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车发动机冷却水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车发动机冷却水管组件。
背景技术:
2.汽车发动机仓内都设有冷凝器,且冷凝器上都是连接有冷却水管,在狭小的发动机仓内,特别是卡车发动机仓,空间布局非常紧凑,厂家会把冷却水管制作成u形状结构,而卡车基本都是采用柴油发动机,其震动力非常大,厂家一般都是把冷却水管与发动机仓内壁限位固定,这其中均是通过塑料卡夹实现,现有的塑料卡夹是直接固定在冷却水管上且不可拆卸,随着卡车发动机的运作,冷却水管也会跟随震动,导致塑料卡夹与冷却水管发生摩擦,因冷却水管是橡胶体制作而成的,而塑料卡夹都是连接在冷却水管的u转角处,时间一久,u转角处很容易发生泄漏的可能,大大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止u转角处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及便于拆卸塑料卡夹的卡车发动机冷却水管组件。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卡车发动机冷却水管组件包括u形胶管和卡夹,所述u形胶管的u转角处的外周壁上套有橡胶保护套,所述橡胶保护套的外周壁上设有一圈加强橡胶垫圈,所述加强橡胶垫圈位于所述u形胶管的u转角处,所述卡夹卡接在所述加强橡胶垫圈的外周壁上;所述卡夹周向壁的一端设有铰接端,另一端设有可拆卸式的卡扣组件,且所述铰接端与所述卡扣组件呈180
°
夹角状分布,所述卡夹周向壁上还设有用于将胶管体与机仓限位的限位卡接组件,所述限位卡接组件与所述铰接端或所述卡扣组件之间呈垂直状分布。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卡车发动机的运作震动中,通过在u形胶管的u转角处套橡胶保护套,这样能防护u转角处的泄漏可能,并同时在橡胶保护套上设一圈加强橡胶垫圈,且卡夹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卡接在加强橡胶垫圈上,这样进一步防止u转角处的磨损,并使得卡夹只与加强橡胶垫圈的摩擦,使得u形胶管的u转角处能得到双重防护,具有能防止u转角处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及便于拆卸塑料卡夹的优点。
6.作为优选,所述橡胶保护套的轴向截面为扇形状,且所述橡胶保护套的内转角面与所述u转角处的内转角相抵,所述橡胶保护套的外转角面与所述u转角处的外转角相抵;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橡胶保护套与u形胶管的u转角处吻合性更好,防止u转角处的变形,从而防止u形胶管的u转角处在长时间震动与摩擦之后的受损。
7.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橡胶垫圈位于所述橡胶保护套的轴向中心处,且所述加强橡胶垫圈的外径端面与所述橡胶保护套的轴向切线面平齐;因卡夹内圈是平面状,而u转角处及橡胶保护套均为弧面状,通过上述加强橡胶垫圈的设置,使得卡夹的内圈与加强橡胶垫圈的外径端面能实现全部贴合,并能防止卡夹的轴向端角与橡胶保护套之间的接触摩擦,能进一步防止u转角处的磨损。
8.作为优选,所述铰接端为弧状凸起,并通过所述铰接端将所述卡夹分为上半夹和下半夹,所述铰接端与所述卡夹一体注压成型,且所述铰接端的一端与所述上半夹的一端连接,所述铰接端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半夹的一端连接;这样的结构设置,便于卡夹的拆装。
9.作为优选,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半夹上的卡壳和设置在所述下半夹上的卡条,所述卡壳位于所述上半夹的另一端上,所述卡壳包括两块呈对称分布的卡块,且两块所述卡块之间构成一个能让所述卡条穿插的卡口,所述卡壳上还设有用于穿插所述卡条的穿插孔,且所述穿插孔与所述卡口相通,每块所述卡块的侧边均设有握手端以使所述卡块弹性形变而便于所述卡条脱离所述卡口;所述卡条位于所述下半夹的另一端上,所述卡条一体成型在肋条上,所述肋条一体成型在所述下半夹的侧壁上,且所述卡条的两侧上分别设有若干沿所述卡条长度方向上设置的倒齿条,通过所述倒齿条与两块所述卡块卡接将所述卡条固定在所述卡壳上;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便于上半夹与下半夹之间的拆装。
10.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卡接组件设置在所述上半夹的外周壁上或下半夹的外周壁上,所述限位卡接组件包括限位柱和两块弹性卡耳块,所述限位柱的内部为镂空状且两侧壁设有开口,两块所述弹性卡耳块一体成型在所述限位柱的开口处,且所述弹性卡耳块沿所述卡夹的轴向呈对称分布,所述弹性卡耳块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状并凸出于所述限位柱的侧壁;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便于限位卡接组件与机仓内的卡扣件之间的拆装。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卡车发动机冷却水管组件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卡夹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半夹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半夹结构示意图。
15.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u形胶管;2、卡夹;3、橡胶保护套;4、加强橡胶垫圈;11、u转角处;21、铰接端;22、卡扣组件;23、限位卡接组件;24、上半夹;25、下半夹;31、内转角面;32、外转角面;33、轴向切线面;41、外径端面;22-1、卡壳;22-2、卡条;22-3、卡块;22-4、卡口;22-5、穿插孔;22-6、握手端;22-7、肋条;22-8、倒齿条;23-1、限位柱;23-2、弹性卡耳块;23-3、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u形胶管1和卡夹2,u形胶管1的u转角处11的外周壁上套有橡胶保护套3,橡胶保护套3的外周壁上设有一圈加强橡胶垫圈4,加强橡胶垫圈4位于u形胶管1的u转角处11,卡夹2卡接在加强橡胶垫圈4的外周壁上;如卡夹2卡接在u形胶管1非u转角处,此时为了使u形胶管1在震动过程中的平衡性,需要在u形胶管1的两直线管上均卡接卡夹2,这样在有限空间的机仓内,实现比较困难,而且成本也大大提升,因此,采用本技术方案,不但能实现卡夹2卡接之后的平衡性,同时在有限空间的机仓内,能实现很好的布局,成本也大大降低,安装也更为快捷;卡夹2周向壁的一端设有铰接端21,另一端设有可拆卸式的卡扣组件22,且铰接端21与卡扣组件22呈180
°
夹角状分布,卡夹2周向壁上还设有用于将u形胶管1与机仓限位的限位卡接组件23,限位卡接组件23与铰接端21或卡扣组件22之间呈垂直状分布。
17.橡胶保护套3的轴向截面为扇形状,且橡胶保护套3的内转角面31与u转角处11的内转角相抵,橡胶保护套3的外转角面32与u转角处11的外转角相抵;加强橡胶垫圈4位于橡胶保护套3的轴向中心处,且加强橡胶垫圈4的外径端面41与橡胶保护套3的轴向切线面33平齐。因卡夹2的内圈是平面状,而u转角处及橡胶保护套均为弧面状,如果卡夹直接卡接在橡胶保护套3上时,那么卡夹的轴向端角在卡夹卡紧之后会与橡胶保护套3的内转角面31相抵触,在发动机运作震动过程中,卡夹2会与橡胶保护套3摩擦,使用寿命会大大减弱,久而久之,也会使得u转角处发生泄漏的可能;通过上述加强橡胶垫圈的设置,使得卡夹的内圈与加强橡胶垫圈的外径端面能实现全部贴合,并能防止卡夹的轴向端角与橡胶保护套之间的接触摩擦,能进一步防止u转角处的磨损。
18.铰接端21为弧状凸起,并通过铰接端21将卡夹2分为上半夹24和下半夹25,铰接端21与卡夹2一体注压成型,且铰接端21的一端与上半夹24的一端连接,铰接端21的另一端与下半夹25的一端连接。
19.卡扣组件22包括设置在上半夹24上的卡壳22-1和设置在下半夹25上的卡条22-2,卡壳22-1位于上半夹24的另一端上,卡壳22-1包括两块呈对称分布的卡块22-3,且两块卡块22-3之间构成一个能让卡条22-2穿插的卡口22-4,卡壳22-1上还设有用于穿插卡条22-2的穿插孔22-5,且穿插孔22-5与卡口22-4相通,每块卡块22-3的侧边均设有握手端22-6以使卡块22-3弹性形变而便于卡条22-2脱离卡口22-4;卡条22-2位于下半夹25的另一端上,卡条22-2一体成型在肋条22-7上,肋条22-7一体成型在下半夹25的侧壁上,且卡条22-2的两侧上分别设有若干沿卡条22-2长度方向上设置的倒齿条22-8,通过倒齿条22-8与两块卡块22-3卡接将卡条22-2固定在卡壳22-1上;当卡条22-2要脱离卡壳22-1时,此时用户只要将两握手端22-6按压下去,那么两卡块22-3就会弹性外翻,卡条22-2就能顺利脱离卡壳22-1,当卡条22-2与卡壳22-1相固定时,此时只要卡条22-2穿过穿插孔22-5并通入至卡口22-4,由于卡条22-2上设有倒齿条22-8,那么倒齿条22-8的下端面与卡块22-3的顶端面相抵,以实现卡扣固定。
20.限位卡接组件23设置在上半夹24的外周壁上或下半夹25的外周壁上,限位卡接组件23包括限位柱23-1和两块弹性卡耳块23-2,限位柱23-1的内部为镂空状且两侧壁设有开口23-3,两块弹性卡耳块23-2一体成型在限位柱23-1的开口23-3处,且弹性卡耳块23-2沿卡夹2的轴向呈对称分布,弹性卡耳块23-2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状并凸出于限位柱23-1的侧壁。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橡胶保护套3套在u形胶管1的u转角处11的外周壁上,且橡胶保护套3的加强橡胶垫圈4位于u转角处11的正中心处;然后,将卡夹2卡接在加强橡胶垫圈4上;最后,根据u形胶管1与机仓壁的卡接口位置,将卡夹2的限位卡接组件23与其卡接固定。
22.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卡车发动机冷却水管组件,包括u形胶管(1)和卡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胶管(1)的u转角处(11)的外周壁上套有橡胶保护套(3),所述橡胶保护套(3)的外周壁上设有一圈加强橡胶垫圈(4),所述加强橡胶垫圈(4)位于所述u形胶管(1)的u转角处(11),所述卡夹(2)卡接在所述加强橡胶垫圈(4)的外周壁上;所述卡夹(2)周向壁的一端设有铰接端(21),另一端设有可拆卸式的卡扣组件(22),且所述铰接端(21)与所述卡扣组件(22)呈180
°
夹角状分布,所述卡夹(2)周向壁上还设有用于将u形胶管(1)与机仓限位的限位卡接组件(23),所述限位卡接组件(23)与所述铰接端(21)或所述卡扣组件(22)之间呈垂直状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发动机冷却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保护套(3)的轴向截面为扇形状,且所述橡胶保护套(3)的内转角面(31)与所述u转角处(11)的内转角相抵,所述橡胶保护套(3)的外转角面(32)与所述u转角处(11)的外转角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车发动机冷却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橡胶垫圈(4)位于所述橡胶保护套(3)的轴向中心处,且所述加强橡胶垫圈(4)的外径端面(41)与所述橡胶保护套(3)的轴向切线面(33)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发动机冷却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端(21)为弧状凸起,并通过所述铰接端(21)将所述卡夹(2)分为上半夹(24)和下半夹(25),所述铰接端(21)与所述卡夹(2)一体注压成型,且所述铰接端(21)的一端与所述上半夹(24)的一端连接,所述铰接端(21)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半夹(25)的一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车发动机冷却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22)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半夹(24)上的卡壳(22-1)和设置在所述下半夹(25)上的卡条(22-2),所述卡壳(22-1)位于所述上半夹(24)的另一端上,所述卡壳(22-1)包括两块呈对称分布的卡块(22-3),且两块所述卡块(22-3)之间构成一个能让所述卡条(22-2)穿插的卡口(22-4),所述卡壳(22-1)上还设有用于穿插所述卡条(22-2)的穿插孔(22-5),且所述穿插孔(22-5)与所述卡口(22-4)相通,每块所述卡块(22-3)的侧边均设有握手端(22-6)以使所述卡块(22-3)弹性形变而便于所述卡条(22-2)脱离所述卡口(22-4);所述卡条(22-2)位于所述下半夹(25)的另一端上,所述卡条(22-2)一体成型在肋条(22-7)上,所述肋条(22-7)一体成型在所述下半夹(25)的侧壁上,且所述卡条(22-2)的两侧上分别设有若干沿所述卡条(22-2)长度方向上设置的倒齿条(22-8),通过所述倒齿条(22-8)与两块所述卡块(22-3)卡接将所述卡条(22-2)固定在所述卡壳(22-1)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车发动机冷却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接组件(23)设置在所述上半夹(24)的外周壁上或下半夹(25)的外周壁上,所述限位卡接组件(23)包括限位柱(23-1)和两块弹性卡耳块(23-2),所述限位柱(23-1)的内部为镂空状且两侧壁设有开口(23-3),两块所述弹性卡耳块(23-2)一体成型在所述限位柱(23-1)的开口(23-3)处,且所述弹性卡耳块(23-2)沿所述卡夹(2)的轴向呈对称分布,所述弹性卡耳块(23-2)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状并凸出于所述限位柱(23-1)的侧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车发动机冷却水管组件,包括U形胶管和卡夹,U形胶管的U转角处的外周壁上套有橡胶保护套,橡胶保护套的外周壁上设有一圈加强橡胶垫圈,加强橡胶垫圈位于U形胶管的U转角处,卡夹卡接在加强橡胶垫圈的外周壁上;卡夹周向壁的一端设有铰接端,另一端设有可拆卸式的卡扣组件,且铰接端与卡扣组件呈180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响 姜浩达 薛鹏林 吴朝俊 林军 薛建乾 龙俊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海建新胶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3/5/1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