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8-02 阅读:103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止痛敷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敷料是指用于物品主料之外的辅属材料,传统敷料主要是干纱布和油纱,用以覆盖疮、伤口或其他损害部位,一般的敷料主要用于对伤口及疼痛部位进行保护,具有基本的防护效果,但止疼效果有限,尤其是外伤肿痛、四肢酸痛等,一般敷料难以对伤痛处进行活血清淤,导致患者一直受到伤痛困扰,且在更换敷料时容易与皮肤粘连,造成病人的进一步疼痛,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敷料,其特征在于:材料配方包括野菊花、防风、桑葚、三七草、补骨脂、五味子、丹参、草乌、麻黄、冰片以及医用凡士林。
6.优选的,所述野菊花按质量配比选取20-25份,并选取长度5厘米以上的野菊花为原材料,洗净后取其叶、花、全草,所述防风选取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部,按质量配比选取10-12份,所述桑葚选取6月份的成熟桑葚,晒干后备用,按质量配比选取20-22份。
7.优选的,所述三七草选取菊科植物三七草的叶,切碎备用,按质量配比选取12-15份,所述补骨脂选取种子、茎、叶,并置入酒精中浸泡,获取浸出液,按照质量配比选取3-5份。
8.优选的,所述五味子应选取五味子植物的成熟果实,并晒干取用,按质量配比选取15-18份,所述丹参选取植物丹参的根和根茎,晾晒干燥后取用,按质量配比选取8-10份,所述草乌选取草乌植物块根,除去根须与泥沙,干燥后备用,按质量配比选取12-15份。
9.优选的,所述麻黄选取草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干燥后备用,按质量配比选取10-12份,所述冰片应选取天然冰片,按质量配比选取3-5份。
10.一种敷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s1:原材料处理,按照对应质量配比选取适应量的野菊花、防风、桑葚、三七草、补骨脂、五味子、丹参、草乌、麻黄、冰片,并对原材料进行洗净风干,其中桑葚、五味子果实、丹参根茎需要晒干处理,并选取补骨脂置入酒精中浸泡,选用医用酒精,获取补骨脂的浸出液;
12.s2:粉碎筛分加工,对处理后的原材料进行粉碎处理,将其打碎成粉末状,然后对原料进行筛分处理,选取100目筛进行筛取,同时,应对各项原料分开筛分,获取粉末状的各项原料粉末;
13.s3:混料加工,将制得的各项粉末材料依次添加至混料装置中,最后放入补骨脂浸
出液,然后进行搅拌加工,使各项原料充分混合,获得混合糊状物;
14.s4:加温融化与调匀,对混合后的糊状物进行加温,加热温度为70-80摄氏度,使糊状物逐渐融化,然后再次进行搅拌处理,使各项原料充分融合,以完成原料的调匀,从而获取膏状混合物;
15.s5:敷料制备,提取制备的膏状混合物,配合医用凡士林制备成敷料。
16.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各项原料应充分洗净,去除原料上附着的泥沙等杂质,同时对根茎类材料,应剔除根须。
17.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搅拌加工时间不低于30分钟。
18.优选的,所述s4步骤中,二次搅拌时应提升温度,使温度控制在90-100摄氏度之间,搅拌时间为10分钟。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通过选取野菊花、防风、桑葚、三七草、补骨脂、五味子、丹参、草乌、麻黄、冰片等为原材料,获得适应医用的止疼敷料,具有良好的清热、止痛、活血及祛瘀等功效,可用于外伤肿痛、脘腹胁痛、热痹疼痛、四肢酸痛等症状,通过将制得的混合料与医用凡士林混合制备,进而避免敷料与皮肤粘连,使病人在更换敷料时更加舒适,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一种敷料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3.如图1所示,一种敷料,材料配方包括野菊花、防风、桑葚、三七草、补骨脂、五味子、丹参、草乌、麻黄、冰片以及医用凡士林。
24.野菊花按质量配比选取20-25份,并选取长度5厘米以上的野菊花为原材料,洗净后取其叶、花、全草,防风选取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部,按质量配比选取10-12份,桑葚选取6月份的成熟桑葚,晒干后备用,按质量配比选取20-22份。
25.三七草选取菊科植物三七草的叶,切碎备用,按质量配比选取12-15份,补骨脂选取种子、茎、叶,并置入酒精中浸泡,获取浸出液,按照质量配比选取3-5份。
26.五味子应选取五味子植物的成熟果实,并晒干取用,按质量配比选取15-18份,丹参选取植物丹参的根和根茎,晾晒干燥后取用,按质量配比选取8-10份,草乌选取草乌植物块根,除去根须与泥沙,干燥后备用,按质量配比选取12-15份。
27.麻黄选取草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干燥后备用,按质量配比选取10-12份,冰片应选取天然冰片,按质量配比选取3-5份。
28.一种敷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s1:原材料处理,按照对应质量配比选取适应量的野菊花、防风、桑葚、三七草、补骨脂、五味子、丹参、草乌、麻黄、冰片,并对原材料进行洗净风干,其中桑葚、五味子果实、丹参根茎需要晒干处理,并选取补骨脂置入酒精中浸泡,选用医用酒精,获取补骨脂的浸出液;
30.s2:粉碎筛分加工,对处理后的原材料进行粉碎处理,将其打碎成粉末状,然后对原料进行筛分处理,选取100目筛进行筛取,同时,应对各项原料分开筛分,获取粉末状的各项原料粉末;
31.s3:混料加工,将制得的各项粉末材料依次添加至混料装置中,最后放入补骨脂浸出液,然后进行搅拌加工,使各项原料充分混合,获得混合糊状物;
32.s4:加温融化与调匀,对混合后的糊状物进行加温,加热温度为70-80摄氏度,使糊状物逐渐融化,然后再次进行搅拌处理,使各项原料充分融合,以完成原料的调匀,从而获取膏状混合物;
33.s5:敷料制备,提取制备的膏状混合物,配合医用凡士林制备成敷料;
34.s1步骤中,各项原料应充分洗净,去除原料上附着的泥沙等杂质,同时对根茎类材料,应剔除根须;s3步骤中,搅拌加工时间不低于30分钟;s4步骤中,二次搅拌时应提升温度,使温度控制在90-100摄氏度之间,搅拌时间为10分钟。
35.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配方包括野菊花、防风、桑葚、三七草、补骨脂、五味子、丹参、草乌、麻黄、冰片以及医用凡士林,按照对应质量配比选取适应量的野菊花20-25份、防风10-12份、桑葚20-22份、三七草12-15份、补骨脂浸出液3-5份、五味子15-18份、丹参8-10份、草乌12-15份、麻黄10-12份、冰片3-5份,并对原材料进行洗净风干,在生产药剂时,先进行原材料处理,按照对应质量配比选取适应量的野菊花、防风、桑葚、三七草、补骨脂、五味子、丹参、草乌、麻黄、冰片,并对原材料进行洗净风干,其中桑葚、五味子果实、丹参根茎需要晒干处理,并选取补骨脂置入酒精中浸泡,选用医用酒精,获取补骨脂的浸出液,在此步骤中,各项原料应充分洗净,去除原料上附着的泥沙等杂质,同时对根茎类材料,应剔除根须,然后进行粉碎筛分加工,对处理后的原材料进行粉碎处理,将其打碎成粉末状,然后对原料进行筛分处理,选取100目筛进行筛取,同时,应对各项原料分开筛分,获取粉末状的各项原料粉末,接着进行混料加工,将制得的各项粉末材料依次添加至混料装置中,最后放入补骨脂浸出液,然后进行搅拌加工,使各项原料充分混合,获得混合糊状物,在此步骤中,初次搅拌加工时间不低于30分钟,接着进行加温融化与调匀,对混合后的糊状物进行加温,加热温度为70-80摄氏度,使糊状物逐渐融化,然后再次进行搅拌处理,使各项原料充分融合,以完成原料的调匀,从而获取膏状混合物,再次步骤中,二次搅拌时应提升温度,使温度控制在90-100摄氏度之间,搅拌时间为10分钟,最后进行敷料制备,提取制备的膏状混合物,配合医用凡士林制备成敷料,通过选取野菊花、防风、桑葚、三七草、补骨脂、五味子、丹参、草乌、麻黄、冰片等为原材料,获得适应医用的止疼敷料,具有良好的清热、止痛、活血及祛瘀等功效,可用于外伤肿痛、脘腹胁痛、热痹疼痛、四肢酸痛等症状。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敷料,其特征在于:材料配方包括野菊花、防风、桑葚、三七草、补骨脂、五味子、丹参、草乌、麻黄、冰片以及医用凡士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野菊花按质量配比选取20-25份,并选取长度5厘米以上的野菊花为原材料,洗净后取其叶、花、全草,所述防风选取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部,按质量配比选取10-12份,所述桑葚选取6月份的成熟桑葚,晒干后备用,按质量配比选取20-2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七草选取菊科植物三七草的叶,切碎备用,按质量配比选取12-15份,所述补骨脂选取种子、茎、叶,并置入酒精中浸泡,获取浸出液,按照质量配比选取3-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五味子应选取五味子植物的成熟果实,并晒干取用,按质量配比选取15-18份,所述丹参选取植物丹参的根和根茎,晾晒干燥后取用,按质量配比选取8-10份,所述草乌选取草乌植物块根,除去根须与泥沙,干燥后备用,按质量配比选取12-15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黄选取草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干燥后备用,按质量配比选取10-12份,所述冰片应选取天然冰片,按质量配比选取3-5份。6.一种敷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材料处理,按照对应质量配比选取适应量的野菊花、防风、桑葚、三七草、补骨脂、五味子、丹参、草乌、麻黄、冰片,并对原材料进行洗净风干,其中桑葚、五味子果实、丹参根茎需要晒干处理,并选取补骨脂置入酒精中浸泡,选用医用酒精,获取补骨脂的浸出液。s2:粉碎筛分加工,对处理后的原材料进行粉碎处理,将其打碎成粉末状,然后对原料进行筛分处理,选取100目筛进行筛取,同时,应对各项原料分开筛分,获取粉末状的各项原料粉末;s3:混料加工,将制得的各项粉末材料依次添加至混料装置中,最后放入补骨脂浸出液,然后进行搅拌加工,使各项原料充分混合,获得混合糊状物;s4:加温融化与调匀,对混合后的糊状物进行加温,加热温度为70-80摄氏度,使糊状物逐渐融化,然后再次进行搅拌处理,使各项原料充分融合,以完成原料的调匀,从而获取膏状混合物;s5:敷料制备,提取制备的膏状混合物,配合医用凡士林制备成敷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敷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各项原料应充分洗净,去除原料上附着的泥沙等杂质,同时对根茎类材料,应剔除根须。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敷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搅拌加工时间不低于30分钟。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敷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二次搅拌时应提升温度,使温度控制在90-100摄氏度之间,搅拌时间为10分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配方包括野菊花、防风、桑葚、三七草、补骨脂、五味子、丹参、草乌、麻黄、冰片以及医用凡士林,按照对应质量配比选取适应量的野菊花20-25份、防风10-12份、桑葚20-22份、三七草12-15份、补骨脂浸出液3-5份、五味子15-18份、丹参8-10份、草乌12-15份、麻黄10-12份、冰片3-5份,并对原材料进行洗净风干,敷料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材料处理、粉碎筛分加工、混料加工、加温融化与调匀、敷料制备。本发明通过选取野菊花、防风、桑葚、三七草、补骨脂、五味子、丹参、草乌、麻黄、冰片等为原材料,获得适应医用的止疼敷料,具有良好的清热、止痛、活血及祛瘀等功效,可用于外伤肿痛、脘腹胁痛、热痹疼痛、四肢酸痛等症状。等症状。等症状。


技术研发人员:何青 刘文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贯皓医疗科技(惠州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3/7/3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