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疏散时 如何说服乘客丢下行李让航司头痛

资讯 12-20 阅读:187 评论:0

  据彭博社报道,近日,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NTSB)针对2016年10月28日美国航空383次航班事故以及混乱的乘客疏散,举行了一次调查听证会。调查显示,在紧急疏散过程中,机上乘客不听乘务员指令执意将行李带下飞机,严重耽误了疏散时间和进程。该次事故中,飞机被毁,20多名乘客受伤。

  自2015年以来,NTSB还调查了另外三起延缓乘客离机的航班事故,主要原因就是乘客带行李下飞机。

  NTSB就听证会的结果总结称,美国监管机构“减少这种潜在安全危害的举措不力”。NTSB近20年前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乘客带行李下机是紧急疏散中最大的障碍,它呼吁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寻找更好的方式以防止这种问题的发生。

  这种问题让监管机构十分头疼,因为这涉及人类行为,极难改正。目前提出的解决方法包括:加强航前安全指导,增加乘务员的培训,安装在紧急状况中可自动上锁的行李架。

  数家航空公司及数个工会也呼吁监管机构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美国航空在提交给NTSB的文件中称:“不遵守安全指令的乘客延缓了疏散进程,而他们带的行李有可能把塑胶救生滑道扎破或扎漏气,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巨大风险,因此这个问题需要更多行业关注。”达美航空表示一些航空公司(包括美国外的航司)已经开始讨论这个问题。

  在NTSB任职28年的调查员诺拉·马歇尔(Nora Marshal)说:“这真的太难理解了。我觉得如果能看到火焰,乘客们可能更愿意放弃行李财物。但紧急情况中人们基本看不到明火。”她表示,在自己任职期间,NTSB调查的大多数紧急疏散中都至少有一部分乘客试图带行李下飞机。

  逃生不忘带行李的问题是无国界的。2016年8月3日阿联酋航空的一架飞机紧急降落撞上跑道,机上的客舱监控视频显示,尽管有名乘务员大喊“什么都别拿!”,但乘客们还是纷纷打开行李架取行李。英国民航局在2015年发布的一项安全公告中也提及类似问题,并呼吁航空公司在航前播报更多严厉的警告同时加强对乘务员的培训。

  NTSB在2000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36名经历过紧急疏散的乘务员在采访中表示乘客带行李是疏散中最大的阻碍;而419名经历过紧急疏散的乘客中有208名承认试图带行李下飞机。

  FA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提升乘客在疏散中扔掉行李的安全意识,并在各种度假公告、新闻发布会和提供旅行建议的网站上传播这一信息。目前其正在评估NTSB的研究发现以及建议。

  空乘协会(AFA-CWA)工会主席萨拉·尼尔逊(Sara Nelson)说:“这是个大问题。在过去十年里,我知道的每次疏散中都有乘客非要带行李下飞机。”在航前播报中,一些航司要求乘务员提醒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下不要取行李,但有些乘客仍然不听。该工会呼吁整个航空业通力合作与航司、工作人员、机场和FAA一同寻找解决方案。

  美航飞行员联合协会(APA)表示支持监管机构持续加强登机行李的尺寸和重量的规定,限制可带上飞机的行李数量同时提升乘客的安全意识。APA发言人塔杰尔(Dennis Tajer)表示,此前不断出现乘客在疏散中执意带行李下机的事实表明,当前提升乘客安全意识的系统不管用。他说:“这事关生死,不能容许乘客违反安全指令,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严肃对待。”

  前NTSB工作人员黑令(Richard Healing)表示,航司和监管机构应该寻找一种技术性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试图改变人类行为,因为不确定性太多了。他说:FAA可以考虑要求航司安装在紧急情况下自动上锁的行李架,这样乘客就不能取行李了。但航司及其他相关方可能不愿支付这项技术的成本。

  但此前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为带走身外之物而延缓紧急疏散可能会让乘客失去生命。

  美航383次航班的乘客疏散流程可谓问题百出、混乱不已,而机上7名乘务员都告诉调查者发现有乘客在疏散过程中紧抓着各种大包小包。乘务员克里斯蒂娜(Christina Katz)说:“必须有措施应对乘客执意带行李离机的情况。当时有名乘客把包举到头顶在右侧过道跑,后面一个乘务员试图把他的包拿走,那名乘客紧抓着包一直大喊‘我要把包带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