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37

这是一种双发(动力)中短程运输机,由波音公司制造,被称为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民航客机,也是民航行业最大的飞机家族,所有波音737系列机型已经获得了6000多个订单,而在民航史上,其他任何一种机型都无法取得如此巨大的销量。得到德国汉莎航空公司10架初始订单后,波音737于1964年5月开始研制,采用了波音707/727的机头和机身横截面,1967年4月试飞原型机,12月取得适航证书,1968年2月投入运行。
波音737系列为中短程双发喷气飞机,根据项目的启动时间和技术的先进程度,可分为传统型737和新一代737。737型飞机包括737-100/200/300/400/500,新一代的737-600/700/800/900。现在,传统型737型(2012年3月)已经停产。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价格,波音737在设计时尽可能多地采用了波音727的零部件和装配件。引擎短舱安装在35%半翼展处,发动机短舱虽然离地较近,但根据起落时前轮扬扬物流线分析,外来物不易进入引擎进气口。机体采用铝合金半硬壳结构。不同于以往的波音飞机,机身蒙皮内粘结有格状加强板,每一排连接件上的蒙皮都是两层,以改善机身的疲劳特性,形成格状止裂带,用这种止裂带来限制可能出现的裂纹扩展。起落架采用液压可收放的前三点式,安全可靠地在紧急情况下自动放下。翼前板和后板下方为前后货舱。从设计之初,波音737就建立了仅需副驾驶和副驾驶两人制的驾驶舱操作模式。
波音737的翼型为悬臂下单翼。因其航程短、巡航速度小、高度小,采用了大翼载(500公斤/米2)和较小的后掠角。引擎短舱内侧为克鲁格前缘,外侧为3节前缘缝线。三缝后缘铝合金蜂窝式襟翼。副翼和扰流板控制着飞机的滚动运动。外扰流片也可以作为减速片使用。翼型采用防扭盒型结构,防铝合金损伤。采用连续的上、下椽条、腹板和加固件进行连接。上下蒙皮由机翼根部向机翼尖部连续加工,变厚度蒙皮,铆接桁条。玻璃钢结构广泛应用于尾舵、方向舵、升降舵等部位。卓越的机翼设计使得波音737适合短跑道起飞和降落,具有极好的高空巡航能力。
新型737机翼的设计运用了新的先进技术,机翼弦长(宽度)均增加了20英寸(50厘米),翼展(长度)增加了16英尺(5米)。整个翼面面积增加25%,既增加了载油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这都有利于延长航程。每一载油增加30%。除了737-600以外,其他机翼均可选择增加尖翼。
在新一代的737客机交付使用的头两年,其平均送机可靠率为99.7%,全球所有737机队的平均送机可靠率为99.2%,是该行业中最高的。在过去十年间,波音737飞机的安全记录是全球喷气机机队的两倍,而在这十年间,737飞机的安全记录则是其他机型的三倍。结果显示,737是最安全的飞机。波音737在2000年1月成为历史上第一架累计飞行时间超过1亿小时的飞机。全新一代737采用波音777设计,新一代波音737的弧形顶棚更加光滑,提升了整个客舱环境。拥有全数字化的驾驶舱,仪表板采用了最新的大型显示屏,灵活的内部结构使波音737-300/-400/-500座舱能够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内将其应用到波音737-600/-700/-800/-900上,从而使航空公司能够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将其客舱布局从公务舱的5排改为6排,从而方便了客舱布局的转换。波音737系列飞机为航空公司用户提供了行业中最高的通用机型。4款新型机型中,98%的机身部件通用,95%-100%的地面支援设备通用,100%的发动机通用。全新一代737与传统型737之间具有通用性,机组人员具有同等驾驶资格,在零备件、地面支援设备和地面操作方面也具有通用性。这样可以为航空公司节省很多。传统型737的使用者订购的737新一代737订单中有近60%来自该公司,这证明该公司肯定了737和737传统型之间的通用性。
B737-100
基础型JT8D-7或-9低涵道比涡喷发动机,只生产了30架。1967年4月9日首飞,1968年2月交付德国汉莎航空使用,典型的全经济舱布局,100人载客。这款机型目前已经全部退出商业运营。
B737-200
这是一款100加长机身;在机身上加长1.8米,在气动方面进行了改进,同时增加了反推装置,修改了襟翼等,1967年8月8日首飞,同年12月,交付美国联合航空使用,到1988年8月,B737-200系列(包括19架军用型T-43)已全部停产,根据使用重量,共生产出1114架JT8D-9至JT8D-17系列发动机。旅客115~130人。
B737-300
按标准型设计,200型机身增加2.64米(机翼前部增加1.12米,机翼后部增加1.52米),标准型机身增加128人载客,高密度型(间隔30英寸)增加149人,该机型于1981年3月正式开始研制,1983年中开始总装,1984年1月首批样机出厂,同年2月24日首次试飞,11月28日首次交付合众国航空公司使用。
B737-400
机翼前部加长1.83米,后部加长1.22米,后部加长3.05米,机翼后部加长3.05米,机翼后部加长3.05米,机翼后部加长3.05米,加强了机翼和起落架,因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54885千克。在收到美国皮特蒙德航空公司25架飞机的订单后,标准双舱布局载客146人,全经济舱159人,高密度布局载客188人,开始生产,于1988年2月23日首飞,10月交付使用。
B737-500
型号为300型,为更充分地占有100至150架中短程客机的不同等级,波音公司于1987年5月20日宣布发展737-500型。737-300型机身缩短6.7米,标准两舱布局载客量108人,高密度布局(30英寸间距),最大起飞重量52163公斤。737-500于1989年6月30日首飞,于1990年2月12日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美国西南航空于1990年2月28日首飞。
B737-600
700一种可载客110~132人的小型客机,从1994年9月5日开始研制,1998年1月22日首飞,1998年9月开始交付使用于北欧航空公司用户使用。
B737-700
标准型,可载客126~149人,从1993年11月17日开始研制,1997年2月9日首飞,1997年底交付使用的美国西南航空用户使用。
B737-800
700一种可载客162~189人的延长型飞机,从1994年9月5日开始研制,1997年7月31日首飞,1998年4月交付使用于德国HapagLloyd航空公司。
B737-900
新一代的B737,是为了更好地与185座空客A321竞争而研制的。机身长度为42.1米,在800型的基础上增加2.6米。可承载177~189人。它在2000年8月3日首飞成功,并在2001年5月交付给美国的阿拉斯加航空公司(AlaskaAirlines)。
B737-900ER
2005年7月18日,在与印尼狮航(Lion Air)达成60架737-900ER的销售协议之后,波音公司正式启动了737-900ER(延程型)项目,波音737-900ER和目前的737-900尺寸相同,但由于增加了一对紧急出口门和一个平的后增压隔舱,可多搭载26名乘客,在单级客舱高密度布局下最大载客量增至215人。737-900ER采用加固的机翼、一个双位尾撬、对前缘和后缘襟翼系统进行改进,以及可选装融合型翼稍小翼和辅助油箱,这些使737-900ER的起飞重量更大,航程延至5900公里,与737-800的航程相当。 预计2007年上半年开始交付。
B737-700ER
波音737系列最新的成员,在获得全日空两架订单后,在2006年1月31日正式启动该项目,B737-700ER是在BBJ(Boeing BusinessJet)的基础上研制的普通客运型。
BBJ
基本型,以波音737-700为原型机发展而来,在737-700的基础上对机翼和起落架部分进行加强,加装融合型翼梢小翼,航程加大,可达11480公里,并于1998年9月4日首飞。已获得180分钟ETOPS(双发延程飞行)批准,可以飞更多直飞航线。
BBJ2
以波音下一代737-800飞机为原型,较之以737-700为原型的BBJ,长度增加5.85米,空间加大25%。1999年10月开始启动该计划,2001年3月开始交付使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