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用液力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柴油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用液力耦合器。
背景技术:
2.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是在柴油机运转过程中,利用润滑油油位调节泵中的补油泵从贮油箱中抽油,经过止回阀和油管送到油底壳,实现柴油机注油,机油油位调节泵的抽油泵从油底壳将过量机油由抽油管抽出,经过一个带节流器的压力保持阀送回贮油箱。油底壳中的机油油位由抽油管的浸入深度决定。补充油泵的供油流量小于抽油泵的抽油流量,这样防止了油底壳油位过高,使油位达到动态平衡。
3.补油泵的供油流量小于抽油泵流量,加之在一些情况下,如船用柴油机在一段时间处于倾斜状态,这时候抽油泵会出现无油空转,如果时间较长会造成抽油泵摩擦热量无法由滑油带走产生高温,同时运动件缺少润滑磨损加剧,从而造成异常磨损直至损坏。
4.在申请号为:202210737782.1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转速的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它包括油位调节泵、从贮油箱到补油泵的管路、补油泵到柴油机的管路、液力耦合器、液力耦合器到抽油泵的管路、主油道到液力耦合器的管路、节流阀、抽油泵到贮油箱的管路、压力保持阀、止回阀、柴油机到液力耦合器的管路、抽油泵、补油泵、柴油机、贮油箱。该技术从概念上形成了系统方案,但未提出液力耦合器的具体结构方案及运动形式,鉴于此液力耦合器的具体工作过程需要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用液力耦合器,以解决现有液力耦合器应用于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时,效果不佳的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用液力耦合器,包括外壳、外壳一侧转动安装的泵轮、以及外壳另一侧转动安装的涡轮,所述涡轮和泵轮同轴设置,涡轮通过从动轴转动安装在外壳上;
8.所述从动轴上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的长度方向与从动轴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泵轮上对应从动轴的位置设有与进油孔连通的容纳槽,所述泵轮上对应每一叶轮腔室的位置均设有用于连通容纳槽与叶轮腔室的导油孔;所述泵轮朝向涡轮的一侧设有集油罩,另一侧通过主动轴转动安装在外壳上,所述集油罩与泵轮之间形成便于涡轮转动的容纳腔;所述集油罩朝向泵轮的一侧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出油孔,另一侧设有与从动轴配合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与容纳腔连通,所述外壳上对应出油孔的位置设有出油管。
9.进一步的,所述从动轴朝向泵轮的一端设有与容纳槽配合的突出部。
10.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对应导油孔的位置设有凹陷部。
11.进一步的,所述集油罩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泵轮上,所述泵轮四周均匀设有多个
用于安装螺栓的安装孔。
12.进一步的,所述集油罩为穹顶型结构件。
13.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孔的孔径大于从动轴的直径。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用液力耦合器具有以下优势:
1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用液力耦合器,具有结构简单,可自适应变速的优点。通过在涡轮的从动轴上设置进油孔,机油可通过进油孔和导油孔进入叶轮腔室,且由于抽油泵的工作使整个液力耦合器存在一定负压,机油可以经出油孔或装配孔流出后,经出油管进入抽油泵,实现对抽油泵内机油的补充,避免抽油泵出现无油空转。
1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用液力耦合器,还可以根据机油油位自适应变速,通过在泵轮上设置集油罩,并在集油罩上设置高油位的装配孔和低油位的出油孔,当吸到油时这种液力耦合器内油位升高,涡轮输出转速升高,当油位超出装配孔位置时,多余机油会从装配孔流出使液位不再升高;而当在油底壳再次吸不到油时,油位会从装配孔位置逐渐降低至出油孔位置,涡轮输出转速逐渐降低,进而实现涡轮的调速。
附图说明
17.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用液力耦合器的原理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进油孔;2、导油孔;3、出油孔;4、装配孔;5、出油管;6、泵轮;7、涡轮;8、主动轴;9、外壳;10、从动轴;11、容纳槽;12、叶轮腔室;13、集油罩。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22.一种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用液力耦合器,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9、外壳9一侧转动安装的泵轮6、以及外壳9另一侧转动安装的涡轮7,所述涡轮7和泵轮6同轴设置,涡轮7通过从动轴10转动安装在外壳9上,所述从动轴10上设有进油孔1,所述进油孔1的长度方向与从动轴10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泵轮6上对应从动轴10的位置设有与进油孔1连通的容纳槽11,所述泵轮6上对应每一叶轮腔室12的位置均设有用于连通容纳槽11与叶轮腔室12的导油孔2。
23.示例性的,涡轮7和泵轮6均可以采用现有液力耦合器上使用的叶轮,涡轮7和泵轮6配合可形成多个叶轮腔室12,通过在泵轮6上对应从动轴10的位置设置与进油孔1连通的容纳槽11,当泵轮6转动时,油液可以经进油孔1进入容纳槽11,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导油孔2进入叶轮腔室12内,进而经泵轮6与涡轮7之间的间隙进入外壳9内。
24.上述泵轮6朝向涡轮7的一侧设有集油罩13,另一侧通过主动轴8转动安装在外壳9上,所述集油罩13与泵轮6之间形成便于涡轮7转动的容纳腔;所述集油罩13朝向泵轮6的一侧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出油孔3,另一侧设有与从动轴10配合的装配孔4,所述装配孔4与容纳腔连通,所述外壳9上对应出油孔3的位置设有出油管5。其中,出油管5对应外壳9下方设置,出油孔3可以沿集油罩13的周向均匀设置四个、六个或多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
25.示例性的,外壳9上可以设置用于安装主动轴8和从动轴10的轴孔,对应轴孔的位置也可以设置旋转密封或轴承,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安装涡轮7和泵轮6,在这里不再赘述。
26.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集油罩13可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泵轮6上,泵轮6四周均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螺栓的安装孔。具体的,螺栓和安装孔可以对应设置四个、六个或多个,一般泵轮6上通过螺栓安装有用于装配涡轮7的壳体,本实施例通过将涡轮7安装在外壳9上,并在泵轮6上安装集油罩13,有利于根据油液液位调整涡轮7的转速。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螺栓安装集油罩13,以实现集油罩13在泵轮6上的稳定装配即可,在这里不再赘述。
2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集油罩13与泵轮6之间设有密封件。密封件可以采用密封条或密封圈,泵轮6四周可以设置与密封件配合的装配槽。通过设置密封件,有利于提高集油罩13与泵轮6之间密封效果,避免油液从集油罩13与泵轮6之间泄漏,确保泵轮6对涡轮7的驱动作用。
28.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集油罩13为穹顶型结构件,装配孔4的孔径大于从动轴10的直径。穹顶型结构的集油罩13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在泵轮6转动过程中,更不易发生变形,可以确保集油罩13与涡轮7之间始终存在过油间隙,便于油液经过油间隙流出装配孔4或出油孔3。而通过将装配孔4的孔径设置成大于从动轴10的直径,则使装配孔4可以起到良好的溢流作用,使得多余的油液能从装配孔4流出集油罩13。
29.可选的,从动轴10朝向泵轮6的一端设有与容纳槽11配合的突出部。利用突出部与容纳槽11配合,有利于油液经进油孔1更便捷的进入容纳槽11。
30.可选的,容纳槽11的侧壁上对应导油孔2的位置设有凹陷部。凹陷部有利于油液的汇聚,从而使得油液能更便捷的进入导油孔2。
31.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本实施例所述的液力耦合器为调速型,即液力耦合器是靠泵轮6与涡轮7的叶轮腔室12内的工作油量多少来调节转速的。其中进油孔1的油液为来自柴油机主油道及柴油机油底壳的机油,出油管5可以与抽油泵的油路连接,抽油泵的工作使整个液力耦合器存在一定负压,机油通过导油孔2进入耦合器涡轮7与泵轮6工作腔进行扭矩传递,在集油罩13上设有出油孔3使机油能够保持一定油位,并使得机油能够从涡轮7和泵轮6间流出。
32.这种液力耦合器主要用于恒转速发电机组用柴油机,实际使用时,需使得从出油孔3流出的机油流量略高于来自主油道流量,在油底壳吸不到油时,油位始终处于出油孔3位置,当在油底壳吸到油时耦合器内油位升高,涡轮7输出转速升高,当油位超出装配孔4位置时,多余机油会从装配孔4流出使液位不再升高。而当在油底壳再次吸不到油时,油位会从装配孔4位置逐渐降低至出油孔3位置,涡轮7输出转速逐渐降低,进而实现涡轮7的调速。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用液力耦合器,包括外壳、外壳一侧转动安装的泵轮、以及外壳另一侧转动安装的涡轮,所述涡轮和泵轮同轴设置,涡轮通过从动轴转动安装在外壳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上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的长度方向与从动轴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泵轮上对应从动轴的位置设有与进油孔连通的容纳槽,所述泵轮上对应每一叶轮腔室的位置均设有用于连通容纳槽与叶轮腔室的导油孔;所述泵轮朝向涡轮的一侧设有集油罩,另一侧通过主动轴转动安装在外壳上,所述集油罩与泵轮之间形成便于涡轮转动的容纳腔;所述集油罩朝向泵轮的一侧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出油孔,另一侧设有与从动轴配合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与容纳腔连通,所述外壳上对应出油孔的位置设有出油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用液力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朝向泵轮的一端设有与容纳槽配合的突出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用液力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对应导油孔的位置设有凹陷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用液力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罩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泵轮上,所述泵轮四周均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螺栓的安装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用液力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罩为穹顶型结构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用液力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的孔径大于从动轴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用液力耦合器,包括外壳、外壳一侧转动安装的泵轮、以及外壳另一侧转动安装的涡轮,所述涡轮和泵轮同轴设置,涡轮通过从动轴转动安装在外壳上;所述从动轴上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的长度方向与从动轴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泵轮上对应从动轴的位置设有与进油孔连通的容纳槽,所述泵轮上对应每一叶轮腔室的位置均设有用于连通容纳槽与叶轮腔室的导油孔;所述泵轮朝向涡轮的一侧设有集油罩,另一侧通过主动轴转动安装在外壳上。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柴油机润滑油油位调节系统用液力耦合器,具有结构简单,可自适应变速的优点。可自适应变速的优点。可自适应变速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 马帅 张康新 魏达 高志雄 段仁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8
技术公布日:2023/7/7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