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超声内镜固定架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超声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超声内镜固定架。
背景技术:
2.超声内镜是将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在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同时,可利用内镜下的超声行实时扫描,可以获得胃肠道的层次结构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在超声内镜使用前或使用后都需要将其放置在固定架上,以免发生坠落或者沾染上细菌等。
3.目前,现有的超声内镜固定架都是与超声仪器一体的,每次都需要将其归放至原位,不能将固定架进行随意的拉伸,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不利于医护人员进行超声检查,而且现有的固定架都是直接与超声内镜发生接触,每次放置超声内镜时也都会发生磕碰,长期使用势必会造成超声内镜的磨损,进而影响超声内镜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携式超声内镜固定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将固定架进行随意的拉伸,不便于医护人员进行使用,以及超声内镜直接与固定架接触,造成超声内镜的磨损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超声内镜固定架。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便携式超声内镜固定架,包括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上端铰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远离第二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所述第二转杆远离第一转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远离第二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顶板;
7.所述安装顶板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侧壁上部安装有夹持组件,所述缓冲座与夹持组件内部安装有超声内镜,所述安装底板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侧壁螺纹连接有活动板,所述螺纹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
8.优选地,所述缓冲座内腔侧壁滑动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缓冲座内腔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座与缓冲板中部均开设有u形卡槽。
9.优选地,所述安装顶板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弧形夹板,所述弧形夹板与凹槽内壁转动连接,且所述弧形夹板沿凹槽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两侧所述弧形夹板另一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
10.优选地,两侧所述弧形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且所述防护垫采用无菌柔性材质制成。
11.优选地,所述定位板与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紧固垫,且所述紧固垫为柔性橡胶材质制成。
12.优选地,两侧所述弧形夹板内径大于超声内镜上部外径,所述缓冲座与缓冲板中部均开设的u形卡槽内径小于超声内镜中部外径。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转杆、第二转杆、第三转杆、定位板、螺纹杆、活动板以及旋钮的设置,能够使得装置整体可以进行折叠和伸展,从而方便该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根据需求调整适当位置,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使用,而且利用定位板与活动板之间的夹持效果,能够任意将该装置固定在检查室内的任意位置,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便利性。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座、缓冲板、缓冲弹簧、弧形夹板、卡接弹簧以及防护垫的设置,能够很方便的实现对超声内镜的固定,并且还能够有效减弱超声内镜与该装置之间发生的磨损,提高了对超声内镜的保护效果,延长了超声内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超声内镜固定架的主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超声内镜固定架的后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超声内镜固定架的安装顶板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超声内镜固定架的安装底板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第一转杆;2、第二转杆;3、安装底板;4、第三转杆;5、安装顶板;6、缓冲座;61、缓冲板;62、缓冲弹簧;7、夹持组件;71、弧形夹板;72、卡接弹簧;73、防护垫;8、定位板;81、螺纹杆;82、活动板;83、旋钮;84、紧固垫。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图2和图4,一种便携式超声内镜固定架,包括第一转杆1,第一转杆1上端铰接有第二转杆2,第一转杆1远离第二转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3,第二转杆2远离第一转杆1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转杆4,第三转杆4远离第二转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顶板5;
23.安装顶板5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座6,缓冲座6侧壁上部安装有夹持组件7,缓冲座6与夹持组件7内部安装有超声内镜,安装底板3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8,定位板8上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1,螺纹杆81侧壁螺纹连接有活动板82,螺纹杆81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83。
24.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对该装置整体进行折叠和伸展,从而方便该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根据需求调整适当位置,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使用,而且利用定位板8与活动板82之间的夹持效果,能够任意将该装置固定在检查室内的任意位置,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便利性,并且在不使用时,能够很方便将其进行拆卸,然后再将其进行折叠,从而很方便进行收纳和携带,以此提高了该装置的便携效果。
25.参照图3,其中,缓冲座6内腔侧壁滑动连接有缓冲板61,缓冲板61与缓冲座6内腔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62,且缓冲座6与缓冲板61中部均开设有u形卡槽;其中,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缓冲板61为柔性材料制成;
26.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超声内镜放置完成后,在其重力的影响下将会快速与缓冲板61相接触,以此压缩缓冲弹簧62,从而有效的减弱超声内镜收到的撞击作用,进而提高了对超声内镜的保护效果。
27.参照图1、图3,其中,安装顶板5侧壁开设有凹槽,夹持组件7包括弧形夹板71,弧形夹板71与凹槽内壁转动连接,且弧形夹板71沿凹槽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两侧弧形夹板71另一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72;
28.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向外拉开弧形夹板71,并将超声内镜放置在弧形夹板71内部,以此完成对超声内镜的夹持,确保了超声内镜放置时的稳定性。
29.参照图1、图3,其中,两侧弧形夹板7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73,且防护垫73采用无菌柔性材质制成;
30.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弱超声内镜与弧形夹板71之间产生的磨损,提高了对超声内镜的保护效果,并且提供相对无菌的环境,从而使得超声内镜放置的环境更加安全。
31.参照图2、图4,其中,定位板8与活动板8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紧固垫84,且紧固垫84为柔性橡胶材质制成;
32.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弱在进行夹持固定时,定位板8与活动板82相互靠近一侧的磨损,而且还能够使得夹持更加紧密,也能够放置被夹持的物体发生损坏,以此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33.其中,两侧弧形夹板71内径大于超声内镜上部外径,缓冲座6与缓冲板61中部均开设的u形卡槽内径小于超声内镜中部外径;
34.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很好的使得超声内镜放置在弧形夹板71和u形卡槽内,既不会对齐造成挤压,提高了对超声内镜的保护效果,而且也方便将其取出,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便利性。
35.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选取适当的位置,转动旋钮83使得活动板82向上移动,然后将定位板8与活动板82卡接在适当的位置,随即反向转动旋钮83,使得活动板82向下移动,进而与定位板8之间形成紧密的挤压,从而完成对该装置整体的固定;并且在定位板8与活动板82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有紧固垫84,以此能够降低磨损,提高夹持的密实效果;随即医护人员即可通过第一转杆1、第二转杆2以及第三转杆4之间的相互铰接关系,将弧形夹板71调整至便于使用的位置;在放置超声内镜内,将弧形夹板71向外打开,并使得超声内镜顺着u形卡槽进入缓冲座6内,然后将超声内镜的上部放置与弧形夹板71内,此时放开弧形夹板71,使其在卡接弹簧72的回弹效果下复位,以此使得两侧弧形夹板71完成对超声内镜上部的卡接限位,并且由于超声内镜上部外径大于下部外径,因此整个超声内镜将会坐落在缓冲板61,并在缓冲板61的回弹作用下,给予超声内镜一定的向上挤压力,以此完成对超声内镜的固定。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超声内镜固定架,包括第一转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1)上端铰接有第二转杆(2),所述第一转杆(1)远离第二转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3),所述第二转杆(2)远离第一转杆(1)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转杆(4),所述第三转杆(4)远离第二转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顶板(5);所述安装顶板(5)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座(6),所述缓冲座(6)侧壁上部安装有夹持组件(7),所述缓冲座(6)与夹持组件(7)内部安装有超声内镜,所述安装底板(3)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8),所述定位板(8)上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1),所述螺纹杆(81)侧壁螺纹连接有活动板(82),所述螺纹杆(81)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8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超声内镜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座(6)内腔侧壁滑动连接有缓冲板(61),所述缓冲板(61)与缓冲座(6)内腔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62),且所述缓冲座(6)与缓冲板(61)中部均开设有u形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超声内镜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顶板(5)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夹持组件(7)包括弧形夹板(71),所述弧形夹板(71)与凹槽内壁转动连接,且所述弧形夹板(71)沿凹槽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两侧所述弧形夹板(71)另一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7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超声内镜固定架,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弧形夹板(7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73),且所述防护垫(73)采用无菌柔性材质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超声内镜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8)与活动板(8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紧固垫(84),且所述紧固垫(84)为柔性橡胶材质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超声内镜固定架,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弧形夹板(71)内径大于超声内镜上部外径,所述缓冲座(6)与缓冲板(61)中部均开设的u形卡槽内径小于超声内镜中部外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超声内镜固定架,涉及医疗超声用具领域,包括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上端铰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远离第二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所述第二转杆远离第一转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远离第二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顶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转杆、第二转杆、第三转杆、定位板、螺纹杆、活动板以及旋钮的设置,能够使得装置整体可以进行折叠和伸展,从而方便该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根据需求调整适当位置,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使用,而且利用定位板与活动板之间的夹持效果,能够任意将该装置固定在检查室内的任意位置,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便利性。置的便利性。置的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卓 何强 徐有青 李政 曹璐雅 李思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0.13
技术公布日:2023/7/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