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循环扇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30 阅读:83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循环扇。


背景技术:

2.风扇,又称电风扇、扇风机,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达到使空气流通的电器,按照用途分为家用风扇和工业用风扇,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炎热的夏天,风扇会带给人凉爽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风扇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而是因为气温较高时,人体的体表有大量的汗液,风扇工作起来后会使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从而促进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蒸发吸收热量使人感到凉爽。而空气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尤其是在宾馆、医院等公共场所。空气中有水蒸气、氧气,在这些相对密闭的空间中,风扇加快了空气的流通,空气的流通给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使空气中少量的水蒸气和氧气更多的接触细菌,从而促进了细菌生长,加大了呼吸道疾病的传染概率。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风扇种类,例如:时控风扇、声控风扇、防伤手指风扇和循环扇等,但它们都不具备消毒杀菌功能。
3.对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一些带有杀菌功能的风扇,如申请号为cn202020215512.0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杀菌风扇,包括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包括机壳(1)、均设置在机壳(1)内的电机(2)、设置在电机(2)传动轴上的扇叶(3)及杀菌结构;所述机壳(1)设置有贯通其前部和后部的腔体(4),电机(2)和扇叶(3)位于腔体(4)内;所述杀菌结构包括设置在机壳(1)的安装凹槽(5)及设置在安装凹槽(5)内的杀菌装置(6),安装凹槽(5)贯通机壳(1)的内侧面并与腔体(4)连通。”4.然而带杀菌功能的风扇,其杀菌装置一般是增加负离子装置,而传统的风扇结构较为固定,主体部分一般只包括前罩、后罩和处于上述两者之间的风扇叶,而负离子装置的一般体积较大,传统的风扇罩难以安装,负离子装置的加装均需要对传统的风扇罩进行结构改进,改变了传统风扇的结构,而且需要重新开模,成本也高,并且负离子装置的加装也给风扇罩增加一定的重量压力,影响其转动的灵活性,转动时容易造成扇叶晃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5.对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7.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循环扇,包括有支撑座、转动连接在支撑座上的支架组件以及设置在支架组件上的风扇组件;
8.风扇组件具有进风端以及出风端;
9.支架组件对应其后端面设有第一进风口,对应其前端面设有第二进风口,以及置于支架组件内对应于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的容置腔,第一进风口、容置腔、第二进风口依次形成作用于风扇组件进风端的流体通道,其中,容置腔内设置有杀菌模块。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风扇组件包括有前罩、后罩、扇叶以及电机,前罩和
后罩相互对接并形成容腔,电机和扇叶均设置在容腔内,且扇叶连接在电机上;
11.其中,进风端对应于后罩,出风端对应于前罩,支架组件设置在后罩的后端面上,以将第二进风口与进风端对应配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容置腔的外形正好与杀菌模块的外形相吻合,杀菌模块镶嵌在容置腔中。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杀菌模块上设有对应于第一进风口的第一送风口以及对应于第二进风口的第二送风口;
14.其中,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相背开设在杀菌模块上,且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相互连通。
1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支架组件呈l型,支架组件的下端以及上端分别与支撑座以及风扇组件转动连接,风扇组件与支架组件的下端具有间隔空间;
16.其中,第一进风口、容置腔、第二进风口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且均位于支架组件的上端与下端之间,后罩的后端面内凹设置有配合于支架组件的安装槽,且安装槽开设有让位配合于支架组件的避空部,以将后罩对应避空部的进气格栅与第二进风口对应。
1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支架组件包括有相互盖合的前盖和后盖,前盖和后盖相互盖合形成容置腔;
18.其中,第一进风口开设于后盖上,第二进风口开设于前盖上。
1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杀菌模块为活性氧发生器和负离子发生器的组合模块。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1.1)与现有技术中将杀菌模块置入到风扇组件的方式相比,通过在支架组件内置入杀菌模块的方式,不需对风扇组件进行结构改进,不会进一步增加风扇组件的复杂性,以此有效减少成本的投入,并且置于支架组件内的杀菌模块在风扇组件自然的工作状态下,充分利用扇叶高速转动的动能,以将杀菌模块所释放的臭氧和负离子吸入并作用于风扇组件吹风的风流中,无需增加额外的动力要求,响应了国家的环保政策,并且置入在支架组件内的杀菌模块不会增加风扇组件的重量,亦不会对风扇组件的摇摆动作造成干扰,整体设计合理,简单,实用性强。
22.2)通过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的设置,以依次形成第一进风口、第一送风口、第二送风口、第二进风口、进风端、出风端的流体通道,第一送风口可将第一进风口吸入的空气流经到杀菌模块内部,便于将杀菌模块内部产生的臭氧和负离子从第二送风口带出,并通过第二进风口流出,由此通过第一进风口和第一送风口的相互对应,以及第二进风口和第二送风口的相互对应,实现杀菌模块中的臭氧和负离子的高效化的流动,更好地对空气中的病菌进行灭杀。
2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杀菌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29.1、支撑座;2、支架组件;3、风扇组件;4、进风端;5、出风端;6、第一进风口;7、第二进风口;8、容置腔;9、杀菌模块;10、前罩;11、后罩;12、扇叶;13、电机;14、第一送风口;15、第二送风口;16、安装槽;17、避空部;18、前盖;19、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循环扇,包括有支撑座1、转动连接在支撑座1上的支架组件2以及设置在支架组件2上的风扇组件3;
32.风扇组件3具有进风端4以及出风端5;
33.支架组件2对应其后端面设有第一进风口6,对应其前端面设有第二进风口7,以及置于支架组件2内对应于第一进风口6和第二进风口7的容置腔8,第一进风口6、容置腔8、第二进风口7依次形成作用于风扇组件3进风端4的流体通道,其中,容置腔8内设置有杀菌模块9。
3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支撑座1、支架组件2和风扇组件3,支撑座1为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立杆结构,风扇组件3为普通风扇中的风扇罩/风扇头部结构,支架组件2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座1上,以带动风扇组件3进行摇头吹风动作;
35.可理解的,风扇组件3的前端面用于实现吹风,即为出风端5,风扇组件3的后端面用于实现进风,即为进风端4,通过在支架组件2内对应于风扇组件3进风端4的方向开设有容置腔8,支架组件2靠近风扇组件3进风端4的前端面开设有连通于容置腔8的第二进风口7,支架组件2远离风扇组件3进风端4的后端面开设有连通于容置腔8的第一进风口6,以此依次形成沿着第一进风口6进入到第二进风口7流出的作用于风扇组件3进风端4的流体通道;
36.在上述基础上,通过在容置腔8内安装有杀菌模块9,优选地,杀菌模块9为活性氧发生器和负离子发生器的组合模块;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风扇组件3内的扇叶12的高速转动,以形成空气流动,促使空气从第一进风口6吸入,流经容置腔8,并将容置腔8内杀菌模块9工作释放的臭氧和负离子从第二进风口7吸出,在扇叶12的持续的高速转动下,被吸出的杀菌模块9工作所释放的臭氧和负离子沿着风扇组件3的进风端4进入后从风扇组件3的出风端5吹出,借助循环扇的功能,实现在有效范围内的空气中的病菌进行灭杀;
37.综上,与现有技术中将杀菌模块9置入到风扇组件3的方式相比,通过在支架组件2内置入杀菌模块9的方式,不需对风扇组件3进行结构改进,不会进一步增加风扇组件3的复
杂性,以此有效减少成本的投入,并且置于支架组件2内的杀菌模块9在风扇组件3自然的工作状态下,充分利用扇叶12高速转动的动能,以将杀菌模块9所释放的臭氧和负离子吸入并作用于风扇组件3吹风的风流中,无需增加额外的动力要求,响应了国家的环保政策,并且置入在支架组件2内的杀菌模块9不会增加风扇组件3的重量,亦不会对风扇组件3的摇摆动作造成干扰,整体设计合理,简单,实用性强。
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扇组件3包括有前罩10、后罩11、扇叶12以及电机13,前罩10和后罩11相互对接并形成容腔,电机13和扇叶12均设置在容腔内,且扇叶12连接在电机13上;
39.其中,进风端4对应于后罩11,出风端5对应于前罩10,支架组件2设置在后罩11的后端面上,以将第二进风口7与进风端4对应配合。
40.从风扇的常规技术可得,进风端4对应于后罩11的后端面,出风端5对应于前罩10的前端面,通过将第二进风口7与进风端4对应配合的方式,可理解为第二进风口7靠近或贴合于后罩11的后端面设计,以此当电机13带动扇叶12高速旋转时,杀菌模块9工作所释放的臭氧和负离子从第二进风口7被吸出后,可快速地被吸入到风扇组件3的进风端4,并作用于风扇组件3出风端5吹出的气流,从而实现杀菌模块9的杀菌效率的最大化。
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容置腔8的外形正好与杀菌模块9的外形相吻合,杀菌模块9镶嵌在容置腔8中。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将杀菌模块9很好的固定在容置腔8中,且无需增加额外的固定结构,简单且有效的安装方式,利于成本。
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杀菌模块9上设有对应于第一进风口6的第一送风口14以及对应于第二进风口7的第二送风口15;
43.其中,第一送风口14和第二送风口15相背开设在杀菌模块9上,且第一送风口14和第二送风口15相互连通。
4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通过第一送风口14和第二送风口15的设置,以依次形成第一进风口6、第一送风口14、第二送风口15、第二进风口7、进风端4、出风端5的流体通道,第一送风口14可将第一进风口6吸入的空气流经到杀菌模块9内部,便于将杀菌模块9内部产生的臭氧和负离子从第二送风口15带出,并通过第二进风口7流出,由此通过第一进风口6和第一送风口14的相互对应,以及第二进风口7和第二送风口15的相互对应,实现杀菌模块9中的臭氧和负离子的高效化的流动,更好地对空气中的病菌进行灭杀。
4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组件2呈l型,支架组件2的下端以及上端分别与支撑座1以及风扇组件3转动连接,风扇组件3与支架组件2的下端具有间隔空间;
46.其中,第一进风口6、容置腔8、第二进风口7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且均位于支架组件2的上端与下端之间,后罩11的后端面内凹设置有配合于支架组件2的安装槽16,且安装槽16开设有让位配合于支架组件2的避空部17,以将后罩11对应避空部17的进气格栅与第二进风口7对应。
47.本具有杀菌功能的循环扇,其风扇组件3通过支架组件2的带动可实现左右摇摆送风,并可在支架组件2上实现上下摇摆送风,通过安装槽16和避空部17的设置,使得支架组件2和风扇组件3的连接结构更为紧凑,结合风扇组件3与支架组件2的下端具有间隔空间这一设计,使得风扇组件3在上下左右摇摆时的幅度更为合理;
48.并且当风扇组件3进行左右上下摇摆送风时,对应杀菌模块9的第二进风口7能够
伴随支架组件2的转动,始终合理地对应着进风端4,在扇叶12地高速旋转中,杀菌模块9所产生的臭氧和负离子依然能够因扇叶12地高速旋转所形成的流动空气所带动。
4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组件2包括有相互盖合的前盖18和后盖19,前盖18和后盖19相互盖合形成容置腔8;
50.其中,第一进风口6开设于后盖19上,第二进风口7开设于前盖18上。
5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循环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座、转动连接在支撑座上的支架组件以及设置在支架组件上的风扇组件;风扇组件具有进风端以及出风端;支架组件对应其后端面设有第一进风口,对应其前端面设有第二进风口,以及置于支架组件内对应于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的容置腔,第一进风口、容置腔、第二进风口依次形成作用于风扇组件进风端的流体通道,其中,容置腔内设置有杀菌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循环扇,其特征在于,风扇组件包括有前罩、后罩、扇叶以及电机,前罩和后罩相互对接并形成容腔,电机和扇叶均设置在容腔内,且扇叶连接在电机上;其中,进风端对应于后罩,出风端对应于前罩,支架组件设置在后罩的后端面上,以将第二进风口与进风端对应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循环扇,其特征在于,容置腔的外形正好与杀菌模块的外形相吻合,杀菌模块镶嵌在容置腔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杀菌模块上设有对应于第一进风口的第一送风口以及对应于第二进风口的第二送风口;其中,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相背开设在杀菌模块上,且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相互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支架组件呈l型,支架组件的下端以及上端分别与支撑座以及风扇组件转动连接,风扇组件与支架组件的下端具有间隔空间;其中,第一进风口、容置腔、第二进风口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且均位于支架组件的上端与下端之间,后罩的后端面内凹设置有配合于支架组件的安装槽,且安装槽开设有让位配合于支架组件的避空部,以将后罩对应避空部的进气格栅与第二进风口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支架组件包括有相互盖合的前盖和后盖,前盖和后盖相互盖合形成容置腔;其中,第一进风口开设于后盖上,第二进风口开设于前盖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杀菌模块为活性氧发生器和负离子发生器的组合模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循环扇,涉及通用电器技术领域,包括有支撑座、转动连接在支撑座上的支架组件以及设置在支架组件上的风扇组件;风扇组件具有进风端以及出风端;支架组件对应其后端面设有第一进风口,对应其前端面设有第二进风口,以及置于支架组件内对应于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的容置腔,第一进风口、容置腔、第二进风口依次形成作用于风扇组件进风端的流体通道,其中,容置腔内设置有杀菌模块;通过在支架组件内置入杀菌模块的方式,不需对风扇组件进行结构改进,并且充分利用扇叶高速转动的动能,以将杀菌模块所释放的臭氧和负离子吸入并作用于风扇组件吹风的风流中,无需增加额外的动力要求,响应了国家的环保政策。国家的环保政策。国家的环保政策。


技术研发人员:邵强 王骞 钟文桥 曾高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全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3/7/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