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软包电池的镊子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30
阅读:123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制作软包电池的镊子。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锂离子电池在各类电子设备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目前在实验室检测锂离子电极材料性能的过程中,通常会将电极材料制成极片组装成软包电池,来测试电极材料在后续商业化应用中的循环性能及可行性。软包电池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锂电池而言,具有重量更轻、体积更小、安全性能更高等优点。现有实验室制备软包电池测试过程步骤如下:
3.1、先将材料制成浆料,涂敷在集流体上,经过模切制成极片;
4.2、把裁剪好的极片,极片焊接极耳位置上表面的材料刮除干净;
5.3、把做好的极片进行称重配对;
6.4、手工卷绕制成裸电芯,再给裸电芯焊接极耳;
7.5、将裸电芯放入铝塑膜袋进行侧封;
8.6、将侧封后的裸电芯需真空干燥排除水分等;
9.7、在惰性气氛的手套箱中进行注液,然后真空封口(一封);
10.8、将封口后的电芯挂载测试仪上进行化成;
11.9、化成后电芯会有产气等现象,需将电芯刺破,进行排气处理后再次封口(二封);
12.10、二封后的电芯经过老化才真正得到一个软包电池,方能继续进行循环测试。
13.在整个软包电池制作过程中在第五步完成侧封后对电芯进行内阻检查时,发现铝塑膜的切口边沿所裸露出的微量铝箔偶尔接触到电池极耳,导致电池短路从而使电池废弃掉。
14.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用于制作软包电池的镊子,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1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可以夹持又可以对包边进行撑开、翻折的镊子,能够有效的避免包边切口与袋内物体的接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16.一种用于制作软包电池的镊子,包括两个镊柄,两个所述镊柄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为分离端,所述镊柄靠近分离端的外侧均设置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与镊柄活动连接,所述弹性臂下端包括用于翻折包边的折按部,两个所述弹性臂相对于镊柄向下移动后带动所述折按部越过镊柄分离端后两两相对。以使折按部能轻松的将包边分开并进行翻折,从而避免极耳接触到包边切口边沿所裸露出的微量铝箔,保证了材料检测能准确反映材料性能。其他需撑开翻折操作的物品也可使用。
17.更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臂上端设有用于驱动折按部移动的按压部,所述弹性臂还包括用于连接折按部与按压部的支撑杆。
18.更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镊柄上均设有用于连接弹性臂的连接站。
19.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站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20.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站与第一连接部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接站与第二连接部采用拉簧连接。
21.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连接站、第一连接部活动连接。
22.更进一步的,所述按压部上设有弧形的按压套。
23.更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套采用硅胶材质。
24.更进一步的,所述折按部上设有保护套。
25.更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镊柄一体成型。
2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性臂增加了传统镊子使用场景;通过在弹性臂上设置折按部,使得镊子可以撑开并翻折包边,在制作软包电池过程中,避免了铝塑膜切口边沿所裸露出的微量铝箔偶尔接触到电池极耳,从而导致电池短路从而使电池废弃掉,以提升实验精度,减少后续因电池短路导致需要补做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实验效率。
附图说明
2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8.其中: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1.标号说明:
32.100、镊子;110、镊柄;120、分离端;130、弹性臂;131、折按部;132、按压部;133、支撑杆;1331、第一连接部;1332、第二连接部;140、连接站;141、连杆;142、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请参阅图1至2,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制作软包电池的镊子,包括两个一体成型的镊柄110,两个所述镊柄110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为分离端120,所述分离端120包括镊尖。在制备软包电池过程中,两个所述镊尖用于插入铝塑膜袋口,当镊尖置于铝塑膜内之后松开镊子100,使得两个所述镊尖分别抵接于铝塑膜相对内侧壁上,铝塑膜被撑开。
36.每个所述镊柄110靠近分离端120的外侧设置连接站140,所述连接站140上设置有弹性臂130,所述弹性臂130包括支撑杆133,所述支撑杆133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331和第二连接部1332,连接站140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331和第二连接部1332活动连接,使得弹性臂130与镊柄110即保持连接又可以相对运动。
37.为了保证弹性臂130的活动稳定性高,避免弹性臂130的活动范围过大而导致操控性低,所述连接站140与第一连接部1331通过连杆141连接,所述连杆141两端分别与连接站140、第一连接部1331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方式采用现有的转动连接配合方式,为了便于生产及装配,可采用转轴与轴孔配合转动,在连接站140及第一连接部1331设置固定的轴孔,连杆141的两端分别设转轴,安装时将连杆141两端的转轴分别卡进连接站140及第一连接部1331的轴孔,安装完成后,连杆141的活动范围受到固定连接站140的约束,以连接站140为圆心、连杆141的长度为活动半径做弧形运动。
38.所述连接站140与第二连接部1332采用拉簧142连接,所述拉簧142两端设置挂钩,所述连接站140、第二连接部1332分别与拉簧142两端的挂钩活动连接,所述拉簧142静止状态下,拉簧142的拉力将弹性臂130向连接站140方向靠近,使得弹性臂130的最下端依然保持在镊尖上方。
39.所述支撑杆133的上端设置有按压部132、下端设置有折按部131,由于弹性臂130是可活动的整体,当对按压部132施加向下的力时,整个弹性臂130相对于镊柄110向下移动并带动折按部131越过镊尖后两两相对。所述折按部131用于翻折包边,所述折按部131上设有保护套。
40.为了便于用户操作,所述按压部132上设有弧形的按压套,不仅可以适配手指的弧度,按压套两端的弧形还可以避免手指的打滑,导致误操作。更优化的,所述按压套采用硅胶材质。
4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42.1、用户手持镊子100的上半部分,捏紧两个镊柄110,将镊尖插入铝塑膜袋口;
43.2、在铝塑膜袋内将镊尖松开,利用两个镊尖分别抵触铝塑膜袋内的相对两侧壁,将铝塑膜袋的袋口撑开,袋口开口足以容纳镊子100上的两折按部131进入,并使得折按部131位于铝塑膜袋内;
44.3、一手持住镊子100主体上半部分,另一手向下按压按压部132,使折按部131沿着弧线路径被推出,同时,折按部131抵接于铝塑膜内侧壁,令铝塑膜的开口沿着弧线向外侧张开后被翻折直至180
°
;
45.5、最后,手持镊子100带动折按部131左右移动,确保翻折效果。
46.完成以上步骤即完成了软包电池将裸电芯放入铝塑膜袋进行侧封后翻折铝塑膜的步骤,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灵活的弹性臂移动,增加了镊子的使用功能,减少了操作工具;而利用镊尖进行铝塑膜的分离,再通过折按部翻折铝塑膜的袋口,避免了极耳接触到铝塑膜切口边沿,减少了电池短路的现象,保证了实验的精度,提升实验精度,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效率。同时操作方法简单,便于实验室使用。
4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制作软包电池的镊子,包括两个镊柄(110),两个所述镊柄(110)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为分离端(120),其特征在于,所述镊柄(110)靠近分离端(120)的外侧均设置弹性臂(130),所述弹性臂(130)与镊柄(110)活动连接,所述弹性臂(130)下端包括用于翻折包边的折按部(131),两个所述弹性臂(130)相对于镊柄(110)向下移动后带动所述折按部(131)越过镊柄(110)分离端(120)后两两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软包电池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130)上端设有用于驱动折按部(131)移动的按压部(132),所述弹性臂(130)还包括用于连接折按部(131)与按压部(132)的支撑杆(1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软包电池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镊柄(110)上均设有用于连接弹性臂(130)的连接站(14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软包电池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33)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站(14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331)和第二连接部(13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软包电池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站(140)与第一连接部(1331)通过连杆(141)连接,所述连接站(140)与第二连接部(1332)采用拉簧(14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软包电池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41)两端分别与连接站(140)、第一连接部(1331)活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软包电池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132)上设有弧形的按压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软包电池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套采用硅胶材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软包电池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按部(131)上设有保护套。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软包电池的镊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镊柄(110)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制作软包电池的镊子,包括两个镊柄,两个所述镊柄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为分离端,所述镊柄靠近分离端的外侧均设置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与镊柄活动连接,所述弹性臂下端包括用于翻折包边的折按部,两个所述弹性臂相对于镊柄向下移动后带动所述折按部越过镊柄分离端后两两相对,以使折按部能轻松的将包边分开并进行翻折,本实用新型通过灵活的弹性臂移动,增加了镊子的使用功能,减少了其他操作工具;利用镊尖进行铝塑膜的分离,再通过折按部翻折铝塑膜的袋口,避免了极耳接触到铝塑膜切口边沿,减少了电池短路的现象,保证了实验的精度,提升实验精度,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效率;同时操作方法简单,便于实验室使用。验室使用。验室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何蓉 蒋玉雄 钟启仲 林大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高容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8
技术公布日:2023/7/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整体式道路横截沟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吊装环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