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干水份 看现在国内的通航产业发展趋势

资讯 12-20 阅读:357 评论:0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转型和利好政策的释放,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不惜斥巨资兴建通航产业园、申建机场、引进飞机生产线、组建通航公司。几年过去了,回头一看,却发现成规模、有盈利的项目和企业却是少之又少。通航产业现状到底如何?

  2015年10月,民航局通航处处长靳军号向外界透露: 国内共有通用航空企业268家,在册通用航空器达2210架。作为行政管理机构,按理说,这个数字应该是较为准确的数字。但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从2013年的1519架到2014年的1798架,直至2015年的2210架(截止10月份),航空器数量增加了45.5%,但行业年度飞行时间增长率却连续在14%左右的低位徘徊。

  在民航局飞标司即将发布的《2015年通用和小型运输运行概况》中,有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底,国内实际在运行的通用及小型运输航空公司仅有200家,航空器1434架。在这200家公司中,34家年度飞行时间无法获知,92家年度飞行时间为0小时,15家年度飞行时间为0~100小时,19家年度飞行时间为100~500小时,24家年度飞行时间为500~1000小时,16家年度飞行时间为1000~10000小时。

  通过挤水份就会发现,在这268家通航企业中,除去正在筹建的和停止运行的,46%的通航公司在2015年当中所属航空器连一次都没飞过,换句话说,也就是目前国内可正常运行的通航公司不到70多家,而且这其中年度飞行时间较多的大多是小型运输航空公司(公务机)。

  从经验看,通用航空是一个高投入、高技术要求、投资回报周期长的行业,因此,投资通航,风险很高。

  首先是政策风险。通航产业的发展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息息相关,如果没有政府在财、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没有政府统一协调,仅靠通航企业是很难支撑维系的。

  其次是土地资源风险。目前我国通航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兴建通航产业园、航空小镇和通航机场,土地资源需求较大。再加上有一些企业进入通航目的不纯,以投资通航之名行“圈地”之实,导致通航企业获取土地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

  再次是人才技术风险。通航产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体系不够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投资通航,不能一味只看到美好前景,人才技术的问题得不到缓解,未来发展中的风险可想而知。

  最后是市场风险。通航产业最大的风险也是市场风险。通航企业在成立之初就应该弄清楚这个市场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市场需求有多大。很多企业张口就是“年产几百架”,试问这些飞机都能卖的出去吗?据统计,全球一年需求的小型飞机也仅有1000多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