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后视镜安装组件及矿用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11 阅读:46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属于矿用自卸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矿用自卸车工作强度大,在矿区工作时常是“一天三班倒,人停机不停”的情况,而因每班司机身材或不同,在换班时常需要调节后视镜确保其角度舒适才可出车。受矿区的恶劣环境影响,一般矿车后视镜与后视镜支架均用螺栓刚性连接,依靠支架与车体相对旋转实现调节角度。后视镜支架固定方式均一般为螺栓刚性连接,这种固定方式连接牢固,车辆运行时不易受震松动,但在调节后视镜角度时需要拆松后视镜支架连接车体处,转动到合适角度再固定,这种调节方式极为不便,需要司机先在驾驶室外拆松后视镜支架调整角度后回到驾驶室观察,合适后再去驾驶室外固定后视镜。而道路卡车常用的铰链式后视镜支架固定方式,在矿区使用容易受震晃动角度;带电动调节角度功能的后视镜成本贵,且大部分电动后视镜都是塑料件,易受震动损坏。
3.在矿车吨位较小时,更应该考虑后视镜支架调节的方便程度。小吨位矿车常需要通过栈桥上下船装卸料,若后视镜支架宽出栈桥,需要在通过前折回后视镜支架,通过后展开后视镜支架。所以,需要设计一款后视镜支架的固定装置,实现后视镜支架牢固固定的同时,便捷调整后视镜支架角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能够实现后视镜支架的牢固固定及后视镜支架角度的便捷调节。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主要应于工程车辆上,包括:第一连接件,具有轴向凸出部和径向凸出部,径向凸出部与后视镜支架连接;转轴支座,具有轴向的贯穿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部插入在贯穿通孔中且轴向凸出部的底部能够从贯穿通孔中穿出,轴向凸出部与贯穿通孔之间为间隙配合;第二连接件,具有径向凸出部和圆柱环,径向凸出部与后视镜支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部的底部插入在圆柱环中,且两者固定在一起;调节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转轴支座之间,转动后视镜支架后同时带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一起转动,通过调节部件使得后视镜支架转动预定角度后进行位置固定。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旋转支座,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径向凸出部与转轴支座的顶部之间;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圆柱环与转轴支座的底部之间,所弹性部件一是能够对旋转后的旋转支座进行锁止,从而固定后视镜支架,二是能够减小从车体传到固定在后视镜支架上的后视镜的震动。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包括:隔套,套装在转轴支座底部的台阶处;扣板,套装在位于圆柱环上的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轴上;弹簧,套装在位于所述隔套与扣板之间的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轴上,弹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使得弹簧下端与扣板相接触,弹簧上端与隔套相接触。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扣板为爪型结构,由圆环和位于圆环外侧周面上且向上延伸的多个卡爪组成,多个卡爪将弹簧下端进行包裹。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支座为圆柱环结构,内壁为阶梯圆柱面,上端开有直边槽与第一连接件的径向凸出部配合,下端设计为连续凹凸圆弧段;所述转轴支座的上端外侧加工成连续凹凸圆弧段,与旋转支座下端的凹凸圆弧段配合,将旋转支座上的凸圆弧旋至下个转轴支座的凹圆弧后即完成一次角度调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l型结构,径向凸出部为上下面均为平面的圆柱轴,轴向凸出部位为带轴向贯穿通孔和底部带有径向贯穿通孔的圆柱轴,在轴向凸出部和径向凸出部连接处设有圆柱环。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支座为中空的圆柱结构,外壁加工成阶梯轴形状,上端外侧加工成连续凹凸圆弧段,上端内侧设计为圆柱凸台。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径向凸出部为上下面均为平面的圆柱轴,圆柱环外侧周面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平面凸台,在所述平面凸台上设有贯穿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部上的径向贯穿通孔与平面凸台上的贯穿通孔对齐后,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进行紧固。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支座的上下开口面中各安装一个衬套,且两者之间为过盈配合;调节后视镜支架角度时,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部与衬套接触转动。
14.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后视镜安装组件,包括:上述的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固定座,安装在所述转轴支座的外侧周面上,将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固定在车体上;后视镜支架,用于装配后视镜,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相固定连接。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视镜支架由多个圆管折弯拼焊而成,后视镜支架中的两个水平圆管分别套装在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的第一、二连接件的径向凸出部上,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二连接件的径向凸出部上均设有螺纹孔,所述后视镜支架中的两个水平圆管上设有通孔;所述紧固件包括垫板和螺栓,所述垫板的顶面为平面,垫板的底面为圆弧面,垫板上开有贯穿平面和圆弧面的固定孔;两个垫板分别贴合在后视镜支架中的两个水平圆管上,将螺纹孔、通孔和固定孔对齐后,拧入螺栓完成后视镜支架固定。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由垂直板和固定在垂直板上的水平板组成,所述水平板的弧形边焊接在转轴支座的外侧周面上,所述垂直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
18.本发明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矿用自卸车,安装有上述的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或者,安装有上述的后视镜安装组件。
19.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实现设计后视镜支架的牢固固定及后视镜支架角度的便捷调节。上连接座与转轴支座设计为圆弧槽配合,借助弹簧锁止后可牢靠固定后视镜支架,调节后视镜支架角度时,直接掰动支架,带动上下连接座绕转轴支座平稳旋转。上、下连接座均设计有上下面为平面的圆柱轴,并在平面上布置螺纹孔,可以有效提高螺纹孔强度,提高固定可靠性;下连接座侧壁设计有平面凸台,便于布置螺栓垫片等紧固件。转轴支座外侧壁装有衬套,在调节后视镜支架角度时随弹簧一起转动,避免弹簧直接与支座接触摩擦卡滞,使调节流畅。
附图说明
20.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21.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整体图;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分解图;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上连接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旋转支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转轴支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下连接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后视镜安装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垫板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所述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的一种使用实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连接座;1-1、轴体;1-2、旋转支座;2、衬套;3转轴支座;4、隔套;5、弹簧;6、扣板;7. 下连接座;8.螺栓;9、垫片;10、螺母;101、垫板;104、后视镜支架;105、后视镜;106、后视镜;107、固定座;108、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
22.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6.一种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应于矿用自卸车上,包括第一连接件、转轴支座、第二连接件和调节部件;第一连接件具有轴向凸出部和径向凸出部,径向凸出部与后视镜支架连接;转轴支座具有轴向的贯穿通孔,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部插入在贯穿通孔中且轴向凸出部的底部能够从贯穿通孔中穿出,轴向凸出部与贯穿通孔之间为间隙配合;第二连接件具有径向凸出部和圆柱环,径向凸出部与后视镜支架连接,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部的底部插入在圆柱环中,且两者固定在一起;调节部件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与转轴支座之间,转动后视镜支架后同时带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一起转动,通过调节部件使得后视镜支架转动预定角度后进行位置固定。
27.以下给出上述实施例关于调节部件的一优选实施例:调节部件包括旋转支座和弹性部件;旋转支座安装在第一连接件的径向凸出部与转轴支座的顶部之间;弹性部件安装在圆柱环与转轴支座的底部之间,所弹性部件一是能够对旋转后的旋转支座进行锁止,从而固定后视镜支架,二是能够减小从车体传到固定在后视镜支架上的后视镜的震动。
28.以下给出上述实施例关于弹性部件的一优选实施例:弹性部件包括隔套、扣板和弹簧;隔套套装在转轴支座底部的台阶处;扣板套装在位于圆柱环上的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轴上;弹簧套装在位于隔套与扣板之间的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轴上,弹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使得弹簧下端与扣板相接触,弹簧上端与隔套相接触。
29.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扣板为爪型结构,由圆环和位于圆环外侧周面上且向上延伸的多个卡爪组成,多个卡爪将弹簧下端进行包裹。
30.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旋转支座为圆柱环结构,内壁为阶梯圆柱面,上端开有直边槽与第一连接件的径向凸出部配合,下端设计为连续凹凸圆弧段;转轴支座的上端外侧加工成连续凹凸圆弧段,与旋转支座下端的凹凸圆弧段配合,将旋转支座上的凸圆弧旋至下个转轴支座的凹圆弧后即完成一次角度调整。
31.进一步优选的方案:第一连接件为l型结构,径向凸出部为上下面均为平面的圆柱轴,轴向凸出部位为带轴向贯穿通孔和底部带有径向贯穿通孔的圆柱轴,在轴向凸出部和径向凸出部连接处设有圆柱环。
32.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转轴支座为中空的圆柱结构,外壁加工成阶梯轴形状,上端外侧加工成连续凹凸圆弧段,上端内侧设计为圆柱凸台。
33.进一步优选的方案:第二连接件的径向凸出部为上下面均为平面的圆柱轴,圆柱环外侧周面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平面凸台,在平面凸台上设有贯穿通孔;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部上的径向贯穿通孔与平面凸台上的贯穿通孔对齐后,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进行紧固。
34.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转轴支座的上下开口面中各安装一个衬套,且两者之间为过盈配合;调节后视镜支架角度时,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部与衬套接触转动。
35.具体实施例为: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主要包括上连接座1、转轴支座3、下连接座7;上连接座1的竖直轴端依次穿入衬套2、转轴支座3、隔套4、弹簧5、扣板6、下连接座7的内孔,压缩弹簧5使连接座1的竖直轴侧孔与下连接座7的侧孔对齐后用螺栓8、垫片9、螺母10固定。
36.如图4、图5所示,上连接座1由上述的第一连接件和旋转支座1-2组成,第一连接件为轴体1-1。轴体1-1为l型结构,由圆柱环、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组成,水平伸出端为上下面均为平面的圆柱轴,平面上开有螺纹孔,竖直端为带轴向贯穿通孔和径向贯穿通孔的圆柱轴;旋转支座1-2主体为圆柱环,内壁为阶梯圆柱面,上端开有直边槽与轴体1-1水平直面端配合,下端设计为连续凹凸圆弧段。
37.如图6所示,转轴支座3为主体为圆柱,外壁加工成阶梯轴形状,上端外侧加工成连续凹凸圆弧段,与上连接座1下端的凹凸圆弧槽配合,上端内侧设计为圆柱凸台,与上连接座1内侧配合。
38.如图7所示,下连接座4结构形式为圆柱环+伸出端,圆柱环侧面设计有平面凸台,平面凸台上开有通孔,伸出端为上下面均为平面的圆柱轴,平面上开有螺纹孔。
39.进一步的方案:继续参照图5、图6所示,旋转支座1-2下端设计为四段尺寸一致的连续凹凸圆弧段。转轴支座3上端外侧设计为四段尺寸一致的连续凹凸圆弧段。
40.进一步的方案:继续参照图1、图2所示,转轴支座3外壁为阶梯轴,隔套4装配在细轴一侧,端面与轴肩平齐;扣板6为爪型结构,扣住弹簧5下端使弹簧装配在隔套4上;转轴支座3上下端各装有一个衬套2,过盈装配在转轴支座3上。
41.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实现设计后视镜支架的牢固固定及后视镜支架角度的便捷调节。上连接座与转轴支座设计为圆弧槽配合,借助弹簧锁止后可牢靠固定后视镜支架,调节后视镜支架角度时,直接掰动支架,带动上下连接座绕转轴支座平稳旋转。上、下连接座均设计有上下面为平面的圆柱轴,并在平面上布置螺纹孔,可以有效提高螺纹孔强度,提高固定可靠性;下连接座侧壁设计有平面凸台,便于布置螺栓垫片等紧固件。转轴支座外侧壁装有衬套,在调节后视镜支架角度时随弹簧一起转动,避免弹簧直接与支座接触摩擦卡滞,使调节流畅。
42.如图8、图10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后视镜安装组件,包括上述的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108、固定座107和后视镜支架104;固定座107安装在转轴支座3的外侧周面上,将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108固定在车体上;后视镜支架104用于装配后视镜105、106,并与上连接座1、下连接座7相固定连接。
43.进一步优选的方案:后视镜支架104由多个圆管折弯拼焊而成,后视镜支架104中的两个水平圆管分别套装在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的上连接座1、下连接座7的径向凸出部上,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
44.进一步优选的方案:如图9所示,上连接座1、下连接座7的径向凸出部上均设有螺纹孔,后视镜支架104中的两个水平圆管上设有通孔;紧固件包括垫板101、螺栓8和垫片9,垫板101的顶面为平面,垫板101的底面为圆弧面,垫板101上开有贯穿平面和圆弧面的固定孔;两个垫板101分别贴合在后视镜支架104中的两个水平圆管上,将螺纹孔、通孔和固定孔对齐后,拧入螺栓8完成后视镜支架104固定。
45.进一步优选的方案:固定座107由垂直板和固定在垂直板上的水平板组成,水平板
的弧形边焊接在转轴支座3的外侧周面上,垂直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
4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设计有上下两个水平伸出端与后视镜支架连接,固定牢固且不易晃动,水平伸出端设计为圆柱,在设计后视镜支架时可直接选用钢管型材折弯成型,将钢管套装在水平伸出端固定即可,结构简单节约成本;水平伸出端上的孔设计为螺纹孔,便于紧固,螺纹孔上下端面为平面,可有效提高螺纹孔强度;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设计有连续圆弧槽,借助弹簧锁止后可牢靠固定后视镜支架,调节后视镜支架角度时,直接掰动支架,带动上下连接座绕转轴支座旋转,将圆弧槽旋至下个圆弧槽配合即完成一次调整,旋转时圆弧槽可起到平缓调节的作用,且调节方便省力;弹簧可减小从车体传到后视镜的震动,提高后视镜寿命。转轴支座外侧壁设计为阶梯轴式,细轴侧装有衬套,衬套端面与轴肩贴平,弹簧一端顶在衬套上,另一端顶在扣板上,衬套可减少弹簧对支座的冲击,并在调节后视镜支架角度时随弹簧一起转动,避免弹簧直接与支座接触摩擦卡滞,使调节流畅;扣板设计为爪式,可牢固固定弹簧;调节后视镜支架角度时上支座竖直轴端与衬套接触转动,避免上支座与转轴支座直接接触转动磨损,后期保养时直接保养衬套即可,大大提高转轴支座的使用寿命;后视镜支架固定时设计有垫板,垫板一端为圆弧面,可紧贴支架钢管外壁,另一端为平面,用来布置垫片螺栓,紧固牢靠不易松动。
47.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48.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含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同样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获知的技术方案和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组合的方式来使用。
4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主要应于工程车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具有轴向凸出部和径向凸出部,径向凸出部与后视镜支架连接;转轴支座,具有轴向的贯穿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部插入在贯穿通孔中且轴向凸出部的底部能够从贯穿通孔中穿出,轴向凸出部与贯穿通孔之间为间隙配合;第二连接件,具有径向凸出部和圆柱环,径向凸出部与后视镜支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部的底部插入在圆柱环中,且两者固定在一起;调节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转轴支座之间,转动后视镜支架后同时带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一起转动,通过调节部件使得后视镜支架转动预定角度后进行位置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旋转支座,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径向凸出部与转轴支座的顶部之间;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圆柱环与转轴支座的底部之间,所弹性部件一是能够对旋转后的旋转支座进行锁止,从而固定后视镜支架,二是能够减小从车体传到固定在后视镜支架上的后视镜的震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包括:隔套,套装在转轴支座底部的台阶处;扣板,套装在位于圆柱环上的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轴上;弹簧,套装在位于所述隔套与扣板之间的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轴上,弹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使得弹簧下端与扣板相接触,弹簧上端与隔套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为爪型结构,由圆环和位于圆环外侧周面上且向上延伸的多个卡爪组成,多个卡爪将弹簧下端进行包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座为圆柱环结构,内壁为阶梯圆柱面,上端开有直边槽与第一连接件的径向凸出部配合,下端设计为连续凹凸圆弧段;所述转轴支座的上端外侧加工成连续凹凸圆弧段,与旋转支座下端的凹凸圆弧段配合,将旋转支座上的凸圆弧旋至下个转轴支座的凹圆弧后即完成一次角度调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l型结构,径向凸出部为上下面均为平面的圆柱轴,轴向凸出部位为带轴向贯穿通孔和底部带有径向贯穿通孔的圆柱轴,在轴向凸出部和径向凸出部连接处设有圆柱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支座为中空的圆柱结构,外壁加工成阶梯轴形状,上端外侧加工成连续凹凸圆弧段,上端内侧设计为圆柱凸台。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径向凸出部为上下面均为平面的圆柱轴,圆柱环外侧周面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平面凸台,在所述平面凸台上设有贯穿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部上的径向贯穿通孔与平面凸台上的贯穿通孔对齐后,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进行紧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支座的上下开口面中各安装一个衬套,且两者之间为过盈配合;调节后视镜支架角度时,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部与衬套接触转动。10.一种后视镜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固定座,安装在所述转轴支座的外侧周面上,将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固定在车体上;后视镜支架,用于装配后视镜,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相固定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后视镜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支架由多个圆管折弯拼焊而成,后视镜支架中的两个水平圆管分别套装在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的第一、二连接件的径向凸出部上,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后视镜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连接件的径向凸出部上均设有螺纹孔,所述后视镜支架中的两个水平圆管上设有通孔;所述紧固件包括垫板和螺栓,所述垫板的顶面为平面,垫板的底面为圆弧面,垫板上开有贯穿平面和圆弧面的固定孔;两个垫板分别贴合在后视镜支架中的两个水平圆管上,将螺纹孔、通孔和固定孔对齐后,拧入螺栓完成后视镜支架固定。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后视镜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由垂直板和固定在垂直板上的水平板组成,所述水平板的弧形边焊接在转轴支座的外侧周面上,所述垂直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14.一种矿用自卸车,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或者,安装有权利要求10至14任一项所述的后视镜安装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视镜支架固定装置、后视镜安装组件及矿用自卸车,第一连接件具有轴向凸出部和径向凸出部,径向凸出部与后视镜支架连接;转轴支座具有轴向的贯穿通孔,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部插入在贯穿通孔中且轴向凸出部的底部能够从贯穿通孔中穿出;第二连接件具有径向凸出部和圆柱环,径向凸出部与后视镜支架连接,第一连接件的轴向凸出部的底部插入在圆柱环中,且两者固定在一起;调节部件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与转轴支座之间,转动后视镜支架后同时带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一起转动,通过调节部件使得后视镜支架转动预定角度后进行位置固定。本发明能够实现后视镜支架的牢固固定及后视镜支架角度的便捷调节。固固定及后视镜支架角度的便捷调节。固固定及后视镜支架角度的便捷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韩磊 秦红义 陈海燕 杨裕丰 冯汉队 张杰山 乔奎普 王周 赵明 杜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3/7/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