗余空间。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向式开采4范围临近阶梯式采区分界线时,应结合测量合理调整确定最后一茬炮的进尺,避免形成超界矿房7。
2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厚薄矿体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s1,采挖厚薄矿时,在厚薄交界处的矿采区预设原采区分界线,薄小矿体靠近原采区分界线的一侧设采用上向式采矿法且采挖时阶梯式变宽留存矿体;s2,厚大矿体使用下向式采矿法采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厚薄矿体阶梯式采区分界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步骤中阶梯变宽留存矿体的宽度为:上向式采矿区域内上向式矿房内爆破时平均每炮进尺距离的1.5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厚薄矿体阶梯式采区分界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向式开采范围临近阶梯式采区分界线时,应结合测量合理调整确定最后一茬炮的进尺,避免形成超界矿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薄矿体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S1,采挖厚薄矿时,在厚薄交界处的矿采区预设原采区分界线,薄小矿体靠近原采区分界线的一侧设采用上向式采矿法且采挖时阶梯式变宽留存矿体;S2,厚大矿体使用下向式采矿法采挖。本发明避免了开采薄小矿体形成的超界矿房对厚大矿体的影响,保障了下向式分层进路充填法开采的安全性,消除了安全隐患,避免了厚大矿体的损失,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为同类型矿山的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借鉴意义。借鉴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辉 张贤 张晶 崔鹏 杨志 张仕建 刘章龙 李永兴 张泽裕 黎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3/8/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