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导尿管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改进型导尿管。
背景技术:
2.导尿管是一种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的管道。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pvc)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水囊13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其结构如图1所示,尿管主体1上具有注水软阀11、出液口12、水囊13和尿管口14。通过注水软阀11注入10-15ml的生理盐水,使得水囊13膨胀从而不会从膀胱内脱出。
3.发明人发现,导尿管放置时间久了,容易脱管,主要原因是水囊13会通过尿管的注水孔渐渐漏出去。目前水囊13与注水软阀11上的注水孔之间只有一道注水软阀11对水路进行关闭,若注水软阀11闭实不严,水囊13内的生理盐水容易缓慢漏掉导致脱管。
4.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导尿管,其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放置久了,水囊内的生理盐水从注水软阀的注水孔缓慢漏掉导致脱管的问题。避免患者漏尿和二次插尿管的麻烦,使得治疗更加高效。
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7.一种改进型导尿管,包括尿管主体,所述尿管主体上具有注水软阀、出液口、水囊和尿管口,所述注水软阀通过尿管主体内的注水通道与水囊内部连通;其中,所述注水通道在所述水囊内部形成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处设置三向瓣膜;所述三向瓣膜包括具有弹性的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所述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之间形成有条状开口;通过注水软阀注水时,所述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向注水通道内打开;通过注水软阀抽水时,所述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向水囊内打开;所述水囊内的生理盐水的水压与注水通道的水压平衡时,所述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相互靠近使得条状开口闭合。
8.进一步,所述条状开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尿管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9.进一步,所述条状开口的长度占水囊内的尿管主体的长度的0.25-0.5倍。
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改进型导尿管,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一、通过在注水通道与水囊连接的连通口处设置三向瓣膜,三向瓣膜两侧水压的压力差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打开。注水时,注水通道内的生理盐水的压强大于水囊内生理盐水的压强,压力差克服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的弹力而向水囊内打开,使得生理盐水进入至水囊中。在抽水准备撤掉尿管时,注射器向外抽动,使得注水通道内的生理盐水的压强小于水囊内生理盐水的压强,压力差克服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的弹力而向注水通道内打开,使得水囊内的生理盐水能够进入至注水通道而被抽走。在尿管放置完毕正常使用时,三
向瓣膜两侧的压强保持平衡状态,三向瓣膜处于关闭状态,三向瓣膜和原有的注水软阀起到双重封闭作用,避免水囊内的生理盐水流失。即使注水软阀发生轻微漏水,也需要水囊内的水压与注水通道内生理盐水的压强差足以抵抗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的弹力时,生理盐水才会通过三向瓣膜,如此也能大大延缓或者阻止水囊内的生理盐水流失。
12.二、所述条状开口沿着尿管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如此方便对三向瓣膜进行设置,结构上更加合理。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尿管主体内设置三向瓣膜,三向瓣膜与原有的注水软阀起到双重封闭作用,避免或者延缓生理盐水流失,降低导尿管脱出的发生几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现有导尿管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导尿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水囊位置的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
17.图4为三向瓣膜向注水通道内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三向瓣膜向水囊内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三向瓣膜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
21.尿管主体1;尿液通道101;注水通道102;注水软阀11;出液口12;水囊13;尿管口14;三向瓣膜2;第一瓣体21;第二瓣体22;条状开口23。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23.如图1至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改进型导尿管,包括尿管主体1,所述尿管主体1上具有注水软阀11、出液口12、水囊13和尿管口14,所述尿管口14设置尿管主体1的末端,伸入至膀胱内用于引流尿液至出液口12;所述注水软阀11通过尿管主体1内的注水通道102与水囊13内部连通;所述尿管主体1内的尿液通道101和注水通道102是独立不相连通的两条通道;所述注水通道在所述水囊13内部形成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处设置三向瓣膜2;所述三向瓣膜2包括具有弹性的第一瓣体21和第二瓣体22,所述第一瓣体21和第二瓣体22之间形成有条状开口23;通过注水软阀11注水时,所述第一瓣体21和第二瓣体22向注水通道102内打开;通过注水软阀11抽水时,所述第一瓣体21和第二瓣体22向水囊13内打开;所述水囊13内的生理盐水的水压与注水通道102的水压平衡时,所述第一瓣体21和第二瓣体22相互靠近使得条状开口23闭合。
24.这样,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改进型导尿管,通过在注水通道102与水囊13连接的连通口处设置三向瓣膜2,三向瓣膜2两侧水压的压力差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打开。注水时,注水通道102内的生理盐水的压强大于水囊13内生理盐水的压强,压力差克服第一瓣体21和第二瓣体22的弹力而向水囊13内打开,使得生理盐水进入至水囊13中。在抽水准备撤掉导尿管时,注射器向外抽动,使得注水通道102内的生理盐水的压强小于水囊13内生理盐水的压强,压力差克服第一瓣体21和第二瓣体22的弹力而向注水通道内打开,使得水囊
13内的生理盐水能够进入至注水通道而被抽走。在尿管放置完毕正常使用时,三向瓣膜2两侧的压强保持平衡状态,三向瓣膜2处于关闭状态,三向瓣膜2和原有的注水软阀11起到双重封闭作用,避免水囊13内的生理盐水流失。即使注水软阀11发生轻微漏水,也需要水囊13内的水压与注水通道102内生理盐水的压强差足以抵抗第一瓣体21和第二瓣体22的弹力时,生理盐水才会通过三向瓣膜2,如此也能大大延缓或者阻止水囊13内的生理盐水流失。
25.优选地,所述条状开口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尿管主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条状开口23的长度占水囊13内的尿管主体1的长度的0.25-0.5倍。
26.所述条状开口23沿着尿管主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如此方便对三向瓣膜2进行设置,结构上更加合理。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尿管主体1内设置三向瓣膜2,三向瓣膜2与原有的注水软阀11起到双重封闭作用,避免或者延缓生理盐水流失,降低导尿管脱出的发生几率。
28.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导尿管,包括尿管主体,所述尿管主体上具有注水软阀、出液口、水囊和尿管口,所述注水软阀通过尿管主体内的注水通道与水囊内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通道在所述水囊内部形成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处设置三向瓣膜;所述三向瓣膜包括具有弹性的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所述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之间形成有条状开口;通过注水软阀注水时,所述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向注水通道内打开;通过注水软阀抽水时,所述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向水囊内打开;所述水囊内的生理盐水的水压与注水通道的水压平衡时,所述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相互靠近使得条状开口闭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开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尿管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开口的长度占水囊内的尿管主体的长度的0.25-0.5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进型导尿管,注水软阀通过尿管主体内的注水通道与水囊内部连通;注水通道在水囊内部形成有连通口,连通口处设置三向瓣膜;三向瓣膜包括具有弹性的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之间形成有条状开口;通过注水软阀注水时,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向注水通道内打开;通过注水软阀抽水时,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向水囊内打开;水囊内的生理盐水的水压与注水通道的水压平衡时,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相互靠近使得条状开口闭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尿管主体内设置三向瓣膜,三向瓣膜与原有的注水软阀起到双重封闭作用,避免或者延缓生理盐水流失,降低导尿管脱出的发生几率。脱出的发生几率。脱出的发生几率。
技术研发人员:缪晶 余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11
技术公布日:2023/7/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