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02 阅读:103 评论:0


1.本发明公开一种方法,涉及数据监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系统。


背景技术:

2.审批业务和监管业务可以彻底分离,但是审管分离后,存在审批对象不能及时传递到监管部门,同时监管部门对市场主体的综合监管数据无法及时提供给审批部门等情况。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解决:
3.(一)将审批系统的所有审批信息导出文件发送到监管部门,由各监管部门对审批进行认领,监管部门把审批对象纳入监管对象库,进行事中事后监管;同时监管部门认领后把结果反馈给审批部门,实现审批和监管的联动;
4.(二)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联合建立协调会商、联络员制度、信息双向反馈制度,通过书面公函、案卷移送、协调会议的方式,审批部门将审批结果告知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将审批对象纳入到监管工作中。
5.以上两种方式,均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漏领多、沟通成本高,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无法及时、准确互通审批和监管数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方法,构建畅通审管互动信息的渠道,实现从审批到监管、从监管到审批的双向业务数据流共享;解决审管分离后,审批和监管脱节、数据不能有效协同等问题。
7.本发明提出的具体方案是:
8.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方法,建立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关联关系模型,利用关联关系模型关联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
9.汇聚全量审批数据:利用etl工具对接审批部门的审批数据,对审批数据进行清洗及整理,汇入审管主题库,
10.根据关联关系模型将审批数据按照对应关系自动推送到监管部门,
11.反馈监管数据:通过监管部门查看审批数据,根据需求将被审批主体纳入监管对象库,并将被审批主体的数据反馈到审批部门,针对被审批主体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进行提醒。
12.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方法中所述建立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关联关系模型,包括:
13.利用前端采用列表展示审批部门拥有的许可事项,对每个许可事项设置监管部门和标记是否重点事项,创建关联关系模型。
14.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方法中所述利用关联关系模型关联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包括:
15.在审批部门已有许可事项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或多个监管部门,同时给许可事项打上是否重点事项的标签,对标记重点事项的审批业务,需要监管部门反馈监管数据。
16.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方法中所述反馈监管数据,包括:
17.通过监管部门查看审批数据,获取审批数据中审批基本信息、材料信息、办件结果和办理意见,根据需求将被审批主体纳入监管对象库,并将被审批主体的监管行为数据、风险预警数据和信用数据反馈到审批部门。
1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装置,包括关联模块、汇聚模块、推送模块和反馈模块,
19.关联模块建立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关联关系模型,利用关联关系模型关联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
20.汇聚模块汇聚全量审批数据:利用etl工具对接审批部门的审批数据,对审批数据进行清洗及整理,汇入审管主题库,
21.推送模块根据关联关系模型将审批数据按照对应关系自动推送到监管部门,
22.反馈模块反馈监管数据:通过监管部门查看审批数据,根据需求将被审批主体纳入监管对象库,并将被审批主体的数据反馈到审批部门,针对被审批主体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进行提醒。
23.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装置中所述关联模块建立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关联关系模型,包括:
24.利用前端采用列表展示审批部门拥有的许可事项,对每个许可事项设置监管部门和标记是否重点事项,创建关联关系模型。
25.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装置中所述关联模块利用关联关系模型关联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包括:在审批部门已有许可事项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或多个监管部门,同时给许可事项打上是否重点事项的标签,对标记重点事项的审批业务,需要监管部门反馈监管数据。
26.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装置中所述反馈模块反馈监管数据,包括:
27.通过监管部门查看审批数据,获取审批数据中审批基本信息、材料信息、办件结果和办理意见,根据需求将被审批主体纳入监管对象库,并将被审批主体的监管行为数据、风险预警数据和信用数据反馈到审批部门。
28.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
29.本发明提供提供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方法,构建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关联关系模型,在审批业务完成后,实现审批信息的自动精准推送到监管部门;同时监管部门根据被审批主体把监管行为数据、风险预警数据、信用数据自动反馈到审批部门;实现从审批到监管、从监管到审批的双向业务数据流协同。
30.同时,本发明方法保证了审批数据准确、全量、及时推送到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反馈的数据能让审批部门及时掌握,达到构建审批、监管即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减少人工参与、降低沟通成本,实现审批、监管无缝衔接,形成审批与监管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发明方法应用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33.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方法,建立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关联关系模型,利用关联关系模型关联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
34.汇聚全量审批数据:利用etl工具对接审批部门的审批数据,对审批数据进行清洗及整理,汇入审管主题库,
35.根据关联关系模型将审批数据按照对应关系自动推送到监管部门,
36.反馈监管数据:通过监管部门查看审批数据,根据需求将被审批主体纳入监管对象库,并将被审批主体的数据反馈到审批部门,针对被审批主体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进行提醒。
37.本发明方法可以构建审批部门的许可事项与监管部门关联关系模型,确定监管部门和是否重点许可事项。通过审批部门审批业务办理,审批数据依据上述关联关系自动推送到监管部门。通过监管部门查询审批数据,对监管对象依法进行行政检查、处罚,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的数据中心把监管对象的监管数据、信用数据、风险预警等数据反馈给审批部门。
38.审批部门接收、查看监管部门对各审批对象的监管数据、信用数据、风险预警等信息,用于做出审批决定的依据。审批部门新办理的审批数据也会自动推送至监管部门,形成业务闭环。
39.具体应用中,在本发明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进行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时,可参考过程如下:
40.步骤1:建立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关联关系模型,利用关联关系模型关联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
41.优选地,所述建立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关联关系模型,包括:
42.利用前端采用列表展示审批部门拥有的许可事项,对每个许可事项设置监管部门和标记是否重点事项,创建关联关系模型。
43.优选地,所述利用关联关系模型关联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包括:
44.在审批部门已有许可事项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或多个监管部门,同时给许可事项打上是否重点事项的标签,对标记重点事项的审批业务,需要监管部门反馈监管数据。审批部门可以跨行业、跨区划选择一个或多个监管部门。
45.步骤2:汇聚全量审批数据:利用etl工具对接审批部门的审批数据,对审批数据进行清洗及整理,汇入审管主题库。其中通过etl工具实现审批部门的审批系统数据的对接,对审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汇入审管主题库,实现全量审批数据汇聚,同时根据上述设置的许可事项与监管部门对应关系自动推送到监管部门。
46.步骤3:反馈监管数据:通过监管部门查看审批数据,根据需求将被审批主体纳入监管对象库,并将被审批主体的数据反馈到审批部门,针对被审批主体存在异常数据的情
况进行提醒。
47.优选地,所述反馈监管数据,具体包括:
48.通过监管部门查看审批数据,获取审批数据中审批基本信息、材料信息、办件结果和办理意见,根据需求将被审批主体纳入监管对象库,并将被审批主体的监管行为数据、风险预警数据和信用数据反馈到审批部门。
49.其中针对被审批主体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可以进行提醒,比如监管部门做出的吊销许可证的行为对审批部门进行提醒,审批部门可根据该提醒做出吊销许可证的处理。
50.可参考图1,本发明方法中基于行政许可事项关联监管部门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可以包括审批侧及监管侧两类用户,按照职责权限不同,对应不同工作内容。
51.第一类是审批部门用户:审批工作人员需明确行政许可事项的监管部门,按照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确定监管执法部门;把需要监管执法部门必须反馈的审批事项确定为重点许可事项;接收查看监管部门对各审批对象的监管信息,便于在审批新的业务时对监管对象的监管行为、信用信息、风险预警等信息全面了解,用于做出行政审批决定的依据。
52.第二类是监管部门用户:监管部门用户查看、确认本部门需要监管的许可业务信息,针对需要反馈的重点许可事项审批结果进行执法检查反馈,并将监管信息自动推送到审批部门。
5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装置,包括关联模块、汇聚模块、推送模块和反馈模块,
54.关联模块建立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关联关系模型,利用关联关系模型关联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
55.汇聚模块汇聚全量审批数据:利用etl工具对接审批部门的审批数据,对审批数据进行清洗及整理,汇入审管主题库,
56.推送模块根据关联关系模型将审批数据按照对应关系自动推送到监管部门,
57.反馈模块反馈监管数据:通过监管部门查看审批数据,根据需求将被审批主体纳入监管对象库,并将被审批主体的数据反馈到审批部门,针对被审批主体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进行提醒。
58.上述装置内的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59.同样地,本发明装置构建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关联关系模型,在审批业务完成后,实现审批信息的自动精准推送到监管部门;同时监管部门根据被审批主体把监管行为数据、风险预警数据、信用数据自动反馈到审批部门;实现从审批到监管、从监管到审批的双向业务数据流协同。
60.同时,本发明装置保证了审批数据准确、全量、及时推送到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反馈的数据能让审批部门及时掌握,达到构建审批、监管即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减少人工参与、降低沟通成本,实现审批、监管无缝衔接,形成审批与监管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
6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流程和各装置结构中不是所有的步骤和模块都是必须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忽略某些步骤或模块。各步骤的执行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需要
进行调整。上述各实施例中描述的系统结构可以是物理结构,也可以是逻辑结构,即,有些模块可能由同一物理实体实现,或者,有些模块可能分由多个物理实体实现,或者,可以由多个独立设备中的某些部件共同实现。
6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方法,其特征是建立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关联关系模型,利用关联关系模型关联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汇聚全量审批数据:利用etl工具对接审批部门的审批数据,对审批数据进行清洗及整理,汇入审管主题库,根据关联关系模型将审批数据按照对应关系自动推送到监管部门,反馈监管数据:通过监管部门查看审批数据,根据需求将被审批主体纳入监管对象库,并将被审批主体的数据反馈到审批部门,针对被审批主体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进行提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建立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关联关系模型,包括:利用前端采用列表展示审批部门拥有的许可事项,对每个许可事项设置监管部门和标记是否重点事项,创建关联关系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利用关联关系模型关联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包括:在审批部门已有许可事项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或多个监管部门,同时给许可事项打上是否重点事项的标签,对标记重点事项的审批业务,需要监管部门反馈监管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反馈监管数据,包括:通过监管部门查看审批数据,获取审批数据中审批基本信息、材料信息、办件结果和办理意见,根据需求将被审批主体纳入监管对象库,并将被审批主体的监管行为数据、风险预警数据和信用数据反馈到审批部门。5.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关联模块、汇聚模块、推送模块和反馈模块,关联模块建立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关联关系模型,利用关联关系模型关联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汇聚模块汇聚全量审批数据:利用etl工具对接审批部门的审批数据,对审批数据进行清洗及整理,汇入审管主题库,推送模块根据关联关系模型将审批数据按照对应关系自动推送到监管部门,反馈模块反馈监管数据:通过监管部门查看审批数据,根据需求将被审批主体纳入监管对象库,并将被审批主体的数据反馈到审批部门,针对被审批主体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进行提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关联模块建立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关联关系模型,包括:利用前端采用列表展示审批部门拥有的许可事项,对每个许可事项设置监管部门和标记是否重点事项,创建关联关系模型。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关联模块利用关联关系模型关联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包括:在审批部门已有许可事项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或多个监管部门,同时给许可事项打上是否重点事项的标签,对标记重点事项的审批业务,需要监管部门反馈监管数据。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装置,其特征是所
述反馈模块反馈监管数据,包括:通过监管部门查看审批数据,获取审批数据中审批基本信息、材料信息、办件结果和办理意见,根据需求将被审批主体纳入监管对象库,并将被审批主体的监管行为数据、风险预警数据和信用数据反馈到审批部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信息协同的方法,涉及数据监管技术领域;建立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关联关系模型,利用关联关系模型关联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汇聚全量审批数据:利用ETL工具对接审批部门的审批数据,对审批数据进行清洗及整理,汇入审管主题库,根据关联关系模型将审批数据按照对应关系自动推送到监管部门,反馈监管数据:通过监管部门查看审批数据,根据需求将被审批主体纳入监管对象库,并将被审批主体的数据反馈到审批部门,针对被审批主体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进行提醒。醒。醒。


技术研发人员:侯居永 张雷 刘波 陈兆亮 宁方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3/8/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