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产业大发展 机场布局战略新思路
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的总体原则
1、深度响应国家发展战略规划
从上下位规划衔接的角度来看,《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及《“十三五”民用机场建设规划》应顺应《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国家战略规划,并结合《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以及《综合交通中长期规划》等国家交通物流类的专项规划。例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为此,在宏观上宜依托“两横三纵”沿线上的各个城市群规划布局各具特色的区域机场群,在微观上结合机场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促使新建机场地区实施增量建设的航空城开发模式,现有机场地区则实施存量再开发的航空城建设模式,这些航空城的规划建设将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探索发展新思路、新路径和新模式。
最高的民用机场
2、积极发挥民航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能动性
机场布局规划需要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三大国家战略的密切对接,更需要发挥民航在交通先行战略中的引领作用。当前实施之中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都依托水陆运输大通道进行规划建设,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反映出我国与欧洲、中亚之间的陆路交通联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折射出我国与东南亚、中东及非洲之间的海运交通联系,而长江经济带则将发挥黄金水道的纽带作用。总的来看,“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主要依托陆运(公路和铁路)、海运、河运等交通运输方式来推动国际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缺乏由国际航空运输通道所引导的国际经济走廊规划建设,这使得我国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并不完整。另外,现有的“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仅局限于我国与欧亚非之间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缺乏面向整个南半球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直达国际通道。为此需要打造直通南半球所有新兴经济体的“空中丝绸之路”,以此成为构建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机场布局规划的战略新思路
1、积极构建“国家综合机场规划体系”
当前民航局已明确提出了要积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综合机场规划体系”。以笔者之见,这包括五个“一体化”的规划内涵:一是运输机场与通用机场的一体化规划,即将通用机场布局纳入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之中,以弥补运输机场在通勤航空、普遍航空服务、公共航空服务及私人航空服务等领域的不足;二是航路、航线和机场的一体化规划,即整合《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全国航路网规划》以及骨干航空公司的航线网络规划,协调机场主管机构、空管局及骨干航空公司的各自发展规划,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民航运输体系,并实现机场综合保障能力提升、空域容量提高与航空公司运力增长的相互匹配;三是机场地面交通体系的一体化规划,即将机场集疏运交通纳入区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之中,并将大中型机场作为城郊型综合交通枢纽;四是机场、临空产业和航空城的一体化规划,即构筑以机场为核心、临空产业为经济基础、航空城为空间依托的“港、产、城”协同发展模式;五是民用机场和军用机场的一体化规划,即军用、民用机场在空域结构、地面交通系统及导航通讯设施设备等诸多方面实现军民融合,力求“平战结合”。
我国航空事业大力发展
2、优化民用机场体系布局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
应用“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和土地密度”等主要指标来衡量交通网络服务的覆盖程度是交通网络规划的通常做法。目前国家公路网、国家铁路网规划均是分层级提出覆盖面目标。例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普通铁路网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快速铁路网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普通国道基本覆盖县城,国家高速公路基本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该规划对民航网覆盖的目标则是“民用航空网络不断扩展,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0%左右的人口。”《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提出普通国道全面连接县级及以上行政区、交通枢纽、边境口岸和国防设施。国家高速公路全面连接地级行政中心,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及以上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和重要边境口岸。到2030年实现全国所有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域都有普通国道连接,以提高公路交通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目前,我国民用机场布局仅依托运输机场进行航空服务覆盖度的提升。2014年我国运输机场100公里范围内覆盖的地级行政单元为87.2%,县级行政单元为80.2%,但我国334个地级行政单元中尚有40个未享受100公里范围内的航空服务,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单元中仍有600多个县无法享受航空服务。对于民航来说,在“十三五”期间以及中长期规划的总体目标不能再局限于覆盖率的有限提升,毕竟航空服务的人口、行政单元和GDP覆盖率达到90%以上之后,再依托运输机场提升覆盖率的边际成本十分昂贵。在100公里覆盖度达到80%以上之后,需要将通用航空服务纳入机场规划范畴,由通用航空主要承担全面提升人口、经济和县级行政单元覆盖率的目标,而对于运输机场来说,可达性仅是其承担的民航运输主要目标之一,现阶段更应注重通达性的提升,全国运输机场布局的总体目标则应实现转型升级,更应凸显航空运输业在运输结构的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应由注重提高航空服务的覆盖率转向注重快速运输、直达运输和国际运输等方面的通达性考核,强化其国际化、快速化的集疏运能力,运输机场宜凸显在服务重点通道、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中的核心作用。
依据我国“五类七档”的城市规模划分,建议运输机场布局规划的目标是侧重于覆盖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Ⅰ型小城市以及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尤其对于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建议规划预留第二机场,构建“一市两场”机场布局体系,而“查漏补缺”式提升航空服务的覆盖度则主要由通勤机场和可开展短途旅客运输业务的通用机场所担当,负责承担覆盖城区常住人口20万人口以下的所有Ⅱ型小城市。按照行政单元区划界定的目标,运输机场布局规划的目标是要实现334个地级行政单元的全覆盖,而通勤通用机场是覆盖所有的县级行政单元。其中“十三五”期间重点在中西部地区打造可承担应急救援任务、普遍航空服务、公共运输服务等体现公共航空服务职能的通勤机场和通用机场。最终全国民用机场体系布局的总体目标是力求在2030年左右全面实现100公里范围内航空服务100%的全覆盖。
我国C-919大飞机
3、重点构筑区域性的枢纽机场群和地区性的支线机场群
目前我国民用机场布局基本成型,但侧重于民航行业管理体系框架下的散点布局,缺乏基于城市群或经济区下的系统化和结构化机场布局体系。为此需要建立健全国家民用机场综合规划体系,构筑完善机场功能体系、等级体系和空间体系,促成机场体系在功能划分、等级层次和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相互对应。针对大型机场枢纽化和中小型机场集群化的发展态势,可重点构筑以“区域性的国际枢纽机场群”和“地区性的支线机场群”为主体的新型机场层级体系:由国际枢纽、国家门户枢纽及区域性枢纽所构成的三层级、跨区域枢纽机场群是全国综合机场规划体系中的核心层级,分别服务于全球、国际区域及国内区域三个空间范畴,可共同重点打造洲际或中近程国际运输业务以及国内主体运输业务,如西南地区的成都双流、重庆江北和昆明长水及贵阳龙洞堡等机场可共同组合成枢纽机场群。针对我国支线机场80%以上亏损运营及建设数量持续增长的现状,建议在幅员广阔的边远地区或地级行政单元侧重于打造“干线支线相结合、通勤通用为补充”的支线机场群,以提高所在地区的航线航班密度,并为普遍航空等公共服务奠定基础,重点打造“旅游型”、“通勤航空型”和“公共服务型”等差异化类型的支线机场群。
从面向全球的国际枢纽机场来看,我国辐射南美洲、中美洲和非洲均为民航直达的短板,对“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撑力度有限;我国面向周边国际或地区的国家门户枢纽机场建设已经趋于成型,在全国沿边地区基本布局完成面向特定国际区域的定向式航空枢纽,该类机场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国际交通基础,但从机场布局角度来看,我国尚缺乏面向南太平洋岛国的国家门户枢纽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主要服务于国内的区域中心城市,区域性枢纽功能可与国家门户枢纽功能可以相互重叠,我国区域性枢纽机场普遍由干线机场提升而成,目前主要问题是缺乏航空服务空间范畴的明确界定,以至难以相互错位,毕竟其航空服务的重心已跨省级行政区划的空间范围,需要在城市群的背景下予以明确定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