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解热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9
阅读:71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玻璃溶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溶解热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水玻璃溶解是由固体水玻璃通过6kpa蒸汽保压溶解达到一定时间后出料,静压釜出料后尾气蒸汽回自热水槽,过热水气化排放。
3.但是,经溶解缓冲槽至自热水回收槽蒸汽容易出现富余外排现象,从而造成热能的浪费。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溶解热水回收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水气排放、能够减少蒸汽消耗、较为节能的溶解热水回收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解热水回收装置包括:热水槽;余热蒸汽管,所述余热蒸汽管设置在所述热水槽上;多个扩散孔,多个所述扩散孔均开设在所述余热蒸汽管上;排放管,所述排放管设置在所述热水槽的顶部;换热槽,所述换热槽设置在所述热水槽的一侧;热水循环机构,所述热水循环机构设置在所述热水槽上;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设置在所述热水槽上;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设置在所述换热槽上。
7.优选的,所述热水循环机构包括水泵和导管,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热水槽的一侧,所述水泵的入水口与所述热水槽相连通,所述导管设置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上,所述导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换热槽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循环管、多个喷淋管、多个喷淋头和输水管,所述循环管设置在所述换热槽上,多个所述喷淋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热水槽的内壁上,多个所述喷淋头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喷淋管上,多个所述输水管均设置在所述循环管上,多个所述输水管分别与多个所述喷淋管相连通。
9.优选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螺旋换热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螺旋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换热槽的内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设置在所述螺旋换热管的两端。
10.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所述换热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11.优选的,所述换热槽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水泵、电动调节阀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热水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雷达液位传感器,所述热水槽上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雷达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解热水回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溶解热水回收装置,通过多个扩散孔可以使高温水蒸气较为
均匀的扩散在热水槽内的水中,通过排放管可以排放降温后的气体,通过热水循环机构可以使热水在换热槽内循环,通过喷淋机构可以对热水槽内的水蒸气进一步的进行喷淋吸收,从而使高温蒸汽能够降低到正常的温度并溶于热水槽内的水中,通过换热机构可以进行换热,从而保证缓冲槽内的水温,通过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测换热槽内的水温,通过电动调节阀可以对换热水流的流速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器可以对水泵、电动调节阀和温度传感器进行控制,通过雷达液位传感器可以对热水槽内的水位进行监测,通过排水管和电磁阀可以控制排出热水槽内的水。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解热水回收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喷淋管的俯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中所示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图1中所示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
19.图中标号:1、热水槽;2、余热蒸汽管;3、扩散孔;4、排放管;5、换热槽;6、水泵;7、导管;8、循环管;9、喷淋管;10、喷淋头;11、输水管;12、螺旋换热管;13、进水管;14、出水管;15、电动调节阀;16、温度传感器;17、控制器;18、雷达液位传感器;19、排水管;20、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请结合参阅图1-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解热水回收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喷淋管的俯视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溶解热水回收装置包括:热水槽1;余热蒸汽管2,所述余热蒸汽管2设置在所述热水槽1上;多个扩散孔3,多个所述扩散孔3均开设在所述余热蒸汽管2上;排放管4,所述排放管4设置在所述热水槽1的顶部;换热槽5,所述换热槽5设置在所述热水槽1的一侧;热水循环机构,所述热水循环机构设置在所述热水槽1上;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设置在所述热水槽1上;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设置在所述换热槽5上,通过多个扩散孔3可以使高温水蒸气较为均匀的扩散在热水槽1内的水中,通过排放管4可以排放降温后的气体,通过热水循环机构可以使热水在换热槽5内循环,通过喷淋机构可以对热水槽1内的水蒸气进一步的进行喷淋吸收,从而使高温蒸汽能够降低到正常的温度并溶于热水槽1内的水中,通过换热机构可以进行换热,从而保证缓冲槽内的水温。
22.所述热水循环机构包括水泵6和导管7,所述水泵6设置在所述热水槽1的一侧,所述水泵6的入水口与所述热水槽1相连通,所述导管7设置在所述水泵6的出水口上,所述导管7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换热槽5的内部,通过热水循环机构可以使热水在换热槽5内循环。
23.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循环管8、多个喷淋管9、多个喷淋头10和输水管11,所述循环管8设置在所述换热槽5上,多个所述喷淋管9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热水槽1的内壁上,多个所述喷淋头10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喷淋管9上,多个所述输水管11均设置在所述循环管8上,多个所述输水管11分别与多个所述喷淋管9相连通,通过喷淋机构可以对热水槽1内的水蒸气进一步的进行喷淋吸收,从而使高温蒸汽能够降低到正常的温度并溶于热水槽1内的水中。
24.所述换热机构包括螺旋换热管12、进水管13和出水管14,所述螺旋换热管12设置
在所述换热槽5的内部,所述进水管13和所述出水管14分别设置在所述螺旋换热管12的两端,通过换热机构可以进行换热,从而保证缓冲槽内的水温。
25.所述出水管14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15,所述换热槽5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通过温度传感器16可以监测换热槽5内的水温,通过电动调节阀15可以对换热水流的流速进行控制。
26.所述换热槽5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器17,所述控制器17与所述水泵6、电动调节阀15和温度传感器16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17可以对水泵6、电动调节阀15和温度传感器16进行控制。
27.所述热水槽1的内壁上设置有雷达液位传感器18,所述热水槽1上设置有排水管19,所述排水管19上设置有电磁阀20,所述雷达液位传感器18和所述电磁阀20均与所述控制器17电性连接,通过雷达液位传感器18可以对热水槽1内的水位进行监测,通过排水管19和电磁阀20可以控制排出热水槽1内的水。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解热水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29.出料后系统6kpa(约160℃)余热蒸汽通过余热蒸汽管2和多个扩散孔3均匀的扩散在热水槽1内的水中,从而使部分的蒸汽溶于水中并提升热水槽1内的水温,启动水泵6,水泵6将热水槽1内的热水抽出并通过导管7注入换热槽5内,溶解水玻璃所用的水沿缓冲槽和进水管13进入螺旋换热管12内,经过螺旋换热管12内的与换热槽5内的热水进行换热,然后由出水管14重新排向缓冲槽,从而保证缓冲槽内的水温,通过温度传感器16可以对换热槽5内的水温进行监测,控制器17根据换热槽5内的水温对电动调节阀15进行控制,从而对经过螺旋换热管12的水流流速进行调节,从而能够使水能够充分的进行换热,进入换热槽5内的热水通过循环管8和多个输水管11注入多个喷淋管9内,通过多个喷淋头10将喷出的水对热水槽1内的水蒸气进一步的进行喷淋吸收,从而使高温蒸汽能够降低到正常的温度并溶于热水槽1内的水中,通过雷达液位传感器18可以对热水槽1内的水位进行监测,当热水槽1内的水位超过警戒线后,控制器17打开电磁阀20然后通过排水管19排出热水槽1内多余的水。
3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解热水回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溶解热水回收装置,通过多个扩散孔3可以使高温水蒸气较为均匀的扩散在热水槽1内的水中,通过排放管4可以排放降温后的气体,通过热水循环机构可以使热水在换热槽5内循环,通过喷淋机构可以对热水槽1内的水蒸气进一步的进行喷淋吸收,从而使高温蒸汽能够降低到正常的温度并溶于热水槽1内的水中,通过换热机构可以进行换热,从而保证缓冲槽内的水温,通过温度传感器16可以监测换热槽5内的水温,通过电动调节阀15可以对换热水流的流速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器17可以对水泵6、电动调节阀15和温度传感器16进行控制,通过雷达液位传感器18可以对热水槽1内的水位进行监测,通过排水管19和电磁阀20可以控制排出热水槽1内的水。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溶解热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槽;余热蒸汽管,所述余热蒸汽管设置在所述热水槽上;多个扩散孔,多个所述扩散孔均开设在所述余热蒸汽管上;排放管,所述排放管设置在所述热水槽的顶部;换热槽,所述换热槽设置在所述热水槽的一侧;热水循环机构,所述热水循环机构设置在所述热水槽上;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设置在所述热水槽上;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设置在所述换热槽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解热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循环机构包括水泵和导管,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热水槽的一侧,所述水泵的入水口与所述热水槽相连通,所述导管设置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上,所述导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换热槽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解热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循环管、多个喷淋管、多个喷淋头和输水管,所述循环管设置在所述换热槽上,多个所述喷淋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热水槽的内壁上,多个所述喷淋头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喷淋管上,多个所述输水管均设置在所述循环管上,多个所述输水管分别与多个所述喷淋管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解热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包括螺旋换热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螺旋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换热槽的内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设置在所述螺旋换热管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解热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所述换热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溶解热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槽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水泵、电动调节阀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溶解热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雷达液位传感器,所述热水槽上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雷达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溶解热水回收装置。所述溶解热水回收装置包括:热水槽;余热蒸汽管,所述余热蒸汽管设置在所述热水槽上;多个扩散孔,多个所述扩散孔均开设在所述余热蒸汽管上;排放管,所述排放管设置在所述热水槽的顶部;换热槽,所述换热槽设置在所述热水槽的一侧;热水循环机构,所述热水循环机构设置在所述热水槽上;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设置在所述热水槽上;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设置在所述换热槽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解热水回收装置具有能够减少水气排放、能够减少蒸汽消耗、较为节能的优点。较为节能的优点。较为节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焕 林飞帆 黄苗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岩市荣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3/7/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电机转子清洁组件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保温棉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