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固定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踝关节康复技术领域,具体为踝关节固定支具。
背景技术:
2.踝关节是人体下肢重要承重关节,通过将下肢与足底弓形减震结构相连,保证人体正常的行走、跳跃等活动,但踝关节在人体运动过程中,本身承受着巨大的冲击与载荷,因此踝关节损伤、特别是踝关节韧带等损伤是非常常见的关节损伤之一。
3.在专利cn210872297u公开了一种踝关节固定支具,包括支具壳体和支具壳体上的魔术贴固定带,所述支具壳体鞋底的左右两边设有各固定有一个竖导轨,两个竖导轨上安装有可以上下移动的活动板,活动板的左右两边与竖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支具壳体鞋底的竖直方向上设有若干个档位孔,所述活动板顶部设有一个杠杆式的按动开关,按动开关包括按动板、弹簧和销钉,所述按动板中部铰接活动板,所述按动板下部内侧与活动板之间设置弹簧,所述按动板上部铰接销钉,销钉穿过活动板顶部的销孔连接档位孔。上述专利中踝关节固定支具佩戴后,踝关节不可以活动,长期佩戴这种受力集中且调节有限的康复支具,会导致血液不流通、足部肌肉在长期僵化后易发生侧翻现象,使得踝关节面临着二次损伤。因此,设计一种踝关节固定支具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踝关节固定支具,通过调节屈伸控制带的长度,来调节小腿固定板和脚部固定板之间的角度,实现踝关节屈伸角度的调节,方便及时调整对踝关节的拉力,防止足部在长时间的稳定受力下发生变形。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踝关节固定支具,包括小腿固定板和脚部固定板,所述小腿固定板的底部一体成型有脚部固定板,所述小腿固定板和脚部固定板的内部固定有内衬,所述小腿固定板上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一绑扎孔,所述第一绑扎孔的内部固定有腿部绑扎带,所述脚部固定板上对称开设有第二绑扎孔,所述第二绑扎孔的内部固定有脚部绑扎带,所述小腿固定板和脚部固定板的两侧均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绑带环,且小腿固定板和脚部固定板上相邻的绑带环之间通过屈伸控制带连接。
6.优选的,所述腿部绑扎带、脚部绑扎带和屈伸控制带均采用魔术贴式收紧带。
7.优选的,所述小腿固定板的背部一体成型有旋座,所述旋座的中心处固定有t形中心臂,所述t形中心臂上转动连接有防旋支杆。
8.优选的,所述小腿固定板上位于防旋支杆的两侧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9.优选的,所述脚部固定板的底部粘接固定有防滑eva橡胶减震垫。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1、通过调节屈伸控制带的长度,来调节小腿固定板和脚部固定板之间的角度,实现踝关节屈伸角度的调节,方便及时调整对踝关节的拉力,防止足部在长时间的稳定受力下发生变形;
12.2、防旋支杆围绕t形中心臂旋转九十度,使其与旋座呈十字状态,在患者平躺时能起到对踝关节固定支具的支撑作用,且收放简单,操作便捷;
13.3、透气孔的设置,透气性好,提升穿着舒适度;
14.4、防滑eva橡胶减震垫的设置,可用于行走,且防滑减震性能好。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旋支杆区域平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脚部固定板底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1、小腿固定板;2、脚部固定板;3、内衬;4、第一绑扎孔;5、腿部绑扎带;6、第二绑扎孔;7、脚部绑扎带;8、透气孔;9、旋座;10、防旋支杆;11、轴销;12、绑带环;13、屈伸控制带;14、t形中心臂;15、防滑eva橡胶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20.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实施例一
24.由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踝关节固定支具,包括小腿固定板1和脚部固定板2,小腿固定板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脚部固定板2,小腿固定板1和脚部固定板2的内部固定有内衬3,小腿固定板1上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一绑扎孔4,第一绑扎孔4的内部固定有腿部绑扎带5,脚部固定板2上对称开设有第二绑扎孔6,第二绑扎孔6的内部固定有脚部绑扎带7,小腿固定板1和脚部固定板2的两侧均通过轴销11转动连接有绑带环12,且小腿固定板1和脚部固定板2上相邻的绑带环12之间通过屈伸控制带13连接,将患者的脚部通过脚部绑扎带7固定在脚部固定板2的内部,再通过腿部绑扎带5将患者的小腿固定在小腿固定板1的内部,起到对患者踝关节固定的作用,同时可以通过调节屈伸控制带13的长度,来调节小腿固定板1和脚部固定板2之间的角度,实现踝关节屈伸角度的调节,方便及时调整对踝关节的拉力,防止足部在长时间的稳定受力下发生变形。
25.优选的,腿部绑扎带5、脚部绑扎带7和屈伸控制带13均采用魔术贴式收紧带。
26.实施例二
27.参照图1和图2,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小腿固定板1的背部一体成型有旋座9,旋座9的中心处固定有t形中心臂14,t形中心臂14上转动连接有防旋支杆10,防旋支杆10围绕t形中心臂14旋转九十度,使其与旋座9呈十字状态,在患者平躺时能起到对踝关节固定支具的支撑作用,且收放简单,操作便捷。
28.实施例三
29.参照图1,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小腿固定板1上位于防旋支杆10的两侧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8,透气孔8的设置,透气性好,提升穿着舒适度。
30.实施例四
31.参照图1和图3,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脚部固定板2的底部粘接固定有防滑eva橡胶减震垫15,防滑eva橡胶减震垫15的设置,可用于行走,且防滑减震性能好。
32.工作原理:
33.将患者的脚部通过脚部绑扎带7固定在脚部固定板2的内部,再通过腿部绑扎带5将患者的小腿固定在小腿固定板1的内部,起到对患者踝关节固定的作用,同时可以通过调节屈伸控制带13的长度,来调节小腿固定板1和脚部固定板2之间的角度,实现踝关节屈伸角度的调节,方便及时调整对踝关节的拉力,防止足部在长时间的稳定受力下发生变形。
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踝关节固定支具,包括小腿固定板(1)和脚部固定板(2),所述小腿固定板(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脚部固定板(2),所述小腿固定板(1)和脚部固定板(2)的内部固定有内衬(3),所述小腿固定板(1)上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一绑扎孔(4),所述第一绑扎孔(4)的内部固定有腿部绑扎带(5),所述脚部固定板(2)上对称开设有第二绑扎孔(6),所述第二绑扎孔(6)的内部固定有脚部绑扎带(7),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固定板(1)和脚部固定板(2)的两侧均通过轴销(11)转动连接有绑带环(12),且小腿固定板(1)和脚部固定板(2)上相邻的绑带环(12)之间通过屈伸控制带(1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绑扎带(5)、脚部绑扎带(7)和屈伸控制带(13)均采用魔术贴式收紧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固定板(1)的背部一体成型有旋座(9),所述旋座(9)的中心处固定有t形中心臂(14),所述t形中心臂(14)上转动连接有防旋支杆(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踝关节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固定板(1)上位于防旋支杆(10)的两侧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固定板(2)的底部粘接固定有防滑eva橡胶减震垫(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踝关节固定支具,所述小腿固定板的底部一体成型有脚部固定板,所述小腿固定板和脚部固定板的内部固定有内衬,所述小腿固定板上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一绑扎孔,所述第一绑扎孔的内部固定有腿部绑扎带,所述脚部固定板上对称开设有第二绑扎孔,所述第二绑扎孔的内部固定有脚部绑扎带,所述小腿固定板和脚部固定板的两侧均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绑带环,且小腿固定板和脚部固定板上相邻的绑带环之间通过屈伸控制带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屈伸控制带的长度,来调节小腿固定板和脚部固定板之间的角度,实现踝关节屈伸角度的调节,方便及时调整对踝关节的拉力,防止足部在长时间的稳定受力下发生变形。间的稳定受力下发生变形。间的稳定受力下发生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闫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衡水旭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4
技术公布日:2023/7/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