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航空文化对比分析:中国到底差在哪儿?

资讯 12-20 阅读:454 评论:0

  每年夏季7-8月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OSHKOSH镇,都会有一场名叫EAA(全称:Experimental Aircraft Association,中文名叫美国实验飞机协会)的航空盛会,上万架大小各异的飞机和近百万狂热的美国航空爱好者悉数到场。

  尽管EAA是美国航空爱好者自发的群众性飞行大会,每年到会的绝大多数也是私人拥有的、或是自制的小型飞机。然而,全世界几乎所有的飞行器都在EAA上亮过相。

  “这全是青少年的地盘,我佩服地五体投地!”照片拍摄者--柯玉宝先生,作为AOPA(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在航空业浸染30多年的老资深,对美国航空文化的普及程度和方式深深折服,赞不绝口。

  在中国,航空文化好像无从谈起。每年各地自行组织的航展和航空爱好者发起的各类竞赛,只是业内人士的“自娱自乐”.即便近两年无人机甚嚣尘上,在各大媒体争夺头条,在众多产业展望明天,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依旧遥不可及。

  在谈到我国航空企业发展时,柯玉宝讲到:“美国的企业,不仅仅是研发、生产制造,还是通航法律法规、航空文化的普及者,相关协会每年也会拿出很多钱来做这些事情,而我国的企业,不是在搞展览就是在搞竞赛、搞飞行培训,面对的都是航空爱好者和业内人士,局面远没有打开。”

  “航空大国的背后是航空文化的普及。所以说,要让大家都玩起来,普及航空文化,才能引爆这个市场的无限需求。就像汽车行业一样,只有民众对私家车的大量需求,才拉动了汽车产业的不断升级,养活着众多的汽车生产制造商和下游的维修服务。”柯玉宝强调。

  这正是美国作为航空大国的文化基因,也是我们忽视的一块重要蛋糕,间接导致了我国通航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