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藻寡糖作为营养调节剂在农作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02
阅读:73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现代生物农业领域,具体涉及褐藻寡糖作为营养调节剂在农作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以及农作物营养调节剂的使用曾经使农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些化学试剂致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下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威胁。传统的农作物营养调节剂包括以下几种1、氯吡苯脲,属苯脲类物质,主要是刺激细胞分裂素的物质。氯吡脲是一种高活性的化合物,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施用在瓜果植物上,可促进花芽分化,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但对人类的副作用也逐渐被发现。2、萘乙酸(naa)其他名称丰优素,麦健。常见的制剂为80%原粉,市售剂型还有99%精制粉剂、2%钠盐水剂、2%钾盐水剂、4.2%萘乙酸水剂。萘乙酸是类生长素物质,是一种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坐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并能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加速生长发育及增强抗性等。萘乙酸由叶片、树枝的嫩表皮、种子进入植物体内,随营养流输导至作用的部位。3赤霉素(ga),其它名称九二0,ga。农业生产中用到的产品制剂多为85%赤霉素结晶粉,4%赤霉素乳油,40%水溶性片剂,40%水溶性粉剂。赤霉素是一个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着内源赤霉素,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之一。其也是多效唑、矮壮素等抑制剂的拮抗剂。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茎伸长,叶片扩大,并促进单性结实和果实生长,打破种子休眠,改变雌、雄花比率,影响开花时间,减少花、果脱落。外源赤霉素进入植物体内,具有内源赤霉素同样的生理作用。赤霉素主要经叶片、嫩枝、花、种子或果实进入到植物体内,然后传导到生长活跃的部位起作用。赤霉素在农、林、园艺上使用极为广泛。4、乙烯利其它名称一试灵,乙烯磷,早甜红。乙烯利对人畜有微毒。乙烯利在植物上使用,可被植物组织迅速吸收。由于植物细胞液的ph>4.1,因此乙烯利可在处理部位逐渐分解并释放乙烯,同时也可在体内运转并在其它部位释放乙烯。乙烯利本身并没有生理活性,释放的乙烯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植物激素,已经明确的生理效应有:促进果实生理成熟(目前生产上为了提早香蕉、柑橘、桃子、番茄等水果的上市时间,普遍使用乙烯利处理),促进叶片衰老和脱落,促进种子发芽和植株开花,促进根和苗的生长。如果施用不当会叶片、果实的脱落,矮化植株,改变雌雄的比率,诱导某些作物雄性不育等。
3.因此,天然的农作物营养调节剂,越来越被重视使用。cn202210507800.7公开了一种含褐藻寡糖肥料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属于肥料制备的技术领域,将该增效剂添加至肥料中,能够实现对植物进行诱导产生抗病性,降解土壤有害物质,刺激生长素分泌,加快植物的新陈代谢,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成的混合物:褐藻寡糖12~18份、侧孢短芽孢杆菌18~24份、拜赖青霉菌5~9份、娄彻氏链霉菌7~11份、哈茨木霉菌8~12份。但是上述的发明中中,褐藻寡糖功效的发挥需要大量活性真菌的
配合,导致制备成本高,使用和保存的成本较高,因此需要一种制备方便,便于保存的新型营养调节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褐藻寡糖作为营养调节剂在农作物中的应用。
5.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6.褐藻寡糖作为营养调节剂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有效成分组成:
[0007][0008]
所述农作物为木质藤本植物。
[0009]
作为优选的,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10][0011]
进一步的,上述褐藻寡糖作为营养调节剂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所述复合氨基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12][0013]
作为优选的,所述复合氨基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14][0015]
进一步的,上述褐藻寡糖作为营养调节剂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所述褐藻寡糖为l-聚古罗糖醛酸。
[0016]
进一步的,上述褐藻寡糖作为营养调节剂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步骤制备:
[0017]
1)有效成分的混合,按重量份称取褐藻寡糖、鞣花酸、透明质酸钠、儿茶素、生育酚醋酸酯、复合氨基酸、羟乙基淀粉;装入粉碎装置,均匀混合粉碎制备成粒径小于0.2mm的颗粒原料;
[0018]
2)向步骤1)制备的颗粒原料中,加入重量比0.2-0.5的去离子水,再加入重量比0.1-0.2的羊毛脂和重量比0.05-0.15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膏状的营养调节剂;
[0019]
3)将上述营养调节剂装入桶状容器中。
[0020]
进一步的,上述褐藻寡糖作为营养调节剂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所述营养调节剂的使用包括以下步骤:
[0021]
a)将木质藤本植物的生长粗壮的硬枝作为插穗,插入营养调节剂中浸蘸5-10min;
[0022]
b)将上述浸蘸后的插穗底部修剪成斜口状,并插入排水透气的砂质土中;
[0023]
c)等待插穗生根后,将根部插入营养调节剂中浸蘸20-60min,随后移栽在肥沃疏松、营养丰富的腐殖土中。
[0024]
作为优选的,所述木质藤本植物为葡萄树或猕猴桃树。
[0025]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配方中创造性的将褐藻寡糖、鞣花酸、透明质酸钠和儿茶素组合使用,褐藻寡糖在植物体内是重要的信号分子,可促进植物的生长,而且可提高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激发植物免疫系统;透明质酸具有较好的润滑保湿增稠作用,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2-苯基苯并二氢吡喃结构,属于黄烷醇类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易被空气氧化,具有良好的抗菌进而抗氧化作用;鞣花酸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例如抗氧化功能,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鞣花酸在植物生长中用作调节剂的时间,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发现,将褐藻寡糖与上述三种组分同时合用时,相比单独的使用褐藻寡糖,能够大幅的促进植物生长和抗病能力,可以作为褐藻寡糖的新型应用方法,在葡萄或者猕猴桃等经济作物增产抗病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且,本发明所述的营养调节剂生产成本低,运输和保存方便,无化学残留。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实施例葡萄的亩产量对比;
[0027]
图2为实施例葡萄的含糖量和灰霉病发生率的对比;
[0028]
图3为实施例猕猴桃的亩产量对比;
[0029]
图4为实施例猕猴桃的含糖量和炭疽病发生率的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
实施例1
[0032]
褐藻寡糖作为营养调节剂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有效成分组成:
[0033][0034]
所述褐藻寡糖为l-聚古罗糖醛酸;
[0035]
所述复合氨基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36][0037]
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步骤制备:
[0038]
1)有效成分的混合,按重量份称取褐藻寡糖、鞣花酸、透明质酸钠、儿茶素、生育酚醋酸酯、复合氨基酸、羟乙基淀粉;装入粉碎装置,均匀混合粉碎制备成粒径小于0.2mm的颗粒原料;
[0039]
2)向步骤1)制备的颗粒原料中,加入重量比0.2-0.5的去离子水,再加入重量比0.1-0.2的羊毛脂和重量比0.05-0.15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膏状的营养调节剂;
[0040]
3)将上述营养调节剂装入桶状容器中。
[0041]
实施例2
[0042]
褐藻寡糖作为营养调节剂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有效成分组成:
[0043][0044]
所述褐藻寡糖为l-聚古罗糖醛酸;
[0045]
所述复合氨基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46][0047]
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步骤制备:
[0048]
1)有效成分的混合,按重量份称取褐藻寡糖、鞣花酸、透明质酸钠、儿茶素、生育酚醋酸酯、复合氨基酸、羟乙基淀粉;装入粉碎装置,均匀混合粉碎制备成粒径小于0.2mm的颗粒原料;
[0049]
2)向步骤1)制备的颗粒原料中,加入重量比0.2-0.5的去离子水,再加入重量比0.1-0.2的羊毛脂和重量比0.05-0.15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膏状的营养调节剂;
[0050]
3)将上述营养调节剂装入桶状容器中。
[0051]
实施例3
[0052]
褐藻寡糖作为营养调节剂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有效成分组成:
[0053][0054]
所述褐藻寡糖为l-聚古罗糖醛酸;
[0055]
所述复合氨基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56][0057]
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步骤制备:
[0058]
1)有效成分的混合,按重量份称取褐藻寡糖、鞣花酸、透明质酸钠、儿茶素、生育酚醋酸酯、复合氨基酸、羟乙基淀粉;装入粉碎装置,均匀混合粉碎制备成粒径小于0.2mm的颗粒原料;
[0059]
2)向步骤1)制备的颗粒原料中,加入重量比0.2-0.5的去离子水,再加入重量比0.1-0.2的羊毛脂和重量比0.05-0.15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膏状的营养调节剂;
[0060]
3)将上述营养调节剂装入桶状容器中。
[0061]
对比例1
[0062]
褐藻寡糖作为营养调节剂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有效成分组成:
[0063][0064][0065]
所述褐藻寡糖为l-聚古罗糖醛酸;
[0066]
所述复合氨基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67][0068]
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步骤制备:
[0069]
1)有效成分的混合,按重量份称取褐藻寡糖、生育酚醋酸酯、复合氨基酸、羟乙基淀粉;装入粉碎装置,均匀混合粉碎制备成粒径小于0.2mm的颗粒原料;
[0070]
2)向步骤1)制备的颗粒原料中,加入重量比0.2-0.5的去离子水,再加入重量比0.1-0.2的羊毛脂和重量比0.05-0.15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膏状的营养调节剂;
[0071]
3)将上述营养调节剂装入桶状容器中。
[0072]
对比例2
[0073]
褐藻寡糖作为营养调节剂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有效成分组成:
[0074][0075]
所述褐藻寡糖为l-聚古罗糖醛酸;
[0076]
所述复合氨基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77][0078]
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步骤制备:
[0079]
1)有效成分的混合,按重量份称取褐藻寡糖、透明质酸钠、儿茶素、生育酚醋酸酯、复合氨基酸、羟乙基淀粉;装入粉碎装置,均匀混合粉碎制备成粒径小于0.2mm的颗粒原料;
[0080]
2)向步骤1)制备的颗粒原料中,加入重量比0.2-0.5的去离子水,再加入重量比
0.1-0.2的羊毛脂和重量比0.05-0.15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膏状的营养调节剂;
[0081]
3)将上述营养调节剂装入桶状容器中。
[0082]
对比例3
[0083]
褐藻寡糖作为营养调节剂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有效成分组成:
[0084][0085]
所述褐藻寡糖为l-聚古罗糖醛酸;
[0086]
所述复合氨基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87][0088][0089]
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步骤制备:
[0090]
1)有效成分的混合,按重量份称取褐藻寡糖、鞣花酸、儿茶素、生育酚醋酸酯、复合氨基酸、羟乙基淀粉;装入粉碎装置,均匀混合粉碎制备成粒径小于0.2mm的颗粒原料;
[0091]
2)向步骤1)制备的颗粒原料中,加入重量比0.2-0.5的去离子水,再加入重量比0.1-0.2的羊毛脂和重量比0.05-0.15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膏状的营养调节剂;
[0092]
3)将上述营养调节剂装入桶状容器中。
[0093]
对比例4
[0094]
褐藻寡糖作为营养调节剂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有效成分组成:
[0095][0096]
所述褐藻寡糖为l-聚古罗糖醛酸;
[0097]
所述复合氨基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98][0099]
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步骤制备:
[0100]
1)有效成分的混合,按重量份称取褐藻寡糖、鞣花酸、透明质酸钠、生育酚醋酸酯、复合氨基酸、羟乙基淀粉;装入粉碎装置,均匀混合粉碎制备成粒径小于0.2mm的颗粒原料;
[0101]
2)向步骤1)制备的颗粒原料中,加入重量比0.2-0.5的去离子水,再加入重量比0.1-0.2的羊毛脂和重量比0.05-0.15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膏状的营养调节剂;
[0102]
3)将上述营养调节剂装入桶状容器中。
[0103]
对比例5
[0104]
褐藻寡糖作为营养调节剂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有效成分组成:
[0105][0106]
所述褐藻寡糖为l-聚古罗糖醛酸;
[0107]
所述复合氨基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108][0109]
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步骤制备:
[0110]
1)有效成分的混合,按重量份称取鞣花酸、透明质酸钠、儿茶素、生育酚醋酸酯、复合氨基酸、羟乙基淀粉;装入粉碎装置,均匀混合粉碎制备成粒径小于0.2mm的颗粒原料;
[0111]
2)向步骤1)制备的颗粒原料中,加入重量比0.2-0.5的去离子水,再加入重量比0.1-0.2的羊毛脂和重量比0.05-0.15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膏状的营养调节剂;
[0112]
3)将上述营养调节剂装入桶状容器中。
[0113]
测试例1
[0114]
将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5用于葡萄的生长实验,并使用商业对比例赤霉素作为商业对比,葡萄品种为佳里酿,商业对比例中,在萌芽期喷10ppm赤霉素液。
[0115]
而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5使用以下方法:
[0116]
a)将葡萄的生长粗壮的硬枝作为插穗,插入营养调节剂中浸蘸5min;
[0117]
b)将上述浸蘸后的插穗底部修剪成斜口状,并插入排水透气的砂质土中;
[0118]
c)等待插穗生根后,将根部插入营养调节剂中浸蘸20min,随后移栽在肥沃疏松、营养丰富的腐殖土中。
[0119]
对上述不同实施例中的葡萄树生长,结果和抗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和图1图2所示。
[0120]
表1葡萄亩产及病害率
[0121][0122]
从表1和图1图2可以看出,褐藻寡糖与鞣花酸、透明质酸钠、儿茶素三种组分同时合用时,相比单独的使用褐藻寡糖,能够大幅的促进植物生长和抗病能力,可以作为褐藻寡糖的新型应用方法,在葡萄作物增产抗病中发挥积极作用。
[0123]
测试例2
[0124]
将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5用于猕猴桃的生长实验,并使用商业对比例氯吡脲作为商业对比,猕猴桃品种为海沃德,商业对比例中,在海沃德幼树期,于5月中下旬在前期长成的枝段上选择合适部位的芽,用稀释20-30倍的商品氯吡脲(0.1%)溶液蘸抹芽,并结合摘去芽子周围叶片的办法,促进其很快发芽。
[0125]
而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5使用以下方法:
[0126]
a)将猕猴桃树的生长粗壮的硬枝作为插穗,插入营养调节剂中浸蘸10min;
[0127]
b)将上述浸蘸后的插穗底部修剪成斜口状,并插入排水透气的砂质土中;
[0128]
c)等待插穗生根后,将根部插入营养调节剂中浸蘸60min,随后移栽在肥沃疏松、营养丰富的腐殖土中。
[0129]
对上述不同实施例中的猕猴桃树生长,结果和抗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和图3图4所示。
[0130]
表2猕猴桃亩产及病害率
[0131][0132]
从表2和图3图4可以看出,褐藻寡糖与鞣花酸、透明质酸钠、儿茶素三种组分同时合用时,相比单独的使用褐藻寡糖,能够大幅的促进植物生长和抗病能力,可以作为褐藻寡糖的新型应用方法,在猕猴桃作物增产抗病中发挥积极作用。
[0133]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有限几种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褐藻寡糖作为营养调节剂在农作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有效成分组成:所述农作物为木质藤本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氨基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氨基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褐藻寡糖为l-聚古罗糖醛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步骤制备,1)有效成分的混合,按重量份称取褐藻寡糖、鞣花酸、透明质酸钠、儿茶素、生育酚醋酸酯、复合氨基酸、羟乙基淀粉;装入粉碎装置,均匀混合粉碎制备成粒径小于0.2mm的颗粒原料;2)向步骤1)制备的颗粒原料中,加入重量比0.2-0.5的去离子水,再加入重量比0.1-0.2的羊毛脂和重量比0.05-0.15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膏状的营养调节剂;3)将上述营养调节剂装入桶状容器中。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调节剂的使用包括以下步骤:a)将木质藤本植物的生长粗壮的硬枝作为插穗,插入营养调节剂中浸蘸5-10min;b)将上述浸蘸后的插穗底部修剪成斜口状,并插入排水透气的砂质土中;c)等待插穗生根后,将根部插入营养调节剂中浸蘸20-60min,随后移栽在肥沃疏松、营养丰富的腐殖土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藤本植物为葡萄树或猕猴桃树。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现代生物农业领域,具体涉及褐藻寡糖作为营养调节剂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所述营养调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有效成分组成:褐藻寡糖10份、鞣花酸2-4份、透明质酸钠4-8份、儿茶素5-10份、生育酚醋酸酯5-10份、复合氨基酸5-10份、羟乙基淀粉10-20份、所述农作物为木质藤本植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营养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和具体的使用方法,本发明所述的营养调节剂生产成本低,运输和保存方便,无化学残留,能够有效的促进木质藤本植物类经济作物,特别是葡萄和猕猴桃的产量和抗病能力。葡萄和猕猴桃的产量和抗病能力。葡萄和猕猴桃的产量和抗病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彭伟 李强 邓桂湖 王光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光华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3/8/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