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组合件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16 阅读:58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组合件。


背景技术:

2.码头集装箱车、平板车和低速载重车等货运车辆的载重量大、范围较小、且行驶速度较低,需要拆分保证车轮与轮轴之间的轴承的润滑性能,以降低轴承的摩擦系数,以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目前,载重车辆的车轮轴承大量采用双轴承结构,由于辐板的限制,用于添加润滑脂的加油孔均设置在轴承的外侧,加入的润滑脂需要经过其中一个轴承才能到达另一个轴承出,远离加油孔的轴承的润滑脂供应受到影响,导致远离加油孔的轴承的磨损要更严重,使得两个轴承的磨损程度不同,但在更换轴承时,需要对两个轴承同时更换,提高了车辆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轮组合件,其包括一轮轴和两个转动自如地分别安装在轮轴两端的车轮,每一车轮均包括一轴套和套设在该轴套外侧的轮辋,轴套和轮辋同轴设置、且沿径向间隔设置,轮辋经辐板连接在轴套上;轴套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该轴套的内周面上形成有第一孔肩和第二孔肩,其中第一孔肩朝向第一端部,第二孔肩朝向第二端部;
4.轮轴具有一中间段,在该中间段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均一体形成有一连接部,每一连接部均包括顺次连接为一体的内轴颈、颈间部和外轴颈,其中内轴颈位于颈间部朝向中间段的一侧,外轴颈位于颈间部背离中间段的一侧,在中间段上沿径向开设有一轴孔;
5.两个连接部分别插入到一车轮的轴套内,且使第一端部朝向中间段,第一轴承套设在内轴颈上,且第一轴承的外圈抵靠在内孔肩上;第二轴承套设在外轴颈上,且第二轴承的外圈抵压在外孔肩上;在轴套的内腔中,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的空间形成一润滑腔,在该润滑腔内填充有润滑脂;在轴套对应润滑腔的区域内开设有一进油孔,该进油孔连通润滑腔的内外,润滑脂能够经该进油孔充入到润滑腔。
6.本技术中,采用了双车轮设计,提高了轮轴组合件的承载能力,车轮组合件能够经轮轴上的轴孔安装到滚轮车架的后桥平衡梁上,车辆的载荷能够均匀地传递到各轮胎上。在目前双轮胎设计是将两个轮胎抵靠在一起,由于车轴在压力下产生弯曲,使得外侧轮胎向上翘起,内侧轮胎受到更大的压力,相对于外侧轮胎,内侧轮胎的寿命相对较短,在更换轮胎时,需要将两个轮胎同时更换,提高了车辆的维护成本。本技术中,车辆的载荷点位于两个轮胎之间,使得两个轮胎所受到的压力相同,其使用寿命趋向于一致,有利于降低车辆的维护成本。
7.本技术中,将进油孔设置在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润滑腔内的润滑脂充盈且均衡,补充的新鲜润滑脂能够均匀地到达两个轴承处,两个轴承所用润滑脂的质量相同,均能够保证良好的润滑性能,使得两个轴承的使用寿命趋向于一致。
8.具体地,为保证车轮的强度,同一车轮的轴套和轮辋之间设置有两块辐板,该两块辐板沿轴向间隔设置,在轴向方向上,进油孔位于同一车轮的两块辐板之间,进油管的一端贯穿一辐板后、密封地连接到进油孔上。该设计还能够方便地将润滑脂补充到润滑腔内。
9.进一步,为使新鲜润滑脂均匀地供给给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在轴向方向上,进油孔位于同一车轮的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之间的中间位置。
10.具体地,该轮辋的外周面为一光滑的圆柱面,在轮辋的轴向方向的两侧不设置轮缘。取消凸缘后,当轮胎受压变形时,能够自由地向外扩张,不会受到凸缘的剪切作用,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由于安装本技术的车辆均为慢速车辆,车速一般不超过10km/h,取消凸缘后,不会导致轮胎在长期使用后脱离轮辋。本技术中,采用整体过盈压配方式来安装轮胎,保证了轮胎与轮辋之间的紧密连接。
11.进一步,为便于安装定位辐板,在轴套的外周面的中间部沿径向向外突出后、形成为一呈环形的外凸台,外凸台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一限位台阶面,同一车轮的两块辐板分别抵压在一个限位台阶面上。利用限位台阶面,使得各车轮的两块辐板之间的距离相同,保证了各车轮的质量均一性。
12.进一步,在每一内轴颈与中间段之间均形成有一轴肩,每一外轴颈背离中间段的一端均形成为轴头,该第一轴承的外圈经一钢质密封圈地抵压在轴肩上,在钢质密封圈与第一轴承的外圈之间垫设有一o型橡胶圈;锁紧螺母旋拧在该轴头上,锁紧螺母经一挡圈抵压在第二轴承的内圈上,将第二轴承的外圈紧密地抵压在外孔肩上,同时使第一轴承的外圈经钢质密封圈紧密地抵压在轴肩上。由于第一轴承的外圈经钢质密封圈紧密地抵压在轴肩上,以封闭润滑腔的内侧,避免了外部灰尘或异物经轴套的第一端部进入到润滑脂内,影响第一轴承的正常运转。利用氟硅橡胶o型圈能够有效地将钢质密封圈与第一轴承的外圈之间缝隙进行封闭,提高润滑腔的内侧密封性。
13.进一步,为避免外部灰尘或异物经由轴套的第二端部进入到润滑脂内,影响第二轴承的正常运转,在每一轴套背离另一轴套的一端上均安装有一端盖,端盖经纸垫密封地安装在轴套上。该设计使得轴套的第二端部形成封闭状。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参阅图1-图3,一种车轮组合件,其包括一轮轴30和两个转动自如地分别安装在轮轴两端的车轮20,每一车轮20均包括一轴套21和套设在该轴套外侧的轮辋23,轴套和轮辋同轴设置、且沿径向间隔设置,轮辋23经辐板22连接在轴套21上。该轮辋的外周面231为一光滑的圆柱面,在轮辋的轴向方向的两侧不设置轮缘。本实施例中的轮辋用于安装实心橡胶轮胎,并采用整体过盈压配方式将实心橡胶轮胎安装在轮辋上。
18.本实施例中,同一车轮的轴套21和轮辋23之间设置有两块辐板22,该两块辐板沿轴向间隔设置。在轴套的外周面的中间部设置有一外凸台,该外凸台由轴套的外周面沿径
向向外突出而形成,外凸台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一限位台阶面214,两个辐板分别由轴套的两端套设在轴套上,且每一辐板的径向内端抵压在一限位台阶面214上。辐板的径向外端焊接在轮辋的内周面上,辐板的径向内端焊接在轴套的外周面上。
19.轴套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为第一端部216和第二端部217,在该轴套的内周面上具有一沿径向向内突出的内凸台218,在轴套的内腔中,该内凸台218相背的两侧分别形成为第一轴承腔41和第二轴承腔42,其中第一轴承腔41朝向第一端部,第二轴承腔42朝向第二端部。
20.第一轴承腔41与内凸台218之间形成一内孔肩211,第二轴承腔42与内凸台之间形成一外孔肩212,使得第一孔肩朝向第一端部,第二孔肩朝向第二端部。该内孔肩211与外孔肩212均为一台阶面。
21.轮轴30具有一中间段31,在该中间段31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均一体形成有一连接部32,每一连接部32均包括顺次连接为一体的内轴颈321、颈间部322和外轴颈323,其中内轴颈321位于颈间部322朝向中间段31的一侧,外轴颈323位于颈间部322背离中间段31的一侧。在中间段31上沿径向开设有一轴孔39。在每一内轴颈321与中间部31之间均形成有一轴肩311,每一外轴颈323背离中间部31的一端均形成有轴头34,在轴头上设置有外螺纹341和一销孔35,该销孔沿轴头的径向贯穿轴头的外周面。
22.两个连接部32分别插入到一车轮的轴套21内,且使第一端部朝向中间段,第一轴承1套设在内轴颈321上,第一轴承1伸入到第一轴承腔41内,该第一轴承的外圈的朝向中间段的一侧经一钢质密封圈3抵压在轴肩311上,在钢质密封圈3与第一轴承的外圈之间垫设有一o型橡胶圈4,本实施例中,该o型橡胶圈为氟硅材质,以保证第一轴承的外圈与钢质密封圈之间的密封性。钢质密封圈3采用q345b钢材生产。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腔41朝向中间部的一端沿径向向外扩张后、形成一垫片腔43,该垫片腔与第一轴承腔41之间的台阶面形成一抵靠面215,钢质密封圈3伸入到该垫片腔43内,并抵压在抵靠面上。第一轴承的外圈背离中间段的一侧抵靠在内孔肩211上。
23.第二轴承2套设在外轴颈323上,且第二轴承的外圈抵压在外孔肩212上。在轴套的内腔中,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的空间形成一润滑腔219,在该润滑腔219内填充有润滑脂。在轴套21对应润滑腔的区域内开设有一进油孔24,该进油孔连通润滑腔的内外,润滑脂能够经该进油孔充入到润滑腔内。
24.在轴向方向上,进油孔24位于同一车轮的两块辐板之间,进油管25的两端分别形成为进油端251和出油端,该出油端伸入到进油孔内、并焊接在轴套上,使得出油端密封地连接在进油孔24上,并在该出油端安装有一油嘴26,该进油端朝背离中间段的方向延伸、并贯穿背离中间段的辐板。在轴向方向上,进油孔位于同一车轮的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之间的中间位置。
25.锁紧螺母11旋拧在该轴头34的外螺纹上,挡圈13位于锁紧螺母11与第二轴承之间,挡圈13抵压在第二轴承的内圈上,拧紧锁紧螺母,能够使挡圈13紧密地抵压在第二轴承的内圈上,并使第二轴承的外圈紧密地抵压在外孔肩上。在锁紧螺母的挤压下,第一轴承的外圈经钢质密封圈3紧密地抵压在轴肩上。
26.在每一轴套背离另一轴套的一端的端面上均开设有螺栓孔213,螺栓9旋拧在该螺旋孔213内,将端盖8安装在轴套的端面上,在端盖8与轴套的端面之间垫设有纸垫14,使得
端盖经纸垫密封地安装在轴套上。本实施例中,纸垫14采用铜版纸制成。

技术特征:
1.车轮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轮轴和两个转动自如地分别安装在轮轴两端的车轮,每一车轮均包括一轴套和套设在该轴套外侧的轮辋,轴套和轮辋同轴设置、且沿径向间隔设置,轮辋经辐板连接在轴套上;轴套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该轴套的内周面上形成有第一孔肩和第二孔肩,其中第一孔肩朝向第一端部,第二孔肩朝向第二端部;轮轴具有一中间段,在该中间段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均一体形成有一连接部,每一连接部均包括顺次连接为一体的内轴颈、颈间部和外轴颈,其中内轴颈位于颈间部朝向中间段的一侧,外轴颈位于颈间部背离中间段的一侧,在中间段上沿径向开设有一轴孔;两个连接部分别插入到一车轮的轴套内,且使第一端部朝向中间段,第一轴承套设在内轴颈上,且第一轴承的外圈抵靠在内孔肩上;第二轴承套设在外轴颈上,且第二轴承的外圈抵压在外孔肩上;在轴套的内腔中,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的空间形成一润滑腔,在该润滑腔内填充有润滑脂;在轴套对应润滑腔的区域内开设有一进油孔,该进油孔连通润滑腔的内外,润滑脂能够经该进油孔充入到润滑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同一车轮的轴套和轮辋之间设置有两块辐板,该两块辐板沿轴向间隔设置,在轴向方向上,进油孔位于同一车轮的两块辐板之间,进油管的一端贯穿一辐板后、密封地连接到进油孔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在轴向方向上,进油孔位于同一车轮的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之间的中间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组合件,其特征在于,该轮辋的外周面为一光滑的圆柱面,在轮辋的轴向方向的两侧不设置轮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在轴套的外周面的中间部沿径向向外突出后、形成为一呈环形的外凸台,外凸台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一限位台阶面,同一车轮的两块辐板分别抵压在一个限位台阶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在每一内轴颈与中间段之间均形成有一轴肩,每一外轴颈背离中间段的一端均形成为轴头,该第一轴承的外圈经一钢质密封圈地抵压在轴肩上,在钢质密封圈与第一轴承的外圈之间垫设有一o型橡胶圈;锁紧螺母旋拧在该轴头上,锁紧螺母经一挡圈抵压在第二轴承的内圈上,将第二轴承的外圈紧密地抵压在外孔肩上,同时使第一轴承的外圈经钢质密封圈紧密地抵压在轴肩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在每一轴套背离另一轴套的一端上均安装有一端盖,端盖经纸垫密封地安装在轴套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轮组合件,其包括一轮轴和两个转动自如地分别安装在轮轴两端的车轮,每一车轮均包括一轴套和套设在该轴套外侧的轮辋,轮轴具有一中间段,在该中间段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均一体形成有一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插入到一车轮的轴套内,在每个连接部上均套设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之间的空间形成一润滑腔,在该润滑腔内填充有润滑脂;在轴套对应润滑腔的区域内开设有一进油孔,该进油孔连通润滑腔的内外,润滑脂能够经该进油孔充入到润滑腔。本申请中,采用了双车轮设计,提高了轮轴组合件的承载能力,进油孔设置在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润滑腔内的润滑脂充盈且均衡,使得轴承的使用寿命趋向于一致。得轴承的使用寿命趋向于一致。得轴承的使用寿命趋向于一致。


技术研发人员:沈锦铎 刘军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钦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3/7/14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