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性底物中胺类溶剂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02
阅读:11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酸性底物中胺类溶剂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司美格鲁肽属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类降糖药物,这种药物以葡萄糖依赖的形式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并可促进胃排空,可以中枢性抑制食欲,减少进食量,进而减少葡萄糖的吸收,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3.司美格鲁肽在国内外均已能够大规模生产,其中酸性底物2,5-dioxopyrrolidin-1-yl(6s,12s)-12-(3-(tert-butoxy)-3-oxopropyl)-2,2,9,9-tetramethyl-4,7,10,13-tetraoxo-6-((1-trityl-1h-imidazol-4-yl)methyl)-3-oxa-5,8,11,14-tetraazahexadecan-16-oate为其关键侧链,该关键侧链在合成过程中经常使用到胺类溶剂作为缩合剂/缚酸剂。上述酸性底物制备过程中使用了胺类溶剂物料,可能有残留,从而带入最终药品中,增加患者用药风险。
4.因此,建立一种酸性底物中测定胺类溶剂方法,完善酸性底物的质量控制,对于提升酸性底物质量,减少终产品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5.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性底物中胺类溶剂的检测方法,旨在更精确地检测酸洗底物中胺类溶剂的含量。
7.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酸性底物中胺类溶剂的检测方法,包括:将酸性底物与有机溶媒和碱性反应液混合得到供试品溶液;将胺类溶剂对照品、有机溶媒和碱性反应液混合得到对照品储备溶液;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储备溶液进行检测,利用外标一点法计算酸性底物中胺类溶剂的含量;其中,碱性反应液选自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有机溶媒选自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和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有机溶媒为二甲基亚砜。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供试品溶液中,酸性底物的浓度为50mg/ml-200mg/ml;优选为80mg/ml-120mg/ml。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0.2g酸性底物对应碱性反应液的用量为0.01ml-0.50ml;优选为0.08ml-0.15ml;优选地,经碱性反应液处理之后,供试品溶液的ph值为7.5-8.0;
优选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过程包括:先将酸性底物和部分有机溶媒混合,再与碱性反应液混合,然后再与剩余有机溶媒混合;优选地,采用外标一点法计算酸性底物中胺类溶剂的含量,具体公式如下:式中:ai表示供试品溶液色图谱中溶剂i的峰面积;as表示对照品溶液色图谱中溶剂i的峰面积;ms表示对照品中溶剂i的称样量,mg;vs表示对照品溶液稀释体积,ml;m
供
表示供试品称样量,mg;v
供
表示供试品溶液稀释体积,ml;pi表示溶剂i对照品的含量,%。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对照品储备溶液中,胺类溶剂对照品的浓度为0.20mg/ml-1.00mg/ml;优选为0.20mg/ml-0.30mg/ml。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酸性底物选自2,5-二氧代吡咯烷-1-基(6s,12s)-12-(3-(叔丁氧基)-3-氧代丙基)-2,2,9,9,9-四甲基-4,7,10,13-四氧代-6-((1-三丁基-1h-咪唑-4-基)甲基)-3-氧杂-5,8,11,14-四氮杂十六烷-16-酸酯、(s)-22-羧基-1-((2,5-二氧代吡咯烷-1-基)氧基)-1,10,19,24-四氧代-3,6,12,15-四氧杂-9,18,23-三氮杂四十一烷酸、(s)-2-(2-叔丁氧羰基)氨基)-3-(1-三苯甲基
‑ꢀ
1h-咪唑-4-基)丙酰胺)-2-甲基丙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胺类溶剂选自三乙胺、n-甲基吗啉和n,n-二异丙基乙胺中的至少一种。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按质量分数计,所采用的色谱柱的固定相包括:氰丙基苯基5%-7%和二甲基聚硅氧烷93%-95%;优选地,采用agilent8860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优选地,采用顶空进样器进行加热,从而使有机溶媒悬浮于顶空瓶上端;优选地,采用分流进样的方式时,控制分流进样比为(5-50):1;更优选为(10-20):1。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过程中的升温程序如下:控制初始温度为30℃-60℃,保持1min-18min,然后控制以5℃/min-2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10℃-130℃,保持3min-10min,再以10℃/min-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90℃-210℃,保持3min-15min;优选地,控制初始温度为35℃-45℃,保持4min-6min,然后控制以7℃/min-9℃/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15℃-125℃,保持8min-10min,再以18℃/min-2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95℃-205℃,保持4min-6min。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进样口温度为180℃-240℃,fid检测器温度为220℃-270℃;控制色谱柱流速为2.0ml/min-3.5ml/min,氢气流量为30ml/min-50ml/min;空气流量为300ml/min-500ml/min,尾吹气流量为25ml/min-50ml/min;定量环体积为1.0ml,顶空平衡温度为70℃-90℃,传输线温度为80℃-120℃,定量
环温度85℃-120℃,顶空平衡时间为15min-50min,进样持续时间为0.1min-1.0min。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进样口温度为190℃-210℃,fid检测器温度为240℃-260℃;控制色谱柱流速为2.3ml/min-2.7ml/min,氢气流量为30ml/min-35ml/min;空气流量为300ml/min-350ml/min,尾吹气流量为25ml/min-30ml/min;定量环体积为1.0ml,顶空平衡温度为85℃-90℃,传输线温度为105℃-115℃,定量环温度100℃-110℃,顶空平衡时间为40min-50min,进样持续时间为0.3min-0.7min。
17.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酸性底物与有机溶媒和碱性反应液混合制备供试品溶液,利用碱性反应液和酸性底物中的游离酸反应,防止游离酸会干扰测定过程,减少或避免基质效应,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简捷快速高效,能够很好地控制酸性底物的质量。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白溶液图谱;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溶液图谱;图3是本发明做示例性说明的胺类溶剂的线性溶液图谱;图4是本发明除示例性外可测定的其余典型胺类溶剂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2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酸性底物中胺类溶剂的检测方法,包括:s1、配制供试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过程包括:将酸性底物与有机溶媒和碱性反应液混合,通过碱性反应液对酸性底物进行极性处理,与游离酸反应,防止游离酸干扰胺类溶剂含量的测定,减少或避免基质效应,实现有机胺溶剂的准确分析。
22.在一些实施例中,酸性底物选自2,5-dioxopyrrolidin-1-yl(6s,12s)-12-(3-(tert-butoxy)-3-oxopropyl)-2,2,9,9-tetramethyl-4,7,10,13-tetraoxo-6-((1-trityl-1h-imidazol-4-yl)methyl)-3-oxa-5,8,11,14-tetraazahexadecan-16-oate、(s)-22-carboxy-1-((2,5-dioxopyrrolidin-1-yl)oxy)-1,10,19,24-tetraoxo-3,6,12,15-tetraoxa-9,18,23-triazahentetracontan-41-oic acid、(s)-2-(2-((tert-butoxycarbonyl)amino)-3-(1-trityl-1h-imidazol-4-yl)propanamido)-2-methylpropanoic acid中的至少一种,可以为以上任意一种或几种,但不限于此,本发明实
施例所提供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任意含有胺类溶剂的酸性底物的检测,只要酸性底物可以溶解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有机溶媒,均能够准确分析出酸性底物中胺类溶剂的含量。胺类溶剂选自三乙胺、n-甲基吗啉和n,n-二异丙基乙胺中的至少一种,可以为以上任意一种或几种。
23.酸性底物名称为:2,5-dioxopyrrolidin-1-yl(6s,12s)-12-(3-(tert-butoxy)-3-oxopropyl)-2,2,9,9-tetramethyl-4,7,10,13-tetraoxo-6-((1-trityl-1h-imidazol-4-yl)methyl)-3-oxa-5,8,11,14-tetraazahexadecan-16-oate,中文名称为2,5-二氧代吡咯烷-1-基(6s,12s)-12-(3-(叔丁氧基)-3-氧代丙基)-2,2,9,9,9-四甲基-4,7,10,13-四氧代-6-((1-三丁基-1h-咪唑-4-基)甲基)-3-氧杂-5,8,11,14-四氮杂十六烷-16-酸酯;结构式为:;酸性底物名称为:(s)-22-carboxy-1-((2,5-dioxopyrrolidin-1-yl)oxy)-1,10,19,24-tetraoxo-3,6,12,15-tetraoxa-9,18,23-triazahentetracontan-41-oic acid,中文名称为:(s)-22-羧基-1-((2,5-二氧代吡咯烷-1-基)氧基)-1,10,19,24-四氧代-3,6,12,15-四氧杂-9,18,23-三氮杂四十一烷酸;结构式为:;酸性底物名称为:(s)-2-(2-((tert-butoxycarbonyl)amino)-3-(1-trityl-1h-imidazol-4-yl)propanamido)-2-methylpropanoic acid,中文名称为:(s)-2-(2-叔丁氧羰基)氨基)-3-(1-三苯甲基
‑ꢀ
1h-咪唑-4-基)丙酰胺)-2-甲基丙酸;结构式为:。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机溶媒选自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和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可以为以上任意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有机溶媒为二甲基亚砜,通过对有机溶媒进行优选,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25.在一些实施例中,碱性反应液选自氨水、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可以为0.1%)中的至少一种,可以为以上任意一种或几种,均能够与游离酸进行充分反应。
26.进一步地,在供试品溶液中,酸性底物的浓度为50mg/ml-200mg/ml,优选为80mg/ml-120mg/ml;每0.2g酸性底物对应碱性反应液的用量为0.01ml-0.50ml;优选为0.08ml-0.15ml;经碱性反应液处理之后,供试品溶液的ph值为7.5-8.0。通过对各原料的用量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升检测的准确性。
27.具体地,每0.2g酸性底物对应碱性反应液的用量可以为0.01ml、0.05ml、0.08ml、0.10ml、0.15ml、0.20ml、0.30ml、0.40ml、0.50ml等。通过控制有机溶媒的用量,使酸性底物在供试品溶液中的浓度为50mg/ml、60mg/ml、80mg/ml、100mg/ml、120mg/ml、150mg/ml、200mg/ml等。
28.2,5-dioxopyrrolidin-1-yl(6s,12s)-12-(3-(tert-butoxy)-3-oxopropyl)-2,2,9,9-tetramethyl-4,7,10,13-tetraoxo-6-((1-trityl-1h-imidazol-4-yl)methyl)-3-oxa-5,8,11,14-tetraazahexadecan-16-oate可以来自于市售,也可以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制备,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效果,可以采用市售的试剂级别的胺类溶剂。
29.在一些实施例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过程包括:先将酸性底物和部分有机溶媒混合,再与碱性反应液混合,然后再与剩余有机溶媒混合。先利用部分有机溶媒(如50%用量的有机溶媒)将酸洗底物溶解,加入碱性反应液混合反应之后再加入剩余有机溶媒。
30.s2、配置对照品储备溶液对照品储备溶液的制备过程包括:将胺类溶剂对照品、有机溶媒和碱性反应液混合,有机溶媒的种类与制备供试品溶液所使用的有机溶媒相同,具体种类可以参照s1中的内容。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对照品储备溶液中,胺类溶剂对照品的浓度为0.20mg/ml-1.00mg/ml;优选为0.20mg/ml-0.30mg/ml,可以制备多种浓度的对照品储备溶液,以绘制成标准曲线。具体地,胺类溶剂对照品的浓度可以为0.20mg/ml、0.30mg/ml、0.40mg/ml、0.50mg/ml、0.60mg/ml、0.70mg/ml、0.80mg/ml、0.90mg/ml、1.00mg/ml等。
32.s3、色谱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储备溶液进行检测,利用外标法计算酸性底物中胺类溶剂的含量。外标法具体可以为外标一点法,具体公式如下:;式中:ai表示供试品溶液色图谱中溶剂i的峰面积;as表示对照品溶液色图谱中溶剂i的峰面积;ms表示对照品中溶剂i的称样量,mg;vs表示对照品溶液稀释体积,ml;m
供
表示供试品称样量,mg;v
供
表示供试品溶液稀释体积,ml;
pi表示溶剂i对照品的含量,%。
33.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agilent8860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但不限于此。按质量分数计,所采用的色谱柱的固定相包括:氰丙基苯基5%-7%和二甲基聚硅氧烷93%-95%,发明人通过对色谱柱的固定相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效果。
34.具体地,色谱柱的固定相中,氰丙基苯基的质量分数可以为5%、6%、7%等,二甲基聚硅氧烷的质量分数可以为93%、94%、95%等。
35.发明人对测试过程的升温程序进行了优化,测试过程中的升温程序如下:控制初始温度为30℃-60℃,保持1min-18min,然后控制以5℃/min-2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10℃-130℃,保持3min-10min,再以10℃/min-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90℃-210℃,保持3min-15min。优选地,控制初始温度为35℃-45℃,保持4min-6min,然后控制以7℃/min-9℃/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15℃-125℃,保持8min-10min,再以18℃/min-2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95℃-205℃,保持4min-6min。通过优化升温程序,采用逐步升温的方式并优化每一步升温的速率和保温时间,使操作更加准确。
36.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升温程序如下:初始温度为40℃,保持5min,以8℃/min升温至120℃,保持10min,以20℃/min升温至200℃,保持5min。
37.发明人还优化了检测过程中的其他色谱条件:控制进样口温度为180℃-240℃,fid检测器温度为220℃-270℃;控制色谱柱流速为2.0ml/min-3.5ml/min,氢气流量为30ml/min-50ml/min;空气流量为300ml/min-500ml/min,尾吹气(如氮气)流量为25ml/min-50ml/min;定量环体积为0.5ml-2ml,顶空平衡温度为70℃-90℃,传输线温度为80℃-120℃,定量环温度85℃-120℃,顶空平衡时间为15min-50min,进样持续时间为0.1min-1.0min。优选地,控制进样口温度为190℃-210℃,fid检测器温度为240℃-260℃;控制色谱柱流速为2.3ml/min-2.7ml/min,氢气流量为30ml/min-35ml/min;空气流量为300ml/min-350ml/min,尾吹气流量为25ml/min-30ml/min;定量环体积为1.0ml,顶空平衡温度为85℃-90℃,传输线温度为105℃-115℃,定量环温度100℃-110℃,顶空平衡时间为40min-50min,进样持续时间为0.3min-0.7min。通过对色谱条件优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精确度。使用顶空进样器对产品加热从而使溶剂混悬于顶空瓶上端,从而减少了产品基质对待测胺类溶剂的干扰。
38.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色谱条件如下:进样口温度为200℃,fid检测器温度为250℃,色谱柱流速为2.5 ml/min,氢气流量为30ml/min,空气流量为300 ml/min,尾吹气(n2)流量为25 ml/min,分流比为15:1,定量环体积为1 ml,顶空平衡温度为90℃,传输线温度为110℃,定量环温度为105℃,顶空平衡时间45 min,进样持续时间为0.5min。
39.需要说明的是,进样口温度的设定一般根据所用溶剂的沸点而定,通常需高于所用溶剂沸点30℃以上,并不低于0℃,且最好不要高于色谱柱所能耐受的最高温度,以保证样品能瞬间完全汽化以及延长色谱柱的使用寿命;检测器的一般要求是温度不低于0℃且最好不超过425℃,优选色谱仪的进样口为200℃,检测器温度250℃。
40.具体地,所使用的载气为本常用高纯氮气或氦气,优选为高纯度氮气,其中高纯度是指纯度范围≥99.999%。
41.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分流进样的方式时,控制分流进样比为(5-50):1;更优选为(10-20):1,具体可以为5:1、10:1、15:1、20:1、30:1、40:1、50:1等。
42.需要说明的是,进样的过程,既可以做分流进样,也可以不分流进样。针对不同检测对象的限度要求进行选择即可,以使灵敏度满足要求。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分流进样时,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结合本领域常识来确定分流比。分流比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术语,分流比的气流即为载气,具体的载气类型可以为高纯氮气,例如当分流比为5:1时,系指将一份进样量分成六份,取一份进行测定,另外五份随尾气排放出去。同理,当分流比为15:1时,系指将一份进样量分成十六份,取一份进行测定,另外十五份随尾气排放出去。
43.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44.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所使用的仪器如下,所用试剂如表1所示。
45.仪器说明:(1)气相色谱仪(型号:gc8860、品牌:aniglent),顶空进样器(型号:7697a、品牌:aniglent)。(2)天平: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型号:fa1004b、厂家:上海佑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46.表1 所用试剂种类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酸性底物中胺类溶剂的检测方法,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以氨水为反应液,包括如下步骤:空白溶液:精密量取溶剂2.0ml,反应液0.1ml置于20ml顶空瓶,轧盖密封即得空白溶液。
47.对照品溶液:取胺类溶剂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溶剂溶解并制成每1ml中约含胺类溶剂500μg的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液2.0ml,反应液0.1ml置于20 ml顶空瓶中,轧盖密封即得对照品溶液。
48.供试品溶液:称取本品0.2 g,精密称定,置于20 ml顶空瓶,加入1.0ml溶剂使其溶解,加入反应液0.1ml反应5min,再加入1.0ml溶剂,轧盖密封得每毫升约95.2mg的供试品溶液。
49.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以上溶液进行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db-624(60m
×
0.53mm
×
3μm)石英毛细管柱;升温程序:初始温度为40℃,保持5min,以8℃/min升温至120℃,保持10min,以20℃/min升温至200℃,保持5min。进样口温度:200℃;fid检测器温度:250℃;色谱柱流速:2.5 ml/min;氢气流量:30ml/min;空气流量:300 ml/min;尾吹气(n2)流量:25 ml/min;分流比:15:1;定量环体积:1 ml;顶空平衡温度:90℃;传输线温度110℃;定量环温度105℃;顶空平衡时间45 min;进样持续时间:0.5min。
50.外标一点法测定2,5-dioxopyrrolidin-1-yl (6s,12s)-12-(3-(tert-butoxy)-3-oxopropyl)-2,2,9,9-tetramethyl-4,7,10,13-tetraoxo-6-((1-trityl-1h-imidazol-4-yl)methyl)-3-oxa-5,8,11,14-tetraazahexadecan-16-oate中的胺类溶剂含量。
51.具体公式如下:ai:供试品溶液色图谱中溶剂i的峰面积;as:对照品溶液色图谱中溶剂i的峰面积;ms:对照品中溶剂i的称样量,mg;vs:对照品溶液稀释体积,ml;m
供
:供试品称样量,mg;v
供
:供试品溶液稀释体积,ml;pi:溶剂i对照品的含量。
52.本实施例的空白溶液图谱如图1所示。
53.试验例1测试实施例1提供方法的系统适用性,对照品溶液连续顶空进样六针,胺类溶剂的峰面积的rsd值不得超过10.0%,保留时间rsd值不得过1.0%。系统适应性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54.表2系统适用性结果表由表2可知,6针对照品溶液连续顶空分析六次,胺类溶剂的峰面积rsd值为1.1%,保留时间rsd值为0.01%,系统适用性良好。
55.试验例2
测试实施例1提供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结果如表3所示,定位溶液图谱如图2所示。
56.胺类溶剂定位溶液配制:准备20 ml 顶空瓶,精密加入2.0ml溶剂, 0.1ml反应液,加入胺类溶剂1μl,立即扎盖密封,作为定位溶液。
57.表3专属性结果表由表3可知,空白基线平稳,不干扰待分析溶剂的检测。胺类溶剂定位溶液与系统适用性溶液中胺类溶剂的保留时间一致,该方法专属性良好。
58.试验例3测试实施例1提供检测方法的重复性,结果如表4所示。
59.测试方法:(1)对照品溶液贮备液:称取胺类溶剂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溶剂溶解并制成每1ml中约含胺类溶剂500μg的对照品溶液贮备液。
60.(2)重复性样品溶液:精密移取对照品储备液12.5ml置于25ml量瓶,加入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作为溶液a;称取6份0.2g2,5-dioxopyrrolidin-1-yl(6s,12s)-12-(3-(tert-butoxy)-3-oxopropyl)-2,2,9,9-tetramethyl-4,7,10,13-tetraoxo-6-((1-trityl-1h-imidazol-4-yl)methyl)-3-oxa-5,8,11,14-tetraazahexadecan-16-oate,精密称定,置于20 ml顶空瓶中,加入溶液a 1.0ml使溶解,加入反应液0.1ml反应5min,再加入溶液a 1.0ml,轧盖密封即得6份平行供试液。
61.(3)分别按实施例1中的方法,取6份平行供试液进行气相色谱顶空进样分析,并计算6份平行供试液对应的2,5-dioxopyrrolidin-1-yl (6s,12s)-12-(3-(tert-butoxy)-3-oxopropyl)-2,2,9,9-tetramethyl-4,7,10,13-tetraoxo-6-((1-trityl-1h-imidazol-4-yl)methyl)-3-oxa-5,8,11,14-tetraazahexadecan-16-oate中胺类溶剂含量,结果见下表:表4 重复性结果表名称胺类溶剂的含量%供试液010.2304供试液020.2367供试液030.2298供试液040.2314供试液050.2400供试液060.2327rsd(%)1.7由表4可知,重复性6份供试液中胺类溶剂含量rsd不高于10.0%,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62.试验例4测试实施例1提供检测方法的定量限、检测限,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
63.测试方法:(1)胺类溶剂定量限贮备液:称取胺类溶剂0.5031g,精密称定,置于100ml量瓶中,加入溶剂,稀释至刻度线,摇匀,记溶液b;移取溶液b 1.0ml置于100ml量瓶中,加入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记溶液c;移取溶液c 1.0ml置于100ml量瓶中,加入溶剂,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即得胺类溶剂定量限储备液。
64.(2)胺类溶剂检测限贮备液:精密量取胺类溶剂定量限贮备液12.5ml置于25ml量瓶中,加入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胺类溶剂检测限贮备液。
65.(3)分别精密移取2.0ml胺类溶剂定量限、检测限贮备液置于20ml顶空瓶中,加入0.1ml反应液,轧盖密封,照实施例1进样,信噪比约为10时的浓度为定量限,定量限样品连续进样6次;信噪比约为3时的浓度为检测限,检测限样品连续进样3次。
66.由表5,表6可知,胺类溶剂定量限为0.000474mg/ml,占供试品浓度百分比0.0005%,检测限为0.000237mg/ml,占供试品浓度百分比0.0002%,该方法灵敏度高。
67.表5定量限结果表注:表5中loq-1至loq-6分别表示三乙胺定量限1-6次进样结果。表6 检测限结果表
注:表6中lod-1至lod-3分别表示三乙胺检测限1-3次进样。
68.试验例5对实施例1提供检测方法进行线性和范围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胺类溶剂的线性溶液图谱如图3所示。
69.测试方法:(1)胺类溶剂限度贮备液:称取胺类溶剂0.4944g,精密称定,置于100ml量瓶中,加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记溶液b;移取溶液b 1.0ml置于100ml量瓶中,加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记溶液c;移取溶液c 1.0ml置于100ml量瓶中,加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胺类溶剂限度贮备液。
70.(2)胺类溶剂对照品贮备液:称取胺类溶剂0.5138g,精密称定,置于100ml量瓶,加入溶剂稀释至刻度,即得胺类溶剂对照品贮备液。
71.(3)线性溶液:限度线性溶液:精密移取胺类溶剂限度贮备液2.0ml至20ml顶空瓶,加入0.1ml反应液,轧盖密封,即得。
72.25%线性溶液:精密量取胺类溶剂对照品溶液贮备液0.25ml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溶剂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溶液2.0ml至20ml顶空瓶,加入0.1ml反应液,轧盖密封,即得。
73.50%线性溶液:精密量取胺类溶剂对照品溶液贮备液0.50ml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溶剂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溶液2.0ml至20ml顶空瓶,加入0.1ml反应液,轧盖密封,即得。
74.100%线性溶液:精密量取胺类溶剂对照品溶液贮备液1.0ml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溶剂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溶液2.0ml至20ml顶空瓶,加入0.1ml反应液,轧盖密封,即得。
75.150%线性溶液:精密量取胺类溶剂对照品溶液贮备液1.5ml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溶剂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溶液2.0ml至20ml顶空瓶,加入0.1ml反应液,轧盖密封,即得。
76.200%线性溶液:精密量取胺类溶剂对照品溶液贮备液2.0ml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溶剂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溶液2.0ml至20ml顶空瓶,加入0.1ml反应液,轧盖密封,即得。
77.按照实施例1色谱条件依次进样,记录色谱图。以胺类溶剂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拟合标准工作曲线。胺类溶剂的标准工作曲线见下表7所示。
78.表7 胺类溶剂线性结果表
由表7可知,在0.00047mg/ml~0.96888 mg/ml(0.1%~200.0%限度浓度)范围内,胺类溶剂线性方程为:y=10047x-5.0672,相关系数r=0.9998;线性关系良好。
79.试验例6对实施例1提供检测方法进行准确度试验,结果如表8所示。
80.测试方法:(1)空白样品溶液:称取本品0.2g,精密称定,分别置于20 ml顶空瓶中,加入1.0ml溶剂溶解,然后加入0.1ml反应液反应5min,再加入1.0ml溶剂,扎盖密封即得,平行配制3份。
81.(2)准确度溶液:50%准确度溶液:称取本品0.2g,精密称定,分别置于20 ml顶空瓶中,加入1.0ml溶剂溶解,然后加入0.1ml反应液反应5min,再加入0.5ml对照品储备液及0.5ml溶剂,扎盖密封即得,平行配制3份。
82.100%准确度溶液:称取本品0.2g,精密称定,分别置于20 ml顶空瓶中,加入1.0ml溶剂溶解,然后加入0.1ml反应液反应5min,再加入1.0ml对照品储备液,扎盖密封即得,平行配制3份。
83.150%准确度溶液:称取本品0.20g,精密称定,分别置于20 ml顶空瓶中,加入1ml对照品储备液溶解,然后加入0.1ml反应液反应5min,再加入1.5ml对照品储备液及0.5ml溶剂,扎盖密封即得,平行配制3份。
84.(3)按照实施例1色谱条件配制对照品溶液。(4)取对照品溶液,空白样品溶液,各浓度准确度溶液按实施例1色谱条件各进行3次进样分析,胺类溶剂回收率测得值应在80%~120%的范围内;回收率测得值的rsd不得过
10.0%。
85.表8回收率试验结果注:表8中利用回收率表示准确度。
86.由表8可知,胺类溶剂的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2.4%;符合规定,该方法回收率高。
87.试验例7对实施例1提供检测方法进行耐用性试验,结果如表9所示。
88.相对于实施例1色谱条件变化为:改变色谱柱流速:
±
0.2ml/min;改变顶空平衡时间:
±
2min;改变顶空平衡温度:
±
2℃。
89.表9耐用性结果表名称含量(%)初始0.2304流速2.4ml/min0.2363流速2.6ml/min0.2345平衡时间43min0.249平衡时间47min0.2257平衡温度88℃0.2397平衡温度92℃0.2301均值0.2351rsd%3.5由表9可知,统计标准条件和改变条件下胺类溶剂的含量rsd不高于10.0%,该方法耐用性良好。
90.试验例8采用本实施例方法对n-甲基吗啉、n,n-二异丙基乙胺等胺类溶剂进行测定,各胺类溶剂均能有效定量检出。测试图谱见附图4。
91.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空白溶液、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配置过程中均不加入反应液。
92.结果显示:供试品溶液中胺类试剂无法检出,酸性底物干扰胺类试剂测定。
93.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色谱柱的种类不同,具体为:选用以 5%苯基-亚芳基,95%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石英毛细管柱。
94.采用色谱条件为:升温程序:初始温度40℃,保持5 min,以8℃/min升温至120℃,保持2 min,以23℃/min升温至200℃,保持5min;进样口设置:温度:200℃;分流比:20:1;载气:高纯氮气;色谱柱流速:1.0ml/min;fid检测器设置:温度:250℃;氢气流量:30 ml/min;空气流量:300 ml/min;尾吹气(n2):25 ml/min;顶空进样器设置:顶空平衡温度:80℃;顶空平衡时间:30 min;传输线温度100℃ 定量环温度90℃;进样持续时间:0.5min;溶液配制为: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反应液:氨水;空白溶液:精密量取溶剂2.0ml,0.1ml反应液置于20ml顶空瓶,轧盖密封即得空白溶液;供试品溶液:称取本品0.2 g,精密称定,置于20 ml顶空瓶中,加入溶剂1.0ml溶剂使溶解,加入反应液0.1ml反应5min,再加入溶剂1.0ml,轧盖密封得每毫升约95.2 mg的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贮备液:分别取甲醇对照品,乙醇对照品、异丙醇对照品、乙腈对照品,二氯甲烷对照品,甲基叔丁基醚对照品、乙酸乙酯对照品、四氢呋喃对照品,三乙胺对照品,正庚烷对照品,n,n-二甲基甲酰胺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溶剂溶解并制成每1ml中约含甲醇300 μg、乙醇500 μg、异丙醇8000 μg、乙腈41μg、二氯甲烷600μg、甲基叔丁基醚500 μg、乙酸乙酯500 μg、四氢呋喃72μg、三乙胺500μg 、n,n-二甲基甲酰胺88μg、正庚烷500μg的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液2.0 ml,反应液0.1ml置于20 ml顶空瓶中,轧盖密封即得对照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和溶液配制条件下进行方法初筛。
95.结果显示:相较于实施例,使用本色谱柱进行试验,正庚烷与三乙胺之间的分离度r小于1.5,且乙腈与n,n-二甲基甲酰胺未有响应,不满足色谱定量要求。
96.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色谱柱的种类不同,具体为选用以 5%苯基95%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石英毛细管柱;采用色谱条件为升温程序:初始温度40℃,保持5 min,以8℃/min升温至120℃,保持2 min,以23℃/min升温至200℃,保持5min;进样口设置:温度:200℃;分流比:20:1;载气:高纯氮气;色谱柱流速:2.5ml/min;fid检测器设置:温度:250℃;氢气流量:30 ml/min;空气流量:300 ml/min;尾吹气(n2):25 ml/min;顶空进样器设置:顶空平衡温度:80℃;顶空平衡时间:30 min;传输线温度100℃ 定量环温度90℃;进样持续时间:0.5min。溶液配制为: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反应液:氨水;空白溶液:精密量取溶剂2.0ml,0.1ml反应液置于20ml顶空瓶,轧盖密封即得空白溶液;供试品溶液:称取本品0.2 g,精密称定,置于20 ml顶空瓶中,加入溶剂1.0ml溶剂使溶解,加入反应液0.1ml反应5min,再加入溶剂1.0ml,轧盖密封得每毫升约95.2 mg的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贮备液:分别取甲醇对照品,乙醇对照品、异丙醇对照品、乙腈对照品,
二氯甲烷对照品,甲基叔丁基醚对照品、乙酸乙酯对照品、四氢呋喃对照品,三乙胺对照品,正庚烷对照品,n,n-二甲基甲酰胺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溶剂溶解并制成每1ml中约含甲醇300 μg、乙醇500 μg、异丙醇8000 μg、乙腈41μg、二氯甲烷600μg、甲基叔丁基醚500 μg、乙酸乙酯500 μg、四氢呋喃72μg、三乙胺500μg 、n,n-二甲基甲酰胺88μg、正庚烷500μg的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液2.0 ml,反应液0.1ml置于20 ml顶空瓶中,轧盖密封即得对照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和溶液配制条件下进行色谱柱筛选。
97.结果显示:相较于实施例,使用本色谱柱进行试验,正庚烷和三乙胺之间的分离度r依然小于1.5,未满足色谱定量要求。
98.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色谱柱的种类不同,具体为选用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石英毛细管柱;采用色谱条件为:初始温度40℃,保持5 min,以8℃/min升温至120℃,保持2 min,以23℃/min升温至200℃,保持5min;进样口设置:温度:200℃;分流比:20:1;载气:高纯氮气;色谱柱流速:2.5ml/min;fid检测器设置:温度:250℃;氢气流量:30 ml/min;空气流量:300 ml/min;尾吹气(n2):25 ml/min;顶空进样器设置:顶空平衡温度:80℃;顶空平衡时间:30 min;传输线温度100℃ 定量环温度90℃;进样持续时间:0.5min。溶液配制为: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反应液:氨水;空白溶液:精密量取溶剂2.0ml,0.1ml反应液置于20ml顶空瓶, 轧盖密封即得空白溶液;供试品溶液:称取本品0.2 g,精密称定,置于20 ml顶空瓶中,加入溶剂1.0ml溶剂使溶解,加入反应液0.1ml反应5min,再加入溶剂1.0ml,轧盖密封得每毫升约95.2 mg的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贮备液:分别取甲醇对照品,乙醇对照品、异丙醇对照品、乙腈对照品,二氯甲烷对照品,甲基叔丁基醚对照品、乙酸乙酯对照品、四氢呋喃对照品,三乙胺对照品,正庚烷对照品,n,n-二甲基甲酰胺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溶剂溶解并制成每1ml中约含甲醇300 μg、乙醇500 μg、异丙醇8000 μg、乙腈41μg、二氯甲烷600μg、甲基叔丁基醚500 μg、乙酸乙酯500 μg、四氢呋喃72μg、三乙胺500μg 、n,n-二甲基甲酰胺88μg、正庚烷500μg的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液2.0 ml,反应液0.1ml置于20 ml顶空瓶中,轧盖密封即得对照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和溶液配制条件下继续色谱柱筛选。
99.结果显示:使用与实施例相同色谱柱试验,待测的十一个组分(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二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三乙胺、正庚烷、n,n-二甲基甲酰胺)完全分离,满足色谱定量要求。
100.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对色谱条件进行持续优化,最终选择: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石英毛细管柱;升温程序:初始温度为40℃,保持5min,以8℃/min升温至120℃,保持10min,以20℃/min升温至200℃,保持5min。进样口温度:200℃;fid检测器温度:250℃;色谱柱流速:2.5 ml/min;氢气流量:30ml/min;空气流量:300 ml/
min;尾吹气(n2)流量:25 ml/min;分流比:15:1;定量环体积:1 ml;顶空平衡温度:90℃;传输线温度110℃;定量环温度105℃;顶空平衡时间45 min;进样持续时间0.5min。
101.结果显示:通过各优化条件胺类溶剂含量检出结果对比试验,各溶剂的分离情况,峰型,检出结果等综合考虑,初步确定待研究即实施例1方法。
102.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酸性底物中胺类溶剂的检测方法,建立一套操作简单,定量准确并且实用的方法,以测定酸性底物中胺类溶剂含量的气相分析方法,特别是酸性底物2,5-dioxopyrrolidin-1-yl (6s,12s)-12-(3-(tert-butoxy)-3-oxopropyl)-2,2,9,9-tetramethyl-4,7,10,13-tetraoxo-6-((1-trityl-1h-imidazol-4-yl)methyl)-3-oxa-5,8,11,14-tetraazahexadecan-16-oate。主要具备以下优点:(1)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专属性强,胺类溶剂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够准确快速的测定待测底物中胺类溶剂的含量。特别用于2,5-dioxopyrrolidin-1-yl (6s,12s)-12-(3-(tert-butoxy)-3-oxopropyl)-2,2,9,9-tetramethyl-4,7,10,13-tetraoxo-6-((1-trityl-1h-imidazol-4-yl)methyl)-3-oxa-5,8,11,14-tetraazahexadecan-16-oate中的胺类溶剂的定量分析时,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2,5-dioxopyrrolidin-1-yl (6s,12s)-12-(3-(tert-butoxy)-3-oxopropyl)-2,2,9,9-tetramethyl-4,7,10,13-tetraoxo-6-((1-trityl-1h-imidazol-4-yl)methyl)-3-oxa-5,8,11,14-tetraazahexadecan-16-oate的回收率达到97.5%以上,准确度高,保证了2,5-dioxopyrrolidin-1-yl (6s,12s)-12-(3-(tert-butoxy)-3-oxopropyl)-2,2,9,9-tetramethyl-4,7,10,13-tetraoxo-6-((1-trityl-1h-imidazol-4-yl)methyl)-3-oxa-5,8,11,14-tetraazahexadecan-16-oate的安全限度,从而更进一步保证了终产品司美格鲁肽的用药安全。
103.(2)经方法学研究,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方法中对于胺类溶剂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0002%,远低于2,5-dioxopyrrolidin-1-yl (6s,12s)-12-(3-(tert-butoxy)-3-oxopropyl)-2,2,9,9-tetramethyl-4,7,10,13-tetraoxo-6-((1-trityl-1h-imidazol-4-yl)methyl)-3-oxa-5,8,11,14-tetraazahexadecan-16-oate中的胺类溶剂0.5%的限度要求。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方法检测胺类溶剂的线性相关系数可达0.9998,线性关系良好。
104.(3)本发明还可同步测定合成多肽或者其余酸性底物中用到的其他试剂,如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二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四氢呋喃、正庚烷、n,n-二甲基甲酰胺实用性优异。
105.(4)检验维护成本低,操作简便,无需配备价格高昂和成本较高的衍生化试剂;使用常规试剂二甲基亚砜、氨水即可完成实验,无需使用丙酮等易制毒试剂。
106.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方法中的胺类溶剂以胺类溶剂做示例性说明,其限度参考于ich q3c(r8)残留溶剂指导原则毒理学数据。
107.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酸性底物中胺类溶剂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酸性底物与有机溶媒和碱性反应液混合得到供试品溶液;将胺类溶剂对照品、所述有机溶媒和所述碱性反应液混合得到对照品储备溶液;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所述供试品溶液和所述对照品储备溶液进行检测,利用外标一点法计算所述酸性底物中胺类溶剂的含量;其中,所述碱性反应液选自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媒选自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和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试品溶液中,所述酸性底物的浓度为50mg/ml-200mg/ml。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0.2g所述酸性底物对应碱性反应液的用量为0.01ml-0.50ml;经所述碱性反应液处理之后,所述供试品溶液的ph值为7.5-8.0;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过程包括:先将所述酸性底物和部分所述有机溶媒混合,再与所述碱性反应液混合,然后再与剩余所述有机溶媒混合;采用外标一点法计算所述酸性底物中胺类溶剂的含量,具体公式如下:式中:a
i
表示供试品溶液色图谱中溶剂i的峰面积;a
s
表示对照品溶液色图谱中溶剂i的峰面积;m
s
表示对照品中溶剂i的称样量,mg;v
s
表示对照品溶液稀释体积,ml;m
供
表示供试品称样量,mg;v
供
表示供试品溶液稀释体积,ml;p
i
表示溶剂i对照品的含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照品储备溶液中,胺类溶剂对照品的浓度为0.20mg/ml-1.00mg/ml。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底物选自2,5-二氧代吡咯烷-1-基(6s,12s)-12-(3-(叔丁氧基)-3-氧代丙基)-2,2,9,9,9-四甲基-4,7,10,13-四氧代-6-((1-三丁基-1h-咪唑-4-基)甲基)-3-氧杂-5,8,11,14-四氮杂十六烷-16-酸酯、(s)-22-羧基-1-((2,5-二氧代吡咯烷-1-基)氧基)-1,10,19,24-四氧代-3,6,12,15-四氧杂-9,18,23-三氮杂四十一烷酸、(s)-2-(2-叔丁氧羰基)氨基)-3-(1-三苯甲基
‑ꢀ
1h-咪唑-4-基)丙酰胺)-2-甲基丙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胺类溶剂选自三乙胺、n-甲基吗啉和n,n-二异丙基乙胺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所采用的色谱柱的固定相包括:氰丙基苯基5%-7%和二甲基聚硅氧烷93%-95%;采用agilent8860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采用顶空进样器进行加热,从而使所述有机溶媒悬浮于顶空瓶上端;
采用分流进样的方式时,控制分流进样比为(5-50):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过程中的升温程序如下:控制初始温度为30℃-60℃,保持1min-18min,然后控制以5℃/min-2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10℃-130℃,保持3min-10min,再以10℃/min-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90℃-210℃,保持3min-15min。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进样口温度为180℃-240℃,fid检测器温度为220℃-270℃;控制色谱柱流速为2.0ml/min-3.5ml/min,氢气流量为30ml/min-50ml/min;空气流量为300ml/min-500ml/min,尾吹气流量为25ml/min-50ml/min;定量环体积为0.5ml-2ml,顶空平衡温度为70℃-90℃,传输线温度为80℃-120℃,定量环温度85℃-120℃,顶空平衡时间为15min-50min,进样持续时间为0.1min-1.0min。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进样口温度为190℃-210℃,fid检测器温度为240℃-260℃;控制色谱柱流速为2.3ml/min-2.7ml/min,氢气流量为30ml/min-35ml/min;空气流量为300ml/min-350ml/min,尾吹气流量为25ml/min-30ml/min;定量环体积为1.0ml,顶空平衡温度为85℃-90℃,传输线温度为105℃-115℃,定量环温度100℃-110℃,顶空平衡时间为40min-50min,进样持续时间为0.3min-0.7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底物中胺类溶剂的检测方法,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利用酸性底物与有机溶媒和碱性反应液混合制备供试品溶液,利用碱性反应液和酸性底物中的游离酸反应,防止游离酸会干扰测定过程,减少或避免基质效应,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简捷快速高效,能够很好地控制酸性底物的质量。很好地控制酸性底物的质量。很好地控制酸性底物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 唐灿 唐云霞 黄安 吴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普康唯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3/8/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