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货仓物流车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7-11
阅读:47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物流配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货仓物流车。
背景技术:
2.当前,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非常迅猛,由于其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使得企业和个人得到越来越多的便利。
3.在配送行业领域,通常通过物流中心进行物件分拣,由快递人员通过小型物流车收取,并储存至物流车上的货仓中,到达物件提取点后从货仓内卸出配送物件,物件提取点根据取件码等进行配送物件的搜索,并交付至相关企业或个人。
4.但目前传统的物流车与货仓一体成型,物流中心需将配送物件装载在物流车的货仓内,而物流车中的货仓往往需要配送至多个物件提取点,而货仓在物流车内装载时,工作人员只能根据物件提取点的位置手动地将货仓在物流车内进行分类摆放,极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降低了物流配送效率;并且当物流车到达某一物件提取点后,需要人工将该物件提取点对应的货仓取出,该物件提取点的工作人员还需对货仓内的配送物件进行二次分拣,再进行交付,这一过程中,因货仓无法装卸,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物流的配送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货仓物流车,包括车体以及设于所述车体上的车厢,所述车厢用于放置货仓,所述车厢包括传输组件以及设于所述传输组件上的底板,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第一传输轨道、第二传输轨道以及传输部件,所述第一传输轨道与所述第二传输轨道呈垂直设置,所述传输部件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和所述第二传输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底板包括多个用于放置所述货仓的放置位,所述放置位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设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的两端、且设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的正上方,所述传输部件用于承载所述货仓,并将所述货仓传输至对应的所述放置位上。
6.进一步的,所述传输部件包括传输板,在所述传输板的底部设有传输滑块,所述传输板通过所述传输滑块在所述第一传输轨道以及所述第二传输轨道上滑动。
7.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底部均设有升降电机,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通过所述升降电机相对所述底板伸缩运动。
8.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板上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货仓的底部对应设有定位槽,当多货仓物流车处于装载状态时,所述货仓通过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槽固定于所述传输板上,所述传输板带动所述货仓在所述第一传输轨道以及第二传输轨道上滑动,当所述货仓移动到对应的放置位时,所述传输板将所述货仓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上。
9.进一步的,所述车厢还包括液压连杆以及与所述底板可转动连接的液压车门,所述液压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液压车门,当所述多货仓物流车处于装载状态时,所述液压连杆带动所述液压车门朝向地面的方向旋转并贴靠所述地面,当所述多货仓
物流车处于非装载状态时,所述液压连杆带动所述液压车门与两所述侧板贴合。
10.进一步的,所述液压车门上设有两传输履带以及传输台阶,两所述传输履带分设于所述液压车门的内壁,所述运输台阶设于两所述传输履带之间。
11.进一步的,在所述传输履带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货仓的固定件,所述传输履带带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货仓在所述液压车门与所述底板之间往复运动。
12.进一步的,在所述固定件上设有扫描模块,所述货仓上对应设有货仓编码,所述多货仓物流车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扫描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处理所述扫描模块所扫描出的所述货仓编码的货仓信息以及实现对所述货仓的传输。
13.进一步的,所述多货仓物流车还包括分设于所述底板的两端、且与所述底板可转动连接的侧板,两所述侧板相对远离的一侧设有液压支撑杆,当所述侧板相对所述底板旋转时,所述液压支撑杆朝向地面运动、且贴靠所述地面,以使所述侧板的内壁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14.进一步的,所述车厢还包括顶板,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液压升降杆,所述顶板通过所述液压升降杆相对所述底板伸缩运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传输轨道、第二传输轨道以及传输部件,使得货仓能够在传输部件的带动下,可调节在多货仓物流车内的放置位置,并且还能根据物件提取点的位置决定货仓的放置顺序,同时在多货仓物流车到达物件提取点时,无需进行二次分拣,也能够为货仓的装载提供便利;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设置,使得传输部件能够在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上滑动,进而将货仓传输至对应的放置位,降低了人力资源消耗,提升了物流配送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货仓物流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底板和货仓的配合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输部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货仓物流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2][0023][002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6]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7]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多货仓物流车,包括车体100以及设于所述车体100上的车厢200,所述车厢200用于放置货仓500,所述车厢200包括底板210分设于所述底板210的两端的侧板220以及设于两所述侧板220相对远离的一侧的支撑结构310,所述侧板220与所述底板210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结构310相对所述侧板220伸缩运动、且与所述侧板220呈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210的底部设有传输组件230,所述传输组件230包括第一传输轨道231、第二传输轨道232以及传输部件233,所述第一传输轨道231与所述第二传输轨道232呈垂直设置,所述传输部件233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231和所述第二传
输轨道232滑动连接,所述底板210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所述货仓500的放置位211,所述放置位211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一板体2111和第二板体2112,所述第一板体2111和所述第二板体2112分设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231的两端、且设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231的正上方,所述传输部件233用于承载所述货仓500,并将所述货仓500传输至对应的所述放置位211上。
[0029]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底板210的两端设置可转动的侧板220,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对货仓500进行卸货时,通过侧板220进行卸货,提供便利的同时,提升了工作效率;而支撑结构310能够有效的为侧板220进行支撑,避免货仓500在侧板220上进行卸货时平稳的放置;传输部件233用于固定货仓500,并且通过在第一传输轨道231和第二传输轨道232上滑动,第一传输轨道231和第二传输轨道232呈垂直设置,并且第一传输轨道231正好设置在第一板体2111和第二板体2112之间,以使传输部件233能够经货仓500输送至第一板体2111和第二板体2112上,进而使得货仓500在物流车中装载时,一方面可调节货仓500在多货仓物流车内的放置位211置,进一步达到收容货仓500的目的,另一方面,使得货仓500能够根据物件提取点的位置决定货仓500的放置顺序,同时在多货仓物流车到达物件提取点时,无需进行二次分拣,也能够为货仓500的装载提供便利。
[003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第一板体2111和第二板体2112的高度相同,传输部件233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板体2111以及第二板体2112的高度。
[0031]
可以理解的,当货仓500被传输部件233放置在对应的放置位211时,将传输部件233从货仓500底部移出,该放置位211上的第一板体2111和第二板体2112将货仓500固定。
[0032]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部件233包括传输板2331,在所述传输板2331的底部设有传输滑块2332,所述传输板2331通过所述传输滑块2332在所述第一传输轨道231以及所述第二传输轨道232上滑动。
[0033]
具体的,在所述第一板体2111和所述第二板体2112的底部均设有升降电机,所述第一板体2111和所述第二板体2112通过所述升降电机相对所述底板210伸缩运动。
[0034]
可以理解的,当传输板2331将货仓500输送至第一板体2111和第二板体2112上时,通过升降电机将货仓500顶起,进而使得传输板2331能够在脱离货仓500后抽出,并移动至另一货仓500进行装载。
[0035]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传输板2331也能够相对底板210进行伸缩运动,而第一板体2111和第二板体2112与底板210固定,通过传输板2331下降,将货仓500放置在第一板体2111和第二板体2112上后,脱离货仓500并移动至另一货仓500进行装载,能够节省升降电机的数量,进而降低生产升本。
[0036]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板2331上设有多个定位柱2113,所述货仓500的底部对应设有定位槽,当多货仓物流车处于装载状态时,所述货仓500通过所述定位柱2113和所述定位槽固定于所述传输板2331上,所述传输板2331带动所述货仓500在所述第一传输轨道231以及第二传输轨道232上滑动,当所述货仓500移动到对应的放置位211时,所述传输板2331将所述货仓500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2111和所述第二板体2112上。
[0037]
可以理解的,当货仓500需要装载时,所述传输板2331移动至该货仓500的底部,通过定位柱2113与定位槽卡接,进而带动货仓500在第一传输导轨和第二传输导轨上移动,能够稳定的带动货仓500移动,进而避免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情况。
[0038]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310包括液压支撑杆311,当所述侧板220相对所述底板
210旋转时,所述液压支撑杆311朝向地面运动、且贴靠所述地面,以使所述侧板220的内壁与所述底板210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0039]
可以理解的,所述液压支撑杆311在侧板220转动时,朝向地面运动、且贴靠所述地面,进而使得侧板220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撑,以避免侧板220转动角度过大而造成货仓500放置不稳定;而侧板220的内壁与底板210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使得货仓500能够更加平滑的在所述底板210和所述侧板220之间移动。
[0040]
在本技术中,所述车厢200还包括液压连杆以及与所述底板210可转动连接的液压车门400,所述液压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板210与所述液压车门400,当所述多货仓物流车处于装载状态时,所述液压连杆带动所述液压车门400朝向地面的方向旋转并贴靠所述地面,当所述多货仓物流车处于非装载状态时,所述液压连杆带动所述液压车门400与两所述侧板220贴合。
[0041]
具体的,所述液压车门400上设有两传输履带410以及传输台阶420,两所述传输履带410分设于所述液压车门400的内壁,所述运输台阶设于两所述传输履带410之间。
[0042]
可以理解的,液压车门400与液压连杆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当所述多货仓物流车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液压车门400朝向地面运动,并且贴靠底面,使得货仓500的运动能够通过液压车门400上的传输履带410来完成,而传输台阶420的设置,一方面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传输台阶420辅助传输履带410来对货仓500进行装载,另一方面还能当车厢200内的货仓500传输出现异常时,能够通过传输台阶420进入到车厢200内对货仓500进行调整。
[0043]
进一步的,在所述传输履带410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货仓500的固定件,所述传输履带410带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货仓500在所述液压车门400与所述底板210之间往复运动,在所述固定件上设有扫描模块,所述货仓500上对应设有货仓编码,所述多货仓物流车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扫描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处理所述扫描模块所扫描出的所述货仓编码的货仓500信息以及实现对所述货仓500的传输。
[0044]
可以理解的,固定件与货仓500相配合,使得货仓500能够在传输履带410进行稳定传输,而在货仓编码中记载有该货仓500内部的物件信息以及物件提取点信息,扫描模块通过扫描该货仓编码识别出该货仓500的物件信息以及物件提取点信息,进而根据物件信息以及物件提取点信息来控制传输部件233将该货仓500放置于底板210上,进而可调节货仓500在多货仓物流车内的放置位211置,使得货仓500能够根据物件提取点的位置决定货仓500的放置顺序,同时在多货仓物流车到达物件提取点时,无需进行二次分拣,也能够为货仓500的装载提供便利。
[0045]
在本技术中,所述车厢200还包括顶板300,所述底板210的两端设有升降结构320,所述升降结构320包括液压升降杆,所述顶板300通过所述液压升降杆相对所述底板210伸缩运动。
[0046]
可以理解的,升降结构320将顶板300顶起,为货仓500的装载提供空间,当货仓500装载完成后,所述顶板300通过升降结构320与侧板220贴合,进而使得车厢200呈密闭的空间。
[0047]
综上,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当中的多货仓物流车,通过设置第一传输轨道、第二传输轨道以及传输部件,使得货仓能够在传输部件的带动下,可调节在多货仓物流车内的放置
位置,并且还能根据物件提取点的位置决定货仓的放置顺序,同时在多货仓物流车到达物件提取点时,无需进行二次分拣,也能够为货仓的装载提供便利;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设置,使得传输部件能够在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上滑动,进而将货仓传输至对应的放置位,降低了人力资源消耗,提升了物流配送效率。
[0048]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4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货仓物流车,包括车体以及设于所述车体上的车厢,所述车厢用于放置货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包括传输组件以及设于所述传输组件上的底板,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第一传输轨道、第二传输轨道以及传输部件,所述第一传输轨道与所述第二传输轨道呈垂直设置,所述传输部件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和所述第二传输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所述货仓的放置位,所述放置位包括两对称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设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的两端、且设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的正上方,所述传输部件用于承载所述货仓,并将所述货仓传输至对应的所述放置位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货仓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部件包括传输板,在所述传输板的底部设有传输滑块,所述传输板通过所述传输滑块在所述第一传输轨道以及所述第二传输轨道上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货仓物流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底部均设有升降电机,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通过所述升降电机相对所述底板伸缩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货仓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板上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货仓的底部对应设有定位槽,当多货仓物流车处于装载状态时,所述货仓通过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槽固定于所述传输板上,所述传输板带动所述货仓在所述第一传输轨道以及第二传输轨道上滑动,当所述货仓移动到对应的放置位时,所述传输板将所述货仓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货仓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还包括液压连杆以及与所述底板可转动连接的液压车门,所述液压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液压车门,当所述多货仓物流车处于装载状态时,所述液压连杆带动所述液压车门朝向地面的方向旋转并贴靠所述地面,当所述多货仓物流车处于非装载状态时,所述液压连杆带动所述液压车门与两所述侧板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货仓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车门上设有两传输履带以及传输台阶,两所述传输履带分设于所述液压车门的内壁,所述运输台阶设于两所述传输履带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货仓物流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输履带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货仓的固定件,所述传输履带带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货仓在所述液压车门与所述底板之间往复运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货仓物流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件上设有扫描模块,所述货仓上对应设有货仓编码,所述多货仓物流车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扫描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处理所述扫描模块所扫描出的所述货仓编码的货仓信息以及实现对所述货仓的传输。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货仓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货仓物流车还包括分设于所述底板的两端、且与所述底板可转动连接的侧板,两所述侧板相对远离的一侧设有液压支撑杆,当所述侧板相对所述底板旋转时,所述液压支撑杆朝向地面运动、且贴靠所述地面,以使所述侧板的内壁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货仓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还包括顶板,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液压升降杆,所述顶板通过所述液压升降杆相对
所述底板伸缩运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货仓物流车,包括车体及车厢,车厢用于放置货仓,车厢包括传输组件以及底板,传输组件包括第一传输轨道、第二传输轨道及传输部件,传输部件与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滑动连接,底板包括多个放置位,放置位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传输部件用于承载货仓,并将货仓传输至对应的放置位上。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传输轨道、第二传输轨道以及传输部件,使得货仓能够在传输部件的带动下,可调节在多货仓物流车内的放置位置,并且还能根据物件提取点的位置决定货仓的放置顺序,同时在多货仓物流车到达物件提取点时,无需进行二次分拣,也能够为货仓的装载提供便利,降低人力资源消耗,提升物流配送效率。提升物流配送效率。提升物流配送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轶亮 何燕伶 丁文敏 魏喜乐 高世卿 路静 姚贤涛 伍杰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3/7/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