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PC软板快冲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22
阅读:95
评论:0

一种fpc软板快冲机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冲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pc软板快冲机。
背景技术:
2.fpc软板又称软性电路板、挠性电路板,它的质量较轻,厚度较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弯曲或折叠,所以使fpc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的对fpc软板进行加工时,会用到压力式分板机,也就是快冲机,将fpc软板上打印有电路的部分与其他部分进行分离。
3.现有的快冲机在使用时,将fpc板放置在模具上后,通过运输结构运输到快冲机内,再通过冲压的方式将带有电路部件的软板与整体分离,再进行下料,下料时通过人工将模具取下,在使用时,上下料交替进行,将第一个fpc软板完成冲压后,才可对后续的fpc软板再次进行操作,在使用时较为麻烦,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fpc软板快冲机来改善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快冲机在使用时,将fpc板放置在模具上后,通过运输结构运输到快冲机内,再通过冲压的方式将带有电路部件的软板与整体分离,再进行下料,下料时通过人工将模具取下,在使用时,上下料交替进行,将第一个fpc软板完成冲压后,才可对后续的fpc软板再次进行操作,在使用时较为麻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fpc软板快冲机。
5.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fpc软板快冲机,包括机体,其上构造有冲压腔,所述冲压腔内安装有用于冲压fpc软板的压力头,还包括:
7.运输件,其位于所述冲压腔下方,所述运输件上构造有多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插设有模具块,所述模具块用于承载fpc软板,所述运输件使fpc软板依次运动到所述压力头下方;
8.与所述运输件连接的下料件,当所述运输件使所述模具块运动到所述下料件上时,所述下料件使所述模具块与所述容纳槽分离;
9.用于连接所述运输件与所述下料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使所述运输件与所述下料件之间具有速差,以使所述下料件将所述模具块和所述容纳槽分离。
10.进一步地,所述运输件包括:
11.位于所述冲压腔下方的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安装有驱动电机;
12.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上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13.一端安装在所述驱动杆上的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上安装有承载壳,所述容纳槽开设在所述承载壳上。
14.进一步地,所述下料件包括:
15.转动安装在所述驱动杆上的上盘,所述上盘用于承载所述承载壳,所述上盘上开
设有缺口,所述上盘在所述缺口内构造有倾斜面,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杆和所述承载壳铰接;
16.通过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驱动杆上的下盘,当所述承载壳运动到所述缺口时,所述承载壳与所述下盘接触;
17.开设在所述承载壳上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通槽贯穿所述承载壳的两端。
18.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上安装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
19.开设在所述连杆上的容纳腔;
20.滑动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上的斜块,所述斜块的一端上开设有斜面;
21.滑动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上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斜块的滑动方向相垂直,所述固定杆靠近所述斜块的一端上也开设有斜面;
22.一端安装在所述固定杆上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容纳腔内壁连接,所述复位弹簧迫使所述固定杆靠近所述斜块;
23.其中,所述固定杆一端贯穿所述容纳腔并插设在所述承载壳上。
24.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块底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承载壳壁厚上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滑动安装有顶块与抵杆,所述顶块与所述抵杆的滑动方向相垂直,所述顶块与所述抵杆接触面为倾斜设置,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承载壳侧壁并位于所述通槽内,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抵杆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
2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包括螺纹连接的上杆与下杆,所述下杆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
26.安装在所述下杆上的驱动齿轮;
27.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上的连动齿轮,所述连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28.安装在所述下盘上的齿环,所述齿环与所述连动齿轮啮合;
29.铰接在所述下盘上的铰接板,所述上盘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铰接板的连接槽,当所述铰接板插设在所述连接槽内时,所述上杆在所述下杆上转动。
30.进一步地,所述上杆上转动安装有垫块,所述垫块上安装有螺纹杆,上杆通过垫块和螺纹杆与下杆螺纹连接,所述垫块上构造有插槽,所述上杆上插设有插杆,所述插槽内滑动安装有贯穿所述插槽侧壁的抵块,当所述插杆与所述抵块抵触时,所述上杆在所述垫块上的转动被限制。
31.进一步地,所述上盘上安装有承载块,所述承载块位于所述冲压腔下方,所述承载块用于支撑所述模具块。
32.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块包括:
33.开设在所述模具块内的存放腔,所述存放腔上开设有出口;
34.滑动安装在所述存放腔内的容纳板,所述容纳板用于容纳冲压后的fpc板;
35.安装在所述存放腔内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迫使所述容纳板向出口处运动。
36.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外周侧转动安装有转套,所述转套与所述上盘和所述下盘之间滚动配合。
3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38.1、本技术在冲压腔的下方安装有运输件,通过运输件带动fpc软板依次被压力头
冲压,在冲压完毕后,运输件继续运动,当运动到其与下料件接触时,通过连接件的配合,使下料件与运输件之间产生速差,进而使模具块与容纳槽分离,使模具块带动被冲压完毕的fpc软板进行下料,下料的同时,后续的fpc软板也在被压力头进行冲压,通过连续的冲压,减少了中间在上料时需要等待的时间,进而减少了工作的时间。
39.2、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杆转动,使驱动杆带动连杆转动,进而使承载壳带动fpc软板运动到压力头下进行冲压,通过转动的方式带动不同的fpc板运动到压力头下,较为便捷。
40.3、本技术在承载壳随着连杆转动时,通过缺口使其高度降低,并通过运输件与下盘之间的速差使模具块和承载壳分离,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骤,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41.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42.图2是本技术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43.图3是本技术运输件部分结构爆炸图;
44.图4是本技术连杆和承载壳立体剖视图;
45.图5是本技术驱动杆立体剖视图;
46.图6是本技术图4中a处放大图;
47.图7是本技术图4中b处放大图;
48.图8是本技术图3中c处放大图;
49.图9是本技术图5中d处放大图;
50.附图标记:1、机体;2、冲压腔;3、压力头;4、运输件;401、安装壳;402、驱动电机;403、驱动杆;4031、上杆;4032、下杆;404、连杆;405、承载壳;5、容纳槽;6、模具块;601、存放腔;602、容纳板;603、弹性片;7、下料件;701、下盘;702、通槽;703、上盘;8、连接件;801、驱动齿轮;802、连动齿轮;803、齿环;804、铰接板;805、连接槽;9、缺口;10、倾斜面;11、卡接件;1101、斜块;1102、固定杆;1103、复位弹簧;1104、容纳腔;12、支撑板;13、内槽;14、顶块;15、抵杆;16、垫块;17、螺纹杆;18、插槽;19、插杆;20、抵块;21、承载块;22、转套;23、弧形槽;24、环槽;25、凸块;26、转腔;27、垫圈;28、拉动弹簧;29、槽体;30、卡板;31、卡槽;32、板块;33、豁口板。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52.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fpc软板快冲机,包括机体1,其上构造有冲压腔2,冲压腔2内安装有用于冲压fpc软板的压力头3,机体1为现有的冲压机,通过冲压腔2对压力头3进行保护,并通过压力头3对fpc软板进行冲压,将其上打印有电路的部分与其他部分进行分离,还包括:
53.运输件4,其位于冲压腔2下方,运输件4上构造有多个容纳槽5,容纳槽5内插设有模具块6,模具块6用于承载fpc软板,运输件4使fpc软板依次运动到压力头3下方,在使用上,将多个fpc软板放置在不同的模具块6上,并将模具块6放置在容纳槽5内,使运输件4带
动不同的fpc软板依次运动到压力头3下方被其冲压,使当其中一个fpc软板被冲压完毕后,不用在中间等待上料,即可对下一个fpc软板进行冲压,节约了加工的时间;
54.通过连接件8与所述运输件4连接的下料件7,所述连接件8使所述运输件4与所述下料件7之间具有速差,当所述运输件4使模具块6运动到所述下料件7上时,所述下料件7使所述模具块6与所述容纳槽5分离,通过连接件8使运输件4与下料件7一同运动,当运输件4运输被冲压完毕的fpc软板到与下料件7接触时,通过下料件7的配合,使模具块6与容纳槽5分离,将模具块6与fpc软板进行下料,较为便捷,减少了人工下料的步骤;
55.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通过依次将fpc软板运输到压力头3下方进行冲压,并通过下料件7进行下料,减少了人工的操作也减少了在冲压完一个fpc软板后,还需要上料的等待时间,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减少了对fpc软板加工的耗时。
56.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运输件4包括:
57.位于冲压腔2下方的安装壳401,安装壳401内安装有驱动电机402,安装壳401用于承载除其外的整个运输件4;
58.转动安装在安装壳401上的驱动杆403,驱动杆403与驱动电机402的输出轴连接,通过驱动电机402的输出轴转动,进而带动驱动杆403转动;
59.一端安装在驱动杆403上的连杆404,连杆404另一端上安装有承载壳405,容纳槽5开设在承载壳405上,连杆404有多个,沿驱动杆403轴线方向环形阵列在驱动杆403周侧,当驱动杆403转动时,连杆404随驱动杆403做圆周运动,进而带动承载壳405运动,容纳槽5开设在承载壳405上,使压力头3在进行冲压时,会与承载壳405的上表面接触,通过承载壳405上表面增大了其与压力头3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压力头3在加压时,对运输件4造成的损耗,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60.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料件7包括:
61.转动安装在驱动杆403上的上盘703,上盘703用于承载承载壳405,上盘703上开设有缺口9,上盘703在缺口9内构造有倾斜面10,连杆404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杆403和承载壳405铰接,倾斜面10位于缺口9的两侧,沿连杆404的运动方向相对开设,以连杆404运动方向为主方向,其中第一个与连杆404接触的倾斜面10的导向使连杆404向下运动,另一个倾斜面10的导向使连杆404在下落后恢复到位于上盘703上方的位置,当驱动杆403带动连杆404运动时也带承载壳405运动,当连杆404运动到缺口9处时,通过倾斜面10的导向,与连杆404转动,使连杆404倾斜,进而使承载壳405下落;
62.通过连接件8安装在驱动杆403上的下盘701,当承载壳405运动到缺口9时,承载壳405与下盘701接触,当承载壳405下落时,通过连杆404与承载壳405的铰接,使承载壳405的底部与下盘701的上表面平齐;
63.开设在承载壳405上的通槽702,通槽702与容纳槽5连通,通槽702贯穿承载壳405的两端,当承载壳405落到下盘701上时,通过连接件8的配合,使下盘701的速度与驱动杆403的转速具有速度差,在进行使用时,当承载壳405位于上盘703上时,被上盘703进行托架,当驱动杆403转动时,上盘703与驱动杆403之间转动配合,使得承载壳405可再上盘703上运动至缺口9处,并通过倾斜面10的导向使连杆404顺着倾斜面10运动到下盘701上,此时,驱动杆403仍然带动连杆404继续向另一个倾斜面10处运动,由于上盘703与下盘701之间存在速差,使得当模具块6落到下盘701上时,模具块6与下盘701同速,而承载壳405仍与
驱动杆403同速,导致模具块6与承载壳405分离,完成下料。
64.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404上安装有卡接件11,卡接件11包括:
65.开设在连杆404上的容纳腔1104,容纳腔1104的底部开设有开口,开口朝向上盘703的上表面;
66.滑动安装在容纳腔1104上的斜块1101,斜块1101的一端上开设有斜面;
67.滑动安装在容纳腔1104上的固定杆1102,固定杆1102的滑动方向与斜块1101的滑动方向相垂直,固定杆1102靠近斜块1101的一端上也开设有斜面,当连杆404处于上盘703上时,斜块1101的底部被上盘703抵住,通过斜块1101的斜面对固定杆1102的斜面进行抵触,当连杆404运动到缺口9处时,斜块1101不再被上盘703阻挡,且通过重力的作用,使斜块1101下落,进而解除对固定杆1102的抵触;
68.一端安装在固定杆1102上的复位弹簧1103,复位弹簧1103另一端与容纳腔1104内壁连接,复位弹簧1103迫使固定杆1102靠近斜块1101,当斜块1101与固定杆1102抵触时,复位弹簧1103被拉伸,当斜块1101解除对固定杆1102的抵触时,复位弹簧1103复位,进而带动固定杆1102进行复位;
69.其中,固定杆1102一端贯穿容纳腔1104并插设在承载壳405上,当斜块1101抵触固定杆1102时,固定杆1102的端部插设在承载壳405内,使当承载壳405由下盘701向上盘703上复位过程中,通过固定杆1102逐渐将承载壳405的转动进行限制,减少了承载壳405在复位时、处于上盘703上时,使承载壳405不会与连杆404发生转动,增加了承载壳405的稳定性,在使用时,当承载壳405位于上盘703上时,上盘703对斜块1101进行阻挡,使得固定杆1102插设在承载壳405上,通过固定杆1102将承载壳405与连杆404之间的铰接点进行锁定,使其在上盘703上运动时承载壳405不会与连杆404发生转动,增加了承载壳405的稳定性,当驱动杆403转动使得连杆404运动到缺口9处时,斜块1101失去了上盘703的阻挡,并通过重力的作用向下运动远离固定杆1102,此时复位弹簧1103带动固定杆1102复位,拉动固定杆1102远离承载壳405,使其解除对承载壳405与连杆404铰接点之间的限制,使得承载壳405的活动恢复,当其运动到下盘701上时,通过承载壳405与连杆404之间的转动,使得承载壳405的底部与下盘701的上表面贴合,增加了承载壳405位于下盘701上的稳定性。
70.如图4、图5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块6底部安装有支撑板12,承载壳405壁厚上开设有内槽13,内槽13内滑动安装有顶块14与抵杆15,顶块14与抵杆15的滑动方向相垂直,顶块14与抵杆15接触面为倾斜设置,当承载壳405处于上盘703时,顶块14受上盘703遮挡无法下落;
71.固定杆1102的一端贯穿承载壳405侧壁位于通槽702内,固定杆1102与抵杆15用于支撑支撑板12,固定杆1102与抵杆15分别位于通槽702的两侧;
72.在固定杆1102对承载壳405进行支撑时,固定杆1102的端部与抵杆15的端部分别从通槽702内部的两侧对支撑板12进行支撑,且支撑板12上开设有弧形槽23,弧形槽23的截面积小于抵杆15端面的半径,使当弧形槽23与抵杆15接触时,即使抵杆15上开设有倾斜的端面,但抵杆15的直径大于弧形槽23的开口,依然可对弧形槽23进行支撑,进而对支撑板12进行支撑;
73.当连杆404下落时,复位弹簧1103拉动固定杆1102复位,固定杆1102的端部解除对
支撑板12的支撑,其中下盘701上开设有环槽24,环槽24的两侧通过板块32连接,如图5所示,支撑板12一直具有一个下落的趋势,当顶块14受到重力作用下落时,抵杆15失去了顶块14的抵触,由支撑板12挤压抵杆15与其接触倾斜面10,使抵杆15向内槽13内运动,抵杆15也解除对支撑板12的支撑,使模具块6从容纳槽5内下落,落到通槽702内,当承载壳405继续运动时,模具块6就从通槽702中与承载壳405分离,在使用时,通过固定杆1102与抵杆15将模具块6进行支撑,在进行冲压时,通过固定杆1102与抵杆15对模具块6底部的支撑,在进行冲压时,提高了模具块6的稳定性,在承载壳405落到下盘701上时,固定杆1102与抵杆15解除对模具块6的支撑,便于将模具块6进行下料。
74.如图2、图5和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杆403包括螺纹连接的上杆4031与下杆4032,下杆4032与驱动电机402连接,连接件8包括:
75.安装在下杆4032上的驱动齿轮801;
76.转动安装在安装壳401上的连动齿轮802,连动齿轮802与驱动齿轮801啮合,驱动齿轮801的直径小于连动齿轮802,通过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对下盘701的转动速度进行减速,使下盘701与上盘703和驱动杆403之间形成速度差;
77.安装在下盘701上的齿环803,齿环803与连动齿轮802啮合,通过连动齿轮802带动齿环803进而带动下盘701在安装壳401上转动,但通过将驱动齿轮801与连动齿轮802的直径设置的不同,进而使下盘701与上盘703之间存在速度差;
78.铰接在下盘701上的铰接板804,上盘703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铰接板804的连接槽805,当铰接板804插设在连接槽805内时,上杆4031在下杆4032上转动,驱动杆403上滑动安装有凸块25,上盘703上开设有转腔26,驱动杆403安装在转腔26内;
79.在常态时,上盘703通过转腔26与上杆4031转动配合,使连杆404在转动时,上盘703不会随之运动,进而使连杆404可运动到缺口9处,当需要对上盘703的高度进行调节时,滑动凸块25,使凸块25与转腔26内抵触,使上盘703与上杆4031之间的转动被限制;
80.如图2所示,上盘703外周侧转动连接有豁口板33,豁口板33与安装壳401滑动连接,承载壳405位于上盘703上时与豁口板33接触,当上盘703转动时,不改变豁口板33的位置,当上盘703高度改变时,带动豁口板33在安装壳401上滑动,使得二者上表面之间始终保持平齐;
81.在需要对上盘703的高度进行调节时,使得装置不对fpc软板进行冲压,即,在调节时,仅仅只做调节的作用,在调节前,通过凸块25抵触转腔26,使得上盘703与上杆4031之间的转动被限制,此时,可将上盘703与上杆4031看作一个整体,开启机器后,上盘703与上杆4031同速,速度为a,此时,上杆4031也与下杆4032同速,但下盘701由于受到连接件8的作用,但是转速比上述三者慢,速度为b,当将铰接板804插设在连接槽805内,下盘701与上盘701连接后,上盘703、上杆4031和下盘701形成整体,此时,上盘703与上杆4031的速度被下盘703改变成b或大于b小于a,而下杆4032的转速仍为a,即使不为a,那么下杆4032自己转动,主要的阻力来源于上杆4031的螺纹,而上杆4031受到的阻力来自上盘703与下盘701,下杆4032与上杆4031之间仍具有速差,通过速差使得上盘703、上杆4031和下盘701形成的整体与下杆403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如同转动瓶盖一样,将上杆4031转动;
82.其中,fpc软板的厚度较薄,单层板与双层板之间的厚度差小于1cm,使得上盘703的运动距离不用大于1cm,当连接槽805的深度大于1cm时,无论上盘703与下盘701之间的距
离是增大还是减小,铰接板804的侧壁始终与连接槽805的内壁抵触,能够带动上盘703转动;
83.在使用时,对fpc软板进行冲压时,在机器运作时,对同一规格的fpc软板进行冲压,当需要对不同规格的fpc软板进行冲压时,先进行调节后,再进行冲压,使装置可对不同厚度fpc软板进行冲压,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84.如图5、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杆4031上转动安装有垫块16,垫块16上安装有螺纹杆17,上杆4031通过垫块16和螺纹杆17与下杆4032螺纹连接,垫块16上构造有插槽18,上杆4031上插设有插杆19,插槽18内滑动安装有贯穿插槽18侧壁的抵块20,当插杆19与抵块20抵触时,上杆4031在垫块16上的转动被限制,上杆4031上开设有槽体29,插杆19插设在槽体29内,当抵块20与槽体29抵触时,上杆4031与上盘703之间的转动被限制,插杆19周侧上安装有垫圈27,垫圈27的使插杆19在该处的直径大于别处的杆径,抵块20之间安装有拉动弹簧28;
85.在使用时,当对上盘703的高度进行调节时,插杆19远离抵块20,拉动弹簧28拉动抵块20相互靠近,且当插杆19远离抵块20时,其上的垫圈27挤压凸块25,使凸块25对转腔26抵触,通过垫块16与上杆4031转动连接,使垫块16转动时不会带动上盘703转动,使上盘703上的部件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86.即在对上盘703的位置进行调节时,滑动插杆19,使插杆19解除对抵块20的抵触,拉动弹簧28拉动两个抵块20相互靠近,使抵块20解除对槽体29内壁的抵触,且通过垫圈27对凸块25进行抵触,使垫块16与上杆4031之间为转动配合,垫块16的转动不会带动上杆4031转动,而垫块16向上的运动会顶动上杆4031向上运动,而在过程中上盘703与上杆4031的转动被限制,减少了在过程中上盘703发生转动而使得缺口9位置偏移的可能,完成对上盘703的调节;
87.当装置在正常使用时,将插杆19向下压动,使插杆19挤压两个抵块20,使其相互远离,进而使抵块20对槽体29进行抵触,将垫块16与上杆4031之间的转动限制,此时,垫圈27解除与凸块25的抵触,上盘703与上杆4031的转动恢复,提高了装置的可行性;
88.其中,如图8所示,上杆4031顶部转动安装有卡板30,插杆19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卡槽31,两个卡槽31之间具有间距,当插杆19远离或靠近抵块20时,转动卡板30将其卡在其中一个卡槽31内,将插杆19的滑动进行限制,提高了插杆19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89.如图2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盘703上安装有承载块21,承载块21位于冲压腔2下方,承载块21用于支撑模具块6,当运输件4带动fpc软板运动到压力头3下方时,承载块21将模具块6进行支撑,在压力头3对其进行加压时,提供了支撑力,减少了压力头3在加压时对模具块6的损耗。
90.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块6包括:
91.开设在模具块6内的存放腔601,存放腔601上开设有出口,存放腔601用于容纳被冲压后的fpc软板;
92.滑动安装在存放腔601内的容纳板602,容纳板602用于容纳冲压后的fpc板,当fpc软板被压力头3冲压后,落到容纳板602上,在后续从出口中将其取出,便于将被冲压好的fpc软板从存放腔601内取出;
93.安装在存放腔601内的弹性片603,弹性片603迫使容纳板602向出口处运动,弹性
片603由铁制成,在模具块6位于容纳槽5内时,容纳槽5的内壁将容纳板602抵触,使弹性片603被挤压,当模具块6与容纳槽5分离后,弹性片603将容纳板602弹出存放腔601,进一步便于操作人员将被冲压后的fpc软板被取出。
94.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404外周侧转动安装有转套22,转套22与上盘703和下盘701之间滚动配合,当连杆404被倾斜面10进行导向时,转套22在倾斜面10上滚动,进一步便于连杆404在倾斜面10上运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9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fpc软板快冲机,包括机体(1),其上构造有冲压腔(2),所述冲压腔(2)内安装有用于冲压fpc软板的压力头(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输件(4),其位于所述冲压腔(2)下方,所述运输件(4)上构造有多个容纳槽(5),所述容纳槽(5)内插设有模具块(6),所述模具块(6)用于承载fpc软板,所述运输件(4)使fpc软板依次运动到所述压力头(3)下方;通过连接件(8)与所述运输件(4)连接的下料件(7),所述连接件(8)使所述运输件(4)与所述下料件(7)之间具有速差,当所述运输件(4)使模具块(6)运动到所述下料件(7)上时,所述下料件(7)使所述模具块(6)与所述容纳槽(5)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pc软板快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件(4)包括:位于所述冲压腔(2)下方的安装壳(401),所述安装壳(401)内安装有驱动电机(402);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壳(401)上的驱动杆(403),所述驱动杆(403)与所述驱动电机(402)的输出轴连接;一端安装在所述驱动杆(403)上的连杆(404),所述连杆(404)另一端上安装有承载壳(405),所述容纳槽(5)开设在所述承载壳(40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fpc软板快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件(7)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驱动杆(403)上的上盘(703),所述上盘(703)用于承载所述承载壳(405),所述上盘(703)上开设有缺口(9),所述上盘(703)在所述缺口(9)内构造有倾斜面(10),所述连杆(40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杆(403)和所述承载壳(405)铰接;通过所述连接件(8)安装在所述驱动杆(403)上的下盘(701),当所述承载壳(405)运动到所述缺口(9)时,所述承载壳(405)与所述下盘(701)接触;开设在所述承载壳(405)上的通槽(702),所述通槽(702)与所述容纳槽(5)连通,所述通槽(702)贯穿所述承载壳(405)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fpc软板快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04)上安装有卡接件(11),所述卡接件(11)包括:开设在所述连杆(404)上的容纳腔(1104);滑动安装在所述容纳腔(1104)上的斜块(1101),所述斜块(1101)的一端上开设有斜面;滑动安装在所述容纳腔(1104)上的固定杆(1102),所述固定杆(1102)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斜块(1101)的滑动方向相垂直,所述固定杆(1102)靠近所述斜块(1101)的一端上也开设有斜面;一端安装在所述固定杆(1102)上的复位弹簧(1103),所述复位弹簧(1103)另一端与所述容纳腔(1104)内壁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103)迫使所述固定杆(1102)靠近所述斜块(1101);其中,所述固定杆(1102)一端贯穿所述容纳腔(1104)并插设在所述承载壳(405)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fpc软板快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块(6)底部安装有支撑板(12),所述承载壳(405)壁厚上开设有内槽(13),所述内槽(13)内滑动安装有顶块(14)与抵杆(15),所述顶块(14)与所述抵杆(15)的滑动方向相垂直,所述顶块(14)与所述抵杆(15)接触面为倾斜设置,所述固定杆(1102)的一端贯穿所述承载壳(405)侧壁并位于所述通槽(702)内,所述固定杆(1102)与所述抵杆(15)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fpc软板快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403)包括螺纹连接的上杆(4031)与下杆(4032),所述下杆(4032)与所述驱动电机(402)连接,所述连接件(8)包括:安装在所述下杆(4032)上的驱动齿轮(801);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壳(401)上的连动齿轮(802),所述连动齿轮(802)与所述驱动齿轮(801)啮合;安装在所述下盘(701)上的齿环(803),所述齿环(803)与所述连动齿轮(802)啮合;铰接在所述下盘(701)上的铰接板(804),所述上盘(703)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铰接板(804)的连接槽(805),当所述铰接板(804)插设在所述连接槽(805)内时,所述上杆(4031)在所述下杆(4032)上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fpc软板快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4031)上转动安装有垫块(16),所述垫块(16)上安装有螺纹杆(17),上杆(4031)通过垫块(16)和螺纹杆(17)与下杆(4032)螺纹连接,所述垫块(16)上构造有插槽(18),所述上杆(4031)上插设有插杆(19),所述插槽(18)内滑动安装有贯穿所述插槽(18)侧壁的抵块(20),当所述插杆(19)与所述抵块(20)抵触时,所述上杆(4031)在所述垫块(16)上的转动被限制。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fpc软板快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703)上安装有承载块(21),所述承载块(21)位于所述冲压腔(2)下方,所述承载块(21)用于支撑所述模具块(6)。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pc软板快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块(6)包括:开设在所述模具块(6)内的存放腔(601),所述存放腔(601)上开设有出口;滑动安装在所述存放腔(601)内的容纳板(602),所述容纳板(602)用于容纳冲压后的fpc板;安装在所述存放腔(601)内的弹性片(603),所述弹性片(603)迫使所述容纳板(602)向出口处运动。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fpc软板快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04)外周侧转动安装有转套(22),所述转套(22)与所述上盘(703)和所述下盘(701)之间滚动配合。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FPC软板快冲机,涉及冲压机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机体,其上构造有冲压腔,所述冲压腔内安装有用于冲压FPC软板的压力头,还包括:运输件,其位于所述冲压腔下方,所述运输件上构造有多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插设有模具块。本申请在冲压腔的下方安装有运输件,通过运输件带动FPC软板依次被压力头冲压,在冲压完毕后,运输件继续运动,当运动到其与下料件接触时,通过连接件的配合,使下料件与运输件之间产生速差,进而使模具块与容纳槽分离,使模具块带动被冲压完毕的FPC软板进行下料,下料的同时,后续的FPC软板也在被压力头进行冲压,通过连续的冲压,减少了中间在上料时需要等待的时间,进而减少了工作的时间。间。间。
技术研发人员:王步高 李记勇 徐汇 肖厚富 聂海波 杜俊顺 饶贤辉 柳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蓝特电路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3/7/2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