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8-02
阅读:87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产品结构参见图1,由信号处理单元1、传输线圈4、传输导线3、耳背式电池2四部分组成,信号处理单元1由左壳和右壳以及钛合金连接件组装在一起形成内部空间;各个部件间通过连接器相连在一起。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目前产品部件和配件较多,物料成本&装配人工成本&生产良率&包装成本等占用了较大的费用;且用户使用时较复杂繁琐。多处使用了钛合金(机加工件且精度要求较高),物料成本很高。信号处理单元1的壳体和钛合金连接件之间未设计防水结构,仅靠胶水防水效果欠佳。传输导线3以插拔方式和信号处理单元1和传输线圈4相连或断开,其上的防水圈易磨损导致防水失效,进而引起触点生锈或脏污,影响了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三处使用连接器,连接点较多增加了接触不良风险。传输导线3在使用过程中受汗液、高温、扭曲等因素的影响,易破皮和线芯断裂而引起功能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包括言语处理器和整电池,其中,言语处理器包括主壳组件和底壳组件,整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池底壳组件和电芯;
4.所述主壳组件包括主壳、弹针、调试铜柱、防水圈、导光板、按键、固定件、防水垫、麦克风、咪套、固定泡棉、防水透声膜、d形防尘膜、麦克固定件、pcba软硬结合板、pcb小板和双孔软板,主壳上还设置x轴扣位、y轴扣位和z轴扣位;其中,弹针、调试铜柱、防水圈和d形防尘膜设置在主壳的表面,按键设置在主壳的两侧;
5.所述底壳组件包括底壳、开关、弹片和防水槽,其中,防水槽为主壳组件和底壳组件扣合连接处,防水槽中还设置防水固定胶;
6.所述电池壳体和电池底壳组件形成一密闭空间,电芯处于其中,其中,电池底壳组件下表面设置导电铜片、x轴扣件、y轴扣件和电池开关扣位,导电铜片与弹针形成电气连接关系,导电铜片周围设置为镜面抛光表面,镜面抛光表面的位置和大小与防水圈相应;电池壳体的侧面设置z轴扣件,x轴扣件、y轴扣件和z轴扣件与x轴扣位、y轴扣位和z轴扣位位置和形状匹配;电池开关扣位与底壳组件的开关在默认装配状态下为扣合关系。
7.优选地,所述主壳与调试铜柱使用注塑成型机一起注塑成型,调试铜柱上设计凹槽结构,注塑时塑胶填满凹槽结构,调试铜柱端部高出主壳表面0.05
±
0.02mm。
8.优选地,所述防水圈与主壳接触一面设置若干个圆点状凹槽,不与主壳接触一面沿边设置三角凸起结构,即形成与防水圈形状相同的一周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结构,该三角形的高为0.1
±
0.02mm。
9.优选地,所述弹针高于主壳表面0.7
±
0.05mm。
10.优选地,所述按键通过按键防水垫、固定件以及pcb小板压紧,防水垫和主壳有0.15mm的干涉量,主壳的按键位置内侧面镜面抛光处理。
11.优选地,所述防水透声膜贴在麦克风端部,咪套设置在麦克风侧周,咪套与麦克风侧面紧配,咪套外侧面涂设防水固定胶,装入主壳中对应的定位槽内;麦克风设置两个,一个麦克风通过麦克固定件固定装配入主壳,麦克固定件上设置定位孔,主壳对应位置设置定位柱,定位柱为六边形并顶部倒角便于装配,尺寸为0.90
±
0.03mm,麦克固定件上的定位孔直径0.75
±
0.05mm,二者紧配,麦克固定件压牢麦克风;另一个麦克风的顶部粘贴固定泡棉,pcba软硬结合板装配后压牢该麦克风。
12.优选地,所述开关包括电池锁紧扣、手扣件和导向斜角扣,电池锁紧扣与电池开关扣位在默认装配状态下扣合锁紧,手扣件装配后露出底壳,扣动手扣件使弹片形变,电池开关扣位从电池锁紧扣中松脱,整电池与言语处理器分离;松开手扣件,弹片将开关回弹至原位,手扣件上设置晒纹;导向斜角扣分别在开关的两侧各设置一个,为侧部斜面、顶部平面结构。
13.优选地,所述y轴扣件靠近电池开关扣位的一面与底壳下表面呈70
°±
0.2
°
。
14.优选地,所述z轴扣件的上斜面与水平面呈10
°±
0.2
°
。
15.优选地,所述主壳组件还设置主挂绳件,主挂绳件包括凸台;底壳组件还设置底挂绳件,底挂绳件包括扣位孔,主壳组件与底壳组件装配后,凸台和扣位孔卡合,主挂绳件与底挂绳件形成挂绳孔。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7.降低成本:现有技术中产品部件和配件较多,而且多处使用了钛合金(机加工件且精度要求较高),物料成本&装配人工成本&生产良率&包装成本等占用了较大费用。而本发明将信号处理单元和传输线圈的pcba有机统一在一起,通过软板连接和折叠有效减小产品体积并可以取消传输导线,从而实现三者合一之设计目的;电池采用扣位方式和信号处理器连接,取消多处使用钛合金等贵重物料的设计;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按照年产量5000pcs计算,每年可以节省成本1000万元(rmb)。
18.提高整机的功能可靠性、让用户使用体验更好:现有技术中由于产品部件和配件较多,用户使用时较复杂繁琐,产品多处使用连接器,连接点较多增加了接触不良的风险。传输导线在使用过程中受汗液、高温、扭曲等因素的影响,易破皮和线芯断裂而引起功能异常。而本发明方案中只有电池和信号处理器一处连接,产生接触不良而引起功能不良的几率大大降低,一体机主机佩戴时和植入体吸附即可,操作简单快捷。从而实现提高整机的功能可靠性、让用户使用体验更好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之目标。
附图说明
19.图1为现有技术中人工耳蜗体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的主壳组件外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的主壳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的电路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的底壳组件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又一具体实施例的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的挂钩孔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包括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的电池底壳组件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的主壳组件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的整电池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30.参见图2-10,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包括言语处理器50和整电池34,其中,言语处理器50包括主壳组件和底壳组件,整电池34包括电池壳体31、电池底壳组件32和电芯33;主壳组件包括主壳11、弹针14、调试铜柱13、防水圈12、导光板22、按键231、固定件232、防水垫233、麦克风251、咪套252、固定泡棉253、防水透声膜254、d形防尘膜255、麦克固定件256、pcba软硬结合板261、pcb小板262和双孔软板263,主壳11上还设置x轴扣位112、y轴扣位113和z轴扣位111;其中,弹针14、调试铜柱13、防水圈12和d形防尘膜255设置在主壳11的表面,按键231设置在主壳11的两侧;底壳组件包括底壳21、开关22、弹片23和防水槽24,其中,防水槽24为主壳组件和底壳组件扣合连接处,防水槽24中还设置防水固定胶;电池壳体31和电池底壳组件32形成一密闭空间,电芯33处于其中,其中,电池底壳组件32下表面设置导电铜片322、x轴扣件36、y轴扣件37和电池开关扣位38,导电铜片322与弹针14形成电气连接关系,导电铜片322周围设置为镜面抛光表面,镜面抛光表面的位置和大小与防水圈12相应;电池壳体31的侧面设置z轴扣件35,x轴扣件36、y轴扣件37和z轴扣件35与x轴扣位112、y轴扣位113和z轴扣位111位置和形状匹配;电池开关扣位38与底壳组件的开关22在默认装配状态下为扣合关系。
31.具体参见图2、图3,主壳组件,其中主壳11&调试铜柱13使用注塑成型机一起注塑成型,调试铜柱13上设计凹槽结构,注塑时塑胶填满凹槽以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和结合牢固度(见图2,尺寸5、12),调试铜柱13端部高出塑胶0.05mm,以防塑胶覆盖端部影响电气导通稳定性(见图2,尺寸11);然后更换注塑机台和包胶模具进行防水圈12软胶包胶,壳体硬胶塑胶件设计0.2*0.3mm的凹槽并均匀分布若干直径0.5mm小圆点(见图2,尺寸7、13、14),小圆点增加了凹槽复杂程度以提高注塑时防水圈12软胶填满凹槽拥有更好的结合牢固度且不会因胶太厚引起注塑缩水不良,防水圈12的顶部设置0.15*0.1mm的三角小凸起结构(见图2,尺寸8、9),在和电池配合压紧时可以弥补尺寸差异以及变形带来的影响,以达到优良的密封防水效果,而且此三角凸起结构较小,不会影响组装时的力度;再将弹针14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装入主壳11,弹针14紧配倒刺位置直径1.08mm,对应主壳11孔直径1.05mm(见图2,尺寸4、6),且设计主壳11高出弹针14套筒端部0.1mm(见图2,尺寸10),如此可以保护弹针14收口位置,以防装拆和使用过程中损坏,提高使用可靠性和寿命;这样四位一体可以得到较好的防水效果和较高的产品强度。
32.参见图3,主壳组件的二侧设置按键231通过使用防水垫233和固定件232以及pcb
小板262压紧,让防水垫233和主壳11有0.15mm的干涉量,同时主壳11之按键231位置内侧面镜面抛光处理,从而达到密封防水的效果;此为机械式安装,可以实现多次拆卸,便于维修和重复利用相关零部件,从而降低了生产维修成本。
33.导光板22装入主壳11,主壳11设计对应点胶槽221,主壳11内设计定位柱222为六边形并顶部倒角便于装配,尺寸为0.90mm,对应导光板22设置定位孔223直径0.75mm,紧配实现装配和固定;组装时先点满防水固定胶于点胶槽221内,再将导光板22与主壳组件装配,装配时防水固定胶溢满导光板22点胶间隙(见图3b,尺寸1),从而实现导光板22的装配固定以及防水设计要求。
34.麦克风251装入主壳组件,主壳11设计对应麦克风251定位槽257,先将防水透声膜254(含防水背胶)贴在麦克风251端部,确保声音传导顺畅的同时防止水进入到麦克风251内部,然后套上咪套252(和麦克风251侧面紧配防水),接下来在咪套252外侧面再涂防水固定胶,然后装入对应的麦克风251的定位槽257内;装配时防水固定胶溢满咪套252外侧,与麦克风251和主壳11紧密结合,从而起到防水作用;随后将麦克风251的麦克固定件256装入主壳组件,与导光板22装配同理,主壳11设置位置对应的定位柱为六边形并顶部倒角便于装配,尺寸为0.90mm,对应在麦克风251的麦克固定件256上设置定位孔直径0.75mm,紧配实现装配和固定,压牢麦克风251;另外一侧的麦克风251顶部粘贴固定泡棉253,pcba软硬结合板261装配后压牢麦克风251(见图3d),从而实现麦克风251的装配固定以及防水设计要求。
35.参见图4,电路部分结构图,是设计关键技术之一,使用pcba软硬结合板261的方式拓展了电子器件排布面积,其上部设计圆环形结构硬板布传输线圈线路以实现和目前植入体兼容(见图4,尺寸1和2),另外一部分硬板也对应做圆弧形状(见图4,尺寸3和4);软板(见图4的网状部分)内走电子线路代替了目前的传输导线且将现有的信号处理单元pcba和传输线圈pcba有机统一在了一起。软板处可以折叠有效减小了产品体积,从而实现将现有技术中信号处理单元1&传输导线3&传输线圈4三合一设计之目的(见图1);进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良率、提高使用可靠性、减小整机尺寸、减少部件数量使其更精巧等多项设计目标。pcb小板262和双孔软板263通过焊接和pcba软硬结合板261部件连接导通,然后有序折叠装入主壳组件(见图3和图4)。
36.参加图5,底壳组件,底壳组件包括底壳21、开关22、弹片23和防水槽24,其中,防水槽24为主壳组件和底壳组件扣合连接处,防水槽24中还设置防水固定胶,底壳21上开关22的位置处为扣位,扣位两侧设置凹槽结构,可以在较小的高度空间时保证韧性避免开关22装不进去或装配变形损坏;和主壳11装配后,主壳11筋位顶牢底壳21扣位背面,保证开关22滑动时不松脱。对应配合的开关22设置导向斜角卡扣212并做光面保证安装顺畅,开关22的电池锁紧扣213是在默认装配状态下将整电池34锁紧的设置。扣位设计倒圆角结构并在扣位顶面做光面保证开关22滑动顺畅;在手扣件211上设置晒纹,手扣件211是露出底壳组件外的,扣动手扣件211压动弹片23,使电池开关22扣位从电池锁紧扣213中脱出,实现整电池34与言语处理器50的分离。弹片23左右二侧各做四个折弯弧度相连,以保证足够的回弹行程和回弹性能,从而确保开关22使用寿命。
37.具体实施例中,主壳11组装了导光板22、按键231、pcba等步骤完成的状态(见图3d),底壳组件完成的状态(见图5),然后在底壳21的防水槽24内涂满防水固定胶,二者通过
六个定位孔和定位柱紧配实现装配,从而实现信号处理器的全方位防水密封和强度设计;定位孔不点胶可以实现多次拆装,从而降低维修成本。
38.参见图6,图6(1)为挂绳孔40的整体结构,图6(2)为挂绳孔40仰视图,有两个孔401,图6(3)为主挂绳件41结构,图6(4)为底挂绳件42结构,主壳组件还设置主挂绳件41,主挂绳件41包括凸台411;底壳组件还设置底挂绳件42,底挂绳件42包括扣位孔421,主壳组件与底壳组件装配后,凸台411和扣位孔421卡合,主挂绳件41与底挂绳件42形成挂绳孔40,主挂绳件41对应胶厚0.79mm,凸台411厚度尺寸0.31mm宽度2.00mm,底挂绳件42对应胶厚0.61mm,对应扣位孔421宽度2.45mm,二者组装后胶位叠加厚度1.4mm,相扣之处干涉量0.25mm。当挂绳向a方向拉扯时(见图6(1),a箭头所示),底挂绳件42向主壳11贴紧,凸台411紧锁扣位孔421顶部,同时二者胶体强度因紧贴叠加而增大,从而满足挂绳拉扯强度要求;当挂绳向b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拉扯时(见图6(1),b箭头所示),底挂绳件42也向主壳11贴紧,此时4.56mm宽度的扣位孔421和4.76mm宽度的凸台411整体筋位就会叠加共同起作用,从而满足挂绳拉扯强度要求;当挂绳向c方向拉扯时(见图6(1),c箭头所示),底挂绳件42同样会向主壳11贴紧,扣位孔421顶部被凸台411紧锁拉住,同时二者胶体强度因紧贴叠加而增大,从而满足挂绳拉扯强度要求;如此就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和较薄的胶厚的情况下,全方位实现较大的挂绳拉力强度设计要求。
39.参见图7电池底壳组件32下表面设置导电铜片322、x轴扣件36、y轴扣件37和电池开关22扣位,导电铜片322与弹针14形成电气连接关系,导电铜片322周围设置为镜面抛光表面,镜面抛光表面的位置和大小与防水圈12相应;电池壳体31的侧面设置z轴扣件35,x轴扣件36、y轴扣件37和z轴扣件35与x轴扣位112、y轴扣位113和z轴扣位111位置和形状匹配;电池开关扣位38与底壳组件的开关22在默认装配状态下为扣合关系。电池底壳组件32的壳体与导电铜片322一体注塑成型,从而达到较好的强度和防水效果。若实现一体注塑成型,需将导电铜片322先放入注塑模具定位,因而每pcs导电铜片322需要二个定位孔326以防左右旋转,为防止模具出现薄铁尖钢,塑胶对应位置做让位设计;还需上下定位以实现完全固定,因此需在电池底壳组件32的壳体上做三个定位工艺孔325分别固定三个导电铜片322,对应三个导电铜片322的塑胶位总厚度只有1.05mm,还要夹三个导电铜片322一起实现注塑和强度要求,选择0.15mm厚度的导电铜片322,进行0.5mm的折弯设计,如此可以实现铜片上部包塑胶0.5mm下部包塑胶0.4mm两端焊接电芯33接头位置塑胶厚度0.9mm,从而实现厚度方向的注塑饱满&防水&强度要求以及电芯33焊接不烫化变形之设计要求。对应三个导电铜片322的塑胶位长宽尺寸只有12.40*6.50mm,为保证三个导电铜片322外面裸漏导通区域和内侧电芯33接头焊接区域足够大并实现注塑强度和外观以及防水效果,对导电铜片322的端部做0.15mm深度的锯齿状设计,这样铜片到塑胶外侧面的距离就可以达到0.2mm和0.35mm(见图7,尺寸2、3),可以避免因胶位太薄引起注塑不饱满露铜不良,从而保证外观和电气性能;导电铜片322到塑胶件外侧面距离0.2mm的位置,对应到塑胶件上覆盖内侧面距离达到0.3mm,如此一来,内侧的结合强度也有了充足的保证。从而实现三个导电铜片322外面裸漏导通区域323和内侧电芯33接头焊接区域足够大并保证了注塑强度和外观以及防水效果。
40.参见图8,d形防尘膜255自带耐高温背胶,贴于二侧麦克风251孔处的防尘膜固定槽2551内,从而实现麦克风251外部防尘之功能,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客户自己可以较方
便的更换和清洁,大大降低了公司运输和维修成本,同时客户也不用因维修长时间等待,保障让客户拥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41.参见图10,为整体的结构示意图,整电池34包括电池壳体31、电池底壳组件32和电芯33,将电芯33的接头焊接于电池底壳组件32并固定,再将电池壳体31和电池底壳组件32超声熔接实现装配和防水密封。信号处理器和整电池34的组装是通过三轴方向的扣位扣件以及和电池开关扣位38;当需要拆开时,扣动开关22,防水圈12干涉量会将整电池34自动弹起,实现轻松拆下整电池34。整电池34的z轴扣件35先对准信号处理器的z轴扣位111,然后按压整电池34后端将x轴扣件36和x轴扣位112压入并锁住电池开关扣位38;其中z轴扣件35和z轴扣位111定位z轴方向,为装配和拆卸顺畅二者上顶面做10
°
倾斜角,装配间隙设计值0.06mm;其中x轴扣件36和x轴扣位112定位x轴方向,x轴扣位112设计尺寸33.87mm,x轴扣件36设计尺寸33.70mm,装配间隙设计值0.1mm;其中y轴扣件37和y轴扣位113定位y轴方向,y轴扣位113设计尺寸,y轴扣件37设计尺寸33.70mm,要想实现y轴扣件37和y轴扣位113装配可行性,即装拆顺畅并定位间隙小且定位效果好,必须将y轴扣件37和y轴扣位113设计合理倾斜角度才能够达到效果,将二者靠近电池开关扣位38一面与水平方向夹角设计为70
°
,实现装配后间隙值<0.1mm。整电池34对应信号处理器防水圈12位置做镜面抛光处理,从而更好的密封压紧防水圈12,进而达到整个产品的防水防尘设计要求。
42.本发明进行了防水试验,方案如下:
43.a.测试目的:
44.对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进行模拟类似ipx4等级防水性能测试,即防止飞溅的水侵入能力的试验,确认样品的防水性能。
45.b.测试方法和过程:
46.b.1检查样品外观,样品表面应无明显破损变形现象,无松动现象。
47.b.2手持样品,使样品顶部到水龙头出水口的距离为300mm左右。
48.b.3打开水龙头开关,使水流呈连续滴水状态。
49.b.4手持样品在水流下360
°
匀速转动样品,并计时。
50.b.5五分钟后将样品从水流下拿开,用无尘纸轻拭样品表面至无明显水迹。
51.b.6取下电池,打开样品上、下盖,观察防水圈、壳体内部及pcb板上有无进水现象,并记录。
52.c.测试数据记录:
53.表1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样品测试后进水情况记录
[0054][0055]
d.实验结论:
[0056]
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经模拟ipx4防水等级测试,防水圈内部、整电池壳体内部、信号处理器壳体内部及pcb板上无明显进水现象。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样品通过模拟ipx4防水等级测试,样品内部能有效地防止飞溅的水侵入。
[0057]
还进行了强度跌落试验,方案如下:
[0058]
a.测试目的:
[0059]
对组装的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进行跌落强度性能测试,确认样品的强度和抗摔性能。
[0060]
b.测试方法和过程:
[0061]
b.1检查样品外观和性能,样品表面应无明显破损变形现象,无松动现象,功能未见异常。
[0062]
b.2常温样品1.5米自由跌落至水泥地板上,每个面各跌落2次共计12次。
[0063]
b.3对样品进行外观及性能检测,无破损变形,电池松动现象,功能ok;记录。b.4高低温循环之后再进行跌落测试,高低温循环条件:高温60℃&1小时+低温-20℃&1小时25个循环;完成后取出放置2小时,检测无异常后,进行和常温相同方法的自由跌落测试。
[0064]
b.5对样品进行外观和性能检测,应无破损变形,电池松动现象,功能ok;记录。b.6
对最终失效样品拆解分析,并记录。
[0065]
c.测试数据记录:
[0066]
表2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样品测试后外观和功能情况记录
[0067][0068]
d.实验结论:
[0069]
组装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经1.5米自由跌落测试、高低温循环测试以及之后的1.5米自由跌落测试,样品未出现电池松动以及内部异响,整电池和信号处理器等外观和功能方面无明显异常。
[0070]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言语处理器和整电池,其中,言语处理器包括主壳组件和底壳组件,整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池底壳组件和电芯;所述主壳组件包括主壳、弹针、调试铜柱、防水圈、导光板、按键、固定件、防水垫、麦克风、咪套、固定泡棉、防水透声膜、d形防尘膜、麦克固定件、pcba软硬结合板、pcb小板和双孔软板,主壳上还设置x轴扣位、y轴扣位和z轴扣位;其中,弹针、调试铜柱、防水圈和d形防尘膜设置在主壳的表面,按键设置在主壳的两侧;所述底壳组件包括底壳、开关、弹片和防水槽,其中,防水槽为主壳组件和底壳组件扣合连接处,防水槽中还设置防水固定胶;所述电池壳体和电池底壳组件形成一密闭空间,电芯处于其中,其中,电池底壳组件下表面设置导电铜片、x轴扣件、y轴扣件和电池开关扣位,导电铜片与弹针形成电气连接关系,导电铜片周围设置为镜面抛光表面,镜面抛光表面的位置和大小与防水圈相应;电池壳体的侧面设置z轴扣件,x轴扣件、y轴扣件和z轴扣件与x轴扣位、y轴扣位和z轴扣位位置和形状匹配;电池开关扣位与底壳组件的开关在默认装配状态下为扣合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与调试铜柱使用注塑成型机一起注塑成型,调试铜柱上设计凹槽结构,注塑时塑胶填满凹槽结构,调试铜柱端部高出主壳表面0.05
±
0.0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圈与主壳接触一面设置若干个圆点状凹槽,不与主壳接触一面沿边设置三角凸起结构,即形成与防水圈形状相同的一周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结构,该三角形的高为0.1
±
0.0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针高于主壳表面0.7
±
0.0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通过按键防水垫、固定件以及pcb小板压紧,防水垫和主壳有0.15mm的干涉量,主壳的按键位置内侧面镜面抛光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声膜贴在麦克风端部,咪套设置在麦克风侧周,咪套与麦克风侧面紧配,咪套外侧面涂设防水固定胶,装入主壳中对应的定位槽内;麦克风设置两个,一个麦克风通过麦克固定件固定装配入主壳,麦克固定件上设置定位孔,主壳对应位置设置定位柱,定位柱为六边形并顶部倒角便于装配,尺寸为0.90
±
0.03mm,麦克固定件上的定位孔直径0.75
±
0.05mm,二者紧配,麦克固定件压牢麦克风;另一个麦克风的顶部粘贴固定泡棉,pcba软硬结合板装配后压牢该麦克风。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包括电池锁紧扣、手扣件和导向斜角扣,电池锁紧扣与电池开关扣位在默认装配状态下扣合锁紧,手扣件装配后露出底壳,扣动手扣件使弹片形变,电池开关扣位从电池锁紧扣中松脱,整电池与言语处理器分离;松开手扣件,弹片将开关回弹至原位,手扣件上设置晒纹;导向斜角扣分别在开关的两侧各设置一个,为侧部斜面、顶部平面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扣件靠近电池开关扣位的一面与底壳下表面呈70
°±
0.2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扣件的上斜
面与水平面呈10
°±
0.2
°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组件还设置主挂绳件,主挂绳件包括凸台;底壳组件还设置底挂绳件,底挂绳件包括扣位孔,主壳组件与底壳组件装配后,凸台和扣位孔卡合,主挂绳件与底挂绳件形成挂绳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式人工耳蜗体外设备,主壳组件包括主壳、弹针、调试铜柱、防水圈、导光板、按键、固定件、防水垫、麦克风、咪套、固定泡棉、防水透声膜、D形防尘膜、麦克固定件、PCBA软硬结合板、PCB小板和双孔软板,主壳上还设置X轴扣位、Y轴扣位和Z轴扣位;底壳组件包括底壳、开关、弹片和防水槽,其中,防水槽为主壳组件和底壳组件扣合连接处,防水槽中还设置防水固定胶。本发明将现有产品三合一设计,并取消了贵金属钛合金的使用,大幅降低了生产和材料以及维修成本,减小体积和重量使其更加精巧,有效提高了产品防水效果、功能连接稳定性、生产效率等多项技术质量指标。率等多项技术质量指标。率等多项技术质量指标。
技术研发人员:付超杰 高宏新 孙晓安 黄穗 祁姝琪 董梦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3/7/3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感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旋转机械故障监测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