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企将从中美航空市场获利几何?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美双方共同宣布2016年为“中美旅游年”。昨天,“中美旅游年”开幕式在北京举行。
自2014年11月12日起,美国将学生签证有效期已延长到5年,商务和旅游签证延长到10年。这意味着赴美商业旅游签证的持有者,最长10年内无需每次重新申请,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在本科阶段出入境美国都不需要重新签证。
自从签证有效期延长互惠政策实施后,美国全球驻外使领馆一共给中国游客签发了270万个非移民签证(简称NIV)。
由于美国统计局相关数据发布较慢,2015年上半年我国赴美国旅客达到115.6万人次,同比增长18.2%。其中4个月达到或接近20万人次。在北美洲之外,我国成为美国主要的客源大国。据美国商务部国家旅游办公室估算,2015年到访美国的中国游客达到256万人次,2016年有望增至297万人次。
图:美国航空
2015年美国赴我国旅客达到208.58万人次,同比减少0.4%。美国华人群体亦在不断增长。根据近年美国居民入境我国原因细分,休闲观光群体比例最高,商务会议群体略有下降,随着在美国的华裔群体增加,探亲访友的人数逐年上升。但对中美间航空市场而言,仍处于增长阶段。
根据2007年中美间的航空运输协定,我国航空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飞往美国的航线上每周最多拥有180班频次,美国航空公司拥有160班从美国飞往北京、上海、广州的频次。在广东、浙江、天津、江苏、河北省、广东、福建省的其它机场,中美双方各拥有每周28班频次。其余省市的机场则不受限制,包括成都、重庆、武汉、西安、大连等。根据目前已开航线及公司申请航线情况,我国航空公司从北京、上海、广州赴美航线已接近上限。
2015年至今,6家中美航空公司新开中美航线9条(不考虑塞班等美国本土外航点)。其中,我国航空公司开通7条,包括海航开通上海浦东—波士顿、上海浦东—西雅图、北京—圣何塞、长沙—洛杉矶4条航线,南航开通广州—旧金山航线,东航开通成都—南京—洛杉矶航线,国航开通北京—纽瓦克航线。美国航空公司开通2条,包括达美航空开通上海浦东—洛杉矶航线与美国航空开通北京—达拉斯航线。
从开航时间上看,航空公司多选择在暑期赴美高峰前开航。从通航地点上看,中美航线绝大多数航班中国境内航点都集中在了北京、上海、广州。美国境内目的城市则选择多样。
海航、达美、东航选择洛杉矶。洛杉矶是美国仅次于纽约的大都市,洛杉矶华人占总人口比例大。洛杉矶与中国间航线较多,东航选择成都、南京两个分子公司所在地城市开通洛杉矶航线,无疑是考虑利用分子公司网络增加更多客流的输送。国航加密纽约航线选择纽瓦克机场而非肯尼迪机场,降低了航线费用,同时方便了部分旅客。南航选择的旧金山是海外华人居住密度最高的都市之一。
图:海南航空
海航3条航线则选择美国二线城市引人注目。上海浦东—西雅图开通后使海航同时拥有北京、上海至西雅图航线,西雅图是华人新兴的聚居城市。但不利因素在于西雅图距离温哥华较近。圣何塞是硅谷最大的城市,也是北加州人口最多的城市。波士顿是美国东北部高等教育和医疗保健的中心,近年随着中美间经贸合作增加及赴美接受高等教育人数增加,中国与波士顿间航线市场需求也有所增加。海航选择二线城市的风险在于一旦中美间客流量波动或在淡季月份,二线城市航线首先面临经营压力大。
美国航空开通北京—达拉斯航线,达拉斯沃斯堡机场是美国航空最大的枢纽,2015年6月美国航空选择北京—达拉斯作为其787执飞的首条国际航线,足见该航线对美国航空的重要性。美国航空渴望吸引更多旅客通过其达拉斯枢纽前往南美。此外,2016年5月美国联合航空还将开通旧金山—西安航线。
2015年以来各公司加大中美航线数量后,中美间座位数显著增长,2015年11月较同期增加22%,双方市场份额各半。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美航线运力投放随市场需求的波动性也更加明显。
截至2016年2月底,还有9条经民航局公示的航线尚未开通,包括海航申请的上海浦东—天津—纽约肯尼迪与北京—拉斯维加斯航线,东航申请的上海浦东—芝加哥航线,厦航申请的福州—纽约与厦门—深圳—西雅图航线,川航申请的成都—济南—洛杉矶与成都—杭州—洛杉矶航线,国航申请的上海浦东—圣何塞航线,南航申请的沈阳—旧金山航线。其中南航的沈阳—旧金山航线与东航的上海浦东—芝加哥航线并未如期开通。由于中美航空运输协议中第一区域航线逐渐饱和,申请的多条航线涉及第二区域城市,这样的航线规划降低了申请航线的难度,但长期经营压力更大。
2015至今民航局公示赴美航线若全部开通,我国航空公司从北京、上海、广州赴美班次将接近达到中美间航空运输协定的限制,若中美仍未达成新的航空运输协议,我国航空公司将很难新开或加密现有航线。
2016年的“中美旅游年”双向旅游人次将争取突破500万人次,但客流的实际增速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从2015年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中美航空公司需在淡季或客流量波动期间适时调整运力。对于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对航空公司而言将更加关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