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静脉支架管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9 阅读:45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血管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静脉支架管。


背景技术:

2.骼静膝狭窄阻塞性病变是导致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和急性深静脉血栓的常见原因。经皮静脉支架置入术,因其微创性和安全性高的优点,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然而,目前使用的支架主要基于动脉疾病而设计,应用于静脉血管效果不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静脉支架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静脉支架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型静脉支架管,包括近端闭环支架、中央开环支架及远端闭环支架,所述中央开环支架位于近端闭环支架及远端闭环支架之间;其中,
6.所述近端闭环支架及远端闭环支架均由多个均匀有序连接的菱形架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且所述近端闭环支架远离远端闭环支架一端设置有斜口;
7.所述中央开环支架由多个呈环形的波浪状支撑架沿静脉支架管的轴心方向等间距排布;
8.所述斜口呈外张的喇叭口状,且所述斜口的倾斜角度为58
°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与支撑架之间、以及支撑架与近端闭环支架及远端闭环支架之间均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筋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近端闭环支架的前端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显影单元。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远端闭环支架的后端部设置有多个第二显影单元。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由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v型架首尾依次连接构成。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闭环支架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开环支架,实现兼顾支撑力、柔顺性以及适应髂静脉汇入角度的结构特点,且通过在近端闭环支架的前端设置有向外扩张的喇叭状斜口,减少了支架头端由于突入下腔静脉,造成的对非植入侧的血流干扰,并增加贴壁性能,该设计是在优先满足斜面部位支撑力的基础上,减少下端前在突入下腔长度的考量,减少对对侧血流的干扰。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新型静脉支架管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新型静脉支架管中闭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新型静脉支架管中中央开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近端闭环支架;2、远端闭环支架;3、中央开环支架;4、第一显影单元;5、第二显影单元;6、斜口;7、连接筋;8、菱形架;9、支撑架;10、v型架。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静脉支架管,包括近端闭环支架1、中央开环支架3及远端闭环支架2,中央开环支架3位于近端闭环支架1及远端闭环支架2之间,实现兼顾支撑力、柔顺性以及适应髂静脉汇入角度的结构特点,近端闭环支架1的前端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显影单元4,第一显影单元4的设置使得静脉支架管能够很好的实现定位,方便医生找准释放点,远端闭环支架2的后端部设置有多个第二显影单元5,第二显影单元5的个数与第一显影单元4的个数相等,第二显影单元5沿着静脉支架管的周向均匀分布,近端闭环支架1及远端闭环支架2均由多个均匀有序连接的菱形架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且近端闭环支架1远离远端闭环支架2一端设置有斜口6,斜口6呈外张的喇叭口状,外张角度为20
°
,通过喇叭口状的设置,减少了支架头端由于突入下腔静脉,造成的对非植入侧的血流干扰,并增加贴壁性能,且斜口6的倾斜角度为58
°
,该设计是在优先满足斜面部位支撑力的基础上,减少下端前在突入下腔长度的考量,减少对对侧血流的干扰,中央开环支架3由多个呈环形的波浪状支撑架9沿静脉支架管的轴心方向等间距排布,支撑架9与支撑架9之间、以及支撑架9与近端闭环支架1及远端闭环支架2之间均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筋7固定连接,使得近端闭环支架1、中央开环支架3及远端闭环支架2之间牢牢的连接在一起,支撑架9由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v型架10首尾依次连接构成,使得支撑架9呈开环状,该静脉支架管为激光雕刻的自膨式支架,支架材质为具有超弹性和形态记忆功能的镍钛合金材料。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静脉支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端闭环支架(1)、中央开环支架(3)及远端闭环支架(2),所述中央开环支架(3)位于近端闭环支架(1)及远端闭环支架(2)之间;其中,所述近端闭环支架(1)及远端闭环支架(2)均由多个均匀有序连接的菱形架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且所述近端闭环支架(1)远离远端闭环支架(2)一端设置有斜口(6);所述中央开环支架(3)由多个呈环形的波浪状支撑架(9)沿静脉支架管的轴心方向等间距排布;所述斜口(6)呈外张的喇叭口状,且所述斜口(6)的倾斜角度为58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静脉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9)与支撑架(9)之间、以及支撑架(9)与近端闭环支架(1)及远端闭环支架(2)之间均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筋(7)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静脉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闭环支架(1)的前端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显影单元(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静脉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闭环支架(2)的后端部设置有多个第二显影单元(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静脉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9)由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v型架(10)首尾依次连接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静脉支架管,包括近端闭环支架、中央开环支架及远端闭环支架,所述中央开环支架位于近端闭环支架及远端闭环支架之间;其中,所述近端闭环支架及远端闭环支架均由多个均匀有序连接的菱形架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且所述近端闭环支架远离远端闭环支架一端设置有斜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闭环支架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开环支架,实现兼顾支撑力、柔顺性以及适应髂静脉汇入角度的结构特点,且通过在近端闭环支架的前端设置有向外扩张的喇叭状斜口,减少了支架头端由于突入下腔静脉,造成的对非植入侧的血流干扰,并增加贴壁性能。壁性能。壁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喜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3/7/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