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未命名 08-02 阅读:94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药剂及其制备方法领域,涉及一种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肠胃炎是因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胃黏膜和肠黏膜炎症。现有的用于治疗肠胃炎的药物大部分为口服剂。中药药剂的成分复杂,制备成汤剂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煎制过程,处理过程麻烦,且通常口味不佳,推广难度较大。
3.专利“一种治疗肠胃散外用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60356536.6)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肠胃炎的中药贴剂,能够有效用于肠胃炎的治疗。对于外用贴剂,其主要起作用的成分为挥发油,该方法主要通过单纯的乙醇浸泡对其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提取效率较低,贴剂效果还不够好。为此,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了所述配方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以提高其中主要作用成分——挥发油的提取效果,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中药制剂中挥发油提取效果的方法及其应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将中药制剂药材在液氮中冻融处理3~4次;
7.(2)加入8~10倍体积的水,和体积百分含量为1~2%的酶复合物,在ph4.0~4.5、40~45℃的条件下酶解1~2.5h;;
8.(3)加入60~85%的乙醇溶液至乙醇浓度为50%,浸泡3~5天;
9.(4)过滤得到药渣和乙醇提取液;
10.(5)药渣再加入6~8倍体积的水,煎煮1~2h,过滤得到水煎液;
11.(6)将步骤(4)的乙醇提取液和步骤(5)的水煎液混合,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2(60℃)的中药浸膏;
12.所述中药制剂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4~13份肉桂叶、5~15份吴茱萸、10~18份艾叶、10~20份砂仁、5~15份丁香、15~25份陈皮、20~29份茯苓、22~28份岗松根、6~16份大叶桉叶和26~35份炒山楂;
13.所述酶复合物包括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体积比为纤维素酶:果胶酶=1~1.5。
14.本发明通过首先使用液氮对药材原料进行反复冻融,进而使其细胞壁进行破坏,能够有效提高后续提高的效率。液氮冻融的过程中避免了高温对其中挥发油成分造成影响。后续进一步通过温和的复合酶处理,能够进一步对原材料的纤维素、果胶等成分进行降解,进一步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由于液氮冻融步骤的加入,可降低后续复合酶处理时的酶用量和时间。
15.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所述中药制剂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10份肉桂叶、10份吴茱萸、15份艾叶、15份砂仁、10份丁香、20份陈皮、25份茯苓、25份岗松根、10份大叶桉叶和30份炒山楂。
1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的冻融处理具体为:将药材放入液氮中处理1~2min,取出药材,待液氮挥发完毕后置于35~40℃水浴锅中1~2min。
17.水浴过程避免使用过高的温度,能够避免挥发油成分的损失。
1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6)的浓缩方法为真空减压浓缩。
19.相应地,本发明还要求保护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浸膏。
20.进一步,本发明还要求保护所述中药浸膏在制备治疗肠胃炎外用贴的应用。
21.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得到有更高挥发油含量的中药浸膏,所述浸膏制得的肠胃炎外用贴疗效更好。
2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药外用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23.a、将上述所述步骤(5)中过滤得到的药渣用粉碎机粉碎并过40~80目筛得到中药粉,
24.b、将上述所述步骤(6)中得到的中药浸膏加入所述中药粉中,拌匀,摊在贴布上,即得药贴。
25.本发明方法通过增加药材预处理过程,使用液氮冻融和复合酶处理,更好地对中药制剂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相对于原来的方法,本发明方法挥发油提取率明显提高,制得的贴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更高,用于肠胃炎的治疗疗效更好。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方便的制作得到挥发油含量更高的中药浸膏及其中药贴剂,对于肠胃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7.实施例1
28.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中药制剂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0份肉桂叶、10份吴茱萸、15份艾叶、15份砂仁、10份丁香、20份陈皮、25份茯苓、25份岗松根、10份大叶桉叶和30份炒山楂;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提取:
29.(1)将中药制剂药材在液氮中冻融处理4次;冻融处理具体为:将药材放入液氮中处理90s,取出药材,待液氮挥发完毕后置于40℃水浴锅中90s。
30.(2)加入8倍体积的水,和体积百分含量为2%的酶复合物,在ph4.5、45℃的条件下酶解2h;
31.(3)加入60~85%的乙醇溶液至乙醇浓度为50%,浸泡5天;
32.(4)过滤得到药渣和乙醇提取液;
33.(5)药渣再加入8倍体积的水,煎煮1.5h,过滤得到水煎液;
34.(6)将步骤(4)的乙醇提取液和步骤(5)的水煎液混合,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2(60℃)的中药浸膏。
35.所述酶复合物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体积比为纤维素酶:果胶酶=1.5;所述纤维
素酶的原液浓度为8000u/ml,所述果胶酶原液浓度为5000u/ml。
36.实施例2
37.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药制剂组分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38.(1)将中药制剂药材在液氮中冻融处理3次;冻融处理具体为:将药材放入液氮中处理2min,取出药材,待液氮挥发完毕后置于40℃水浴锅中2min。
39.(2)加入9倍体积的水,和体积百分含量为1.5%的酶复合物,在ph4.0、45℃的条件下酶解1h;
40.(3)加入60~85%的乙醇溶液至乙醇浓度为50%,浸泡3天;
41.(4)过滤得到药渣和乙醇提取液;
42.(5)药渣再加入6倍体积的水,煎煮1h,过滤得到水煎液;
43.(6)将步骤(4)的乙醇提取液和步骤(5)的水煎液混合,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2(60℃)的中药浸膏。
44.所述酶复合物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体积比为纤维素酶:果胶酶=1.2(60℃)5;所述纤维素酶的原液浓度为8000u/ml,所述果胶酶原液浓度为5000u/ml。
45.实施例3
46.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药制剂组分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47.(1)将中药制剂药材在液氮中冻融处理4次;冻融处理具体为:将药材放入液氮中处理1min,取出药材,待液氮挥发完毕后置于35℃水浴锅中1min
48.(2)加入10倍体积的水,和体积百分含量为1%的酶复合物,在ph4.5、40℃的条件下酶解2.5h;
49.(3)加入60~85%的乙醇溶液至乙醇浓度为50%,浸泡4天;
50.(4)过滤得到药渣和乙醇提取液;
51.(5)药渣再加入7倍体积的水,煎煮2h,过滤得到水煎液;
52.(6)将步骤(4)的乙醇提取液和步骤(5)的水煎液混合,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2(60℃)的中药浸膏。
53.所述酶复合物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体积比为纤维素酶:果胶酶=1;所述纤维素酶的原液浓度为8000u/ml,所述果胶酶原液浓度为5000u/ml。
54.实施例4
55.根据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中药浸膏,将制备过程中的得到药渣用粉碎机粉碎并过60目筛得到中药粉,将所述中药浸膏加入所述中药粉中,拌匀,摊在贴布上,即得药贴。
56.实施例5
57.根据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中药浸膏,将制备过程中的得到药渣用粉碎机粉碎并过40目筛得到中药粉,将所述中药浸膏加入所述中药粉中,拌匀,摊在贴布上,即得药贴。
58.实施例6
59.根据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中药浸膏,将制备过程中的得到药渣用粉碎机粉碎并过80目筛得到中药粉,将所述中药浸膏加入所述中药粉中,拌匀,摊在贴布上,即得药贴。
60.对比例1
61.本发明一种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的一种对比例,本对比例中药制剂组分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如下:
62.(1)用50%乙醇溶液浸泡5天;
63.(2)过滤得到药渣和乙醇提取液;
64.(3)药渣再加入8倍体积的水,煎煮1.5h,过滤得到水煎液;
65.(4)将步骤(2)的乙醇提取液和步骤(3)的水煎液混合,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2(60℃)的中药浸膏。
66.对比例2
67.本发明一种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的一种对比例,本对比例中药制剂组分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如下:
68.(1)将中药制剂药材在液氮中冻融处理4次;
69.(2)用50%乙醇溶液浸泡5天;
70.(3)过滤得到药渣和乙醇提取液;
71.(4)药渣再加入8倍体积的水,煎煮1.5h,过滤得到水煎液;
72.(5)将步骤(3)的乙醇提取液和步骤(4)的水煎液混合,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2(60℃)的中药浸膏。
73.对比例3
74.本发明一种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的一种对比例,本对比例中药制剂组分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如下:
75.(1)按质量称取量中药制剂药材,加入8倍体积的水,和质量百分含量为2%的酶复合物,在ph4.5、45℃的条件下,酶解2h;;
76.(2)加入60~85%的乙醇溶液至乙醇浓度为50%,浸泡5天;
77.(3)过滤得到药渣和乙醇提取液;
78.(4)药渣再加入8倍体积的水,煎煮7h,过滤得到水煎液;
79.(5)将步骤(3)的乙醇提取液和步骤(4)的水煎液混合,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2(60℃)的中药浸膏。
80.所述酶复合物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体积比为纤维素酶:果胶酶=1;所述纤维素酶的原液浓度为8000u/ml,所述果胶酶原液浓度为5000u/ml。
81.对比例4
82.根据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中药浸膏,将制备过程中的得到药渣用粉碎机粉碎并过60目筛得到中药粉,将所述中药浸膏加入所述中药粉中,拌匀,摊在贴布上,即得药贴。
83.实施例5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
84.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按实施例1和对比例1~3方法制备得到的样品挥发油含量,并计算提取率,计算方法为:提取率%=挥发油重量(mg)/相应原料重量(mg)
×
100%。
85.各方法的挥发油提取率如表1所示。
86.表1挥发油提取率
87.方法提取率实施例15.17%
实施例24.92%实施例35.05%对比例11.94%对比例23.43%对比例33.14%
88.由表1可得,根据本发明方法对中药制剂药材进行提取,能够有效提高挥发油的提取率,且液氮冻融处理和复合酶处理联合,具有协同提高挥发油提取率的效果。
89.实施例6本发明中药外用贴对肠胃炎的治疗效果试验
90.将60名已确诊肠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4中药外用贴,另一组使用对比例4方法制得的中药外用贴;使用方法为:在神阙穴贴服,每日一贴,隔日换一次,共使用一周。分别记录每组患者疗效情况及开始自觉好转时间,结果见下表所示。
91.有效是指:腹痛、胃痛、呕吐等症状减轻或消失,发作次数减少;无效是指:治疗前后未感觉症状明显变化。
92.表2肠胃炎患者治疗结果
93.组别无效好转使用后有效率平均好转时间实施例4中药外用贴6人24人80%3天对比例4中药外用贴8人22人73.3%5天
94.试验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由试验结果可得,本发明方法相对于专利方法制得的药贴起效更快,疗效更佳。
9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中药制剂药材在液氮中冻融处理3~4次;(2)加入8~10倍体积的水,和体积百分含量为1~2%的酶复合物,在ph4.0~4.5、40~45℃的条件下酶解1~2.5h;(3)加入60~85%的乙醇溶液至乙醇浓度为50%,浸泡3~5天;(4)过滤得到药渣和乙醇提取液;(5)药渣再加入6~8倍体积的水,煎煮1~2h,过滤得到水煎液;(6)将步骤(4)的乙醇提取液和步骤(5)的水煎液混合,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2(60℃)的中药浸膏;所述中药制剂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4~13份肉桂叶、5~15份吴茱萸、10~18份艾叶、10~20份砂仁、5~15份丁香、15~25份陈皮、20~29份茯苓、22~28份岗松根、6~16份大叶桉叶和26~35份炒山楂;所述酶复合物包括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体积比为纤维素酶:果胶酶=1~1.5;所述纤维素酶的原液浓度为8000u/ml,所述果胶酶原液浓度为5000u/ml。。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10份肉桂叶、10份吴茱萸、15份艾叶、15份砂仁、10份丁香、20份陈皮、25份茯苓、25份岗松根、10份大叶桉叶和30份炒山楂。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冻融处理具体为:将药材放入液氮中处理1~2min,取出药材,待液氮挥发完毕后置于35~40℃水浴锅中1~2min。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的浓缩方法为真空减压浓缩。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浸膏。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中药浸膏在制备治疗肠胃炎外用贴的应用。7.一种中药外用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步骤(5)中过滤得到的药渣用粉碎机粉碎并过40~80目筛得到中药粉,(2)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步骤(6)中得到的中药浸膏加入所述中药粉中,拌匀,摊在贴布上,即得药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方法通过增加药材预处理过程,使用液氮冻融和复合酶处理,更好地对中药制剂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相对于原来的方法,本发明方法挥发油提取率明显提高,制得的贴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更高,用于肠胃炎的治疗疗效更好。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方便的制作得到挥发油含量更高的中药浸膏及其中药贴剂,对于肠胃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义。


技术研发人员:韩五旗 王一喆 韩卓远 徐吉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时珍本草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3/8/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