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自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30 阅读:13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锅炉作为一种常见的供热设备,在一些化工厂或者火电厂中经常使用,锅炉的出现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锅炉作为一些能源燃料的燃烧场所,燃烧环境是高温高压,燃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高温烟气的排出,这些高温烟气里面还有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通常需要经过脱硫塔进行脱硫达标后才排向大气,然而这些高温烟气的排放也会带走锅炉里的一部分热量,这部分烟气余热能量通常以水作为载体,通过冷却塔排放到大气中,没有很好地利用烟气余热能量进行下一道工序,并且烟气余热能量回收自动化程度不高,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自动控制系统。
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一号锅炉、二号锅炉、一号换热器、二号换热器、保温水箱、循环泵一、循环泵二、循环泵三、plc控制器,所述一号锅炉通过烟气管二连接到二号换热器底部,所述二号换热器顶部通过烟气连接管连接到一号换热器底部,所述一号换热器底部顶部连接有烟气管三,所述二号锅炉通过烟气管一连接到烟气连接管上,所述一号换热器通过热水管一与电磁阀一端连接,所述电磁阀另一端通过热水管三与保温水箱顶部连接,所述保温水箱侧面连接有热水管四,所述保温水箱底部引出回水管一分别连接到循环泵一、循环泵二、循环泵三的一端,所述循环泵一、循环泵二、循环泵三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回水管二和回水管三连接到一号换热器和二号换热器上。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烟气管二靠近二号换热器底部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烟气连接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烟气管三靠近一号换热器端设置有有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保温水箱里面分别设置有第六温度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所述热水管四靠近保温水箱一端设置有第五温度传感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lc控制柜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第六温度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进行电性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lc控制柜通过电缆与电磁阀、循环泵一、循环泵二、循环泵三进行电性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plc控制柜正面设置有触摸屏、蜂鸣器。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分别知道进入二号换热器和一号换热器的进烟温度,当进烟温度达到plc控制柜的设定值后联锁启动电磁阀,通过第六温度传感
器则监测到保温水箱里面底部的温水温度和位置传感器监测到里面液面的高度后,当保温水箱里面底部的温水温度和液面高度达到plc控制柜的设定值后联锁启动循环泵一和循环泵二,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显示的温度低于plc控制柜的设定值后会停止电磁阀的工作,在plc控制柜的作用下延时两分钟停止循环泵一和循环泵二的运行,实现对锅炉烟气余热的自动化吸收转换,节省燃料,符合节能减排要求。
12.2:通过设置备用循环泵,可以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组成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plc控制柜连线图。
15.图中符号说明:
16.1:一号锅炉,2:二号锅炉,3:一号换热器,4:二号换热器,5:电磁阀,6:保温水箱,7:循环泵一,8:循环泵二,9:循环泵三,10:烟气管一,11:烟气管二,12:烟气连接管,13:回水管一,14:回水管二,15:回水管三,16:热水管一,17:热水管二,18:热水管三,19:热水管四,20:烟气管三,21:第一温度传感器,22:第二温度传感器,23:第三温度传感器,24:第四温度传感器,25:第五温度传感器,26:第六温度传感器,27:位置传感器,28:plc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1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18.在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底部”“右侧”“左侧”“上方”“下方”“背面”“前面”“中部”“外部”“内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制。
19.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一号锅炉1、二号锅炉2、一号换热器3、二号换热器4、保温水箱6、循环泵一7、循环泵二8、循环泵三9、plc控制器28,所述一号锅炉1通过烟气管二11连接到二号换热器4底部,所述二号换热器4顶部通过烟气连接管12连接到一号换热器3底部,所述一号换热器3底部顶部连接有烟气管三20,烟气管三20作为从一号锅炉1和二号锅炉2燃烧后烟气经一号换热器3和二号换热器4进行换热后的烟气排出通道,上面的第四温度传感器24能够监测处排烟温度是多少,所述二号锅炉2通过烟气管一10连接到烟气连接管12上,所述一号换热器3通过热水管一16与电磁阀5一端连接,所述电磁阀5另一端通过热水管三18与保温水箱6顶部连接,所述保温水箱6侧面连接有热水管四19,热水管四19作为下一道工序的用水管道,上面的第五温度传感器25可以监测到出水温度是多少,所述保温水箱6底部引出回水管一13分别连接到循环泵一7、循环泵二8、循环泵三9的一端,所述循环泵一7、循环泵二8、循环泵三9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回水管二14和回水管三15连接到一号换热器3和二号换热器4上。
20.进一步地,所述烟气管二11靠近二号换热器4底部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1,第一温度传感器21用于监测一号锅炉1排出的烟气进入二号换热器4的进烟温度,所述烟气连接管1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2和第三温度传感器23,第二温度传感器22用于监
测烟气经过二号换热器4换热后的排烟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23用于监测烟气经过二号换热器4和二号锅炉2排出后进入一号换热器3前的进烟温度,所述烟气管三20靠近一号换热器3端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24,第四温度传感器24用于监测两个锅炉经两个换热器换热后排出的烟气温度,所述保温水箱里面分别设置有第六温度传感器26和位置传感器27,第六温度传感器26设置在保温水箱6的底部,而保温水箱底部的水温相较于顶部温度较低,此时第六温度传感器26则用于监测保温水箱6里面底部的温水温度,位置传感器27用于监测保温水箱6里面的液面高度,所述热水管四19靠近保温水箱6一端设置有第五温度传感器25,第五温度传感器25用于监测从保温水箱6里面出来进入到下道工序用水的热水温度。
21.进一步地,所述plc控制柜28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21、第二温度传感器22、第三温度传感器23、第四温度传感器24、第五温度传感器25、第六温度传感器26和位置传感器27进行电性连接。
22.进一步地,所述plc控制柜28通过电缆与电磁阀5、循环泵一7、循环泵二8、循环泵三9进行电性连接。
23.进一步地,plc控制柜28正面设置有触摸屏和蜂鸣器,触摸屏采用高分辨率宽屏显示(800*480)、led背光,节能降耗、强大且丰富的通讯能力、高端的arm处理器,主频达到400mhz,使数据处理更快画面显示更流畅、独特的边框倒角设计,让操作屏的外观更具流线型,给人以舒适感、使用符合ul标准的pc+abs合金材料,耐高温、抗腐蚀,特别适用于工业现场的应用环境、可靠的电源设计,内置的24v电子自恢复反接保护,避免因误接线而导致的产品损坏,供电电源范围可达
±
20%,可靠性高。
24.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
25.一号锅炉1和二号锅炉2燃烧产生的烟气分别进入到二号换热器4和一号换热器3里面,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21和第三温度传感器23分别知道进入二号换热器4和一号换热器3的进烟温度,当进烟温度达到plc控制柜28的设定值后联锁启动电磁阀5,在电磁阀5的启动下经过二号换热器4和一号换热器3进行换热后的热水进入到保温水箱6里面,此时保温水箱6里面的第六温度传感器26则监测到保温水箱6里面底部的温水温度和位置传感器27监测到里面液面的高度后,当保温水箱6里面底部的温水温度和液面高度达到plc控制柜28的设定值后联锁启动循环泵一7和循环泵二8,在启动循环泵一7和循环泵二8的带动下保温水箱6底部的温水循环回到二号换热器4和一号换热器3里面继续进行换热,当循环泵一7和循环泵二8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发生故障后,plc控制柜28上的蜂鸣器会发出报警声音,此时在plc控制柜28的联锁信号下循环泵三9会启动,待循环泵一7和循环泵二8重新启动后循环泵三9会停止,蜂鸣器也会停止,当第一温度传感器21和第三温度传感器23显示的温度低于plc控制柜28的设定值后会停止电磁阀5的工作,在plc控制柜28的作用下延时两分钟停止循环泵一7和循环泵二8的运行。
26.最后应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一号锅炉(1)、二号锅炉(2)、一号换热器(3)、二号换热器(4)、保温水箱(6)、循环泵一(7)、循环泵二(8)、循环泵三(9)、plc控制柜(28),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锅炉(1)通过烟气管二(11)连接到二号换热器(4)底部,所述二号换热器(4)顶部通过烟气连接管(12)连接到一号换热器(3)底部,所述一号换热器(3)底部顶部连接有烟气管三(20),所述二号锅炉(2)通过烟气管一(10)连接到烟气连接管(12)上,所述一号换热器(3)通过热水管一(16)与电磁阀(5)一端连接,所述电磁阀(5)另一端通过热水管三(18)与保温水箱(6)顶部连接,所述保温水箱(6)侧面连接有热水管四(19),所述保温水箱(6)底部引出回水管一(13)分别连接到循环泵一(7)、循环泵二(8)、循环泵三(9)的一端,所述循环泵一(7)、循环泵二(8)、循环泵三(9)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回水管二(14)和回水管三(15)连接到一号换热器(3)和二号换热器(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二(11)靠近二号换热器(4)底部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1),所述烟气连接管(1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2)和第三温度传感器(23),所述烟气管三(20)靠近一号换热器(3)端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24),所述保温水箱里面分别设置有第六温度传感器(26)和位置传感器(27),所述热水管四(19)靠近保温水箱(6)一端设置有第五温度传感器(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柜(28)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21)、第二温度传感器(22)、第三温度传感器(23)、第四温度传感器(24)、第五温度传感器(25)、第六温度传感器(26)和位置传感器(27)进行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柜(28)通过电缆与电磁阀(5)、循环泵一(7)、循环泵二(8)、循环泵三(9)进行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plc控制柜(28)正面设置有触摸屏、蜂鸣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一号锅炉、二号锅炉、一号换热器、二号换热器、保温水箱、循环泵一、循环泵二、循环泵三、PLC控制器,一号锅炉通过烟气管二连接到二号换热器底部,二号换热器顶部通过烟气连接管连接到一号换热器底部,二号锅炉通过烟气管一连接到烟气连接管上,一号换热器通过热水管一与电磁阀一端连接,电磁阀另一端通过热水管三与保温水箱顶部连接,所述保温水箱底部引出回水管一分别连接到循环泵一、循环泵二、循环泵三的一端,循环泵一、循环泵二、循环泵三的另一端通过回水管二和回水管三分别连接到一号换热器和二号换热器上,本实用新型通过PLC控制器可以控制设备的启停,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效果。控制的效果。控制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玲燕 刘申贵 饶晓波 曹莉莉 秦以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诚信环保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3/7/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