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源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电源。
背景技术:
2.便携电源是一种可以随时随地为电子设备充电的移动电源装置。它通常由锂离子电池组成,并配备了不同种类的接口,使其能够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数码相机以及其他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供电,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电池单元、升压器、逆变器和保护电路组成,可通过插头、usb端口等方式向各种消费电子产品充电。使用便携电源可以绕过墙壁插座限制,让你远离插头的束缚并方便地将电子设备带到户外活动中去,便携电源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反应和电路技术。通常使用的电池是锂离子电池,它较轻便、容量大、寿命长且不会发生记忆效应。当便携电源被插入电源适配器中或连接到外部充电来源时,其内部的锂离子电池就开始通过电化学反应储存电力。一旦外部连接解除,并在需要时启动开关,逆变器将电流转换成标准交流或直流电压使其向设备输出,但现有的便携式电源在长期工作时内部的散热效果不够好,在长期工作时产生高温影响蓄电池内的密封件变形,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且现有的便携式电源内部的蓄电池大小都是固定的,不方便对不同型号的蓄电池进行内部安装固定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电源,包括电池壳,所述电池壳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所述电池壳的内部开设有蓄水腔,所述电池壳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卡口,所述电池壳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与限位卡口配合的支撑调块,所述支撑调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滑杆,两个所述限位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移动板,所述一号移动板的内部对称等距固定连接有导温杆,所述导温杆与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导温杆与电池壳滑动连接,所述导温杆与蓄水腔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滑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导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板,所述限位滑板与电池壳滑动连接,所述顶盖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调节板,两个所述调节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压板,所述顶压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压板,所述蓄电池的顶部开设有两个与限位压板配合的限位卡槽,所述电池壳的一侧开设有通气槽口,所述通气槽口的内部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的一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导冷杆,所述导冷杆与蓄水腔连接,所述顶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箱,所述顶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箱。
5.作为优选,所述电池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外侧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调节滑块,所述调节滑块与电池壳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滑块与支撑调块固定连接,所述电池壳的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双向丝杆固定连接。
6.作为优选,所述顶盖的内部开设有存水腔,所述存水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导冷风管,所述存水腔的内部设有制冷器,所述顶盖的内部设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输入端与进气箱通过风管连接,所述循环风机的输出端与螺旋导冷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导冷风管的另一端与排气箱固定连接。
7.作为优选,两个所述调节板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二号移动板,所述二号移动板与顶盖滑动连接,所述二号移动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调节板的内侧开设有调节斜槽,所述压杆与调节斜槽滑动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二号移动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一号调节丝杆,所述一号调节丝杆与顶盖转动连接,所述顶盖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一号转动块,所述一号调节丝杆的一端与一号转动块固定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电池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通气槽口配合的吹风箱,所述吹风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吹风头,所述电池壳的内部设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的输出端与吹风箱通过风管连接,所述电池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风箱,所述散热风机的输入端与进风箱通过风管连接,所述进风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10.作为优选,所述电池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三号移动板,所述三号移动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二号调节丝杆,所述二号调节丝杆与电池壳转动连接,所述电池壳和三号移动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侧块,所述连接侧块的一侧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调节转板,所述调节转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
11.作为优选,所述二号调节丝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电池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所述电池壳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二号转动块,所述蜗杆的一端与二号转动块固定连接。
12.作为优选,所述蓄电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13.作为优选,所述电池壳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顶盖的外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把手。
1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入了半导体制冷片、导冷杆,实现了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的一侧对导冷杆进行降温,通过导冷杆对蓄水腔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便于通过导温杆进行导冷对蓄电池的热量进行吸收降温处理,通过加入了限位卡口,实现了支撑调块与限位卡口之间的配合,将蓄电池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制处理,通过加入了螺旋导冷风管,实现了存水腔内的冷却液对螺旋导冷风管进行降温,通过螺旋导冷风管流通的风通过存水腔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对风进行降温,通过排气箱进行吹出对蓄电池工作时的内部稳定进行降温处理。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17.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侧视图;
19.图3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放大图;
21.图5为本发明图2中b处放大图;
22.图6为本发明调节板侧视图;
23.图7为本发明导温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电池壳;2、顶盖;3、蓄水腔;4、双向丝杆;5、调节滑块;6、支撑调块;7、支撑块;8、固定板;9、限位滑杆;10、弹簧;11、一号移动板;12、导温杆;13、限位滑板;14、蓄电池;15、限位卡口;16、调节板;17、顶压板;18、限位压板;19、限位卡槽;20、二号移动板;21、一号调节丝杆;22、调节斜槽;23、压杆;24、一号转动块;25、二号调节丝杆;26、三号移动板;27、蜗轮;28、蜗杆;29、二号转动块;30、连接侧块;31、安装板;32、调节转板;33、顶紧螺栓;34、通气槽口;35、半导体制冷片;36、导冷杆;37、吹风箱;38、吹风头;39、散热风机;40、进风箱;41、过滤网;42、存水腔;43、制冷器;44、螺旋导冷风管;45、循环风机;46、进气箱;47、排气箱;48、温度传感器;49、把手;5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5.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
28.参见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电源,包括电池壳1,电池壳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2,电池壳1的内部开设有蓄水腔3,电池壳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4,蓄电池14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卡口15,电池壳1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与限位卡口15配合的支撑调块6,支撑调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7,支撑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滑杆9,两个限位滑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移动板11,一号移动板11的内部对称等距固定连接有导温杆12,导温杆12与固定板8滑动连接,导温杆12与电池壳1滑动连接,导温杆12与蓄水腔3滑动连接,限位滑杆9的外侧套设有弹簧10,导温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板13,限位滑板13与电池壳1滑动连接,顶盖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调节板16,两个调节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压板17,顶压板17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压板18,蓄电池14的顶部开设有两个与限位压板18配合的限位卡槽19,电池壳1的一侧开设有通气槽口34,通气槽口34的内部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35,半导体制冷片35制冷的一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导冷杆36,导冷杆36与蓄水腔3连接,顶盖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箱46,顶盖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箱47,通过半导体制冷片35制冷的一侧对导冷杆36进行降温,通过导冷杆36对蓄水腔3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蓄水腔3内的冷
却液对导温杆12进行降温,对蓄电池14的热量进行吸收并降温处理。
29.实施例2:
30.其中,电池壳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4,双向丝杆4的外侧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调节滑块5,调节滑块5与电池壳1滑动连接,调节滑块5与支撑调块6固定连接,电池壳1的内部设有电机50,电机50的输出端与双向丝杆4固定连接,电机50的输出端带动双向丝杆4进行转动,双向丝杆4转动时带动调节滑块5和支撑调块6向中间移动,与限位卡口15进行位置限制,将蓄电池14的位置进行限制。
31.其中,顶盖2的内部开设有存水腔42,存水腔4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导冷风管44,存水腔42的内部设有制冷器43,顶盖2的内部设有循环风机45,循环风机45的输入端与进气箱46通过风管连接,循环风机45的输出端与螺旋导冷风管44的一端固定连接,螺旋导冷风管44的另一端与排气箱47固定连接,存水腔42内的冷却液对螺旋导冷风管44进行降温,通过螺旋导冷风管44流通的风通过存水腔42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对风进行降温,通过排气箱47进行吹出对蓄电池14工作时的内部稳定进行降温处理。
32.其中,两个调节板16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二号移动板20,二号移动板20与顶盖2滑动连接,二号移动板2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杆23,调节板16的内侧开设有调节斜槽22,压杆23与调节斜槽22滑动连接,压杆23顶动调节板16内的调节斜槽22,对调节板16进行位置移动,调节板16带动顶压板17和限位压板18向下移动,限位压板18与限位卡槽19进行配合,将蓄电池14的位置进行稳定限制。
33.其中,二号移动板2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一号调节丝杆21,一号调节丝杆21与顶盖2转动连接,顶盖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一号转动块24,一号调节丝杆21的一端与一号转动块24固定连接,通过一号转动块24对一号调节丝杆21进行转动,一号调节丝杆21转动时带动二号移动板20和压杆23进行移动。
34.其中,电池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通气槽口34配合的吹风箱37,吹风箱3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吹风头38,电池壳1的内部设有散热风机39,散热风机39的输出端与吹风箱37通过风管连接,电池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风箱40,散热风机39的输入端与进风箱40通过风管连接,进风箱4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1,散热风机39对吹风箱37进行吹风处理,通过吹风头38进行吹气,对半导体制冷片35制热的一侧进行吹风散热。
35.其中,电池壳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三号移动板26,三号移动板2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二号调节丝杆25,二号调节丝杆25与电池壳1转动连接,电池壳1和三号移动板2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侧块30,连接侧块30的一侧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调节转板32,调节转板3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33,顶紧螺栓33将蓄电池14的位置进一步的稳定固定。
36.其中,二号调节丝杆2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蜗轮27,电池壳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28,蜗杆28与蜗轮27啮合连接,电池壳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二号转动块29,蜗杆28的一端与二号转动块29固定连接,通过转动二号转动块29,二号转动块29带动蜗杆28进行转动,蜗杆28转动时带动蜗轮27和二号调节丝杆25进行转动,二号调节丝杆25转动时对三号移动板26和其中一个连接侧块30进行调节,通过转动调节转板32,转动调节转板32内的顶紧螺栓33对蓄电池14的一侧进行顶紧,将蓄电池14的位置进一步的稳定固定。
37.其中,蓄电池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1。
38.其中,电池壳1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48,顶盖2的外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把手
49,通过把手49对整体进行提起处理,通过温度传感器48对内部温度进行监测处理。
39.实施例3:
40.启动电机50,电机50的输出端带动双向丝杆4进行转动,双向丝杆4转动时带动调节滑块5和支撑调块6向中间移动,与限位卡口15进行位置限制,将蓄电池14的位置进行限制,在支撑调块6移动时带动支撑块7进行移动,支撑块7带动限位滑杆9和弹簧10进行移动,带动一号移动板11和导温杆12进行位置移动,通过导温杆12对蓄电池14的外侧进行顶动,对蓄电池14进行导热,同时的通过半导体制冷片35制冷的一侧对导冷杆36进行降温,通过导冷杆36对蓄水腔3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蓄水腔3内的冷却液对导温杆12进行降温,对蓄电池14的热量进行吸收并降温处理,同时的散热风机39对吹风箱37进行吹风处理,通过吹风头38进行吹气,对半导体制冷片35制热的一侧进行吹风散热,通过一号转动块24对一号调节丝杆21进行转动,一号调节丝杆21转动时带动二号移动板20和压杆23进行移动,压杆23顶动调节板16内的调节斜槽22,对调节板16进行位置移动,调节板16带动顶压板17和限位压板18向下移动,限位压板18与限位卡槽19进行配合,将蓄电池14的位置进行稳定限制,然后通过转动二号转动块29,二号转动块29带动蜗杆28进行转动,蜗杆28转动时带动蜗轮27和二号调节丝杆25进行转动,二号调节丝杆25转动时对三号移动板26和其中一个连接侧块30进行调节,通过转动调节转板32,转动调节转板32内的顶紧螺栓33对安装板31的一侧进行顶紧,将蓄电池14的位置进一步的稳定固定。
4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42.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壳(1),所述电池壳(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2),所述电池壳(1)的内部开设有蓄水腔(3),所述电池壳(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4),所述蓄电池(14)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卡口(15),所述电池壳(1)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与限位卡口(15)配合的支撑调块(6),所述支撑调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7),所述支撑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滑杆(9),两个所述限位滑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移动板(11),所述一号移动板(11)的内部对称等距固定连接有导温杆(12),所述导温杆(12)与固定板(8)滑动连接,所述导温杆(12)与电池壳(1)滑动连接,所述导温杆(12)与蓄水腔(3)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滑杆(9)的外侧套设有弹簧(10),所述导温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板(13),所述限位滑板(13)与电池壳(1)滑动连接,所述顶盖(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调节板(16),两个所述调节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压板(17),所述顶压板(17)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压板(18),所述蓄电池(14)的顶部开设有两个与限位压板(18)配合的限位卡槽(19),所述电池壳(1)的一侧开设有通气槽口(34),所述通气槽口(34)的内部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35),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5)制冷的一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导冷杆(36),所述导冷杆(36)与蓄水腔(3)连接,所述顶盖(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箱(46),所述顶盖(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箱(4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4),所述双向丝杆(4)的外侧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调节滑块(5),所述调节滑块(5)与电池壳(1)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滑块(5)与支撑调块(6)固定连接,所述电池壳(1)的内部设有电机(50),所述电机(50)的输出端与双向丝杆(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的内部开设有存水腔(42),所述存水腔(4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导冷风管(44),所述存水腔(42)的内部设有制冷器(43),所述顶盖(2)的内部设有循环风机(45),所述循环风机(45)的输入端与进气箱(46)通过风管连接,所述循环风机(45)的输出端与螺旋导冷风管(4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导冷风管(44)的另一端与排气箱(47)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调节板(16)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二号移动板(20),所述二号移动板(20)与顶盖(2)滑动连接,所述二号移动板(2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杆(23),所述调节板(16)的内侧开设有调节斜槽(22),所述压杆(23)与调节斜槽(22)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移动板(2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一号调节丝杆(21),所述一号调节丝杆(21)与顶盖(2)转动连接,所述顶盖(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一号转动块(24),所述一号调节丝杆(21)的一端与一号转动块(24)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通气槽口(34)配合的吹风箱(37),所述吹风箱(3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吹风头(38),所述电池壳(1)的内部设有散热风机(39),所述散热风机(39)的输出端与吹风箱(37)通过风管连接,所述电池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风箱(40),所述散热风机(39)的输入端与进风箱(40)通过风管连接,所述进风箱(4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1)的内部滑动连
接有三号移动板(26),所述三号移动板(2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二号调节丝杆(25),所述二号调节丝杆(25)与电池壳(1)转动连接,所述电池壳(1)和三号移动板(2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侧块(30),所述连接侧块(30)的一侧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调节转板(32),所述调节转板(3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3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调节丝杆(2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蜗轮(27),所述电池壳(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28),所述蜗杆(28)与蜗轮(27)啮合连接,所述电池壳(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二号转动块(29),所述蜗杆(28)的一端与二号转动块(29)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1)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48),所述顶盖(2)的外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把手(49)。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源,包括电池壳,电池壳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电池壳的内部开设有蓄水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入了半导体制冷片、导冷杆,实现了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的一侧对导冷杆进行降温,通过导冷杆对蓄水腔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便于通过导温杆进行导冷对蓄电池的热量进行吸收降温处理,通过加入了限位卡口,实现了支撑调块与限位卡口之间的配合,将蓄电池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制处理,通过加入了螺旋导冷风管,实现了存水腔内的冷却液对螺旋导冷风管进行降温,通过螺旋导冷风管流通的风通过存水腔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对风进行降温,通过排气箱进行吹出对蓄电池工作时的内部稳定进行降温处理。对蓄电池工作时的内部稳定进行降温处理。对蓄电池工作时的内部稳定进行降温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黄龙 蒋有明 徐志华 彭涛 曹小雨 卢先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日升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4
技术公布日:2023/10/1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