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航通勤与低空游:如何实现安全市场双丰收

资讯 12-20 阅读:546 评论:0

  由通航资源网主办的2016通航发展峰会于11月2日上午在珠海航展圆满落幕。峰会特设三个涉及“通航安全”的圆桌讨论主题,分别为:通航区域经济及安全体;飞行安全和通航安全产业链;安全保障通航通勤和低空游。

  通用航空已经由原来的专业飞行、任务飞行逐步面向具有社会化服务和个体需求的一种航空市场,通勤和低空游是通用航空的新业务形态。在今年出台的《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一要培育通用航空市场,强化通用航空交通服务功能。二要加快通用机场建设,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覆盖50%以上的5A级旅游景区。

  随着通航离公众越来越近,安全问题也更加凸显,2016年至今已发生16起安全事故,涉及低空游览的占到了3成,这已经不是影响单体企业,而是对整个产业的打击。确保通用航空安全有序飞行,才能树立公众对通航的信心。

  图:目前,国内共有133条低空游航线。

  莅临2016通航发展峰会座谈的三位嘉宾将与大家一起分享低空领域探索的经验,以及如何树立公众消费信心?如何在市场与飞行安全中取得健康有序发展?

  座谈主题:安全保障通航通勤和低空游

  主持人:

  翼趣航空总经理 李仙勇

  讨论嘉宾:

  北京首航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运启骥

  星雅航空规划部总经理 祝子霖

  南航珠海直升机运运行指挥部经理 吉文华

  李仙勇:首航直升机很早就在做低空旅游,而且一直保持着安全运营的状态,飞行量还不少。在目前的通航环境下能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请运总跟大家分享一下,首航直升机是如何做到既有低空旅游的运行效益,又能保证安全飞行的?

  运启骥:首航直升机在2011年成立之后就开展低空旅游,北到东北,南到海南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低空游项目。低空游项目的开展,给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于安全方面,我觉得有一个前提,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个前提就是:通航企业的经营者、拥有者,要知道自己企业的经营宗旨是什么。首先是安全,其次是发展。首航直升机是海航集团旗下的企业,经营者基本上都是从海南航空121公司进来的,从121这个体系过来以后,我们对规章、标准、人员资格、培训这些方面非常的关注。在企业运营的整个链条中,我们对这些要素能够做到有效的把控,这就是我们做任何通航业务的前提,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良性、安全、健康地运行。

  三个方面的工作:飞行、景区合作方和乘客。

  飞行方面,公司对于各种作业制定了完全和作业相关的SOP(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标准操作程序)。SOP把和作业相关的所有内容涵盖在内,包括:飞行员的飞行要求、飞机的维护要求、运行控制部门的支援、天气放行、景区的软硬件设施、旅客的安排等等各个方面。把它建立起来,然后在运行实践中不断的去检验,完善。让参与低空旅游的运行人员都明白应该怎么去做,就能够实现安全飞行。其次我们还非常关注飞行员的自身能力和资质,对其总经历时间和机型时间有明确的要求。

  景区合作方面:不同的景区的合作模式是不一样的,景区合作方可能会在成本、效率、效益上有不同的要求。但需要把握一点,低空游项目必须在安全可控的情况下开展。景区方提出硬件设施的要求,但公司SOP里面也有关于机库、停机坪、旅客等待室等这些方面的量化标准,这就要求合作方去实现。公司要去解决这其中的矛盾,这样的飞行合作可能持续一年、两年,不能急功近利,挣一个月的钱就走了,会给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乘客方面:绝大部分乘客都是第一次进行低空飞行,对于直升机观光比较陌生,从购票、等待开始,我们的安全宣讲、安全事项等工作要做的很细致。上飞机以后,工作人员要给乘客系上安全带,飞行过程中,讲解员也要对游客的行为有一定的监控,保证游客不会随意移动造成轻型飞机的重心改变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提前预案、做好准备,才不会造成安全隐患。

  综合以上,有了这个大的前提,公司在经营的时候以安全运行为先导,做好三个方面的细致工作,低空旅游还是很有安全保障的。

  李仙勇:运总所涉及的项目跟景区是密切相连的,但是低空游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城市低空游览。在大城市搞低空游览是非常困难的,星雅航空却在珠三角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当时广州、深圳、珠海这种乘机飞行网络的概念想法是怎么来的,现在运行情况怎么样,未来打算怎么样发展?

  祝子霖:大家都知道,现在通用航空发展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办法降低成本。广深珠低空航线开通前是租赁了南航珠直停在九洲机场的飞机。从九洲到深圳再到广州、珠海,这个期间产生的调机成本,如果分摊到每一位乘客的话,很难能控制住票价。当时我们也在做探索,尝试跟携程合作,帮我们做线上分销机票。但问题就是,搜索框输入广州只会出现广州白云机场,并不会出现深圳卓越(起降点),也不会出现珠海九洲机场,这是很尴尬的问题。我们只能把它变成地面旅游服务来售票。其实当天只飞了一班,大部分都是媒体,包括一些特邀的嘉宾,直到现在事实上我们是没有飞过的。

  事后总结中,我们也发现非常多的隐患。

  首先,万一台风来袭,在楼顶作业就存在很大的风险和隐患。同时,如果油量不够,你能在楼体进行补油吗?再次,珠三角地区寸土寸金,在跟政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时,在衡量单位GDP的情况下,我们说要建一个通航机场,怎么把飞行服务站的理念灌输给政府?政府会给我们提出问题,你这个创收有多少?这是我们通航人觉得非常尴尬的问题。

  其实运营低空旅游,就是偏远的地方不好做,在市内的很难飞出去。《空中游览》咨询通告出台后,市内的空中游览某种程度就是给我们划了一个死的叉。我们报的话只能是以飞行体验或者空中广告的模式进行。走到今天,对于星雅来说,我们很努力在布局市场跟营销模式,希望能把整个通航的保障环境做扎实。目前,我们也正在地面布点,包括现在深圳湾1号,广州越秀的的几个点。以飞行服务站的概念,不光是做到楼顶,还要做到地面,建设储油设施,这样的话才能降低成本,有效的打通飞行链条。目前我们也在跟中航信、携程不停的完善这个体系。

  李仙勇:祝总刚才跟我们分享了广深珠低空航线运营中的很多的辛酸和曲折,这个是做每一个空中游览项目必然经历的,特别是做城市的。珠海有百岛之市的资源优势,南航珠直一直做海岛游,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以前没有人干,请吉总给我们介绍一下直升机海岛游的情况,怎么才能够让通勤跟低空游览的业态为更多人提供服务?

  吉文华:在这里我首先想说一点,刚才领导、嘉宾也讲现在安全问题其实很不乐观。但是我给大家带点正能量:运行是可控的,安全是可控的。把项目运营好是可以保障安全的。南航珠直从1998年到目前18年,公司基本上没什么大的事情,安全这一块得到了保障。怎么做才能安全呢?怎么进行运行保障呢?

  第一、规章和程序很重要。很多人觉得建一个厂生产飞机,买几架飞机就把它运营起来,就想看到钱流进来了。但必须重视运行,这是基础。从SOP、各种的操作手册,到运行程序、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这些都相当重要。

  第二、执行力,就是你要执行好。我最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很多东西在国外执行的挺好。但我们执行的不如人家好。中国人有个特点,我们喜欢走弯路。我这样做也行,我也保障了安全,但是你不知道,你做了五次以后,十次以后,你随时可能就会出事,就是因为你没有按照规章要求来做,这是执行力上的问题。

  第三、最后要做文化。在企业里安全文化相当重要,因为我们公司跟外面的企业合作很多。我们的服务对象很多就是国际一流的公司,他们的安全文化确实做的好。好在哪里?我就讲厦门某公司,他们写了九条规章,其中一条,乘车要系安全带。只要是有他的员工没系安全带被报告,这个员工就会被开除,这么简单的事,就可以开除你。所以文化很重要,在整个企业内形成一种安全文化,从今天开始飞行、机务运控全面把关。

  图:2016年国内发生16起通航事故。通航资源网制图。

  李仙勇:我们行业里也有很多通航企业在非常靠谱地做每一件事情,但是有的时候也抵挡不住安全事故的影响,去年、今年事故率较高,我们如何重塑公众对通航消费的信心?如何在市场与飞行安全中取得健康有序发展?

  运启骥:公众信心确实在今年一系列的事故面前受到了很大打击,我想我们可以做这么几件事:一是通航企业本身的变化,让大众看到还是有能够保障安全的这样企业在运营低空游项目。另一方面,要通过一些渠道和媒体去传播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乘客该了解选择什么样的公司,可以观察服务过程是不是规范。大浪淘沙的过程,最后留下来的可能就是能够真的能在这个行业里面做出一番作为的企业。

  祝子霖:我们一直在做规划方面工作,在我们看来产品本身比较重要。像东京的、新西兰、大堡礁、科罗拉多大峡谷等地比较成功的低空游项目,产品本身就很具有不可替代性。东京低空游项目做的就特别好,因为日本人做事情比较细致,他开发的周边产品特别多,国内这个行业毕竟刚刚起来,所以一切都显得挺粗糙的。再说回公司主场深圳,消费人群以年轻人为主,并且有山海结合,深圳还有一个大鹏半岛比较漂亮。未来星雅航空还会坚持下去,一直想办法多开一些线,打造它的特色,同时我们也会学习一些国外的经验,开发一些好的周边项目。附加价值多的话,吸引度也会提高。

  吉文华:首先还是通航的企业自立,把安全和效益的关系摆正。安全是大于效益的,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还有刚才说的正能量的宣传,这个很好,赚了很多钱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酒很香,巷子很深,不知道。当谁家坠机的话马上就知道了,今天要是哪里摔下去马上就知道了。作为企业也好,媒体也好,应该多宣传正能量,宣传好的、运营成功的、安全有保障的。如果说我们安全的记录,或者都比较好,公众就会慢慢接受这个。

  我们国家的通航要发展,要靠下一代,要靠年轻人。让年轻人喜欢通航,热爱通航,那么我们国家的通航就有希望,我们国家的航空就有发展。

  (本文根据2016通航发展峰会座谈三:安全保障通航通勤和低空游嘉宾演讲整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