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道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19
阅读:79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耳道给药器。
背景技术:
2.耳结构可分成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在声音从自然环境中传送至人类大脑的过程中,人耳的三个部分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外耳是指能从人体外部看见的耳朵部分,即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中耳腔和听骨链组成。内耳位于颞骨岩部内,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3.耳朵得了病最容易受影响的就是大脑,大脑受损,进而影响全身,而在耳朵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为患处消毒上药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以往的治疗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用棉签为患者上药和清洗。但是对于耳道内患处较多的情况,棉签上药的面积也大,每一次上药完毕后都需要更换棉签,不能一次性将患处涂抹完毕。
4.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道给药器,其能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能够对一只耳朵内的患处一次上药完毕,使用较为轻松。
6.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耳道给药器,其中包括枪型主体、给药筒和给药尖头,所述枪型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把手部、连接条和头部套筒,两根所述连接条之间留有容纳所述给药筒的空腔,所述头部套筒设有内螺纹,所述给药筒的头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所述把手部设置有推杆和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齿轮,所述推杆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槽,所述把手部还设置有与所述电机联动的扳机开关,所述给药筒内设置有被所述推杆推动的活塞,所述给药筒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给药尖头可拆卸连接的端头,所述给药尖头设置朝上的给药管,所述给药管的出口安装有橡胶片,所述橡胶片设有若干出药口。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内窥镜,所述内窥镜电性连接有内窥探头,所述内窥探头与所述给药尖头固定连接,所述内窥探头的拍摄方向对准所述给药管。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内窥探头设置有与所述给药尖头连接的抱管夹。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推杆设置有抵接所述活塞的推板。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推板设置有锥台,所述活塞的中心设有容纳所述锥台的凹槽。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给药筒采用透明给药筒。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透明给药筒的表面设置刻度标识。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下面的连接条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握把。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道给药器主要由枪型主体、给药筒和给药尖头三部分组成,枪型主体用于推动药物前进,给药筒用于存储药物,给药尖头用于将药物排出。
17.使用时先将装好药物的给药筒放置于空腔内,螺旋拧紧,然后一手握住把手部,另一手握住握把,将耳道给药器稳定持握。握住把手部的手扣动扳机开关,让电机通电带动齿轮旋转,齿轮转动后带动推杆向左运动,推杆的推板抵接活塞,推动活塞的过程中将给药筒内的药物从左端的端头推出,药物从端头进入给药尖头里,再从给药尖头的给药管排出。排出时药物从橡胶片的出药口慢慢渗出,此时橡胶片由于自身的弹性和药物的挤压变成凸起的弧形面,方便对患处进行均匀涂抹。同时通过内窥镜可以清楚的找到耳朵内的患处,涂抹更加精确,使用也更加方便。使用时可以一次性将耳朵内的患处涂抹完毕,无需像棉签一样取出更换,使用非常轻松。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道给药器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给药筒的示意图(局部剖视示意);
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推杆和齿轮配合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和齿轮配合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部套筒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给药管的示意图。
25.图标:1-枪型主体,101-把手部,102-连接条,1021-空腔,103-头部套筒,1031-内螺纹,104-推杆,1041-齿槽,105-电机,106-齿轮,107-扳机开关,108-推板,1081-锥台,2-给药筒,201-外螺纹,202-活塞,2021-凹槽,203-端头,204-刻度标识,3-给药尖头,301-给药管,302-橡胶片,303-出药口,4-内窥镜,401-内窥探头,402-固定件,5-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26.实施例
27.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的一种耳道给药器,用于为耳朵上药,具体结构如下。
2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道给药器主要由枪型主体1、给药筒2和给药尖头3三部分组成,枪型主体1用于推动药物前进,给药筒2用于存储药物,给药尖头3用于将药物排出。
29.结合图1所示,枪型主体1的外形类似现有技术中“枪”的形状,主要由把手部101、连接条102和头部套筒103三部分组成,把手部101类似“枪”的把手,在把手部101的顶部安装一根水平穿过的推杆104,推杆104可以左右移动,在推杆104的左端固定一个圆盘状的推板108,当推杆104向左移动后,通过推板108可以推动其它物体。
30.进一步的,结合图1和图4所示,在把手部101的底部铰接有一个扳机开关107,在把手部10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05和齿轮106,电机105通过电线连接有触碰开关,触碰开关和
扳机开关107连接,当扳机开关107按下时,接触触碰开关,进而对电机105通电。电机105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伺服电机,齿轮106和电机10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105能够带动齿轮106旋转。
31.更进一步的,结合图1和图3所示,在推杆104的底部开设有齿槽1041,推杆104穿过把手部101的内部空腔,齿槽1041的齿和齿轮106的齿啮合,齿轮106正转或者反转后能够带动推杆104向右或者向左横移。
32.把手部101、连接条102和头部套筒103均可以选择金属材料(例如铝合金),具有强度高的优点,或者选择塑料材料(例如abs塑料)制造,具有成本低,耐腐蚀的优点。连接条102为两根直条,长度为10厘米至15厘米,如图1所示,两根连接条102的右端和把手部101固定连接,两根连接条102的左端和头部套筒103固定连接。两根连接条102之间留有容纳给药筒2的空腔1021,推杆104的左端也处于空腔1021的中间,方便作用于给药筒2。
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下面的一根连接条102还设置有握把5,握把5的顶部可以开设螺孔,在连接条102的底部可以安装螺柱,通过螺柱和螺孔的配合,实现连接条102和握把5,固定连接。握把5可以用手持握,增加持握的稳定性。
34.结合图1和图5所示,头部套筒103为圆筒状,并且头部套筒103的左端封闭便于挡住给药筒2的左端,头部套筒103的右端敞开便于给药筒2右端插入。结合图2和图5所示,在头部套筒103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1031,对应的给药筒2的左端外部开设有外螺纹201,给药筒2的左端插入头部套筒103时,旋转使外螺纹201和内螺纹1031啮合,方便给药筒2稳定固定在枪型主体1上面。
35.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给药筒2类似于现有技术的“注射筒”,是采用塑料材质制成的透明给药筒2,在给药筒2的外壁刻印有表示容积的刻度标识204,在给药筒2的内部安装一个活塞202。给药筒2的左端安装一个端头203,端头203和给药筒2的内部连通,同时端头203的左端和给药尖头3的右端螺纹连接,头部套筒103的左端面上开设供端头203伸出的孔。
36.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在活塞202的右端面的中心开设一个凹槽2021,在推板108的左端面安装一个锥台1081,锥台1081的大小形状和凹槽2021的大小形状相同。锥台1081能够轻松插入凹槽2021,方便活塞202和推板108对接,方便推杆104推动。
37.请参照图1和图6所示,给药尖头3的直径可以采取0.8毫米或者1毫米,方便伸入耳朵的内部。给药管301安装在给药尖头3的左端,并且给药管301竖直朝上,方便对准耳朵内的患处。给药管301和给药尖头3连通,给药管301的顶部端口安装有橡胶片302,橡胶片302覆盖给药管301的顶部端口,并且橡胶片30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的出药口303,用于慢慢渗出药物。
38.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耳道给药器还安装有内窥镜4,用于观测耳朵内部的情况和寻找耳道内的患处。内窥镜4为现有技术中的体内可视探测器材,包括有直径4毫米的内窥探头401,内窥探头401和内窥镜4的显示设备通过电线连接。固定件402可以选择胶带,通过固定件402可以将内窥探头401和给药尖头3固定连接,同时胶带也比较好剥离,方便拆卸。
39.本发明实施例的耳道给药器的实施原理如下:
40.使用时先将装好药物的给药筒2放置于空腔1021内,螺旋拧紧,然后一手握住把手
部101,另一手握住握把5,将耳道给药器稳定持握。握住把手部101的手扣动扳机开关107,让电机105通电带动齿轮106旋转,齿轮106转动后带动推杆104向左运动,推杆104的推板108抵接活塞202,锥台1081插入推板108的内部,推动活塞202的过程中将给药筒2内的药物从左端的端头203推出,药物从端头203进入给药尖头3里,再从给药尖头3的给药管301排出。排出时药物从橡胶片302的出药口303慢慢渗出,此时橡胶片302由于自身的弹性和药物的挤压变成凸起的弧形面,方便对患处进行均匀涂抹。同时通过内窥镜4可以清楚的找到耳朵内的患处,涂抹更加精确,使用也更加方便。
41.综上,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耳道给药器,使用时可以一次性将耳朵内的患处涂抹完毕,无需像棉签一样取出更换,使用非常轻松。
42.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耳道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枪型主体、给药筒和给药尖头,所述枪型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把手部、连接条和头部套筒,两根所述连接条之间留有容纳所述给药筒的空腔,所述头部套筒设有内螺纹,所述给药筒的头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所述把手部设置有推杆和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齿轮,所述推杆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槽,所述把手部还设置有与所述电机联动的扳机开关,所述给药筒内设置有被所述推杆推动的活塞,所述给药筒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给药尖头可拆卸连接的端头,所述给药尖头设置朝上的给药管,所述给药管的出口安装有橡胶片,所述橡胶片设有若干出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道给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窥镜,所述内窥镜电性连接有内窥探头,所述内窥探头与所述给药尖头固定连接,所述内窥探头的拍摄方向对准所述给药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道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探头设置有与所述给药尖头连接的抱管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道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设置有抵接所述活塞的推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道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设置有锥台,所述活塞的中心设有容纳所述锥台的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道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筒采用透明给药筒。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道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给药筒的表面设置刻度标识。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耳道给药器,其特征在于,下面所述连接条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握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耳道给药器,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枪型主体、给药筒和给药尖头,枪型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把手部、连接条和头部套筒,头部套筒设有内螺纹,给药筒的头部设有与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把手部设置有推杆和电机,电机连接有齿轮,推杆的底部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槽,把手部还设置有与电机联动的扳机开关,给药筒内设置有被推杆推动的活塞,给药筒的端部设置有与给药尖头可拆卸连接的端头,给药尖头设置朝上的给药管,给药管的出口安装有橡胶片,橡胶片设有若干出药口的技术方案,能够对一只耳朵内的患处一次上药完毕,使用较为轻松。并通过内窥镜对准患处精准涂抹,使用较为方便。使用较为方便。使用较为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3/7/1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养猪场猪舍饲料槽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汽车车身烤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