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共享分发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未命名 08-01 阅读:147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生产数据共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共享分发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产品生产信息化的发展,对于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需求越来越多,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系统之间因为数据不能互通和发生联系,从而形成了“数据孤岛”,给业务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不便。
3.现有技术中,产品生产数据主要存放于工程管理系统中,当周边系统需要从工程管理系统中获取产品生产数据时,通常是由工程管理系统为每个周边系统提供不同标准的接口服务,然后将产品生产数据分发至各个周边系统中。
4.然而,通过上述方法进行产品生产数据的共享时,当有新的周边系统需要从工程管理系统获取数据时,工程管理系统需要不停的进行烟囱式的接口新增,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对接口的关联性分析带来巨大挑战,发布后容易引发关联性问题,导致系统中断,影响生产量;同时,工程管理系统和周边系统双方都要进行接口编码、测试,周期较长,人力成本高;此外,随着周边系统的无规律增加,也会给工程管理系统带来性能瓶颈,并对系统运行稳定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数据共享分发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程管理系统与周边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分发时工程管理系统稳定性差、软件维护周期长、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共享分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接收数据源系统发送的原始产品生产数据;
8.根据预先存储的配置数据从所述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查找与数据接收端系统一一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生成数据分发队列,其中所述配置数据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与工程点位代码的映射关系,所述原始产品生产数据包括全部工程点位下的产品生产数据;
9.当统一接口接收到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时,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的系统代码从所述数据分发队列中查找与所述系统代码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下发至所述数据接收端系统。
10.可选的,所述数据请求中包括所述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用户名以及用户密码;
11.所述接收到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12.通过所述用户名和用户密码验证所述数据请求是否符合条件;
13.当所述数据请求符合条件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的系统代码从所述数
据分发队列中查找与所述系统代码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下发至所述数据接收端系统的步骤。
14.可选的,所述配置数据还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配置数据,所述数据接收端系统配置数据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与用户名以及用户密码的映射关系。
15.可选的,所述数据共享分发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16.当所述配置数据更新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配置数据从所述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查找与所述配置数据中数据接收端系统一一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根据查找到的所述目标产品生产数据更新所述数据分发队列。
17.可选的,所述工程点位代码包括工厂代码和点位代码,所述原始产品生产数据包括全部工厂代码和点位代码下的产品生产数据。
18.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共享分发装置,包括:
19.数据存储模块,用于接收数据源系统发送的原始产品生产数据;
20.配置管理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配置数据从所述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查找与数据接收端系统一一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生成数据分发队列,其中所述配置数据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与工程点位代码的映射关系,所述原始产品生产数据包括全部工程点位下的产品生产数据;
21.数据分发模块,用于在统一接口接收到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时,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的系统代码从所述数据分发队列中查找与所述系统代码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下发至所述数据接收端系统。
22.可选的,所述数据共享分发装置还包括:
23.统一接口模块,用于通过统一接口接收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
24.可选的,所述数据请求中包括所述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用户名以及用户密码;
25.所述数据共享分发装置还包括:
26.身份认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用户名和用户密码验证所述数据请求是否符合条件,当所述数据请求符合条件时,调用所述数据分发模块。
27.可选的,所述配置管理模块还用于:
28.当所述配置数据更新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配置数据从所述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查找与所述配置数据中数据接收端系统一一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根据查找到的所述目标产品生产数据更新所述数据分发队列。
29.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共享分发方法的步骤。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数据共享分发方法,通过预先存储包括各个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与工程点位代码映射关系的配置数据,并根据配置数据从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查找与数据接收端系统一一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生成数据分发队列,从而当接收到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时,可以根据数据请求中的系统代码从数据分发队列中直接查找与系统代码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下发至数据接收端系统,由于本发明数据共享分发方法可以直接对配置数据进行操作,且通过统一接口与各数
据接收端系统通信,因此可以方便的扩展数据接收端系统,而无需修改接口程序,从而缩短了软件维护周期,降低了软件维护成本,同时通过数据分发队列可以快速响应多个数据接收端系统的数据请求,提高了系统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发明数据共享分发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32.图2为本发明数据共享分发方法一实施例中配置数据的示意图。
33.图3为根据图2中配置数据和原始产品生产数据生成数据分发队列的示意图。
34.图4为扩展数据接收端系统时配置数据更新后的示意图。
35.图5为根据图4中配置数据和原始产品生产数据生成数据分发队列的示意图。
36.图6为本发明数据共享分发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37.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8.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9.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分发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工程管理系统向周边系统共享分发生产数据、当周边系统不断扩展时,工程管理系统需要不停的进行烟囱式的接口新增,工程管理系统和周边系统双方都要进行接口编码、测试,导致软件维护周期长、成本高,且随着周边系统的无规律增加,给工程管理系统运行带来较大压力,影响其稳定运行的技术问题。
40.实施例1
41.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数据共享分发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其包括以下步骤:
42.步骤s101,接收数据源系统发送的原始产品生产数据。
43.其中,数据源系统为产生并存储有原始产品生产数据的系统,通常,产线中的生产数据主要存储于工程管理系统中。本实施例中,以数据源系统为工程管理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为了在多个周边系统(后面均记为数据接收端系统)从数据源系统请求数据时,缓解数据源系统的数据处理压力,提高其运行稳定性,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一个数据存储模块,由该数据存储模块从数据源系统接收原始产品生产数据并进行存储,当周边系统需要获取产品生产数据时,由该数据存储模块进行数据处理,从而避免给数据源系统带来较大的压力。
44.步骤s102,根据预先存储的配置数据从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查找与数据接收端系统一一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生成数据分发队列,其中配置数据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与工程点位代码的映射关系,所述原始产品生产数据包括全部工程点位下的产品生产数据。
45.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数据接收端系统的快速扩展,增加有配置功能,管理员可以预先对需要获取产品生产数据的数据接收端系统进行配置并保存配置数据。具体的,配置数据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与工程点位代码的映射关系,其中,系统代码用于表征数据接收端系统的身份,而工程点位代码可以表征哪些产品生产数据,通过系统代码与
工程点位代码的映射关系,可以明确各个数据接收端系统需要请求的产品生产数据具体是哪些。在一实施例中,工程点位代码包括工厂代码和点位代码,从而配置数据包括各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与工厂代码、点位代码的映射关系。在工程管理系统中,原始产品生产数据是由各个工厂、各个点位上传的产品生产数据构成的,即原始产品生产数据包括全部工程点位下的产品生产数据。
46.此外,为了能够快速响应不同数据接收端系统的数据请求,本实施例中会根据配置数据预先为各个数据接收端系统生成其希望获取的产品生产数据,即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将各个数据接收端系统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按照队列形式存储,生成一个数据分发队列,当某一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数据请求时,只需根据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从数据分发队列中快速查找其所需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即可,避免了接收到数据请求时,实时从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查找目标产品生产数据的耗时,提高了响应速度,也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实现针对不同的数据接收端系统,进行差异化的数据共享。
47.当需要扩展新的数据接收端系统时,管理员只需更新配置数据,在配置数据中增加与待接入的数据接收端系统对应的系统代码、工程点位代码及其映射关系即可。当检测到配置数据有更新时,本发明数据共享分发方法还会根据更新后的配置数据从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查找与配置数据中数据接收端系统一一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根据查找到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更新数据分发队列。
48.步骤s103,当统一接口接收到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时,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的系统代码从所述数据分发队列中查找与所述系统代码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下发至所述数据接收端系统。
49.具体的,为了实现数据接收端系统的快速扩展,避免针对不同的数据接收端系统,进行接口编码、测试,本实施例中,所有数据接收端系统通过统一接口获取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即,用于共享产品生产数据的一端通过统一接口接收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
50.其中,为了实现对数据接收端系统的身份认证,数据请求中除了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以外,其还包括该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用户名以及用户密码。对应的,配置数据中除了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与工程点位代码的映射关系以外,其还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配置数据,该数据接收端系统配置数据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与用户名以及用户密码的映射关系,通过系统代码可以查找到与之对应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从而,当共享产品生产数据的一端接收到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之后,通过该数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验证该数据请求是否符合条件(即身份验证是否通过),只有当数据请求符合条件时,才会执行上述根据数据请求中的系统代码从所述数据分发队列中查找与所述系统代码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下发至所述数据接收端系统的步骤。
5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数据共享分发方法,通过预先存储包括各个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与工程点位代码映射关系的配置数据,并根据配置数据从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查找与数据接收端系统一一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生成数据分发队列,从而当接收到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时,可以根据数据请求中的系统代码从数据分发队列中直接查找与系统代码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下发至数据接收端系统,由于本发明数据共享分发方法可以直接对配置数据进行操作,且通过统一接口与各数据接收端系统通信,因此可以方便的扩展数据接收端系统,而无需修改接口程序,从而缩短了软件维护周
期,降低了软件维护成本,同时通过数据分发队列可以快速响应多个数据接收端系统的数据请求,提高了系统运行稳定性。
52.为了更好的描述本发明数据共享分发方法的实现过程,结合图2至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配置数据和数据分发队列进行详细描述。图2为本发明数据共享分发方法一实施例中配置数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配置数据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数据接收端系统配置数据,第二部分为数据接收端系统与工程点位配置数据,以数据接收端系统a为例,此时,数据接收端系统配置数据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a的系统代码、系统名称、用户名和用户密码,数据接收端系统与工程点位配置数据包括系统代码、工厂代码和点位代码。此时,根据配置数据和原始产品生产数据生成数据分发队列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包括工厂代码01、点位代码we01,工厂代码01、点位代码pa01,工厂代码02、点位代码we01,工厂代码02、点位代码af01,共计2个工厂4个点位的产品生产数据。当只有一个数据接收端系统a时,此时数据分发队列中包括该数据接收端系统a想要获取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为工厂代码01、点位代码pa01处的产品生产数据。
53.当需要扩展新的数据接收端系统时,只需要在配置数据中添加相应的信息即可,以扩展新的数据接收端系统x为例,此时更新后的配置数据如图4所示,其新增有数据接收端系统x的配置数据。对应的,根据更新后的配置数据生成更新后的数据分发队列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
54.实施例2
5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共享分发装置100,如图6所示,其包括数据存储模块10、配置管理模块11、统一接口模块12以及数据分发模块13。
56.数据存储模块10,用于接收数据源系统发送的原始产品生产数据。其中,数据源系统为产生并存储有原始产品生产数据的系统,通常,产线中的生产数据主要存储于工程管理系统中。本实施例中,以数据源系统为工程管理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为了在多个周边系统(后面均记为数据接收端系统)从数据源系统请求数据时,缓解数据源系统的数据处理压力,提高其运行稳定性,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一个数据存储模块10,由该数据存储模块10从数据源系统接收原始产品生产数据并进行存储,当周边系统需要获取产品生产数据时,由该数据存储模块进行数据处理,从而避免给数据源系统带来较大的压力。
57.配置管理模块11,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配置数据从所述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查找与数据接收端系统一一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生成数据分发队列,其中所述配置数据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与工程点位代码的映射关系,所述原始产品生产数据包括全部工程点位下的产品生产数据。
58.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数据接收端系统的快速扩展,增加有配置功能,管理员可以预先对需要获取产品生产数据的数据接收端系统进行配置并保存配置数据。具体的,配置数据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与工程点位代码的映射关系,其中,系统代码用于表征数据接收端系统的身份,而工程点位代码可以表征哪些产品生产数据,通过系统代码与工程点位代码的映射关系,可以明确各个数据接收端系统需要请求的产品生产数据具体是哪些。在一实施例中,工程点位代码包括工厂代码和点位代码,从而配置数据包括各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与工厂代码、点位代码的映射关系。在工程管理系统中,原始产品生产数据是由各个工厂、各个点位上传的产品生产数据构成的,即原始产品生产数据包括全部
工程点位下的产品生产数据。此外,为了能够快速响应不同数据接收端系统的数据请求,本实施例中会根据配置数据预先为各个数据接收端系统生成其希望获取的产品生产数据,即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将各个数据接收端系统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按照队列形式存储,生成一个数据分发队列,当某一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数据请求时,只需根据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从数据分发队列中快速查找其所需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即可,避免了接收到数据请求时,实时从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查找目标产品生产数据的耗时,提高了响应速度,也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实现针对不同的数据接收端系统,进行差异化的数据共享。当需要扩展新的数据接收端系统时,管理员只需更新配置数据,在配置数据中增加与待接入的数据接收端系统对应的系统代码、工程点位代码及其映射关系即可。当检测到配置数据有更新时,本发明数据共享分发方法还会根据更新后的配置数据从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查找与配置数据中数据接收端系统一一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根据查找到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更新数据分发队列。
59.统一接口模块12,用于通过统一接口接收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
60.数据分发模块13,与统一接口模块12连接,用于在统一接口接收到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时,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的系统代码从所述数据分发队列中查找与所述系统代码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下发至所述数据接收端系统。
61.具体的,为了实现数据接收端系统的快速扩展,避免针对不同的数据接收端系统,进行接口编码、测试,本实施例中,所有数据接收端系统通过统一接口获取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即,用于共享产品生产数据的一端通过统一接口接收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
6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数据共享分发装置,通过配置管理模块,可以预先配置存储包括各个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与工程点位代码映射关系的配置数据,并根据配置数据从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查找与数据接收端系统一一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生成数据分发队列,从而当统一接口接收到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时,可以根据数据请求中的系统代码从数据分发队列中直接查找与系统代码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下发至数据接收端系统,由于本发明数据共享分发方法可以直接对配置数据进行操作,且通过统一接口与各数据接收端系统通信,因此可以方便的扩展数据接收端系统,而无需修改接口程序,从而缩短了软件维护周期,降低了软件维护成本,同时通过数据分发队列可以快速响应多个数据接收端系统的数据请求,提高了系统运行稳定性。
63.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中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用户名以及用户密码。对应的,数据共享分发装置100还包括身份认证模块。身份认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用户名和用户密码验证所述数据请求是否符合条件,当数据请求符合条件时,调用数据分发模块。从而,当共享产品生产数据的一端接收到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之后,通过该数据请求中携带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验证该数据请求是否符合条件(即身份验证是否通过),只有当数据请求符合条件时,才会调用数据分发模块。
64.实施例3
6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实施例1的数据共享分发方法的步骤。由于本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适用于车机系统的usb接口自动防护方法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6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7.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数据共享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数据源系统发送的原始产品生产数据;根据预先存储的配置数据从所述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查找与数据接收端系统一一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生成数据分发队列,其中所述配置数据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与工程点位代码的映射关系,所述原始产品生产数据包括全部工程点位下的产品生产数据;当统一接口接收到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时,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的系统代码从所述数据分发队列中查找与所述系统代码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下发至所述数据接收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共享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请求中包括所述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用户名以及用户密码;所述接收到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通过所述用户名和用户密码验证所述数据请求是否符合条件;当所述数据请求符合条件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的系统代码从所述数据分发队列中查找与所述系统代码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下发至所述数据接收端系统的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共享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数据还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配置数据,所述数据接收端系统配置数据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与用户名以及用户密码的映射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共享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共享分发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配置数据更新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配置数据从所述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查找与所述配置数据中数据接收端系统一一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根据查找到的所述目标产品生产数据更新所述数据分发队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共享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点位代码包括工厂代码和点位代码,所述原始产品生产数据包括全部工厂代码和点位代码下的产品生产数据。6.一种数据共享分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存储模块,用于接收数据源系统发送的原始产品生产数据;配置管理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配置数据从所述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查找与数据接收端系统一一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生成数据分发队列,其中所述配置数据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与工程点位代码的映射关系,所述原始产品生产数据包括全部工程点位下的产品生产数据;数据分发模块,用于在统一接口接收到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时,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中的系统代码从所述数据分发队列中查找与所述系统代码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下发至所述数据接收端系统。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共享分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共享分发装置还包括:统一接口模块,用于通过统一接口接收数据接收端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共享分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请求中包括所述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用户名以及用户密码;所述数据共享分发装置还包括:身份认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用户名和用户密码验证所述数据请求是否符合条件,当所述数据请求符合条件时,调用所述数据分发模块。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共享分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管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配置数据更新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配置数据从所述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查找与所述配置数据中数据接收端系统一一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根据查找到的所述目标产品生产数据更新所述数据分发队列。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共享分发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共享分发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数据源系统发送的原始产品生产数据;根据预先存储的配置数据从原始产品生产数据中查找与数据接收端系统一一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生成数据分发队列,其中配置数据包括数据接收端系统的系统代码与工程点位代码的映射关系;当统一接口接收到数据请求时,根据数据请求中的系统代码从数据分发队列中查找与系统代码对应的目标产品生产数据并下发至数据接收端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方便的扩展数据接收端系统,而无需修改接口程序,缩短了软件维护周期,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可以快速响应多个数据接收端系统的数据请求,提高了系统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闯 刘华新 戴俊 黄昌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8
技术公布日:2023/7/3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