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02
阅读:214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简称气相质谱仪(gcms)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主流分离检测系统。迄今为止,gcms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检验监测等领域,不仅参与国家标准以及药典方法的制定,在科研领域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现已发展具备小型化、自动化、智能化、专用化等特点,如香精在生产时,需要对香精内的醇类物质含量进行检测,确保香精内的醇类物质含量达到对应的标准。
3.现有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对香精进行检测时,事先准备多个检测瓶,并向检测瓶内倒入香精样品,然后在添加一定比例的稀释液后,将多个检测瓶放置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检测座上,然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上的取样机构会依次对检测瓶内的香精进行提取检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上转动安装有旋转座,旋转座顶部具有多个供放置检测瓶的放置槽,当旋转座转动一定角度后使得检测瓶对准进样口,然后自动取样器向下移动使得取样针筒插设在检测瓶内,然后再将检测瓶内的液体抽出,抽出后自动取样器向上移动,从而实现一次取样,而自动取样器的移动以及旋转座的转动分别是通过电动推杆以及电机驱动,所以现有的在提取检测瓶内的液体时连贯性较差,在取样的过程中较为耽误时间,从而影响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设备。
5.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设备,包括检测机架,还包括:
7.送料机构,包括连接板以及安装在所述检测机架上的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上水平滑动安装有多个用于放置检测瓶的放置座,多个所述放置座呈线性阵列且均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8.取样机构,包括竖直滑动安装在所述承载架上的抽吸件,其用于将检测瓶内部液体抽入至所述检测机架内;
9.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承载架上且作用于所述抽吸件,其用于驱动所述抽吸件竖直向移动;
10.连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承载架上且作用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通过所述驱动机构以使所述抽吸件取样后自下而上移动时,通过所述连动机构以使所述连接板向所述抽吸件的方向移动。
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竖直滑动安装在所述承载架上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侧构造有水平向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承
载架上转动安装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一侧偏心构造有与所述活动槽滑动相切的柱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连动机构连接,所述抽吸件与所述驱动杆之间安装有传动组件,当所述驱动杆自下而上移动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以使所述抽吸件竖直向下移动后复位,当所述驱动杆自上而下移动时,所述连动机构以使所述连接板向所述抽吸件的方向移动。
12.进一步地,所述连动机构包括水平滑动安装在所述承载架上的滑动架、通过转轴竖直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动架上的推动板,沿所述连接板长度方向阵列安装在其上的杆体,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板连接,所述滑动架上构造有限位所述推动板转动铰接的台阶面,所述滑动架与所述驱动杆之间安装有驱动所述滑动架水平向往复移动的连动件。
13.进一步地,所述连动件包括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承载架上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驱动槽,所述滑动架上构造有与所述驱动槽滑动相切的轴杆,所述传动杆一侧靠近其转动点的位置构造有凸杆,所述凸杆的自由端铰接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自由端与所述驱动杆的底端铰接。
14.进一步地,所述抽吸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承载架上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竖直滑动套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底端安装有取样针,所述取样针底端穿过所述连接筒底部,且位于所述连接筒内部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接筒底部一侧连通有抽样管,所述抽样管上安装有微型水泵,所述抽样管自由端与所述检测机架内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滑动杆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承载架上的旋转盘,所述承载架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旋转盘同轴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外周侧圆形阵列开设有多个传动槽,所述滑动杆的顶面穿过所述连接筒且呈斜面设计,所述滑动杆外周侧构造有凸板,所述凸板与所述连接筒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旋转盘上安装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一端滑动插设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的一端位于外部且构造为斜面,所述拨动杆斜面与所述滑动杆斜面开设方向相反,均用于卡设在所述传动槽内,所述拨动杆与所述安装筒之间安装有归位弹簧,所述旋转盘与所述驱动杆之间铰接有传导杆。
16.进一步地,所述放置座顶部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外周侧竖直转动安装有抵紧杆,所述抵紧杆自由端转动安装有弧形抵块,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驱动所述抵紧杆转动的驱动件。
1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内竖直安装有导向杆,所述驱动件包括竖直滑动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的感应套,所述感应套的顶端穿过所述安装座顶部位于外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感应套之间安装有连接弹簧,所述感应套外周侧圆形阵列构造有多个对接杆,所述对接杆与所述抵紧杆之间安装有铰接杆。
1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转动安装在所述放置座上,所述放置座上转动安装大齿轮,所述放置座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所述承载架上安装有与所述大齿轮啮合的驱动齿条,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安装座之间安装有锥齿轮组件。
19.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架上安装有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自由端构造有球体,所述放置座上开设有供所述球体插设的定位弧槽,所述弧形抵块为橡胶材质。
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1.1、本技术抽吸件通过驱动机构始终竖直向往复运动,实现连续性抽吸,配合连动
机构使得检测瓶内部液体被抽吸后,在抽吸件向上移动的空隙中使得下一个检测瓶位于抽吸件下方,从而提高了连贯性,减少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了取样效率,间接的提高了检测效率。
22.2、本技术将检测瓶放置在安装座上后,此时通过驱动件会使得抵紧杆转动,从而使得多个弧形抵块抵触在检测瓶上,从而可以防止连接板在移动时,检测瓶出现倾倒,提高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技术图2另一视角示意图;
26.图4是本技术又一部分结构爆炸图;
27.图5是本技术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29.图7是本技术图2中局部立体剖视图;
30.图8是本技术图2中又一局部立体剖视图;
31.图9是本技术图7中b处结构放大图;
32.图10是本技术图3局部立体剖视图;
33.图11是本技术图3又一局部立体剖视图;
34.图12是本技术图5局部立体剖视图;
35.附图标记:1、检测机架;2、送料机构;201、承载架;202、放置座;203、连接板;3、取样机构;301、抽吸件;3011、连接筒;3012、滑动杆;3013、取样针;3014、连通孔;3015、抽样管;3016、微型水泵;4、驱动机构;401、驱动杆;402、连接杆;403、活动槽;404、驱动盘;405、柱杆;5、连动机构;501、滑动架;502、推动板;503、杆体;504、扭转弹簧;6、传动组件;601、旋转盘;602、转动盘;603、传动槽;604、复位弹簧;605、安装筒;606、拨动杆;607、归位弹簧;608、凸板;609、传导杆;7、连动件;701、传动杆;702、驱动槽;703、轴杆;704、凸杆;705、连动杆;8、安装座;9、驱动件;901、感应套;902、连接弹簧;903、导向杆;904、对接杆;905、铰接杆;10、抵紧杆;11、弧形抵块;12、大齿轮;13、小齿轮;14、驱动齿条;15、锥齿轮组件;16、弹簧伸缩杆;17、球体;18、定位弧槽。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7.如图1-图12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设备,包括检测机架1,检测机架1为现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还包括:
38.送料机构2,包括连接板203以及安装在检测机架1上的承载架201,承载架201上水平滑动安装有多个用于放置检测瓶的放置座202,多个放置座202呈线性阵列且均与连接板203连接,优选的,放置座202上可以开设放置孔用来放置检测瓶与现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放置检测瓶的方式一致,取样机构3,包括竖直滑动安装在承载架201上的抽吸件301,其
用于将检测瓶内部液体抽入至检测机架1内;具体的,抽吸件301用于将抽吸后的检测液输送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气化室内,驱动机构4,安装在承载架201上且作用于抽吸件301,其用于驱动抽吸件301竖直向移动;连动机构5,安装在承载架201上且作用于连接板203,连动机构5与驱动机构4连接,通过驱动机构4以使抽吸件301取样后自下而上移动时,通过连动机构5以使连接板203向抽吸件301的方向移动,在使用时,首先将多个检测瓶分别放置在多个放置座202上,此时抽吸件301下方是位于首位的检测瓶,通过驱动机构4使得抽吸件301竖直向下移动,从而将检测瓶内的液体抽入到气化室内,然后抽吸件301竖直向上移动复位,此时抽吸件301的运动轨迹则为取样后自下而上移动,从而触发连动机构5使得连接板203向抽吸件301的方向移动,因为连接板203与多个放置座202连接,所以会使得多个放置座202同时移动,从而使得下一个检测瓶位于抽吸件301的下方,以此类推,抽吸件301通过驱动机构4始终竖直向往复运动,实现连续性抽吸,配合连动机构5使得检测瓶内部液体被抽吸后,在抽吸件301向上移动的空隙中使得下一个检测瓶位于抽吸件301下方,从而提高了连贯性,减少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了取样效率,间接的提高了检测效率。
39.如图10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包括竖直滑动安装在承载架201上的驱动杆401,驱动杆401的一侧构造有水平向的连接杆402,连接杆402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活动槽403,承载架201上转动安装有驱动盘404,驱动盘404的一侧偏心构造有与活动槽403滑动相切的柱杆405,如图2所示,承载架201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盘404一侧中心连接,从而向驱动盘404提供持续转动的动力,驱动杆401与连动机构5连接,抽吸件301与驱动杆401之间安装有传动组件6,当驱动杆401自下而上移动时,通过传动组件6以使抽吸件301竖直向下移动后复位,当驱动杆401自上而下移动时,连动机构5以使连接板203向抽吸件301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当驱动盘404持续转动时会使得偏心构造在驱动盘404上的柱杆405转动,因为柱杆405与活动槽403滑动相切,且滑动槽开设在连接杆402上,所以相对于连接杆402,柱杆405会沿着活动槽403长度方向移动且沿自身轴线转动,因为连接杆402与驱动杆401固定连接,且驱动杆401竖直滑动安装在承载架201上,所以随着柱杆405绕着驱动盘404轴线移动时,通过活动槽403会迫使驱动杆401竖直向移动,驱动盘404在使用时为持续转动,所以驱动杆401会一直竖直向往复运动,驱动杆401自下而上移动时,通过传动组件6从而抽吸件301竖直向下抽吸液体后立刻向上移动,此时驱动杆401移动到最高处后因为驱动盘404的持续转动向下移动,此时抽吸件301移动,通过连动机构5会使得连接板203向抽吸件301的方向移动,移动连接板203和抽吸件301只需要通过一个电机即可实现,且电机的输出轴持续转动带动驱动盘404持续转动,中间没有停滞,也就是说,电机的转速越快,则取样的效率则越高,从而提高了连贯性,所以电机的转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提高,有助于减少取样所需要的时间。
40.如图6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动机构5包括水平滑动安装在承载架201上的滑动架501、通过转轴竖直转动安装在滑动架501上的推动板502,沿连接板203长度方向阵列安装在其上的杆体503,具体的杆体503呈水平向,推动板502推动杆体503的外周侧以带动连接板203移动,套设在转轴上的扭转弹簧504,扭转弹簧504的一端与滑动架501连接,另一端与推动板502连接,滑动架501上构造有限位推动板502转动铰接的台阶面,具体的,如图6所示,此时的扭转弹簧504为正常状态,此时逆时针转动推动板502时,通过滑动架501上的台阶面会使得推动板502的一面抵触在台阶面上,从而转动不了,也就是说,此时的推
动板502只能顺时针转动,且推动板502顺时针转动之后,通过扭转弹簧504的弹性形变的特性会使得推动板502复位抵触在台阶面上,以呈现图6的状态,滑动架501与驱动杆401之间安装有驱动滑动架501水平向往复移动的连动件7,也就是说,通过连动件7会使得滑动架501水平向往复移动,从而使得需要移动连接板203时,此时滑动架501移动会使得推动板502移动,从而推动其中一个杆体503移动,因为杆体503与连接板203固定连接,所以滑动架501向靠近抽吸件301的方向移动时,通过推动板502会使得杆体503移动,从而将连接架向靠近连接板203的方向移动,而当滑动架501向远离抽吸件301的方向移动时,此时推动板502的一侧(如图为斜面的一侧)会与其中一个杆体503接触,扭转弹簧504的弹力不足以驱动连接板203移动,所以当推动板502接触到杆体503时会顺时针转动,从而越过杆体503,越过杆体503后通过扭转弹簧504使得推动板502转动复位,从而在推动板502下次向靠近抽吸件301的方向移动时,可以正常推动连接板203移动,优选的,承载架201上对称且水平安装有两个引导杆,滑动架501滑动套设在两个引导杆上起到了导向和限位的作用,承载架201上安装有导轨,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上安装有板体,板体与多个放置座202连接,从而使得多个放置座202在移动时更加的滑顺,且导轨与滑块具有一定的摩擦,扭转弹簧504弹性形变力不足以使得滑块在导轨上移动。
41.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动件7包括一端转动安装在承载架201上的传动杆701,传动杆70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驱动槽702,滑动架501上构造有与驱动槽702滑动相切的轴杆703,传动杆701一侧靠近其转动点的位置构造有凸杆704,凸杆704的自由端铰接有连动杆705,连动杆705的自由端与驱动杆401的底端铰接,当驱动杆401向下移动时,会使得连动杆705移动,因为连动杆705铰接在凸杆704上凸杆704又构造在传动杆701上,所以驱动杆401向下移动时通过连动杆705会使得传动杆701转动,从而使得驱动槽702的位置发生改变,因为驱动槽702与轴杆703滑动相切,所以相对于传动杆701,轴杆703会沿着驱动槽702的长度方向移动且沿自身轴线转动,从而迫使与轴杆703固定连接的滑动架501移动,以使得滑动架501向抽吸件301的方向移动,同理,当驱动杆401向上移动时,滑动架501则向远离抽吸件301的方向移动。
42.如图2、图4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抽吸件301包括安装在承载架201上的连接筒3011,连接筒3011内竖直滑动套设有滑动杆3012,滑动杆3012的底端安装有取样针3013,取样针3013底端穿过连接筒3011底部,且位于连接筒3011内部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孔3014,连接筒3011底部一侧连通有抽样管3015,抽样管3015上安装有微型水泵3016,抽样管3015自由端与检测机架1内连接,传动组件6与滑动杆3012连接,也就是说,抽吸件301向下移动时,具体就是滑动杆3012向下移动,滑动杆3012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取样针3013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取样针3013插设在检测瓶内,通过微型水泵3016将检测瓶内的液体抽入到取样针3013内,从而穿过连通孔3014进入到抽样管3015内,最后进入到气化室内,具体的,抽样管3015为软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微型水泵3016处于持续开启状态,也就是当取样针3013插设在检测瓶液体内后可以立马将检测瓶内的液体抽出,从而进一步提高取样效率。
43.如图2、图4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组件6包括转动安装在承载架201上的旋转盘601,承载架201上转动安装有与旋转盘601同轴的转动盘602,转动盘602外周侧圆形阵列开设有多个传动槽603,滑动杆3012的顶面穿过连接筒3011且呈斜面设计,滑动杆3012外周侧构造有凸板608,凸板608与连接筒3011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604,旋转盘601上
安装有安装筒605,安装筒605一端滑动插设有拨动杆606,拨动杆606的一端位于外部且构造为斜面,拨动杆606斜面与滑动杆3012斜面开设方向相反,均用于卡设在传动槽603内,拨动杆606与安装筒605之间安装有归位弹簧607,旋转盘601与驱动杆401之间铰接有传导杆609,具体的,传导杆609的一端偏心铰接在旋转盘601上,当驱动杆401自下而上移动时,驱动杆401移动带动,传导杆609移动,因为传导杆609偏心铰接在旋转盘601上,所以当驱动杆401自下而上移动时,通过传导杆609会使得旋转盘601转动,旋转盘601转动带动安装筒605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插设在安装筒605内的拨动杆606移动,此时的旋转盘601为逆时针转动,如图8所示,此时的拨动杆606的外周侧会抵触在转动盘602上,从而带动转动盘602转动,此时转动盘602逆时针转动,具体的,传动槽603的数量为六个,放置座202的数量也为六个,也就是可以放置六个检测瓶,转动盘602会转动60度,转动盘602逆时针转动,如图8所示,滑动杆3012上的斜面会与因为转动盘602逆时针转动而与传动槽603接触,从而迫使滑动杆3012向下移动,以实现滑动杆3012上的取样针3013向下移动,此时的复位弹簧604处于压缩状态,直到滑动杆3012移动到下一个传动槽603内后,此时的复位弹簧604因为自身弹性形变而复位,从而使得滑动杆3012向上移动,同理,当驱动杆401自上而下移动时,会使得旋转盘601顺时针转动,因为拨动杆606的斜面与滑动杆3012的斜面相反,所以当旋转盘601顺时针转动时,拨动杆606上的斜面会与对应的传动槽603接触,从而使得拨动杆606后缩,此时的归位弹簧607处于压缩状态,直到拨动杆606转动到下一个传动槽603内,此时归位弹簧607因为自身弹性形变而复位,而此时转动盘602不会转动,因为此时滑动杆3012的外周侧会抵触在传动槽603内,从而防止转动盘602转动,所以此时的滑动杆3012不会移动。
44.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放置座202顶部安装有安装座8,安装座8外周侧竖直转动安装有抵紧杆10,抵紧杆10自由端转动安装有弧形抵块11,安装座8上安装有驱动抵紧杆10转动的驱动件9,也就是说,检测瓶放置在安装座8上后,此时通过驱动件9会使得抵紧杆10转动,从而使得多个弧形抵块11抵触在检测瓶上,从而可以防止连接板203在移动时,检测瓶出现倾倒,提高了稳定性。
45.如图2、图5和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8内竖直安装有导向杆903,驱动件9包括竖直滑动套设在导向杆903上的感应套901,感应套901的顶端穿过安装座8顶部位于外部,安装座8与感应套901之间安装有连接弹簧902,感应套901外周侧圆形阵列构造有多个对接杆904,对接杆904与抵紧杆10之间安装有铰接杆905,将检测瓶放置在安装座8顶部后,检测瓶会压动感应套901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多个对接杆904移动,因为对接杆904与抵紧杆10之间铰接有铰接杆905,所以多个抵紧杆10的自由端会向检测瓶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多个弧形抵块11与检测瓶接触,从而实现快速定位的效果,此时的连接弹簧902处于压缩状态,当将检测瓶抽出时,此时连接弹簧902复位从而使得多个抵紧杆10自由端相互远离。
46.如图2、图5和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8转动安装在放置座202上,放置座202上转动安装大齿轮12,放置座202上转动安装有与大齿轮12啮合的小齿轮13,承载架201上安装有与大齿轮12啮合的驱动齿条14,小齿轮13与安装座8之间安装有锥齿轮组件15,具体的,锥齿轮组件15为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一个安装在安装座8底部上,另一个安装在小齿轮13上,也就是说,当连接板203移动带动多个放置座202移动时,因为大齿轮12与驱动齿条14啮合,所以放置座202移动时会使得大齿轮12转动,大齿轮12转动则会带动对应
的小齿轮13转动,因为小齿轮13与安装座8之间通过锥齿轮组件15连接,所以小齿轮13转动则会使得安装座8转动,从而使得放置在安装座8上的检测瓶转动,因为检测瓶内的检测液需要添加一定量的稀释液,然后在经过摇匀才能进行检测,但是连接板203在移动时会使得安装座8转动,从而使得检测瓶转动,以达到不需要摇晃多个检测瓶也可以直接对内部液体进行检测,只需要将首位的检测瓶进行摇晃即可。
47.如图2、图4、图5和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架201上安装有弹簧伸缩杆16,弹簧伸缩杆16自由端构造有球体17,放置座202上开设有供球体17插设的定位弧槽18,弧形抵块11为橡胶材质,如图11所示,弹簧伸缩杆16为现有结构,由套筒、滑动安装在套筒上的套杆,以及安装在套筒与套杆之间的弹簧组成,球体17构造在套杆位于外部的一端上,每当移动板移动一定位置使得下一个检测瓶位于取样针3013下方时,球体17则会插设在对应的定位弧槽18内,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因为惯性导致连接板203移动过远,检测瓶与取样针3013出现错位的情况发生,而当连接板203正常移动时,球体17则会推力定位弧槽18,不影响连接板203的正常移动,弧形抵块11橡胶材质可以防止安装座8在旋转时产生的力导致检测瓶自转,起到了提高摩擦的效果。
4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设备,包括检测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料机构(2),包括连接板(203)以及安装在所述检测机架(1)上的承载架(201),所述承载架(201)上水平滑动安装有多个用于放置检测瓶的放置座(202),多个所述放置座(202)呈线性阵列且均与所述连接板(203)连接;取样机构(3),包括竖直滑动安装在所述承载架(201)上的抽吸件(301),其用于将检测瓶内部液体抽入至所述检测机架(1)内;驱动机构(4),安装在所述承载架(201)上且作用于所述抽吸件(301),其用于驱动所述抽吸件(301)竖直向移动;连动机构(5),安装在所述承载架(201)上且作用于所述连接板(203),所述连动机构(5)与所述驱动机构(4)连接,通过所述驱动机构(4)以使所述抽吸件(301)取样后自下而上移动时,通过所述连动机构(5)以使所述连接板(203)向所述抽吸件(301)的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竖直滑动安装在所述承载架(201)上的驱动杆(401),所述驱动杆(401)的一侧构造有水平向的连接杆(402),所述连接杆(402)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活动槽(403),所述承载架(201)上转动安装有驱动盘(404),所述驱动盘(404)的一侧偏心构造有与所述活动槽(403)滑动相切的柱杆(405),所述驱动杆(401)与所述连动机构(5)连接,所述抽吸件(301)与所述驱动杆(401)之间安装有传动组件(6),当所述驱动杆(401)自下而上移动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6)以使所述抽吸件(301)竖直向下移动后复位,当所述驱动杆(401)自上而下移动时,所述连动机构(5)以使所述连接板(203)向所述抽吸件(301)的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5)包括水平滑动安装在所述承载架(201)上的滑动架(501)、通过转轴竖直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动架(501)上的推动板(502),沿所述连接板(203)长度方向阵列安装在其上的杆体(503),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扭转弹簧(504),所述扭转弹簧(504)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架(50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板(502)连接,所述滑动架(501)上构造有限位所述推动板(502)转动铰接的台阶面,所述滑动架(501)与所述驱动杆(401)之间安装有驱动所述滑动架(501)水平向往复移动的连动件(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件(7)包括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承载架(201)上的传动杆(701),所述传动杆(70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驱动槽(702),所述滑动架(501)上构造有与所述驱动槽(702)滑动相切的轴杆(703),所述传动杆(701)一侧靠近其转动点的位置构造有凸杆(704),所述凸杆(704)的自由端铰接有连动杆(705),所述连动杆(705)的自由端与所述驱动杆(401)的底端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件(301)包括安装在所述承载架(201)上的连接筒(3011),所述连接筒(3011)内竖直滑动套设有滑动杆(3012),所述滑动杆(3012)的底端安装有取样针(3013),所述取样针(3013)底端穿过所述连接筒(3011)底部,且位于所述连接筒(3011)内部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孔(3014),所述连接筒(3011)底部一侧连通有抽样管(3015),所述抽样管(3015)上安装有微型水泵(3016),所述抽样管(3015)自由端与所述检测机架(1)内连接,所述传动组件(6)与所述滑动杆(301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6)
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承载架(201)上的旋转盘(601),所述承载架(201)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旋转盘(601)同轴的转动盘(602),所述转动盘(602)外周侧圆形阵列开设有多个传动槽(603),所述滑动杆(3012)的顶面穿过所述连接筒(3011)且呈斜面设计,所述滑动杆(3012)外周侧构造有凸板(608),所述凸板(608)与所述连接筒(3011)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604),旋转盘(601)上安装有安装筒(605),所述安装筒(605)一端滑动插设有拨动杆(606),所述拨动杆(606)的一端位于外部且构造为斜面,所述拨动杆(606)斜面与所述滑动杆(3012)斜面开设方向相反,均用于卡设在所述传动槽(603)内,所述拨动杆(606)与所述安装筒(605)之间安装有归位弹簧(607),所述旋转盘(601)与所述驱动杆(401)之间铰接有传导杆(609)。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202)顶部安装有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8)外周侧竖直转动安装有抵紧杆(10),所述抵紧杆(10)自由端转动安装有弧形抵块(11),所述安装座(8)上安装有驱动所述抵紧杆(10)转动的驱动件(9)。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8)内竖直安装有导向杆(903),所述驱动件(9)包括竖直滑动套设在所述导向杆(903)上的感应套(901),所述感应套(901)的顶端穿过所述安装座(8)顶部位于外部,所述安装座(8)与所述感应套(901)之间安装有连接弹簧(902),所述感应套(901)外周侧圆形阵列构造有多个对接杆(904),所述对接杆(904)与所述抵紧杆(10)之间安装有铰接杆(90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8)转动安装在所述放置座(202)上,所述放置座(202)上转动安装大齿轮(12),所述放置座(202)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大齿轮(12)啮合的小齿轮(13),所述承载架(201)上安装有与所述大齿轮(12)啮合的驱动齿条(14),所述小齿轮(13)与所述安装座(8)之间安装有锥齿轮组件(15)。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201)上安装有弹簧伸缩杆(16),所述弹簧伸缩杆(16)自由端构造有球体(17),所述放置座(202)上开设有供所述球体(17)插设的定位弧槽(18),所述弧形抵块(11)为橡胶材质。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设备,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检测机架,还包括:送料机构,包括连接板以及安装在所述检测机架上的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上水平滑动安装有多个用于放置检测瓶的放置座,多个所述放置座呈线性阵列且均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取样机构,包括竖直滑动安装在所述承载架上的抽吸件,其用于将检测瓶内部液体抽入至所述检测机架内。本申请抽吸件通过驱动机构始终竖直向往复运动,实现连续性抽吸,配合连动机构使得检测瓶内部液体被抽吸后,在抽吸件向上移动的空隙中使得下一个检测瓶位于抽吸件下方,从而提高了连贯性,减少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了取样效率,间接的提高了检测效率。间接的提高了检测效率。间接的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钦敏 颜东东 卢立新 陈晓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元素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3/8/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浮子阀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GWAS基因编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