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9 阅读:85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


背景技术:

2.由于面料染色的牢度的问题,人们在用洗衣机进行洗涤衣物时,经常会出现掉色的现象。并且在不同各类、颜色的服装在采用洗衣机进行混合洗涤时,往往会导致串色的现象,尤其是浅色服装与深色服装混合洗涤时,会使得浅色服装上染上较深的染料,影响浅色服装的穿着美观度。
3.为了解决此类串色的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吸色无纺布,在洗衣机中与服装混洗,可快速的吸附服装面料上所脱落的染料,从而可以缓解串色的问题。现在所使用的吸色无纺布通常是经过水刺加固而形成的无纺布,由于吸色无纺布仅是由纤维之间的缠结而形成,在洗衣机中进行洗涤时,会出现水刺无纺布结构松散,从而造成纤维脱落等现象产生,所脱落的纤维会附着在服装面料,需要人们对其进行清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如何使得吸色无纺布能够减少纤维的脱落,成为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吸色复合无纺布,由于采用了双组分纤维层可以使得经过热处理后可以使得其低熔点组分将两层相粘合,减少该无纺布在洗涤时纤维的脱落。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包括第一双组分纤维层,及位于第一双组分纤维层两侧的第一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和第二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
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双组分纤维层与第二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之间设置有活性炭纤维层和第二双组分纤维层;所述活性炭纤维层与第一双组分纤维层相邻。
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双组分纤维层的面密度为5-10克每平方米,所使用的是es纤维、皮芯型聚乳酸双组分纤维或并列型聚乳酸双组分。
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双组分纤维层的面密度为5-10克每平方米,所使用的是es纤维、皮芯型聚乳酸双组分纤维或并列型聚乳酸双组分。
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活性炭纤维为粘胶基活性炭纤维。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采用了双组分纤维网将两层吸色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相连接,并且在经过水刺工艺中高速水流的冲击,可以使得部分双组分纤维插入至两侧的吸色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中,在经过
加热后双组分纤维中的低熔点成分熔融可以将相邻的纤维粘合,从而减少该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在洗涤时纤维的脱落。
附图说明
13.图1是实施例一所涉及的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实施例二所涉及的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第一双组分纤维层;2-第一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3-第二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4-活性炭纤维层;5-第二双组分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7.实施例一
18.结合图1,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包括第一双组分纤维层1,及位于第一双组分纤维层1两侧的第一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2和第二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3。
19.第一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2和第二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3所使用的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配置浓度为5g/l-100g/l的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调节所述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为碱性环境,并将粘胶纤维放入所述阳离子纤维素醚水溶液中,在80℃~100℃反应后取出、干燥,得到所述吸色纤维,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阳离子纤维素醚可以吸附在所述粘胶纤维的表面,在高温的碱性环境下,吸附在所述粘胶纤维表面的所述阳离子纤维素醚发生反应生成聚季胺盐类吸附基团,所述聚季胺盐类吸附基团牢固、均匀地接枝于所述粘胶纤维的表面,从而保证所述吸色纤维对染料的吸附能力。
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双组分纤维层1的面密度为5-10克每平方米,所使用的是es纤维、皮芯型聚乳酸双组分纤维或并列型聚乳酸双组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双组分纤维层1的面密度为5克每平方米,所使用的是皮芯型聚乳酸双组分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皮层为低熔点聚乳酸,芯层为高熔点聚乳酸。
21.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吸色复合水刺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是将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梳理形成第一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2和第二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3,并且在第一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2和第二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3之间叠放第一双组分纤维层1,在水刺加固时经过高速射流的冲击,使得三层纤维网之间的纤维相互穿插,在结过加热烘干时,皮芯型双组分聚乳酸纤维中的低熔点组分熔融,可以将与之相邻的纤维相粘合,从而使得两侧表面的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在洗衣机洗涤时不易脱落。
22.实施例二
23.结合图2,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双组分纤维层1与第二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3之间设置有活性炭纤维层4和第二双组分纤维层5;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与第一双组分纤维层1相邻。活性炭纤维层4中所使用的活性炭纤维可吸附阳离子染料和分散染料,可以提高该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的吸色效率和范围。
2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双组分纤维层5的面密度为5-10克每平方米,所使用的是es纤
维、皮芯型聚乳酸双组分纤维或并列型聚乳酸双组分。
25.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纤维为粘胶基活性炭纤维。
26.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双组分纤维层(1),及位于第一双组分纤维层(1)两侧的第一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2)和第二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组分纤维层(1)与第二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3)之间设置有活性炭纤维层(4)和第二双组分纤维层(5);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与第一双组分纤维层(1)相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组分纤维层(1)的面密度为5-10克每平方米,所使用的是es纤维、皮芯型聚乳酸双组分纤维或并列型聚乳酸双组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双组分纤维层(5)的面密度为5-10克每平方米,所使用的是es纤维、皮芯型聚乳酸双组分纤维或并列型聚乳酸双组分。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纤维为粘胶基活性炭纤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包括第一双组分纤维层,及位于第一双组分纤维层两侧的第一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和第二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采用了双组分纤维网将两层吸色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相连接,并且在经过水刺工艺中高速水流的冲击,可以使得部分双组分纤维插入至两侧的吸色阳离子改性粘胶纤维层中,在经过加热后双组分纤维中的低熔点成分熔融可以将相邻的纤维粘合,从而减少该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在洗涤时纤维的脱落。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在洗涤时纤维的脱落。吸色复合水刺无纺布在洗涤时纤维的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 王殿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弘扬无纺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3/7/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