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02 阅读:81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2.保险杠系统是汽车车身的重要部件,当汽车发生严重碰撞时,冲击力经保险杠系统被合理分散到整个车身,以避免局部区域变形过大,并保护乘客人身安全。汽车保险杠的结构设计,不仅影响到驾乘人员的安全性,而且影响到产品使用的耐久性。
3.采用注塑成型是汽车保险杠一种较为常见的成型方法,然而,由于汽车保险杠具有较大的注塑表面,且具有较多的倒扣注塑结构。现有技术中,多采用顶针结构将汽车保险杠从模具中脱出,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5773935a的一篇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汽车保险杠模具的顶出装置,其包括用于汽车保险杠边缘倒扣脱模的第一斜顶机构、用于汽车保险杠灯罩面板处斜侧壁脱模的第二斜顶机构以及用于容置第一斜顶机构和第二斜顶机构的下模组件;所述的第一斜顶机构的下端固定在模具顶出机构的顶板上,上端具有汽车保险杠边缘倒扣的型面;所述的第二斜顶机构的下端为自由端并滑动连接在下模组件内,上端通过联动机构与第一斜顶机构连接,并且上端具有汽车保险杠灯罩面板处斜侧壁的型面。该顶出装置中的第一斜顶机构和第二斜顶机构均由斜顶和顶杆(相当于现有装置中的顶针结构)构成,在注塑完成后,该顶出装置利用顶杆朝向模具外侧顶斜顶、利用斜顶顶出注塑成型的汽车保险杠产品。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汽车保险杠产品自身存在有多处弧面以及凹槽的设计,在采用上述斜顶和顶杆结构/顶针结构对注塑成型后的模具进行顶出时,不仅需要采用大量的斜顶和顶杆结构/顶针结构对汽车保险杠产品进行顶出,还需要斜顶和顶杆结构/顶针结构具有较强的实际顶出力,才能保证汽车保险杠的完全脱出,且对于模具型腔的表面光滑程度具有较高要求,当模具型腔表面粗糙,如模具的型腔以及流道内留有凿纹、刻痕、伤痕、凹陷等表面缺陷,都会造成汽车保险杠脱模困难。即传统方式中的脱模结构对于模具的加工要求较高,对于汽车保险杠产品实际上也存在有较大的损伤风险,在脱模时容易出现汽车保险杠产品黏连斜顶块/顶针结构/模具型腔或顶杆结构/顶针机构顶出力过大而损伤产品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传统方式中的脱模结构在脱模时容易造成的汽车保险杠产品黏连斜顶块/顶针结构/模具型腔或顶杆结构/顶针机构顶出力过大而损伤产品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及其工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包括注塑机架、设于注塑机架上的模具和注塑机构以及用于对注塑机架上各电气元件进行集成控制的电气控制模块,所述模具包括
定模以及与定模相适配的左右两个动模,左右两个所述动模相靠近的一侧形成有供注塑成品成型的型腔;所述动模表面均匀开设有多组与型腔相连通的出水通孔,所述注塑机架上安装有用于朝向出水通孔内通水的供水机构和用于朝向出水通孔内通气的供气机构,所述供水机构和供气机构交替运作,所述注塑成品通过出水通孔处的水压顶离动模;所述注塑机架上、位于动模下方还设有用于承接废水的水槽,所述动模上安装有用于在注塑机构向型腔内注塑时覆盖并密封出水通孔的封堵机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汽车保险杠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利用封堵机构覆盖并密封动模上的出水通孔,将左右两个动模合模并利用注塑机构将液态的原料注入至两个动模之间的型腔中,冷却后形成汽车保险杠成品;而后,操作人员能够控制定模带动两个动模相互远离,并在两个动模相互远离的过程中利用供水机构和供气机构先后向模具中通入水和空气,利用出水通孔处的水压将型腔中的汽车保险杠成品顶离动模,并在汽车保险杠与动模相分离时利用气压将残余在动模中的废水冲出、以及同时利用气压进一步将汽车保险杠成品冲离动模,使汽车保险杠成品从模具上脱离并同时从汽车保险杠成品一侧将汽车保险杠从模具中取下,并在此过程中利用水槽对废水进行承接。
8.成型装置整体利用水压和气压替代现有技术/传统技术中的顶杆结构/顶针机构将汽车保险杠成品顶出动模,水压顶离汽车保险杠成品时,水相对于顶杆结构/顶针结构中的斜顶等刚性件更为柔和,且水能够流动并充盈于汽车保险杠成品与型腔处的动模内侧壁之间,对型腔处的动模内侧壁进行润滑缓冲,从而保护、减小对于模具型腔和流道内的表面损伤;同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水压大小来调节供水机构对于汽车保险杠产品的实际顶出力,以保证汽车保险杠的完全脱出。整体有效改善了传统方式中的脱模结构在脱模时容易造成的汽车保险杠产品黏连斜顶块/顶针结构/模具型腔或顶杆结构/顶针机构顶出力过大而损伤产品的问题,降低了脱模时对于汽车保险杠产品以及模具本身的损伤风险。
9.可选的,每组所述出水通孔均包括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单孔,所述封堵机构对应每组出水通孔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多组;每组所述封堵机构均包括一一对应地活动覆盖于任一组出水通孔中的多个单孔上的多个封堵叶、用于驱使多个封堵叶同步靠近/远离单孔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用于在封堵叶完全覆盖对应单孔时朝向动模外侧顶出封堵叶的顶起组件,所述封堵叶外表面呈阶梯状布设且封堵叶外表面适于与动模表面相平齐。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注塑时利用第一驱动组件驱使多个封堵叶同步靠近并覆盖单孔,并利用顶起组件朝向动模外侧顶出封堵叶、使封堵叶外表面与动模表面相平齐,保障动模之间的型腔以及流道表面平齐、无凹陷,即可保障汽车保险杠的注塑效果;相应地,在注塑结束、需要对汽车保险杠进行顶出时,操作人员能够利用第一驱动组件将封堵叶带离单孔,并相应地撤销顶起组件对封堵叶的顶起,即可打开单孔,保障单孔顺畅出水/出气,从而实现对汽车保险杠产品的顶离。
11.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动模内的第一驱动齿环以及用于驱使第一驱动齿环绕其轴线周向转动的第一驱动部件,所述封堵叶滑动连接于第一驱动齿环外侧,且所述封堵叶和第一驱动齿环之间设有用于固定并拉近二者的弹性件,所述单孔的开口朝向、封堵叶的滑动方向和弹性件的伸缩方向均与第一驱动齿环的轴向相平行;当所述第一驱动齿环转动至其转动终点时,所述封堵叶完全覆盖对应单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驱动组件驱使第一驱动齿环转动,能够较为方便地
驱使多个封堵叶较为稳定地同步进行周向运动,从而较为方便地实现对单孔开合的调节控制,并在第一驱动齿环带动封堵叶转动至适当位置后保持封堵叶稳定。
13.可选的,所述顶起组件包括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单孔内的多个顶块、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顶块中部并转动连接于动模内的多根转杆以及用于驱使多根转杆同步转动的第二驱动部件;所述转杆轴向与对应单孔开口朝向相一致,且所述转杆端部与封堵叶之间留有用于供封堵叶滑入的间隙;所述顶块同轴套设并螺纹装配于对应转杆上,且所述顶块沿转杆轴向滑动连接于动模上,所述顶块与封堵叶活动抵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驱动部件驱使转杆转动,能够带动顶块沿转杆轴向进行直线运动;且在顶块运动至适当位置后,停止转动转杆,顶块不再发生运动,从而能够在封堵叶完全覆盖单孔时将封堵叶稳定、有力地顶在单孔开口处,实现封堵叶对单孔的有效密封覆盖。
15.可选的,每组所述出水通孔中的多个单孔外侧的动模内壁上还开设有与对应单孔相连通的容置弧槽,所述容置弧槽开口朝向与第一驱动齿环径向方向相平行,所述容置弧槽沿第一驱动齿环周向方向由单孔底部朝向单孔开口往动模外侧延伸,所述封堵叶沿容置弧槽的延伸方向滑动连接于容置弧槽内,且所述容置弧槽的开口大小由单孔底部朝向单孔开口不断减小。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置弧槽的设定能够对封堵叶的运动轨迹进行有效限位,使得封堵叶得以在第一驱动齿环的驱动作用下以及弹性件的拉紧作用下稳定靠近/远离对应的单孔,实现对对应单孔的稳定、密封覆盖以及开合控制。
17.可选的,所述顶块呈圆台状,且所述顶块的截面面积沿转杆轴向由动模内朝向动模外不断扩大。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转杆轴向方向调节顶块与单孔开口之间的距离,能够在单孔大小保持不变时实现对水压的微调,从而实现供水机构对汽车保险杠产品的顶出力的微调,进一步减小脱模时汽车保险杠产品的损伤风险。
19.可选的,所述顶块远离封堵叶的一端活动插接于对应单孔的进口端,且所述顶块与对应单孔处的动模内壁间隙配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注塑过程中,操作人员还可控制转杆转动并使顶块插入至单孔的进口端,对单孔的进口端进行密封封堵,避免单孔处存在漏水/漏气情况,保障成型装置对汽车保险杠的注塑效果。
21.可选的,所述水槽开口朝上,所述注塑机架外侧还设有用于对废水进行冷却的水冷机构和用于在废水冷却过程中对废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所述动模上设置有用于对注入型腔内的液态原料进行冷却成型的冷却机构;所述水冷机构包括开口朝上的水箱、设于水箱内的水泵以及用于朝向水箱内通入干冰的干冰通入组件,所述水槽与水箱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冷却机构的入水端相连。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汽车保险杠脱模过程中以及脱模结束后,水槽能够始终保持对动模上的单孔处流出的废水的承接,过滤机构能够在此过程中对废水进行有效过滤;相应地,过滤所得的、较为干净的水能够在水箱中经干冰进行快速冷却并回用至动模上的冷却机构上,从而实现废水的循环回用;且通过控制干冰的通入量和通入速度以及冷水回用至冷却机构的运输通道长度,能够实现对回用至冷却机构处的冷却水的温度的调节控
制,从而实现汽车保险杠的逐渐降温、冷却成型,避免汽车保险杠因骤冷而变形。
23.可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水槽出水口处的过滤网以及用于吸附废水中的有机废弃物的滤芯,所述过滤网覆盖于滤芯上方且废水依次通过过滤网和滤芯。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和滤芯能够有效实现对废水中的固体杂质以及有机废弃物的拦截以及过滤,从而有效实现废水的回用。
25.本技术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注塑,通过高温将原料融化成液态,并通过注塑机构注入模具中;s2:冷却,形成汽车保险杠成品;s3:脱模,利用供水机构和供气机构先后依次向模具中高速高压通入水和空气,利用水压使汽车保险杠成品从模具中脱离,再利用气压将残余在动模上的水吹出,并利用水槽对废水进行收集;s4:取下汽车保险杠成品,再次合模,重复以上步骤。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成型装置整体利用水压和气压替代现有技术/传统技术中的顶杆结构/顶针机构将汽车保险杠成品顶出动模,水相对于顶杆结构/顶针结构中的斜顶等刚性件更为柔和,且能够对型腔处的动模内侧壁进行润滑缓冲,有效改善了传统方式中的脱模结构在脱模时容易造成的汽车保险杠产品黏连斜顶块/顶针结构/模具型腔或顶杆结构/顶针机构顶出力过大而损伤产品的问题,降低了脱模时对于汽车保险杠产品以及模具本身的损伤风险;2.通过单孔、封堵叶、第一驱动组件和顶起组件相配合,能够较为方便且稳定地实现对供水机构出水/出气与否以及出水/出气量、水压/气压的控制调节,从而保障供水机构和供气机构对汽车保险杠产品从动模上的有效顶离;3.通过水槽、水冷机构和过滤机构相配合,能够实现废水的循环回用以及对回用至冷却机构处的冷却水的温度的调节控制,从而实现汽车保险杠的逐渐降温、冷却成型,避免汽车保险杠因骤冷而变形。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为展示动模中各部件之间连接关系所作的动模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为展示水槽中过滤机构所作的注塑机架与水槽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1、注塑机架;2、模具;21、定模;22、动模;221、出水通孔;2211、单孔;222、容置弧槽;3、注塑机构;4、供水机构;5、供气机构;6、水槽;7、封堵机构;71、封堵叶;72、第一驱动组件;721、第一驱动齿环;722、第一驱动部件;7221、第一驱动电机;7222、第一驱动齿轮;73、顶起组件;731、顶块;732、转杆;733、第二驱动部件;7331、第二驱动齿环;7332、第二驱动电机;7333、第二驱动齿轮;74、弹性件;8、水冷机构;81、水箱;82、干冰通入组件;9、过滤机构;91、过滤网;92、安装筒;93、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
31.参照图1和图2,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包括注塑机架1、设于注塑机架1上的模具2和注塑机构3以及用于对注塑机架1上各电气元件进行集成控制的电气控制模块;模具2包括固定安装于注塑机架1上的左右两个定模21以及滑动安装于两个定模21之间的、与定模21相适配的左右两个动模22,注塑机构3位于左侧定模21/右侧定模21外侧,在左右两个动模22相合模时,左右两个动模22相靠近的一侧形成有供注塑成品(即本技术中的汽车保险杠)成型的型腔,左右两个动模22上还均安装有用于对注入型腔内的液态原料进行冷却成型的冷却机构。
32.为了改善传统方式中的脱模结构在脱模时容易造成的汽车保险杠产品黏连斜顶块/顶针结构/模具2型腔或顶杆结构/顶针机构顶出力过大而损伤产品的问题,参照图1,并同时结合图2和图3,动模22表面均匀开设有多组与型腔相连通的出水通孔221,注塑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朝向出水通孔221内通水的供水机构4和用于朝向出水通孔221内通气的供气机构5,供水机构4和供气机构5交替运作,注塑成品通过出水通孔221处的水压顶离动模22;注塑机架1上、位于动模22下方还设有用于承接废水的水槽6,动模22上安装有用于在注塑机构3向型腔内注塑时覆盖并密封出水通孔221的封堵机构7。
33.具体的,参照图2和图3,出水通孔221开设于动模22表面相对平整处,每组出水通孔221均包括多个开口呈圆形的单孔2211,每组出水通孔221中的多个单孔2211的规格均一致,不同组出水通孔221之间的单孔2211大小以及单孔2211深浅根据动模22/汽车保险杠平整面处面积大小存在差异;多个单孔2211出口与型腔相连通、进口位于动模22内,且两个动模22相远离的一侧于每个单孔2211进口处均开设有用于供水流/气体通入单孔2211的输送支通道,每根输送支通道均与对应单孔2211相连通,多根输送支通道汇聚于输送总通道,且输送支通道和输送总通道均均匀蜿蜒于动模22内,输送总通道远离单孔2211的一侧通过三通接口和对应电磁阀与供水机构4的出气端和供气机构5的出气端相连通。
34.每组出水通孔221中的多个单孔2211呈环形阵列分布,以扩大出水通孔221处水流/气体与注塑成品的接触面积、使得出水通孔221处出水/出气更为均匀。
35.参照图2和图3,封堵机构7对应每组出水通孔221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多组,每组封堵机构7均包括一一对应地活动覆盖于任一组出水通孔221中的多个单孔2211上的多个封堵叶71、用于驱使多个封堵叶71同步靠近/远离单孔2211的第一驱动组件72以及用于在封堵叶71完全覆盖对应单孔2211时朝向动模22外侧顶出封堵叶71的顶起组件73。
36.封堵叶71面积大于单孔2211面积,多个封堵叶71也呈环形阵列分布,且多个封堵叶71所围成的圆环的中心轴线与多个单孔2211所围成的圆环的中心轴线共线,封堵叶71沿多个单孔2211所围成的圆环相对应的周向方向靠近/远离对应单孔2211,以实现对对应单孔2211的开合控制。以封堵叶71靠近动模22型腔的一侧表面为封堵叶71外表面,封堵叶71外表面呈阶梯状布设,且封堵叶71中部厚度厚于封堵叶71边缘处厚度。
37.每组出水通孔221处的动模22内壁上还均开设有与对应单孔2211相连通的多组容纳槽和容置弧槽222,容纳槽用于在单孔2211打开时供封堵叶71收纳于动模22内,且容纳槽位于单孔2211沿封堵叶71运动方向的一侧,容纳槽为不规则形槽;容置弧槽222用于在封堵叶71逐渐打开/覆盖关闭单孔2211的过程中供封堵叶71在单孔2211中运动并对封堵叶71的运动进行限位。
38.具体的,参照图2和图3,第一驱动组件72包括转动连接于动模22内的第一驱动齿环721以及用于驱使第一驱动齿环721绕其轴线周向转动的第一驱动部件722,第一驱动齿环721的轴线穿过多个单孔2211所围成的圆环的中心点,且第一驱动齿环721的锯齿朝内,封堵叶71安装于第一驱动齿环721外侧,且封堵叶71和第一驱动齿环721之间设有用于固定并拉近二者的弹性件74;封堵叶71沿容置弧槽222的延伸方向随第一驱动齿环721进行转动并同时滑动连接于第一驱动齿环721外侧,且单孔2211的开口朝向、封堵叶71在第一驱动齿环721上的滑动方向和弹性件74的伸缩方向均与第一驱动齿环721的轴向相平行;当第一驱动齿环721转动至其转动终点时,封堵叶71完全覆盖对应单孔2211。
39.第一驱动部件722则具体包括设于第一驱动齿环721内侧的第一驱动电机7221和第一驱动齿轮7222,第一驱动电机7221固定安装于动模22上,第一驱动齿轮7222固定安装于第一驱动电机7221的输出轴端部,且第一驱动齿轮7222与第一驱动齿环721内侧相啮合;启动第一驱动电机7221并控制第一驱动电机7221的运行,能够较为方便且稳定地驱使第一驱动齿轮7222带动封堵叶71绕多个单孔2211所围成的圆环的中心点进行周向转动,且第一驱动齿轮7222和第一驱动齿环721之间的传动比较小,操作人员对第一驱动电机7221的控制运行能够更为方便、准确。
40.相应地,参照图2和图3,容置弧槽222开口朝向与驱动齿环径向方向相平行,容置弧槽222沿驱动齿环周向方向由单孔2211底部朝向单孔2211开口往动模22外侧延伸,封堵叶71在随第一驱动齿环721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沿容置弧槽222的延伸方向由单孔2211底部朝向单孔2211开口往动模22外侧进行滑动,且容置弧槽222的开口大小由单孔2211底部朝向单孔2211开口不断减小;弹性件7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为弹簧,弹性件74在第一驱动齿环721的转动过程中也随第一驱动齿环721进行转动,且弹性件74在封堵叶71向动模22外侧滑动的过程中不断被拉伸、延长。
41.顶起组件73则包括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单孔2211内的多个顶块731、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顶块731中部并转动连接于动模22内的多根转杆732以及用于驱使多根转杆732同步转动的第二驱动部件733。
42.转杆732轴向与对应单孔2211开口朝向相一致,且转杆732端部与封堵叶71之间留有用于供封堵叶71滑入的间隙,位于单孔2211内的转杆732上开设有用于供顶块731连接的螺纹段。
43.顶块731呈圆台状,顶块731同轴套设并螺纹装配于对应转杆732上,且顶块731远离封堵叶71的一侧外壁上一体凸出设有限位块,顶块731通过限位块滑动连接于动模22上,且顶块731在对应单孔2211内的滑动方向与对应转杆732轴向相一致,顶块731靠近封堵叶71的一端与封堵叶71活动抵接,顶块731远离封堵叶71的一端活动插接于对应单孔2211的进口端,顶块731与对应单孔2211处的动模22内壁间隙配合;当顶块731位于其滑动起点时,顶块731插接于对应单孔2211内,当顶块731位于其滑动终点时,顶块731离开单孔2211进口端并与对应封堵叶71相抵接。
44.参照图2和图3,在封堵叶71随第一驱动部件722由其转动起点运动至其转动终点的过程中,利用第二驱动部件733驱使转杆732转动,能够相应地带动顶块731沿转杆732轴向进行直线运动;且第二驱动部件733具体包括第二驱动齿环7331、第二驱动电机7332和第二驱动齿轮7333,第二驱动齿环7331锯齿朝外,第二驱动齿轮7333对应转杆732数设置有多
个,多个第二驱动齿轮7333一一对应地同轴固定连接于多根转杆732远离封堵叶71的一端,多个第二驱动齿轮7333环形阵列分布于第二驱动齿环7331外侧并均与第二驱动齿环7331相啮合;启动第二驱动电机7332,能够带动多根转杆732同步转动,并驱使多个顶块731同步朝向封堵叶71靠近/远离,使多个顶块731相应地顶紧封堵叶71/对单孔2211进口端进行封堵。
45.利用第二驱动部件733驱使转杆732转动,能够带动顶块731沿转杆732轴向进行直线运动;且在顶块731运动至适当位置后,停止转动转杆732,顶块731不再发生运动,从而能够在封堵叶71完全覆盖单孔2211时将封堵叶71稳定、有力地顶在单孔2211开口处,实现封堵叶71对单孔2211的有效密封覆盖。
46.且当封堵叶71转动至其转动终点时,封堵叶71完全覆盖单孔2211,顶块731也能够随之运动至顶块731的运动终点位置,此时转杆732停止转动,顶块731顶紧封堵叶71,且顶块731也不再发生运动,从而能够在封堵叶71完全覆盖单孔2211时将封堵叶71稳定、有力地顶在单孔2211开口处,实现封堵叶71对单孔2211的有效密封覆盖;且顶块731的截面面积沿转杆732轴向由动模22内朝向动模22外不断扩大,沿转杆732轴向方向调节顶块731与单孔2211开口之间的距离,能够在单孔2211大小保持不变时实现对水压的微调,从而实现供水机构4对汽车保险杠产品的顶出力的微调,进一步减小脱模时汽车保险杠产品的损伤风险。
47.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4,注塑机架1外侧还设有用于对废水进行冷却的水冷机构8和用于在废水冷却过程中对废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9。
48.水槽6开口朝上、出口位于其底部,且动模22于竖向方向上的投影均位于水槽6内,在汽车保险杠脱模过程中以及脱模结束后,水槽6能够始终保持对动模22上的单孔2211处流出的废水的承接。
49.水冷机构8包括开口朝上的水箱81、设于水箱81内的水泵以及用于朝向水箱81内通入干冰的干冰通入组件82,水槽6出口与水箱81相连通,水泵的出水端与冷却机构的入水端相连。
50.过滤机构9设于水槽6出口处,过滤机构9具体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水槽6出水口处的过滤网91以及用于吸附废水中的有机废弃物的滤芯93。
51.具体的,参照图4,水槽6底部开口处螺纹装配有安装筒92,安装筒92开口朝上,且安装筒92底部以及侧壁上均贯穿开设有细密的滤水孔,滤芯93可拆卸放置于安装筒92内,且滤芯93与安装筒92内侧壁间隙配合,过滤网91覆盖于滤芯93上方且废水依次通过过滤网91和滤芯93。
52.在汽车保险杠脱模过程中以及脱模结束后,过滤机构9能够始终对脱模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有效过滤,过滤所得的、较为干净的水能够在水箱81中经干冰进行快速冷却并回用至动模22上的冷却机构上,从而实现废水的循环回用;且通过控制干冰的通入量和通入速度以及冷水回用至冷却机构的运输通道长度,能够实现对回用至冷却机构处的冷却水的温度的调节控制,从而实现汽车保险杠的逐渐降温、冷却成型,避免汽车保险杠因骤冷而变形。
5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汽车保险杠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将封堵叶71转动至其转动终点,并利用封堵机构7中的第二驱动电机7332驱使转杆732带动顶块731顶紧对应的封堵叶71,使封堵叶71相应的覆盖并密封动模22
上的多组出水通孔221,将左右两个动模22合模并利用注塑机构3将液态的原料注入至两个动模22之间的型腔中,冷却后形成汽车保险杠成品;而后,操作人员能够控制定模21带动两个动模22相互远离,并在两个动模22相互远离的过程中利用供水机构4和供气机构5先后向模具2中通入水和空气,首先利用供水机构4朝向输送总通道内高速、高压通入水流,使出水通孔221处高速、高压出水,单孔2211处的水压随之将型腔中的汽车保险杠成品顶离动模22;在汽车保险杠与动模22相分离后,操作人员能够停止供水机构4的水流通入,并相应地切换为供气机构5向输送总通道内高速、高压通入气体,利用气压将残余在动模22中的废水冲出、以及同时利用气压进一步将汽车保险杠成品冲离动模22,使汽车保险杠成品从模具2上脱离并同时从汽车保险杠成品一侧将汽车保险杠从模具2中取下,并在此过程中利用水槽6对废水进行承接,始终进行废水回用。成型装置整体利用水压和气压替代现有技术/传统技术中的顶杆结构/顶针机构将汽车保险杠成品顶出动模22,水压顶离汽车保险杠成品时,水相对于顶杆结构/顶针结构中的斜顶等刚性件更为柔和,且水能够流动并充盈于汽车保险杠成品与型腔处的动模22内侧壁之间,对型腔处的动模22内侧壁进行润滑缓冲,有效保护、减小了模具2型腔和流道内的表面损伤;同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水压大小来调节供水机构4对于汽车保险杠产品的实际顶出力,以保证汽车保险杠的完全脱出。整体有效改善了传统方式中的脱模结构在脱模时容易造成的汽车保险杠产品黏连斜顶块731/顶针结构/模具2型腔或顶杆结构/顶针机构顶出力过大而损伤产品的问题,降低了脱模时对于汽车保险杠产品以及模具2本身的损伤风险。
54.本技术实施例还在于公开一种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工艺,基于如上所述的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注塑,通过高温将原料融化成液态,并通过注塑机构3注入模具2中;s2:冷却,利用冷却机构逐渐向动模22中通入温度低于5-10℃以内的水流,使动模22以及动模22型腔中的产品逐渐冷却,形成汽车保险杠成品;s3:脱模,利用供水机构4和供气机构5先后依次向模具2中高速高压通入水和空气,先利用水压使汽车保险杠成品从模具2中脱离,再利用气压将残余在动模22上的水吹出并进一步吹离保险杠成品,并利用水槽6对废水进行收集,在水槽6收集废水过程中不断对废水进行过滤及回用;s4:取下汽车保险杠成品,再次合模,重复以上步骤。
5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包括注塑机架(1)、设于注塑机架(1)上的模具(2)和注塑机构(3)以及用于对注塑机架(1)上各电气元件进行集成控制的电气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2)包括定模(21)以及与定模(21)相适配的左右两个动模(22),左右两个所述动模(22)相靠近的一侧形成有供注塑成品成型的型腔;所述动模(22)表面均匀开设有多组与型腔相连通的出水通孔(221),所述注塑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朝向出水通孔(221)内通水的供水机构(4)和用于朝向出水通孔(221)内通气的供气机构(5),所述供水机构(4)和供气机构(5)交替运作,所述注塑成品通过出水通孔(221)处的水压顶离动模(22);所述注塑机架(1)上、位于动模(22)下方还设有用于承接废水的水槽(6),所述动模(22)上安装有用于在注塑机构(3)向型腔内注塑时覆盖并密封出水通孔(221)的封堵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出水通孔(221)均包括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单孔(2211),所述封堵机构(7)对应每组出水通孔(221)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多组;每组所述封堵机构(7)均包括一一对应地活动覆盖于任一组出水通孔(221)中的多个单孔(2211)上的多个封堵叶(71)、用于驱使多个封堵叶(71)同步靠近/远离单孔(2211)的第一驱动组件(72)以及用于在封堵叶(71)完全覆盖对应单孔(2211)时朝向动模(22)外侧顶出封堵叶(71)的顶起组件(73),所述封堵叶(71)外表面呈阶梯状布设且封堵叶(71)外表面适于与动模(22)表面相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2)包括转动连接于动模(22)内的第一驱动齿环(721)以及用于驱使第一驱动齿环(721)绕其轴线周向转动的第一驱动部件(722),所述封堵叶(71)滑动连接于第一驱动齿环(721)外侧,且所述封堵叶(71)和第一驱动齿环(721)之间设有用于固定并拉近二者的弹性件(74),所述单孔(2211)的开口朝向、封堵叶(71)的滑动方向和弹性件(74)的伸缩方向均与第一驱动齿环(721)的轴向相平行;当所述第一驱动齿环(721)转动至其转动终点时,所述封堵叶(71)完全覆盖对应单孔(22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组件(73)包括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单孔(2211)内的多个顶块(731)、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顶块(731)中部并转动连接于动模(22)内的多根转杆(732)以及用于驱使多根转杆(732)同步转动的第二驱动部件(733);所述转杆(732)轴向与对应单孔(2211)开口朝向相一致,且所述转杆(732)端部与封堵叶(71)之间留有用于供封堵叶(71)滑入的间隙;所述顶块(731)同轴套设并螺纹装配于对应转杆(732)上,且所述顶块(731)沿转杆(732)轴向滑动连接于动模(22)上,所述顶块(731)与封堵叶(71)活动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出水通孔(221)中的多个单孔(2211)外侧的动模(22)内壁上还开设有与对应单孔(2211)相连通的容置弧槽(222),所述容置弧槽(222)开口朝向与第一驱动齿环(721)径向方向相平行,所述容置弧槽(222)沿第一驱动齿环(721)周向方向由单孔(2211)底部朝向单孔(2211)开口往动模(22)外侧延伸,所述封堵叶(71)沿容置弧槽(222)的延伸方向滑动连接于容置弧槽
(222)内,且所述容置弧槽(222)的开口大小由单孔(2211)底部朝向单孔(2211)开口不断减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731)呈圆台状,且所述顶块(731)的截面面积沿转杆(732)轴向由动模(22)内朝向动模(22)外不断扩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731)远离封堵叶(71)的一端活动插接于对应单孔(2211)的进口端,且所述顶块(731)与对应单孔(2211)处的动模(22)内壁间隙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6)开口朝上,所述注塑机架(1)外侧还设有用于对废水进行冷却的水冷机构(8)和用于在废水冷却过程中对废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9),所述动模(22)上设置有用于对注入型腔内的液态原料进行冷却成型的冷却机构;所述水冷机构(8)包括开口朝上的水箱(81)、设于水箱(81)内的水泵以及用于朝向水箱(81)内通入干冰的干冰通入组件(82),所述水槽(6)与水箱(81)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冷却机构的入水端相连。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9)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水槽(6)出水口处的过滤网(91)以及用于吸附废水中的有机废弃物的滤芯(93),所述过滤网(91)覆盖于滤芯(93)上方且废水依次通过过滤网(91)和滤芯(93)。10.一种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工艺,基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注塑,通过高温将原料融化成液态,并通过注塑机构(3)注入模具(2)中;s2:冷却,形成汽车保险杠成品;s3:脱模,利用供水机构(4)和供气机构(5)先后依次向模具(2)中高速高压通入水和空气,利用水压使汽车保险杠成品从模具(2)中脱离,再利用气压将残余在动模(22)上的水吹出,并利用水槽(6)对废水进行收集;s4:取下汽车保险杠成品,再次合模,重复以上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保险杠轻量化模具成型装置及其工艺,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领域,该成型装置包括注塑机架、设于注塑机架上的模具和注塑机构以及电气控制模块,所述模具包括定模以及与定模相适配的左右两个动模,左右两个所述动模相靠近的一侧形成有供注塑成品成型的型腔;所述动模表面均匀开设有多组与型腔相连通的出水通孔,所述注塑机架上安装有可交替运作的、分别用于朝向出水通孔内通水的供水机构和通气的供气机构,所述注塑成品通过出水通孔处的水压顶离动模。本申请利用水压顶出/气压顶出方式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顶出方式,水和气体较之于传统刚性顶出更为柔和,有效降低了脱模时对于汽车保险杠产品以及模具本身的损伤风险。的损伤风险。的损伤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曹秋法 陶峰 杨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名杰模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3/8/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